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谈美》读后感锦集

《谈美》读后感锦集

《谈美》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谈美》读后感(一):一些摘抄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 无所为而为 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

“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这种脱净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相。美感经验就是形相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相于直觉时的特质。”

“游历新境时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习见的环境都已变成实用的工具。”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

《谈美》读后感(二):不负时光,不负卿

玫瑰是玫瑰,花香无意义。

——博尔赫斯

春有繁花,秋诉雨;夏如繁星,冬不眠。美,我们沐浴其中。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般人迫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今日,雨,

夏雨。素来,我是喜欢雨天的,虽然这清冷的点点滴滴总能勾起心中的贮藏的某些伤感情绪,但雨天总是寂静的。雨声不仅浇去了大地的燥热,也将窗外的纷杂一并盖去,心似乎一下子躺在了一副软绵绵,清凉凉的沙发上。在这样的时光里,事情总能进展得更流畅,兴许还能生出些许意外的美感来。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与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那在我聚精会神的处理着手头的事物时,我与我的事情的情趣在往复回流之间,是有燃起美感经验的可能性的。在完成时,手指离开的键盘的一瞬间,一股清凉之意遍袭全身,我认为这就是美感体验的逸涌。

如此看来,爱上自己的工作,也许并不像大家说的那般困难。于全情投入中去经验美感。美感有了,爱还会远吗?(这里并没有一丝想要说教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想到便写到)

《谈美》读后感(三):美、香与常识

生活中有很多让我困惑的“常识”,比如:什么是香?

香是什么?

小时候,我看到有人说,“这块肉真香”,我以为香就是油、腻。

而后我又听到“这朵花闻着真香”,香是某种气味?可是紧接着,我又听到,“这朵闻着也好香”,再加上还有人说,“香油(芝麻油)闻着真香,吃起来也香”,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不知所措,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很谨慎地使用带有“香”的词句,转而使用“很好吃”“真好闻”等。

现在看来,香的使用在很多场景中大概类似小学作文里的“弄”,我“弄了几块砖弄出来一个灶台,把午饭弄出来了”。

那么,美又是什么呢?很多时候,美这个字眼在很多时候就是“香”的翻版,“你看起来好美”、“这儿的风景好美”、“这篇文章写得真美”。它就好像是万金油,帮助我们缓解在不知道该如何用词汇描述内心的美好感受的尴尬。

在不同的场景与对象上,我们都可以用“美”来描述内心的赞叹与佩服。可是也有很多东西是许多人在赞叹,而我却丝毫不为所动,其中尤以绘画为主,我看不出它的美,看不到它跟照片相比有什么区别。

直到我在大学时学了一学期大概也就十几节课的书法,我写得很烂,老师也没教多少东西,但是在拆“永”字时,在讲解一些字的构造时,再看那些刻在墓碑上的字时,我似乎感受到与之前不太一样的触动,可能仍然达不到“美”,但至少没之前那么“乱七八糟”了。

基于此,我逐渐接受了自己之所以感受不到美,一是它确实没那么美,二则自己知识储备不够。

而这本“谈美”远不能让我据此赞同“美”,但也真的让我更加接近了“美”。非常值得多读。

《谈美》读后感(四):慢慢走,欣赏啊!

当一本书给了你灵魂的震颤,它就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融入了你的骨血里,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

对我来说,《谈美》就是这样一本书。与它的相识纯属偶然,起源于我在市图书馆里漫步书架间时我俩的邂逅。抱着对朱光潜先生的敬仰与对美的渴望,我把它带回家。与它的交心,则大多发生在我下班的班车上。与它愉悦的交谈,让我忘却了时间,忽视了交谈的拥堵,超脱物外。

这本书里面清晰地定义了美的概念,对比了美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艺术美与自然美、与创作者心境感情的区别;它也教给年轻读者们创造与摹仿、灵感与努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美感与联想的关系。

短短十四章,朱先生逻辑清晰地构建了美的概念。最后一章,他谈论了艺术美与人生的关系,升华了主题。原来,真善美都是一体的,真理、至善都是美。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品,情趣丰富的生活才能称其为艺术的美的生活。

欣赏是“无所为的玩索”(disinterested contemplation) , 在欣赏的时候,人超脱了肉体需求的限制,和神一样自由。

朱先生在书中最后总结道: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风景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 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里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覆的世界便成为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所以,人生要多欣赏,寻求享受生活的情趣。这种享受和欣赏,可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美、艺术美,也包括对人生境遇的云淡风轻、对他人的欣赏等。这样,我们才能接近朱先生说的那种神的状态,成为“以宇宙为乐曲而要在这种乐曲之中见出和谐的音乐家”。

《谈美》读后感(五):玫瑰是玫瑰,花香无意义

春有繁花,秋诉雨;夏如繁星,冬不眠。美,我们沐浴其中。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般人迫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今日,雨,

夏雨。素来,我是喜欢雨天的,虽然这清冷的点点滴滴总能勾起心中的贮藏的某些伤感情绪,但雨天总是寂静的。雨声不仅浇去了大地的燥热,也将窗外的纷杂一并盖去,心似乎一下子躺在了一副软绵绵,清凉凉的沙发上。在这样的时光里,事情总能进展得更流畅,兴许还能生出些许意外的美感来。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与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那在我聚精会神的处理着手头的事物时,我与我的事情的情趣在往复回流之间,是有燃起美感经验的可能性的。在完成时,手指离开的键盘的一瞬间,一股清凉之意遍袭全身,我认为这就是美感体验的逸涌。

如此看来,爱上自己的工作,也许并不像大家说的那般困难。于全情投入中去经验美感。美感有了,爱还会远吗?(这里并没有一丝想要说教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想到便写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