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午后两点半》读后感100字

《午后两点半》读后感100字

《午后两点半》是一本由孟小书 / 郭埙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午后两点半》读后感(一):午后两点半

在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会有一些灵感出现,可能是一些有趣的或者奇奇怪怪的想法。我总是很想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但灵感总是来去匆匆,不给我机会。 最近我读了《午后两点半》这本书,在这本书中绘画与文字结合起来,描述的就像一个故事,又像一个个灵感的片段。

当我试图把这些片段拼凑在一起的时候,我意识到这可能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正如一位读者所说,这本书中的文字没有古老,没有庄重,没有大义,没有另外赋予的诗意;有的就是干净和快活。 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再刻意的去追求每一段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享受阅读本身的过程。 我忽然回想起那个坐在印度熏香店前的傍晚;想起暮色中苍山连绵起伏的轮廓;山间茶舍伴着清香的微风掠过指缝间的温柔;人民路上仰望被雨水涮洗过湛蓝辽阔的天空。 在我们过去的经历中,一定也有很多关于过去的记忆片段,偶尔回想起来也是挺温馨挺浪漫的一件事情。回忆嘛,本来就是用来怀念的。 深夜似乎在与我窃窃私语,向我诉说着生活的寂寞与无聊。向我诉说我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 我常常不愿意在深夜想太多,而尽量用更加充实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听一首歌,追一部剧,或者和喜欢的人聊聊天,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人生意义这种话题终究是会想的,但却不需要想的那么多。也许某一天我们突然就能够意识到自己活着的价值,或者某一天我们突然觉得好像即便找不到所谓的意义也没有关系。 昨天午后两点半,你在做什么呢?

《午后两点半》读后感(二):午后两点半,手机还是没有消息

午后两点半,睡眼朦胧的我摸到了自己的手机,打开锁屏没有消息,打开微信也没有消息……

打开《午后两点半》,鲜艳的配色,夸张又写实的插画,放大的字体,正常的字体杂糅在一起,混乱极了……

《璀璨人生》中一章中,切尔西李、安东尼陈、克里斯多张三人在美国四处打工,他们一致觉得无论做什么都好,但是坚决不能刷盘子,太给中国人丢脸了。然后他们仨就这样一边吐槽一边刷盘子。

看这一章的时候,我起初没注意到标题,整本书的标题都在左边,内容不定,这章的内容在右边,看完以后,一看标题《璀璨人生》,真的很新青年的说法,意料之中。

这大概就是当代青年人对自己的遭遇大致的表达吧——笑谈、自嘲,章中的故事发生在“那个年代”,创作的人却写于当下,其实这就是他们或许真实的感受,就像这本书介绍的时候说道:

除了这样工作上的际遇,还有婚姻上的、友情上的、亲情上的……

当下二十岁,对于我来说,午后两点半就是我偶尔最丧的时候,吃完午饭睡一觉,不知不觉睡过了,醒来两点半,生怕错过什么消息,打开手机,无人问津。

我不能说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现在的心态有什么改善,只是书中的文字偶尔会引起共鸣,书中的插画偶尔显得讽刺又温暖,好像真有一伙人,在抱团取暖。

《午后两点半》读后感(三):一本与众不同的插画书

与众不同的插画书,会是什么样样子?你会不会感觉很好奇?

是的,如果用这种很不同的方式,用文字与图画与你对话,说不定你也一定有不少收获和感悟。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相似的情况——在别人看来,我的生活近乎完美,但我依然不高兴!于是,一本情感概念图文故事集放在桌前,请你读读他们的生活,是否与你有所共鸣。

书的封皮很是让我好奇,红色的封底上有一个指针静止的表,分明的指着两点半整。这个时间段有什么故事发生,有什么人来来往往,有什么特别的情境。

翻看内容,你便会发觉,这些文字中出现的人物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焦虑,一样的烦恼……当然也有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友谊……在看似并没有过于高深的描述中也许你不难找到实际生活的书中人物与现实中自己的共情之处。虽然,这些文字并不高深,读起来就像日常的普通对话一般,也许故事不是那么令人喜悦,却能拨动你的心弦,预示着你始终探索着向上的力量。

正如作者孟小书所说“我们会从中窥见自己,发现自己,然后,我们从一种共情中会心一笑,飘然走过……”作者也认为本书是一种意识流。因此,如果你在阅读之中,如果没能找到那种文学中常见的感觉,那一定并不意外。其中的插画色彩很是鲜艳,与其中的文字内容很是贴合。希望年轻人们能够在这种并不一般的叙事故事和图画中,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记得要努力,要积极!

