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术与政治的读后感大全

学术与政治的读后感大全

《学术与政治》是一本由[德] 马克斯·韦伯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一):馬克斯•韋伯的《以政治為業》

韋伯對英、美、德三國的分析的意義不在於揭示這三個國家具體的特殊情況;否則,分開來的對每個國家的單獨研究會更加詳細也更有價值。我們應該把這種將三個國家排列在一起進行的研究,看作是為了確立一種比較研究的方法而進行的嘗試。韋伯本來是可以延續上下文的脈絡只對德國進行考察的,而從文脈來看,這種比較則只能旁生枝蔓、于文無益。當我們面對的不是他人描摹的簡明清晰的結構,而是直觀一些嘈雜吵嚷的選舉畫面和繁雜沉重的數據資料時,我們需要一個快捷有效的方法,至少也是一些明確的關鍵因素來著手進行研究。在對同一現象的不同表現的比较中,能夠直觀地發現導致差異的各具特性的因素,它們就是未來這一題材研究可能用到的入口與門徑。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二):学术与政治

这个夏天,前所未有地感受到现实世界的壁垒对撞。刷的新闻越多,仿佛越看到互相理解的窄门行将关闭,平行世界几乎成真。丧与惑,不知何解。唯有读史、读社会学与哲学,从前人走过的漫长路径中寻求一点点启迪。

韦伯的这两篇演讲,恰如其时地出现在我的时间轴上。最令我惊诧的,是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原来也有深沉无解的真正悲剧意识。然而,韦伯在悲剧意识的基础上,并未放弃托尔斯泰式的终极意义追问,而是直面现代世界的矛盾与废墟。

在《以学术为业》这篇演讲中,韦伯其实谈到了古典与现代世界的巨大分野:理智化所带来的“除魅”。在古典世界,无论宗教,还是学术,其追求都类似于《理想国》的线段和洞穴比喻,即向着一个至高的真理(上帝)而前行,这个至高的所在便是意义。但在“文明”的现代世界,至高的存在退场,知识和个人生活都演化成“进步”的无限循环,不再有终结之刻,死亡的意义消失,而生命的意义也成了巨大的隐形问号。韦伯指出,“一个文明人,置身于被知识、思想和问题不断丰富的文明之中,只会感到‘活得累’,却不可能‘有享尽天年之感’。”在古典与现代过渡期的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理性实验成为研究的原则,但仍存在“我借解剖跳蚤,向你证明神的存在”这样没有祛魅、却暗藏祛魅的理念。

“除魅”之后的终极价值遁入了神秘的超验领域,以及个人的私人交往友爱之中。这是另一个古典与现代的区别:共同体与个人。古典世界共同笼罩在终极价值之中,形成了巨大的共同体;一旦不再共享终极价值,共同体随之解体。这也是韦伯认为现代最伟大的艺术“卿卿我我之气有余而巍峨壮美不足”的原因。

由此,韦伯承认了科学不再涉及终极关怀,而成为一种价值中立,要接受科学与宗教必然分离的时代命运。即便如此,他依然坚信科学对“头脑的清明”的意义。在价值中立的层面,韦伯反对站在讲台上做煽动家。因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

在《以政治为业》中,韦伯强调了国家定义中对暴力的正当垄断。于我而言,最难忘的两部分是对新闻的分析,和两大伦理的定义。韦伯认为,煽动家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后、领袖式政治人物的典型;而在现代,新闻工作者成为煽动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结合这个夏天看到的新闻,算是很准的判断了。

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的区分是这篇演讲中充满悲剧意识的精华部分。在韦伯看来,政治的决定性手段就是暴力。抱持信念伦理,不使用政治手段,不承担政治后果,结果很可能是失败。而为了善果,不惜代价付出道德上存疑的手段,则要承担罪恶的负效应。这两种伦理几乎是不可调和的,而且对现实世界从事政治之人很难做出截然区分。

韦伯认为,政治家要有三种前提性素质:激情(不脱离实际)、责任感和恰如其分的判断力(与人事保持距离)。此外,以政治为业的人,一定要认识到道德上的两难困境,且能够负责。“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是一个成熟的人(无论年龄大小),他意识到了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着这一责任。然后他遵照责任伦理采取行动,在做到一定的时候,他说:‘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如此。’”而只有在此意义上,两种伦理才是互为补充的,其结合构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韦伯最后赞扬了在理智清明之上的立场与信念坚守。“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三):以理想为业

