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演奏之外经典读后感有感

演奏之外经典读后感有感

《演奏之外》是一本由张昊辰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演奏之外》读后感(一):难得一见的好书

写得是真好。语言功底深厚,文风清新淡雅、没有多余的话。新颖的观点充满全篇、思想深刻又不迂腐。其中充满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赤子之心的艺术家情怀。书中对很多钢琴名作有非常到位的作品分析,这对于学习钢琴的专业和业余学生来说,手边有一本这样的参考书也是挺好的。建议想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家长们也买来读读提高一下素养。

《演奏之外》读后感(二):张昊辰《演奏之外》无远弗届

囿于钢琴家对于音乐的骄傲,他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真正的音乐还需要借助语言以及它自身之外的事物来进行表达吗?

音乐具有一种无辜性,它不是思想,抑或只是思想的残余。谱面使音乐这种时间的艺术,具有空间的抽象性。所以只有当音乐像语言那样确立某种稳固的法则之后才能触及情感的“共鸣”。但是,语言同样是声音的艺术。

古典音乐就是对冲突的解决和回归的诉求。演奏者对作曲家具有服务性义务,对舞台具有契约精神,这些都是演奏者身份所赋予的道德属性。

而音乐对于演奏者的滋养在于,演奏者日复一日地在其中消耗自身,陷入危机之际,以借作品之伟大得到救赎。

这是一部极具思想性与启发性的关于古典音乐的社会文化读物。古典音乐缺乏当代艺术那样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虽然在当代商业社会里,它的处境早已边缘化,但在传统价值观念中,它仍旧处在高位。它是high art,是某种文化保守主义的遗产。虽然阿多诺、齐泽克都曾指出贝多芬晚期音乐对自身,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以及如果将调性看做某种阶级意识形态的产物,那么勋伯格对调性的解构则具有某种批判性……可实际情况就是,对于形式的诉求,就是它唯一手段也是唯一的目的。外界可以赋予这种形式感以高度思想性,其实它自身却因高于社会而「犯不着」去介入社会。

抑或,任何伟大的艺术都有着脱离时代的特质,但这其实却意味着它与时代有着更为深刻的关联。

《演奏之外》读后感(三):音乐背景下的哲学重度爱好者

这孩子到底读了多少书啊! 本以为一本音乐类书籍,几个小时也就翻过去了,可是看了几页,忽觉不对劲,让本哲学爱好者吓得浑身一激灵。本以为引一引康德、黑格尔、 齐泽克也就罢了,连拉康、诺瓦利斯、克尔凯郭尔都有,甚至二律背反都出来的。好家伙!好个旁征博引,引得天花乱坠,扬扬洒洒,想必作者也是哲学重症患者了。 但是希望初涉这本书的人不要被吓到,它并非一本哲学书籍,也并非解决音乐中的某些问题,只是以哲学作为引子,或遐思,或佐证,或点晴。 语言除了哲学的理性,更有诗性。德国浪漫派哲学有所谓哲学与诗的密切联系,这本书关注在音乐,语言却流溢诗性,措辞之娴熟与选词之用心都让人欣慰。哲学之理性,音乐之感性,在书里相映相衬,却自有一番平衡。作为音乐爱好者,看过一些音乐类著述,能将哲学与音乐如此交叉思索的书多来自西方,现如今中国的音乐家也有这样的作品真让 人感动。 最后,我也引用一下,施莱格尔说过,所有的美都是隐喻。那最高的,正因为它是不可言传的,因而人们只能把它隐喻地说出来。所以,这本书也是以各种方式逼进不可言说的音乐的美。总之,它非一般音乐类书籍所谓音乐史边角料故事会,也非专著里过分得强调曲式分析,非得让人挠破头皮,而是以音乐家立场表达作者内心庞大深刻的的心灵体悟。表达成果可谓感触为多,杂而不深,理性与感性交锋呼应,读来新颖有趣,忍不住也会好奇,除了音乐之外,作者对别的命题是否也藏了很多有趣的哲思。 美中不足是作者的文字因太过年轻而显得拘谨,等他出下一本书再长几岁的时候,希望岁月能让他放松下来,更享受抒发的乐趣。作为从小到大练琴怎么都坐不够两个小时的音乐爱好者,一直对演奏家这种一练琴就坐八九个小时的人类耐力探索者们心存敬意。这本书本想给四星,多的这一星是我给音乐家的敬意。

《演奏之外》读后感(四):生活在琴键敲击下

你是否曾想过从三岁练习一门儿乐器。每天你以数小时的时间去磨练它的技艺,胳膊经常会累的发酸。耳朵也已厌倦了那些和声,但全家人都觉得这是你的第一要务,希望你能更努力一些。等到了青年时期便去参加各大比赛,从国内到国外登上不一样的舞台。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释然,你的内心也磨练的越来越强大。在宏伟的古典乐的熏陶下过完一生。