《午后两点半》读后感(四):倾听一种成长拔节的声音

早晨5点钟的时光。此时此刻的辽东半岛晨光已是清新满满,旅顺口小城的上空漂浮着淡淡海的气息!蝉鸣已经火热开场,热火朝天地上班了。我开始我的悦读时间!

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午后两点半》,作者孟小书,出生于北京的80后作家女孩。有着高知学历。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走钢丝的女孩》,曾获第六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

这部书映入眼帘的是这种中国红整体扉页背景,黑色表盘凹凸有致镶嵌在这上面,是那种女孩子特有的一种火热的极其绚烂基调。而郭埙绘本的介入,让文字和画本有了很喜气的调,更具跳动感,同时,文字编排的错落有致,字体大小粗细不一,这些满满的调人胃口的视线所及的亮丽颜色,让我竟在不到一个小时里即阅读完毕!

始于“道别”的“我”,开始了自我随性的叙述。 并借炎雅晴之口说出了“我”的特点 “自以为是、无比自恋、愚蠢和孤独”,而炎雅晴最终的独自优雅的孤独,或许是这一代人的共性表述。

碎片化的表述,在作者的预设以及画家郭埙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放大和心理意境捕捉的融洽结合,可以抓住读者的眼球,在作者所描述的“我”与友人,与丈夫孤独李明只有3次的“我”-秦梦的心里波澜,已经凸显出80后在对待婚姻的一种状态的彰显,随性而为,但也会更多的沉溺其中,会随时抽离自己,逆风飘扬!

“我”的生活状态,是剧本创作的被内卷折叠,去练习钢管舞,去画廊欣赏艺术去成都相亲,以及大学、高考拜佛、初中老师不愿上课的“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撒气”的青葱岁月。作家跳跃性地捕捉放大那穿越时空的的岁月往事烙印,在莞尔之间会让读者内心感到一丝丝 生活的温暖安慰!

同时“我”的个性的张力也在文字中若隐若现,当“他”“杀死一只大家伙”长颈鹿时,“他”在认真思考生命的内涵,是生命本能的力量,让“他”或者“K”在恐惧中,依然“缓慢地向前走”,走向自己人生的“猎场”!

作者有着自己的节奏,她不受任何外来的物质影响,她的内心在经历过青春的蜕变之后,会不受非她的因素所干扰,她有着自己一套面对世界的通达和谅解,同时,她也是一名孤勇者,越是孤独,越是能够听见自己成长的声音,懂得在界域中淬炼自己,享受自己对世间的个性而智慧的洞见!

《午后两点半》读后感(五):从别人的故事里窥见自己

读《午后两点半》的时候,感觉是轻松的。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也是一本图册。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能让我们从忙碌里抽出短暂的时间去窥探点隐私。虽然你我不知道小说里的那些主人公是谁,但是也许他们就是我们。

第一篇短短的故事从午后两点半开始。那是下午茶的时间,两位朋友匆匆见一面,是道别,朋友要去香港定居了,可能也是人生里最后一次见面,即使还年轻。但是有很多人,在现实,有时候的一面可能就是最后一面,所以要珍惜每一次见面,珍惜当下。

《午后两点半》很文艺,也很生活化。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婚纱照很俗气,绒绒(婚纱照里的女主角名)也很俗气。但有她在的日子里,可真踏实呀。”这让我想起生活里的两口子,争争吵吵一辈子,可是谁离了谁也不行,彼此之间已经活成了亲人。

《午后两点半》从不同的人的视角来写生活,写那些幻想里的事和真实发生的事。据作者讲述,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一个德国画家画的一百个肖像的手稿。每一幅肖像都有一个故事,或许每一幅肖像有无数个故事,那么加在一起,生活里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从肖像,从人物的眼神里,你是否会洞察到那个人的意识、情绪?不知道,也许可以,也许只是猜测。每个人都有故事,他的眼神里可能透露着他的精神状态,孤独的、幸福的、不安的、焦虑的、还是安逸的、……都有可能。当人们看到那些肖像的时候,会想象他的故事。《午后两点半》就像是这样,是一本没有表明他(她)是谁的书,但是通过那些简短的故事,似乎让人能去推测他们的过去和未来。

在那些不知道是谁的他和她的故事里,我们也能窥见自己。那些与我们中的任一位相似的生活经历。我们的故事或许也是别人眼中的那个午后两点半的谈资。

书里的画看着也很舒服,意识流般丰富的插画细节,不一定与文字完全匹配,但是定格那一瞬间,又似乎有许多隐喻,照见那些另一面的我们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