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欧罗巴一千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欧罗巴一千年》经典读后感有感

《欧罗巴一千年》是一本由[英] 伊恩·莫蒂默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欧罗巴一千年》精选点评:

●基督教对欧洲文明的种种影响

●用一整个白天读完了这本简单的欧罗巴千年史。短短三十几万字,能把一千年历史写下,确实很考验取舍和归纳的功底。作者对十个世纪的梳理,十分清晰,每个世纪都用不同的角度阐述最重要的几大变革,帮助读者在已有的中学历史知识基础上,梳理出一条更清晰的脉络。每个世纪的最后,作者都非常友善地提炼了要点,尽可能站在客观位置,给出这个世纪对推动社会变革影响最大的人物。虽然免不了有些局限性,但给出的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带着读者浩浩荡荡梳理完十个世纪的历史之后,在第十一章节进行归纳总结,参考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得出20世纪的变革最丰富、最彻底这一结论,角度很特别。其实,快速翻阅下来,已能明显感受到19和20世纪世界发展之快了。个人比较喜欢前面几个章节的内容,对中国读者而言,补足了不少知识盲区。

●易读,选取的切入点很有趣,略过了很多厚重的历史事件,算是轻量级历史读物吧

●每个世纪有几个主题,看清历史脉络

●对欧洲自11世纪至20世纪以来社会基本面貌、政治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所做出的全面梳理

●读起来还挺有趣的

●日常生活 对于1001年的莫顿镇的家庭来说,基本不买什么东西,需要什么都要自己生产/唯一一处一定会需要使用银币的地方是集市小镇,但在11世纪早期,整个德文郡就只有四个集市小镇/1001年的先民们不仅不识字、迷信,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且缺少精神信仰,他们还面临着长期的困难和危险,饥饿和贫困四处蔓延,社会混乱,人们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以暴制暴。除了本地盗贼和杀人犯,北欧海盗也不断地劫掠英格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从900到1200年间,欧洲奴隶制的结束 12世纪占星术也经历了系统化,被当作一门科学对待,取代了曾主导医学治疗手段的咒语和魔法/1100年,欧洲的开业医生很少,但是到了1200年,数以百计的人被认为掌握了治疗伤病的技术。当然只有很少的富人能够享受医疗救助/见笔记

●很有趣的主题,蛮好读的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本书从“变化”这个主题出发,观察了十个世纪以来的西方历史。产生历史变化的推动力,是社会的综合需求。需求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的变化。用这种量化标准看,1000年来,变化最大的是20世纪,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时代是16世纪。历史变化经常呈“S”型曲线,开头缓慢,突然进入快速变化,之后趋向稳定。西方文化的变化趋势,是逐渐超出欧洲边界,不断向外扩张,所以,“西方”不止是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网。历史变化,常常发端于思想变化。观察1000年来西方文明历史。外在世界的改变中,最明显、最关键的变量是人口,技术的意义,也在不断加强。内在的精神世界中,我们讲了发现对于时代思想的改变作用。

●作者对技术比较悲观,认为技术发展最终不能满足人类膨胀的需求,因此人类社会将从男性的扩张转移到女性的自省。很有意思的角度,展示了一个内缩的,回归本原的未来。它或许柔美,或许消沉,不管如何,当下能做的就是珍惜和提前规划。

《欧罗巴一千年》读后感(一):站在天上看时间

身为一个英国历史专家的作者,用一本不算太厚重的书籍,书写了十个世纪的跨度,上百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避开人类身份职业的偏见,从“变化”角度看待和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历史。 宗教,土地,武器,语言,科技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种种上百种变化是对于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呢?对于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看法。或许有人会驳斥作者对达芬奇的轻视,对玛丽莲梦露的无视,诸如此类的抱怨,可是,关于社会、文明、革命与战争的千年旅程,以期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作者比我们更知道什么比较重要。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彼得•阿伯拉尔、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哥伦布、马丁•路德、伽利略、马克思、希特勒……1000年以来的欧洲大地,这类人用自己的努力见,才让我们拥有便利现代生活。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中马尔萨斯的预言将不绝于耳,人类这个种群,还能继续存在吗? 面对枯竭的星球,不断固化的阶级,人类的前途在哪里?或许正如作者所言,“人类的存在,不是为了与星辰赛跑,也不是为了与真理赛跑。它更像是一种平衡行为,沿着一条钢索踟蹰而行,为了到达一个更好的地方不断冒险向前。”