作为一名从三岁开始就与中央音乐学院相博斗的业余音乐生,掌握不同乐器的技法使我对不同的音乐家产生了很多思考与感受,读完这本书更是让我感受颇丰,张昊辰作为一位钢琴天才进入全世界最好的音乐学院柯蒂斯,参加了那么多场比赛也在其中赢得了那么多的奖项,他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音乐生,现在也可以说是一位音乐家。他把最好的时间都投入到了音乐里,一直接受着古典乐的熏陶,他的思考当然会与我们这些时而充满理想时而投入现实的普通人有所不同,他在妈妈的建议下把他那些有趣的所思所想,有逻辑的写了下来。

我们总是谈论流行与传统,他当然也想过,当今时代大家都听说过肖邦,柴可夫斯基,贝多芬,巴赫,莫扎特。可是不少人对古典音乐却有一些偏见,或者说有那么一些不喜欢,这很正常,古典乐是一门比较高深的艺术,他与绘画,建筑艺术一样,都不是那么容易被理解的。他认为古典音乐有的时候被一些煽情主义,文艺腔所修饰,才能进入到大家的视野,而这就像我们在看舞蹈的时候,不关注舞蹈本身而关注舞女的肉体那样荒谬。他认为古典音乐的受众是有限的,并不应该去强求所有人都了解这门艺术,而更应该做的是保存古典音乐真正的内涵。反观现在市面上大部分娱乐都以迎合观众为主要目的。浮夸滥情者众。用心雕琢者寡。而一位90后年轻人能有如此之思考实属难得,我想这与每天沉浸在古典音乐的熏陶下脱不开关系。

这本书并不会教你去欣赏古典乐,也不会给你普及关于古典音乐的知识。他只是一位中国音乐家辗转世界各国求学,比赛并在演奏之余的一些思考和对那些伟大的音乐家的思考,以及对身边近些年发生的事的一些评价。他兴趣广泛在本书中也同样探讨了那些伟大的哲学家 柏拉图,康德,叔本华。把演奏比喻成竞技场,在与陈丹青在访谈中他也表示他与同学去参加比赛就像足球场上最后点球大战那样紧张。这也是一本比较新的书,同样探讨了疫情下的表演以及机器复制的音乐对音乐圈的冲击文字中可以窥探出这位年轻人的沉着冷静。那份优雅与文化的气息。也可以作为打开古典音乐世界的一把钥匙,让你了解这些音乐人的感受世界的角度

《演奏之外》读后感(五):有关于与无关于演奏

印象中的陈丹青先生是一个很直球且毒舌的人,略微读过他的评论文集的读者,大概都能体会到他要求之高。而今他却给出这样的评价:“一位90后天才钢琴家,能在演奏之外写下这样的思考、见解,令我惊异”,究竟是谁能让他如此评价,又是什么样子的思考与见解让他惊异,这些都让我十分好奇与期待。所以,我一拿到这本张昊辰哥哥的音乐随笔集《演奏之外》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读着这本书,我便能感受到张昊辰哥哥的细腻、健谈与感性。虽然我有的时候写东西也会写到泪目,但大多是自己也忘了,从不思考其中的缘由,不入脑也不记忆,从不与外人道。而张昊辰哥哥却能够坦然地告诉读者自己写到一半,竟不自制地哭了起来,让我一下子想到了自己也拥有这些时刻,仿佛我的某个开关突然被打开,这些看似无关的文字在某个恰到好处的时机与我产生了勾连,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有一种“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欣喜。可见书中确实流露着张昊辰哥哥的真情实感,也唯有这一点是最打动我的。

虽不爱练琴,却爱音乐,人好多时候往往是矛盾的,张昊辰哥哥用他最真诚的笔触记录下了这一切——他三十多年有关于音乐的思考体悟与无关于与音乐的种种话题。作为一名钢琴演奏家,他在全世界巡演,当之无愧是优异的。而现在,他作为一名作者,能够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竟让我莫名倾羡起来。当然,文字有时候不仅仅是被读者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写给自己的。

《演奏之外》这本书的诞生得益于某音频栏目的制作,前几章都由原先的音频讲稿整理而成,后者则是作者相对私人化的写作内容,书的最后还收录了对话形式的访谈。有意思的是书中还有大量照片,一些是历史文献的剪影,一些是附带作者记忆的照片。每一张图片底下都有作者的一段文字介绍,也是我非常喜欢看的部分。作者的分享都很有趣,没有咬文嚼字,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卖弄文采,有的只是缓缓地讲述,也有呼吁与疑惑。看到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91手稿的照片时,我反反复复听着这支乐曲,似乎感受到了上面所谓的“笑脸”的内涵。尽管莫扎特写下这部作品时,人生处于艰难时段,但听着这个曲子,却让人在平静中得到抚慰,心灵处于格外熨帖自然的境地。

此外,作者还大量引用了各种话语,涉及的话题范围也很广博,有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且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有关于音乐的知识,被安利到了很多乐曲。我想,这本书确实非常适合古典音乐爱好者阅读,一定能产生诸多共鸣。

