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华化与分型》读后感锦集

《华化与分型》读后感锦集

《华化与分型》是一本由陈岸汀著作,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0.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化与分型》读后感(一):琵琶的弦:怎样弹动你的前生和今世

最近喜欢上了琵琶,不仅仅因为《梦华录》中的宋引章弹得好,是因为真的喜欢琵琶。

琵琶是一件雅俗共赏得乐器,比如说,在江南的街边茶店,也能听到琵琶声声。但是,琵琶在国级殿堂也时常出现。琵琶,这件乐器,弹得了小曲,也弹得了华章。

在艺术学博士陈岸汀所著的《华化与分型》汉唐琵琶的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其人文存在研究,一书中,作者从音乐史学和琵琶演奏两个专业点出发,和读者分享了琵琶的前生和今世。

最近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内容是声乐课的老师帮忙监考民族舞专业的学生,结果在课堂上可到学生们答题的时候,手在不停的舞动。这位声乐老师觉得可爱,因为自己不明所以。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即便是相近的专业,对于一些专也技能,也所知有限,这位声乐老师不理解舞蹈专业的手势,也是件正常的事情。

在《华化与分型》这本书书中,作者因为是双专业,即懂得琵琶演奏也懂得音乐发展史,多以对于琵琶的发展解释起来比较通俗易懂。

《梦华录》当中,有一集是宋引章作为演奏“琵琶第一”的高手被请到宰相家宴演奏,因为琵琶太沉,引章抱着都快站不住了。为了能有更好的演奏效果,顾千帆提醒她,记得把自己受到的委屈都用力弹尽琵琶里。结果一曲下来,让自命清高的柯老提了“风骨”二字。

顾千帆自小生在富裕之家,得以诗书熏陶,又懂得音律。他早听出来宋引章琵琶弹的好,但是对于曲子的理解并不到位。

所以,就教了她一个弹出曲子本身气势的方法。

这是取巧。

琵琶的重量和形状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在书中,作者提到汉唐时期琵琶根据共鸣箱的不同有直柄类琵琶和梨形琵琶。

后来,两种琵琶又随着民族的使用的习惯,渐渐地分成了短颈类琵琶和五弦琵琶。在文殊山石窟千佛洞中,就可以看到雕刻和图案中地人物手持琵琶地大小和形状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后来,由于关贸交易,琵琶也受到了外传因素地影响,从琵琶的地域发展也有课很大的变化。

记得,我小时候在村庄里生活,总是有一两位老人在午后的阳光下,随意的倚在自家的草垛旁边,眯着眼睛弹琵琶。他们手里的琵琶,都已经看不出颜色,但是声音很是好听,有时候婉转悠扬,有时候慷慨激昂。

现在想来,是弹琵琶的人,根据不同的心境在弹奏自己的人生。

在书中,作者提到关于琵琶的“哀怨”,是因为琵琶本身发出的声音,可以和人的感官同频共振,从而使人感到情感的变化。

书中,作者介绍了汉唐时代琵琶的演奏和变化,刚开始读起来觉得有点难懂,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接触到的琵琶之音,反而阅读阅爱上了琵琶这件乐器。

《华化与分型》读后感(二):《华化与分型》:汉唐琵琶的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研究

文/石墨杨(shimoyang11)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这段关于琵琶的演奏的描写惟妙惟肖,精彩绝伦,引人入胜,让人沉浸琵琶曲的曼妙其中。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随着汉唐社会文化的繁荣,琵琶逐渐成为我国为人所熟知的乐器。在《华化与分型——汉唐琵琶的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研究》一书中,作者首次在中国古代史的乐器史专题中,运用乐器类型学研究方法,以260余幅珍贵的汉唐琵琶图像为依据,对现存的琵琶文献进行梳理与解读。

什么是乐器类型学?简单来说就是把乐器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研究。我国的民族乐器为八音分类法,如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而像琵琶、唢呐、扬琴这种两字以上的乐器,则大多为外来传入。

