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的河山(上下)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的河山(上下)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的河山(上下)》是一本由史念海 / 历史地理—中国—文集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8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河山(上下)》读后感(一):编后记

编后记

史念海先生作为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与开拓者,其一生著作颇丰,堪称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知识的一座宝库。如何从浅显处入手,打开这扇宝库的大门,从而领略祖国山河之壮美,了解人文地理之演变源流,进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是当今广大读者强烈要求和极为关心的事情。本书出版正是立足于此。

在编辑过程中,编者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其一,收入文章难易适中,便于普通读者理解。其二,内容选择上侧重于那些对祖国山川河流、道路交通、重要都会进行系统性介绍的文章。鉴于史先生在历史军事地理领域的开创性成就,我们还收入了这方面的代表作如《关中的历史军事地理》《秦岭巴山间在历史上的军事活动及其战地》等。其三,收入原稿所有手绘图,这些手绘图的电子版读者可扫码下载后放大观看。其四,保留并精校文章原有注释2600余条,对个别存疑之处增加了编者注。

本次出版以《史念海全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为底本,同时以文章最初发表的版本作为校本,补充漏排字句和段落。由于这些文章撰写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其中涉及的一些地理名词、数字用法 、计量单位都有不尽一致的地方,本次出版予以适当局部的统一。原稿中存在个别已经废止的异形字和异体字,编辑对已经有规范用字的予以了订正。《祖国锦绣河山的历史变迁》发表于1981年,个别内容表述与当前有所不同,做了适当删节。其余文章一律按原文收入。要特别说明的是,书中收入的手绘图原稿已不存,复刻精修虽费时颇久,但依旧存在个别模糊不清之处,请读者予以谅解。

为尊重作者写作习惯及语言文字自身发展规律,对先生行文的习惯和语言风格我们尽量保留原貌。尽管全体编辑人员尽心竭力,反复雕琢打磨,但由于资料和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遗漏和差错,诚望同行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的河山(上下)》读后感(二):环境变迁与历史演进的交响 ——读《中国的河山》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与开拓者。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他紧紧围绕历史地理学,孜孜不倦开拓学科新领域,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近300篇,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的河山》精选了史念海先生代表作20篇,这些文章曾经发表于《河山集》一至九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重要学术专著或期刊中。上册主要介绍我国山川地貌、关隘都会,下册重在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与军事地理。全书收录了各类注释2600条,保留并精修原作所有插图60余幅,该书兼备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适度的普及性,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上的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视域中,读他的著作《中国的河山》(上下册),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迪。

一、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往往和特定地理环境紧密相连。 《中国的河山》的开篇《祖国锦绣河山的历史变迁》,以相当的篇幅,优美的文笔,为中国河山进行全景式扫描。文中,作者指出地理和生态的差异,早就了南北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经济面貌、不同的习惯和民俗,进而形成北方和南方文化多样性。我们解读历史,要把地理与环境的要素充分考虑进去,这样的历史的发展就有了清晰的轨迹,就有了温度与深度。

二、河流走向与改道与富饶经济地区的演变。 在中国历史上,河流治理历来受到重视。早在春秋时,楚国和吴国就曾开凿运河。《禹贡》所说的菏水,就是吴王夫差开挖的一条沟通江淮流域和河济流域重要水上交通道路。后来我们众所周知的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便捷的水上通道带动了沿途经济的发展。例如盛极一时的扬州城,在《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祖国锦绣河山的历史变迁》中,史先生指出,“扬州能够不断繁荣,实是得力于通过通济渠和邗沟,也就是汴渠和官河的漕运道路,和都城长安交通往来。” “清代末年,黄河一再决口,运道受阻,封建统治阶级束手无策,漕粮只好改由海运。运河失于维修,若干段落阻塞不通,扬州就顿时萧条,一蹶不振。 ”