感谢阅读,祝您今天也要开心嗷。

《演奏之外》读后感(六):一段音乐与文字的奇遇

好久没写读后感,最近一次发自内心的触动,是缘于张昊辰的音乐随笔集:《演奏之外》。对于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真是超出预期的惊喜!作者的写作极其真诚,内容充实,情感饱满,文笔动人,字里行间充满哲思与才情。音乐如此复杂、抽象,有人指认它与治愈的关系,而作者说,它与创伤更近。 “初识”张昊辰是在五年前了,那时他刚刚发行第一张录音室专辑,网络媒体上有些博眼球的报道,总要借“郎朗、王羽佳师弟”这样的表述介绍他。然而,其实早在09年,刚满19岁的他就斩获了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的冠军。早慧、聪颖、勤勉、天资不凡,他身上有着一切符合“传奇”设定的标签,但我认为那都不是一个职业演奏家最吸引人之处。直到19年,第一次听了他的独奏音乐会,我才恍然感受到一种来自音符之外的感染力,这或许是个非常矛盾的说法,但我想,就像诗歌有“韵外之致”一样,音乐也有。印象最深的,那是我第一次作为一名观众,收到演奏者亲自撰写的“曲目导赏”——一篇精妙的短文被印在节目单最显眼处。不同于常见的简介,文章所述是关于曲目编排如何实现“对话”的巧思;抽丝剥茧的分析,细腻深广的情感,伴随琴声入耳,在一种既私密又敞开的氛围里徐徐展开、尽数呈现。 “音乐的意义是关乎对话的意义”,那么,语言真的能表达音乐吗?我想,不仅能,而且必要。 在《演奏之外》的自序中,张昊辰坦言写作时的心境:“与音乐朝夕共处,太多经验早已越过意识,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而写作犹如异物侵入,惊醒、搅动了这些沉淀已久的渣滓。”一次偶然的出版计划,让沉浸在职业舞台上的他,跳出固有维度重思音乐、演奏和自我的关系。而作为读者,更是高兴能透过他精彩的文字,毫无隔阂地畅游在那样深邃、震撼、迷人的古典音乐流域。不得不说,我尤其喜爱书的后半部分,那些偏重个人经验的言说,直接指向演奏者与作曲家、录音、舞台之间种种复杂的情感。 在《何谓浪漫主义》一章,作者讲:浪漫主义的本质是回溯,在回溯中照见不自知的“我”,照见“理想”失落的真相。他从舒曼作品中的一幕幕“自我缺席”引向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也许真实的自我,就是自我的缺失:是一段我们与那个内心的我不断相遇,又不断错失的距离。”谈到勃拉姆斯,他触及了“个人与历史”的话题,讲到舒伯特,他说:“处境对创作的重要,恐怕要胜过语境……而他一生都匮乏其他天才所有的际遇,匮乏际遇所能为艺术提供的雄心、野心。”这些游离在音乐史叙事边缘的沉思,让我看到,进入古典音乐有着比想象中更加多样的途径。 当然,人们总是好奇自己经验不到的东西,比如,录音与现场是否存在“真实性”上的差异?演奏家是怎样与舞台相处的? 《机器复制时代的音乐》和《就此一别》算是张昊辰的“现身说法”。他认为,相比于绘画,音乐其实不存在“原作”,因为它不成形于某个曲谱的手稿,而必须依赖某个现场演奏才得以完整。关于音乐的真实性,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拿交响乐来说,录音能借助技术“缝合”凸显局部细节,现场限于固定空间,更注重整体的均衡;两者都未必完全真实,却能在不同层面抵达真实。现场是不可复现的,而录音能让它超脱“即时、即地”、甚至越出历史而永存。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每个听众心底,总有一个无可替代的“原作”。 全书最打动我的一章是《就此一别》,在我的阅读经验里,罕有演奏家将自己在舞台上体验到的激情、幻觉、内疚、羞耻如此毫无保留地向观众袒露,更何况他还写得那么动人。音乐表演是一门竞技性极强的艺术,这与文学、绘画、电影截然不同,作者谈到它与体育的某种相似性:依赖“童子功”,上场(上台)即命令,被一众陌生人围观,“技巧的巨厦欲求突破的,正是竞技激情的高度”,这或许也是现场无法被取代的原因。舞台是神圣的,它考验着表演者的专业、心理、体能;舞台是迷人的,它让表演者在充满幻象的氛围里,把自己彻底交给艺术。每当我坐在观众席,望向台上挥洒自如的演奏家时,心中总是充满羡慕,会想,他/她该是经过了多少磨炼,才能如此泰然。然而,我所不了解的,是聚光灯下千百种复杂的心绪,还有或因失误无可挽回的羞愧失落,或仅仅是突发的烦闷不安……观众心中的强者,在舞台中央的某一刻也是最孤立无援的“弱者”。无论发生什么,他们不能退却,必须直面舞台的凝视,这是表演者的宿命,也是掌声与欢呼背后的代价。 正因为舞台大于个人意志,所以它才充满无尽的光环与魅力,而只有站上舞台,演奏者才终于能够完成一件真正的作品。 演奏内外,还有许多故事未被谈论,而我会记得,在一个台风过境的雨夜,读《演奏之外》时那种让人潸然泪下的感动。语言的世界也许无关音乐,但语言会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向每一片期待共鸣的天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