《华化与分型》,就是研究琵琶传入后如何进行“中华化”的演变,而在演变过程中,又有了哪些适应社会与人文风俗的分类与发展。

琵琶研究,琵琶的人文类型,指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某种历史、人文性质的琵琶类型。如有历史文献记载的“胡琵琶”“秦琵琶”“阮咸”等。

在琵琶的演奏方式上,我们从历史资料中也可以看到有诸多弹奏手法,比如拨弹、指弹、运拨、搊弹、摘阮等等。弹奏手法的多样性使得琵琶艺术也有更多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才一直传承下来。

本书作者陈岸汀,是中国音乐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她曾跟随我国著名琵琶艺术家王范地先生学习,并长期参与王范地先生的琵琶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著有学术论文《魏晋至南北朝宋齐阮咸琵琶与文士之关系》、《弹法-音效-情态——魏晋三篇<琵琶赋>典型演奏手法及音乐风格情态研究》等。

作者不仅拥有精湛的琵琶演奏能力,还有音乐史学更加广阔的见识、修养与学识,在本书中,她运用自己作为琵琶演奏和音乐史学的双专业优势,为我们展现了汉唐琵琶在历史长河中关于形状、结构、类型、概念、审美与人文之间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华化与分型》立足于中国音乐史,是针对中国琵琶历史发展所进行的阶段性研究。本书以汉唐琵琶类型与分型、以其演奏方式的特征,

本书在中国琵琶史研究论域内,就汉唐琵琶音乐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中国琵琶渊源、名实之辩、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等多个层面进行阐释,并就不同时期琵琶音乐文化特征做了系统性建构,为探索汉唐时期琵琶艺术的“华化”与民族化实践发展道路提供认识依据。

《华化与分型》读后感(三):汉唐琵琶文化的发展变迁

据史料记载,有关琵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像东汉时期学者刘熙曾在《释名》一书中写道:“枇杷,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像其鼓时,因此为名。”当时的琵琶与现今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形态为长颈、圆形音箱,音位与弦数并不固定。随着后期琵琶文化的发展、定型,琵琶艺术最终改造形成现今的现代琵琶。

《华化与分型》是艺术学博士、讲师陈岸汀的博士论文,就汉唐琵琶音乐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其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研究进行多方面的解析,旨在通过对汉唐琵琶文化特征的探索,寻求琵琶艺术的“华化”与民族化实践发展中的重要依据。

作者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为基点,以阮咸类琵琶与梨形琵琶两系琵琶类型特征、人文背景为基本线索,对华化与分型问题展开论述。运用自己音乐史学和琵琶演奏两个专业的知识储备,对不同时期琵琶文化特征的形成、发展以及构成人器关系的诸多关系以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向予以总结性的论述。

诚如陈岸汀博士的指导教师在序言中所述:书中所论,可谓言有所依、事有所析、论有新意、文有所立,为中国琵琶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学术含量较高、颇有价值的认识成果,推动这个专题史领域的研究。

中国琵琶的创型定位源于汉魏西晋时期,从文献资料上来看,琵琶出现于东汉晚年,至西晋人写《琵琶赋》时,乐器已名实皆俱。此时的琵琶呈现出三种不同类型:圆形共鸣箱——长柄类琵琶、梨形共鸣箱——长颈类琵琶以及梨形共鸣箱——短颈类琵琶。到唐代时期,琵琶的发展达至顶峰,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在书中运用大量与汉唐琵琶研究相关的图像作为依据来阐述琵琶的发展与定型,像位于新疆克孜尔第118窟伎乐天人图、新疆克孜尔第77窟奏阮图、新疆克孜尔第38窟的天宫伎乐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汉魏晋时期琵琶造型是圆形共鸣箱——直柄类琵琶,上接直长可按、滑音的琴柄,上有琴头,面板有覆手,弦两侧开音孔。