这篇读后感的题目是《以理想为业》是因为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脑袋里所想的并不是“学术”“政治”而是理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是不是对学术,政治的追求都是在追求理想呢?实话实说,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让我昏昏欲睡(实际上是已经睡着了)我到现在也只是明白韦伯关于“以学术为业”的某些观点而不是系统的全部观点,甚至没有搞清楚每一个小节中的内在联系,可能是我不够聚精会神的缘故,也可能是我阅历不够的缘故,有一说一这本书的翻译确实不太行,我是在买完时候才看到有人说翻译不好,但是因为这本书和一些书凑单买的,于是就没办法换货了。真正让我体会到感动的是“以政治为业的部分”我花了三个小时仔细的看完了这一部分,并且深深地因为韦伯对后辈鼓励而感动,因为我并不是专业的社会学研究者,所以我只想从感性的角度来赏析“以政治为业”的11,12小节(我并没有在图书馆感动至哭) 首先是以政治为业的含义,这里也可以看做“以理想为业”(事实上我一直都认为这本书的观点不单单是政治,辐射到每一个人就是最基本的理想)以理想为业,我们需要三个前提性的素质:“激情、责任感、恰如其分的判断力”在我看来,真诚的激情最为重要,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激情的迸发以驱使我们坚定不移的追求理想,我们不脱离实际的激情,是献身于一项事业,献身于一个掌管着这项事业的上帝或者魔鬼的激情,一种亢奋,我回忆自己的生活,发现在大多数平平无奇的时刻我缺少这种激情,我知道自己的理想:追求智慧。可是我总是在某个夜晚或者白天陷入深深的自我思考,自我怀疑之中,每当我想到智慧的、思想的美丽是我总是会迸发出一种内在的力量,所谓“发愤”但是我一想到长路迢迢,要花费我毕生的时间去追求可能还不得所期待的智慧我就会失落,自己而言,缺乏一种长久的激情。但是有激情是不够的,激情并不能实现理想,还需要“责任心”责任心将成为行动的指南,而这方面所需要的是“恰如其分的判断力”这是一个人实现理想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心理素质:他能够在现实作用于自己的时候,保持内心的冷静。这也表现在他能够与事与人都能保持距离。 缺乏距离乃是一个追求理想的人最致命的罪过之一。也是我们新一代知识分子一旦养成便注定会在政治上无能的素质之一,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是如何能把激情和冷静且恰如其分的判断力熔铸在同一个灵魂之中? 还有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拜托虚荣,这是一种十分无聊但是十分符合人情的敌人:一种十分庸俗的虚荣,它是对事业采取不脱离现实的一切献身行为的死敌,是保持距离的死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同自我保持距离的死敌。 战胜虚荣,是每个人执着于理想的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但是十分不容易!这是公认的。 我要永远警示自己,不能缺乏客观性,不要陷入无聊的虚荣,它诱使我不去追求真正的智慧,而是追求浮于表面的外表。 第十二小节,“政治与道德的关系”韦伯否定了普世的道德,认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并不需要遵循普世的道德,“真实的情况不是‘善果者惟善出之,恶果者惟恶出之’,而是往往恰好相反,任何不能理解这一点的人,都是政治上的稚童。”简而言之,圣母不配作为政治家。好的,一切都清楚了,最让我感动的也是整本书的结尾:“政治是件用力而缓慢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它同时需要激情和眼光。所有历史经验都证明了一条真理:可能之事皆不可得,除非你执着地寻觅这个世界上的不可能之事。但只有领袖才能做这样的事,他不但应是领袖,还得是十分平常的意义上的英雄。即便是那些既非领袖又非英雄的人,也必须使自己具有一颗强韧的心,以便能够承受自己全部希望的破灭。他们现在必须做到这一点,不然的话,他们甚至连今天可能做到的事也做不成。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 当我抬头看图书观静寂的人们 当我看到他们的面容 沉湎、不屑或激扬 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够使我动容 可文字,可思想,鞭辟入里的见识让我震动 所以热泪盈眶,所以浑身颤抖,所以不能自已 他让我明白,不仅学术,不仅政治,不仅理想 都需要激情,责任和决断力,而绝非在泥淖中呐喊博爱,而绝非在愚陋不堪的世界中踯躅不前 我要富有激情的投身理想,我无怨无悔,并且对每一道险阻怀着不屑、鄙夷,我会大喊:等着瞧吧!纵然我会摔倒在苍茫暮色,纵然我必将失败,但是理想本身必将胜利!等着瞧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