《欧罗巴一千年》读后感(二):《欧罗巴一千年:打破边界的历史》 读后感

《欧罗巴一千年:打破边界的历史》 作者:伊恩莫蒂默(英) 如果你想了解欧洲甚至西方文明中近代的历史和人文变迁,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写法类似人类简史,比较通俗易读,但意义深远。 作者客观的评价了十一世纪至十四世纪基督教神权对欧洲的正面贡献,鼓励生育、开办教育、鼓励农耕、减少内战,欧洲人口翻了近一倍有多;负面的评价也有,赎罪券、对科学的压制、对自由的束缚,就不一一而论了。 所有的农耕社会都是稳定且平静,仿佛一切都在凝固,但十四世纪出现的黑死病改变了一切,欧洲人民因病死亡三分之一,求神亦是无用,只能求己了,这是代表人文自由的文艺复兴就开始了,科学与神权的斗争也激烈了起来,十三世纪天文学家采科被烧死,十六世纪布鲁诺因为坚持日心学被烧死,哪怕到了十七世纪伽利略依然被囚禁,神与人、神学与科学的竞争在这个时代尤为残酷。 十七世纪的小冰河期摧毁了明朝,而欧洲却因为人文科学的复兴,大航海时代的开始,顺利的找到了美洲大陆,而折磨欧洲人民几百年的黑死病则成了对付印第安人的最佳武器,小冰河期导致的粮食减产,荷兰人口甚至冻死了三分之一,大批欧洲难民冒死航向了肥沃的美洲,从此疏散了人口,避免了大量难民可能产生的内战。而中国只有通过残酷的内战来减少人口获得生存空间,这也是中国落后欧洲的开始。

《欧罗巴一千年》读后感(三):信仰是推动1000年来历史发展的总动机

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1000年的历史,以欧洲历史为主,作者将1000年,分为了10个100年的段落。每个100年的历史总结了本世纪对历史影响的事件。

1000年,人类的信仰不断的推动历史向前的发展,人类在历史中不断的迷茫,解决迷茫,最后在不断向前发展。

最为精彩的是本书的第十一章,作者以(1)生理、(2)安全、(3)法律与秩序、(4)健康、(5)意识形态、(6)社区支持、(7)个人提升、(8)社区提升8个社会的需求来总结认了类发展的层次。这与马洛斯的需求相似,但还是比较切合人类的不断发展。

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密不可分,发展历程最快的20和19世纪,这两个世纪中的人口占到了人类这1000年50%以上(以欧洲人口为例)。

人类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密不可分,天气与人类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天气与农业的收入有直接关系。

知识也是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推动力,事实证明,只有知识的广泛推广,打破知识的垄断才能更好的推动人类向更美好的历史发展。

《欧罗巴一千年》读后感(四):变化的与不变的

2021-20! 我们是什么? 我们在过去一千年历史中都做了什么? 我们人类有什么潜能,我们能力的极限在哪里? 作者在千年之交思考这些问题,并带着我们快速回看了西方过去的一千年的我们如何出生,如何生活以及如何死去。 这过去的10个世纪里,哪些变化,哪些人对那个时代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成功使基督教成为欧洲的至上权威),彼得.阿波拉尔(其提倡的理性主义点燃了欧洲的第一次知识复兴),教皇英诺森三世(将基督教秩序深刻的渗透到世俗秩序,确定了天主教的霸权),英王爱德华三世(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普世价值体系里开创了民族主义,为后来的多样化欧洲打开了第一丝裂缝),哥伦布(对世界的发现导致了对自我的再发现),马丁.路德(这个勇敢的神父动摇并瓦解了基督教秩序并),伽利略(让科学方法大众化,在科学的探索中不惜牺牲自由,把自己活成了真理的象征),卢梭(用启蒙的思想点引爆了法国大革命),卡尔.马克思(他的思想成为了革命的动力,也因此促进了社会福利向好的方面转变),希特勒(他挑起的世界大战却加速了技术及创新,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这本身就是绝大的讽刺)。 这些推手带着我们走过教会的世界,黑死病,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政治革命,世界大战。 在这变化的一千年里,什么又是不变的呢? 人之为人的人性, 一切在当下让我们沉浸其中,值得追求的美好之物, 一切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东西。 题外的话,在读此书时,始终在回想,这一千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从宋朝到清朝,从民国到人民共和国。几乎没有变化,只是无意义的重复,直到最后的这100年,地覆天翻。

《欧罗巴一千年》读后感(五):跨界还是越界?