从琵琶的发展与定型时期来看,新疆克孜尔洞窟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长柄类琵琶,在其音乐文化的土壤中有着自身衍化的类型与分型,并未被后世中原汉乐及清商乐中的“秦琵琶”的发展所影响。由于其成熟性与稳定性早于中原汉乐,所以新疆克孜尔龟兹壁画年的长柄类琵琶代表着其曲项琵琶发展的稳定性。

而汉唐时期的梨形类琵琶则沿着各自的发展脉络,最终形成名实兼具的“阮咸”和“琵琶”两支乐器系统。此时的琵琶文化承袭了汉魏至南北朝的深化发展,吸纳消解了多元的艺术滋养,形成了新的中国琵琶音乐的文化体系。琵琶文化的华化、系统的完善、音乐风格的成熟以及跨领域的广泛应用,让隋唐琵琶文化呈现出多元于一体的艺术辉煌期。

《华化与分型:汉唐琵琶的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研究》结合琵琶发展成型的历史、文化衍变、人文因素等多方面的资料分析,将汉魏西晋与隋唐时期琵琶的华化与分型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在音乐史学的角度下一览汉唐琵琶文化发展的变迁史。

《华化与分型》读后感(四):《华化与分型》,就是研究琵琶传入后如何进行“中华化”的演变

文/石墨杨(shimoyang11)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这段关于琵琶的演奏的描写惟妙惟肖,精彩绝伦,引人入胜,让人沉浸琵琶曲的曼妙其中。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随着汉唐社会文化的繁荣,琵琶逐渐成为我国为人所熟知的乐器。在《华化与分型——汉唐琵琶的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研究》一书中,作者首次在中国古代史的乐器史专题中,运用乐器类型学研究方法,以260余幅珍贵的汉唐琵琶图像为依据,对现存的琵琶文献进行梳理与解读。

什么是乐器类型学?简单来说就是把乐器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研究。我国的民族乐器为八音分类法,如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而像琵琶、唢呐、扬琴这种两字以上的乐器,则大多为外来传入。

所以,本书《华化与分型》,就是研究琵琶传入后如何进行“中华化”的演变,而在演变过程中,又有了哪些适应社会与人文风俗的分类与发展。

琵琶研究,琵琶的人文类型,指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某种历史、人文性质的琵琶类型。如有历史文献记载的“胡琵琶”“秦琵琶”“阮咸”“直项琵琶”曲项琵琶等,以及今人研究或一般表述中提出的“龟兹琵琶”“西域琵琶”“汉式琵琶”“唐琵琶”等。

在琵琶的演奏方式上,我们从历史资料中也可以看到有诸多弹奏手法,比如拨弹、指弹、运拨、搊弹、摘阮等等。弹奏手法的多样性使得琵琶艺术也有更多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正如同样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象棋一样,正是因为棋盘之间有无数可能,引人入胜,才使得象棋文化一直传承下来。

本书作者陈岸汀,是中国音乐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她曾跟随我国著名琵琶艺术家王范地先生学习,并长期参与王范地先生的琵琶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著有学术论文《魏晋至南北朝宋齐阮咸琵琶与文士之关系》、《弹法-音效-情态——魏晋三篇<琵琶赋>典型演奏手法及音乐风格情态研究》等。

作者不仅拥有精湛的琵琶演奏能力,还有音乐史学更加广阔的见识、修养与学识,在本书中,她运用自己作为琵琶演奏和音乐史学的双专业优势,为我们展现了汉唐琵琶在历史长河中关于形状、结构、类型、概念、审美与人文之间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华化与分型》立足于中国音乐史,是针对中国琵琶历史发展所进行的阶段性研究。本书以汉唐琵琶类型与分型、以其演奏方式的特征,

这本书在中国琵琶史研究论域内,就汉唐琵琶音乐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中国琵琶渊源、名实之辩、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等多个层面进行阐释,并就不同时期琵琶音乐文化特征做了系统性建构,为探索汉唐时期琵琶艺术的“华化”与民族化实践发展道路提供认识依据。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

《华化与分型》读后感(五):汉唐琵琶研究

提到琵琶,我最先想到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艺术来源已久,并在不断地与时代氛围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盛宴。

