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亚行纪读后感锦集

中亚行纪读后感锦集

《中亚行纪》是一本由[挪威] 埃丽卡·法特兰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亚行纪》读后感(一):这书应该人手一本。

僭越了啊。

豆瓣要求书评不低于140字,而我又觉得在豆瓣写超过14个字的书评的人,不是喜欢码字的xx,就是收了出版社书赠书的人。

我两种都不是。

在豆瓣写有意思的东西一定会被删。想不被删只能写一些不痛不痒的废话,写了给谁看呢?

结论:买这本书,自己看。然后再买一本送给身边的人。这书本身就解释了为啥豆瓣没书评可看。

《中亚行纪》读后感(二):意犹未尽 意味深长

精神游历中亚第二遍

比失落的星球更锋利的将五国放在一个平面上切开,但并未深入解剖,毕竟是游纪,也已让我们感受了不一样的视角。似乎又不够立体 意犹未尽,但也给了读者意会的空间。苏联留下的印记无法完全剥离,五个国家带着巨人的影子走上自己的道路。某些方面惊人的相似,也让人颇为震惊。文明的微光透过黑夜 只有无数星星点点,希望未来可以照亮每一寸土地。女性太不容易了。

《中亚行纪》读后感(三):中亚地图

看书到一半,前面那些拗口的地名已经差不多忘记。于是找来一张地图对照了一下,把一个一个的国家地区在地图中找了出来,于是由衷感叹“老大哥”同志,可真是 幅员辽阔……

有了这张图,就可以把一个一个的“故事”结合上对应的区域,让平面文字,变成一砖一瓦,填充进那些花花绿绿的平面图里,然后形成一个立体图。

以前陌生的中亚,搞不清楚谁是谁的“斯坦国”,好像就看看的 有了熟悉的感觉。

《中亚行纪》读后感(四):印象

鹳狸猿爸爸

2022年6月6日读过

挑这本书,是觉得自己对中亚或者现在流行的说法“内亚”了解太少了。只看过一点阿富汗新闻,玄奘的游记看了下没什么印象。希望书能给我一些稍微深入的概况。作者确实努力了。但即便她受过人类学训练,5个国家,几个月走下来,其实也是浮光掠影。写了一些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间有一些关于这些国家现代史的概述。其实写得也算有趣,但确实无法深入。一个问题是这个地区的民族国家构建尚未完成,还不稳定,动荡在所难免。对周边的影响难以估量。曾经在边疆爬山时,向导说那边就是哈萨克,没有明确的看得见的边界。边界在心中。内亚沟通欧亚的功能已经丧失,成为无人关心的角落。拥有天然气禀赋的国家,其出口,除了金钱,并未带来更积极的技术、文化因素。感觉蒙古反而好些?可能也差不多。5国与印度之间,还隔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也没有直接交流。一带一路,看来对当地的交通也并没有特别的影响。

《中亚行纪》读后感(五):不死的咸海

上图我画的这个建筑并不是多么有名或者出色的建筑,但它是我读完《中亚行纪》之后第一时间想记录的地方。它是努库斯艺术博物馆,也叫做萨维茨基博物馆。

努库斯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部的一座小城。这城市在一片沙漠旱地的包围之中,往北就是水位不断下降的咸海。

是的,萨维茨基即是努库斯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人。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博物馆是在刘子超所著的《失落的卫星》一书中。书里写得很简单,刘子超困在努库斯等待前往土库曼斯坦的签证,无所事事,便连着三天去了这个博物馆。“萨维茨基是苏联的考古学家、画家和收藏家。斯大林时期,他冒着巨大的危险,把一批苏联超现实主义绘画偷运到努库斯,最终保留下来。”

Lonely Planet出版的中亚小册子中,也有萨维茨基博物馆背景的简单描述:“博物馆藏品多达90000件,近半数都是由苏联时期变节的画家和民族学家伊戈尔·萨维茨基带到这里着……许多20世纪初的俄国绘画由于与苏联的现实主义不符而被莫斯科查禁,却在这片孤立的穷乡僻壤得到了保护。”

对这段历史描述最详尽的,还是挪威作家埃丽卡·法特兰在《中亚行纪》中的记述,共10页,足足五千字。

除了更详细地描述萨维茨基如何在严苛的审查制度中抢救苏联艺术家的作品之外,这段文字还让我一下联想到一个中国人——高尔泰,他和萨维茨基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

萨维茨基外祖父曾是基辅大学的教授,后被布尔什维克逮捕处决。萨维茨基从小学习绘画,1950年得到一个考古学家团队绘图的工作机会前往卡拉卡尔斯坦,挖掘古代花剌子模文明的遗迹,自此远离了莫斯科这个是非之地。八年后,完成考古挖掘的萨维茨基在苏联的边远之地努库斯定居下来。

1957年高尔泰因为写作《论美》被打成右派,苦不堪言,主动给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写信,自荐去大西北协助考古,临摹壁画。虽然远离了意识形态中心,精神到肉体遭受的迫害依然惨烈,但高尔泰最终凭借一技之长在荒唐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在遥远的努库斯,监管比较宽松,让萨维茨基有机会建立起了博物馆。萨维茨基很有策略,“每当有莫斯科来的督察员进行不定期巡防,萨维茨基就会把那些具有争议性的画作挪走……把一些艺术作品的标签改为‘未知艺术家’。”艺术家娜杰日达·博罗瓦亚曾在古拉格监禁了七年,博物馆展出她关于古拉格的画作时,宣传册的文字介绍说:这些画是对纳粹集中营日常生活场景的虚构。

Our children walking|博罗瓦亚

萨维茨基1984年病逝,去世前还惦念着欠那些艺术家和他们的遗孀的钱。萨维茨基的梦想是让那些艺术爱好者从巴黎飞过来参观他的博物馆,这个想法屡遭朋友嘲笑。苏联解体之后,这个边缘地区的博物馆因抢救保护了一大波杰出的艺术品受到关注,见证了非人环境中艺术创作的不屈生命力,成为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逗留在努库斯的刘子超专程前往公墓找到萨维茨基的墓地。花岗岩墓碑上的铭文写着:“伊戈尔·萨维茨基。他是一位天才,他把美留给了感恩的后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