绿林网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读后感摘抄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读后感摘抄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是一本由简单心理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读后感(一):与己为善的自我疗愈之书

在以父权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差评式养育和教育方式会扭曲人的正常思维方式,形成自我厌恶、低自尊和厌世心理及自我认知错位等。 当自我厌恶渗透到思维、情感和行动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思维习惯、保持自我觉察、求助于心理咨询及自我疗愈等方式,一步步地重新恢复内心的平静,变成一个自信乐观的人。 焦虑是大多数拖延症的本质,人们在拖延的拉锯战中恐惧失败、逃避竞争、弱化自我价值感…“寻找到做某事的内在动机,是惯性拖延的人转变的契机。” 惯性拖延的人可以通过结构化拖延法,利用拖延、列清单、拆解学习工作任务等方式而积极高效地工作,提升自尊心,停止精神内耗。 幼年时与父母的互动塑造了我们的依恋模式,它会深刻地影响我们与别人建立起的亲密关系与依恋模式。只有正视原生家庭创伤和情感忽视等问题,我们才能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与意识,尤其要重视女性的主观体验,不要迫于家庭和父权社会的压力,轻易地步入“围城”而生育子女… 在付出与给予之间取得平衡是维系友谊的关键因素,大多数人的友谊之所以褪色并枯萎,主要在于个体的成长、空间与精力的限制等,人们通常会忘记共同努力去呵护友谊之花。毕竟,生命有限,每个人生命中的大多数友谊都比较短暂,是人生真相。 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发现还蛮实用的!虽然讲的都是司空见惯的简单心理问题,但每个章节末尾都有提供相应的对策以供实践。每个读者或多或少都能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学会与己为善的自我疗愈方式。对于我这种不婚不育主义者来说,我始终坚持这个观点:“漂亮”、生育与否是人类的权利,不是性别的义务!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读后感(二):【豆瓣荐书团】悦纳自己,自洽更重要

本书的核心概念便是“爱自己”,在心理咨询中也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要需要很长的时间自我和解,接纳自己。要爱自己更是尤为困难的。

成长中的伤疤与困境,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人际关系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处境... ...会使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而形成相应的一些应对模式,即自我防御机制。对很多问题的认知,造成的影响远比事件本身要严重。比如自我厌恶,负面幻想,高敏感,低自尊等。预想很多可怕的未知因素,被情绪所困,把自己搞得疲惫又痛苦。比较认同:“不要相信别人可以,我也可以。”(这种被制造出来的幻觉,让你误以为自己没有拥有他人有的,都是由于自己不够强或没有努力。)给自己定目标的时候,要足够详细具体,注重细节化。毕竟人对自己生活,哪怕多一点点控制感,也能建立起生活最基本的希望感。

谈到自杀,危机干预的几个常见误区和应对,“不要承诺你会为他保密,虽然倾诉这种负面情绪是一种极度的信任,但在生命安全和隐私想冲突时,要选择更利于求助者。可以重复对方的感受,认可他的情绪,但不赞同他的负面观点。亦不要强调他人的付出,身边人的关爱来令其回心转意。真正的支持,接纳的态度,不回避。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孩子的各种期望,“希望孩子一定幸福和希望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没有什么不同,仅都是父母基于自身愿望的投射,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关于原生家庭的伤害,和解和不和解都是可以的。原谅如果只是一种情感回避,和解便是一种压力,对问题的不接纳,执着于解决才是问题。

挺喜欢这段关于对友情的看法。现在感觉大多数人际关系其实都是很消耗的。友情是人们较为珍视的人际关系之一。尤其是年少时,青年时代不掺杂利益的友情。但友情也是会消退或消逝的,没有绝对和永恒的友谊。

囤积安全感,在亲密关系中,对备胎和暧昧的分析和解释,这也算是一种合理化的保护机制么。

人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许多事情并不能完全由自己选择,能够接受自己,悦纳自己,自洽比有趣难度了,也更为重要。无论遇到恶意,善意,凶险,离弃。即便没有被人好好爱过。也要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

《简单心理:向内看见》读后感(三):【豆瓣荐书团】在自我中寻觅归途

凑巧,学心理咨询半年有余了,看到了简单心理出书的消息。在疫情之后心理健康日益为人所关注的当下,这本书确实来得恰如其时。

我们生来向外认识世界,为了过上“好”的生活。只是在追寻或沉醉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会忘记自己。这种忘记根源于每个人心中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早年经历对自我价值的种种内化,本我与超我的矛盾纠葛,也可能是行为习惯带来的认知偏移。当自我的丧失、矛盾、受挫成为一种常态,人就会陷入某种痛苦——“我感觉自己被困住了”。

或许表现为抑郁、焦虑、长时间地提不起劲来,或许表现为部分躯体症状,包括疼痛、失眠、进食障碍种种。但无论如何,这些感受的到来在以痛苦的方式提醒着自己,我们的“自我”,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被“向内看见”。

如果你从未看见自己,那么这本书就是一本自我探索的入门指南;

如果你已经“久病成医”,那么这本书或许是一本工具书,在你陷入困惑的时候能够寻求快慰、鼓励与接下来的行动‘’;

当然,如果正在或即将经历一些重大事件,诸如婚姻、养育等人生课题,那么这本书可以成为一个“准备过程”的开端,或许会平息焦虑,给予动力。

从童年到青年,人生在不断向前出发,处理家庭、学校、社会、伴侣之间的种种关系。关于学科知识、自然与社会规律、婚姻、职场等主题类目的知识已足够多,太多的人给予建议或规劝,社交媒体中有大量人在教育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我们在面临重大选择时,也似四处求医一样寻求各种各样的帮助,可丰富的信息、他人的经验能否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引,我们还是要打上问号。尚未“想清楚”的选择带来随波逐流的痛苦,而耽于“想清楚”则会带来过分的执迷与错过生活。

人要活出自我,人也在活出属于他的自我。这和哪一代人、哪一种人无关。我们总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自己,但好多时候,我们了解的可能只是我们印象中的自我、接触过的外界和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尊重自己,倾听自己,充分共情自己,每一个限制是经历,每一处未知是探索,人方能通往自由。

这本书,或者整个心理学,都不会对这些问题提供明确的解法。但是至少可以作为某种警醒,告诉我们自我的存在和它的重要性,以及对“自我”的忽视会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困难。当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心力在解决外部困难的时候,或许可以把目光回收,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比看外界更残酷,更艰巨,但是通往自洽的一种蛮好的方式正是自我成长。

我估计忘不了督导的这句话了,“我们没有办法帮来访解决他的问题,因为他的问题是他亲手构建出来的”。自我,是经历,人生旅途的方向,也是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资源和养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