最近我读了《华化与分型:汉唐琵琶的类型特征、演奏方式极其人文存在研究》这本书。

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琵琶史研究专著,就汉唐琵琶音乐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中国琵琶渊源、名实之辩、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等多个层面进行阐释。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琵琶艺术本身带给了人们很多艺术的享受与精神上的慰藉。自其诞生以来,有诸多弹奏水平颇高的人用其独到的手法带给了听众听觉上的享受。在偶尔倾听琵琶音律的时候,我也常常觉得“如听仙乐耳暂明”,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在做类似的历史研究的时候,研究者往往需要非常谨慎的去面对研究资料。不管是文字还是绘图,都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偏误,于是作者本书在史料互证的基础上,从叙述史事、辨析史实出发,尽量就“当时人”“当下记录”中的琵琶类型做梳理。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琵琶的演奏方式,我们可以去区分哪些描述是更加符合实际的。从演奏方式上来讲,琵琶属于抱弹类乐器,在一些有标注尺寸的绘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琵琶尺寸是否合理。这看似不起眼的判断方式,有的时候可能会带给我们很多新的发现。

从文献资料上看,琵琶大概出现在东汉时期,不过大约在秦朝就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当时人们叫它“批把”。琵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为在很早时候,琵琶就在多个文化部落中得以发扬传承。

可以料想的是,不同文化对于琵琶的应用,对琵琶的弹奏风格等方面都会有不一样的表现特点。在我看来,琵琶历史,乃至更为广泛意义的音乐器械发展历史,值得我们去细究探索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它们不仅仅与一种技能有关,还与当时整个文化环境,文化心理有关。

在唐代,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不管是达官贵人们欣赏的宫廷琵琶曲,还是民间演唱中的琵琶表演,都展现出琵琶技艺的多样性,深入人心。在唐代的文献记载和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琵琶音乐的精彩篇章,我们也可以从这些记录中看出琵琶艺术的表现力与影响力。

李白的《夜别张五》中写道:“吾多张公子,别酌酣高堂。听歌舞银烛,把酒轻罗裳。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龙泉解锦带,为尔领千觞。”让人觉得颇为奇妙的一点是,当时也有人认为可以利用琵琶来占卜算命。至于妓馆酒楼里琵琶声不绝于耳,倒也不足为奇了。

对于琵琶类型的划分自然会有不同的标准,可以通过琵琶的外形来进行区分,虽然琵琶的发声原理是一致的,甚至大致的结构也是相似的,但仅仅从外观上,我们也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琵琶之间的区别。在“装饰部分”,可以有很多独到的设计。

从人文理念角度,我们也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琵琶艺术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主题和主流情感,这是就整体表现而言的。用作者的话说,这些琵琶类型的划分取决于它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的历史和人文性质。

譬如,晏几道所作《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借琵琶音律传递思念之情。唐代王翰作《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其情其思则更为复杂,似乎有无奈,有悲凉,也有坦然......

在琵琶的演奏方式上,我们从历史资料中也可以看到有诸多弹奏手法,比如拨弹、指弹、运拨、搊弹、摘阮等等。弹奏手法的多样性使得琵琶艺术也有更多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正如同样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象棋一样,正是因为棋盘之间有无数可能,引人入胜,才使得象棋文化一直传承下来。

琵琶的弹奏水平同样需要不断地学习,精进,与其他任何形式的音乐一样,我相信琵琶声同样有其独到的魅力和治愈力。

同样在《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白居易用精准的字句描写出了当时琵琶曲的弹奏手法,情感上的理解与共鸣使得琵琶艺术本身更为珍贵,难怪“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本书以类型特征、演奏方式、人文存在为关键词,用较为详细可靠的历史资料,梳理了汉唐琵琶的艺术发展脉络。

在琵琶艺术的探寻下,本书回顾了艺术的发展,以及艺术与文化的交融。借由琵琶艺术,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慰藉与鼓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