“二十世纪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变化更多。”乍听之下,此言并不违背直觉。历史学家伊恩·莫蒂默却较真了:历史各个时期都有推动发展的大事,且渗透各个领域,宗教、科学、文化、经济,如何衡量哪个世纪变化最大呢?我们对自己身处时代的变化感知更强烈、更具体,主观上容易夸大变化,实际情况是否真如我们体验到的?

在《欧罗巴一千年:打破边界的历史》一书中,莫蒂默逐一分析了近十个世纪欧洲人民生活的变化,力图比较这些变化。在同一个欧洲小镇, 祖先的生活和今人的生活会有多大不同呢?本书带我们体验了一遍。莫蒂默还推举了每个世纪的领军人物,并不以后世的知名度为标准,而是视其推动的变化。譬如,史书中相对着墨较少的爱德华三世赫然在列,他对作战方式的贡献、推动民族主义的转变、对英语方言的促进、包括挑起后来的百年战争,直接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而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艺复兴巨擘们,对普通人的影响稍逊,在书中就一带而过了。

如本书副标题所暗示的,莫蒂默认为,许多重大的变化都与打破边界有关。或是地理大发现时,打破的地理边界;或是科学革命打破的认知边界;或是革命家们打破的社会边界……当我们向外探索,扩大疆域时,不知不觉今非昔比。

打破的边界,像是蝴蝶拍动翅膀,看似不相关的事件相互影响。譬如,宗教之于11世纪平民的生存环境。在暴力笼罩的环境下,人们虽然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却难防掠夺者。为了守护家宅,很少出远门;遇到无妄之灾,还要举家搬迁。宗教同时带来了武力与和平,前者指十字军东征,后者基于基督教对异教徒的归化作用,以及社会经济层面的改变,社会更安定了。在下一个世纪,修道院网络的扩张还会促进知识传播和发展,继而又为13世纪的教育革命铺平道路。更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地理大发现,它带来了物种交换,推动了贸易、文化,它也是一部血泪交织的历史。

另一方面,变化的重要性可能是滞后的,发明的当下未必生逢其时。说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不得不提蒸汽机的发明。然而直到1800年,“大部分磨坊的工厂依然是水车驱动”,技术对当世的影响并不大,主要贡献在其后。思想的影响更源远流长,古希腊哲人仍会是后世变革的引子。反而言之,在当下,人们难以判断事物全貌,影响未必如我们所料。譬如,黑死病令14世纪人人自危,其反面是过去固定不变的社会阶层流动起来,人力稀缺让劳动者有了议价权,还由此引发了许多农民起义。又如,19世纪四通八达的铁路大大缩短了空间上的距离感,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对当时习惯了宁静不受打扰的乡村生活的农民却不是件好事,他们对城市生活毫无准备,“丧失了成为社会一员的能力”。

我们习惯了当代的便利生活,若要回到11世纪,或仅回到生活安定、只是没有网络、没有电的世界,也会有诸多不适应。莫蒂默就各个单独的领域分别为每个世纪的变化排序,20世纪的确常常高居榜首,然而这值得炫耀吗?是否能够等同于20世纪以降的生活是近千年最好的呢?踏着今天的足迹,持续发展的未来生活会变得更好吗?我们同样应看到丰裕的背面。

一次次打破边界,并非皆是正面的影响。莫蒂默认为,人类当下的危机便因错误地打破了边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让我们不知不觉打破了天空的“边界”,即破坏了地球的大气层。大自然在警告我们的越界,倘充耳不闻,付出的代价将比过去的瘟疫和战争更为可怕。事物的联结会触发难料的变化,轻率的越界没有回头路,因此莫蒂默担忧:“现在的挑战不是扩张,而是如何自我约束”。其难度,可谓是隐秘而伟大了。

——己亥年读伊恩·莫蒂默《欧罗巴一千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