三、区域生态环境变迁与历史的交响

我国地大物博,在古代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本书指出,在明朝之前,人们对林木资源的主要用于修建房屋和生火做饭,林木的砍伐是有限度的。而明朝之后,人口迅猛增长,导致大片的森林遭到破坏,影响了自然环境。大地沙化、河流干涸、气候紊乱。如书中《河西与敦煌》一文指出,敦煌历史上不仅是绿洲,还有充足的水源,可是古人并不爱惜周边的绿洲,进行乱砍滥伐,使敦煌的河流水流量锐减,这是导致历史上的敦煌从辉煌走向没落的关键要素。我们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更要保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能持久,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历史一面镜子,从历史的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本书从历史地理学的方向,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重要参照。它告诉我们,地理环境以及人适应与改造自然的努力是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历史的走向。读者不妨按书索骥,深入阅读下去,相信能获得更多的启示,也将极大拓展我们的世界观。(原载《中国新闻出版报》(4月22日)

《中国的河山(上下)》读后感(三):寻觅历史长河中的地理坐标——《中国的河山》编辑手记

2022年值史念海先生110周年诞辰,陕师大出版总社推出《中国的河山》一书,力求经典通俗化,让更多读者了解“历史地理学”这门“有用于世”之学。全书精选先生代表作20余篇,70多万字,2600余条注释,60余张插图。全书深刻分析、阐释了关于祖国河山的历史变迁,全面介绍了中国自然、经济、交通、军事、地理、历史的相关基础知识。作为本书编辑,在这里我不想就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过多赘述,仅谈谈我阅读先生文章的几点感悟。

碎片考古般复原古代河山

先生运用创新的复原方法,走遍祖国山山水水,考察历史遗迹、古建筑、碑碣等实物,尤其是长城的遗迹,以这些线索碎片来复原祖国山河在历史时期的本来面貌。比如,对黄河流域的复原,他通过长城遗迹的修筑年代,判断黄河泛滥改道的年代时间;利用河北巨鹿县城发现的宋代旧城遗址中泥沙堆积的厚度,判断黄河下游泛滥的情况;利用唐代墓志记载,复原唐代银州城规模。对黄河流域历史面貌的复原,是为了搞清黄河水患的缘由,恢复黄河流域过往富庶繁荣,从而造福沿线广大人民。如果说,现代考古复原的是文物,那么先生的研究复原的则是整个古代河山。堪称规模最大的时空穿越了。

先生研究问题,擅长将自然、人文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这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在《汉中历史地理》中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精彩论述。文中提到,诸葛亮与曹魏相争,为什么不能按照刘邦的办法从汉中直向北进,和项羽所封的三秦诸王战于渭水侧畔?反来迂回西上,在陇上各地绕圈子?先生指出:“山川形势虽没有改变,当前人事已和从前不尽相同。刘邦那时,项羽急于东归,三秦诸王都没有很多实力,是难抵挡刘邦的突击的。曹魏这时,以全力防蜀,自然会在关中屯驻重兵,以逸待劳。如果前阻强敌,军糈不继,那是不堪设想的。”那么绕道陇上实在是为了就近筹措军粮,以免因道路阻隔,粮食运输困难而导致进攻受挫。这一番分析,既考证历史事实,包括诸葛亮给其兄的书信,又结合西蜀和汉中乃至陇上的地形地貌,抽丝剥茧,丝丝入扣,论证严密。后来的诸多学者也无法超越。

如电影长镜头般的语言描写

所谓长镜头就是:对一个场景或一场戏进行较长的、连续的拍摄,从而真实、完整地表现客观世界。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曾说:“文学描写不可能一笔写出整体,所以需要片段的组合;而电影则可以通过一个画面、镜头,完整地表现出全体。”史先生行文突破常规,创造性运用长镜头语言,气势宏大,言辞优美,太湖的碧波万顷,水天一色。陇坂的曲折险峻,云雾弥漫。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残破荒凉,关中大地的沙场旧迹,金戈铁马,历历如在眼前,让人深深为之吸引、感动、自豪。如先生在《古代的关中》一文中的描述:“关中地区东起函谷关。人们到关中来,函谷关是必经之路。那里不仅雄险异常,而且景色也特别幽美。人们在绝岸壁立的道途中前行,其上柏林荫蔽,谷中殆不见天日,人们甚至不称这里是函谷,而另命名‘松柏之塞’。过了‘松柏之塞’,又逢到一片桃林,苍翠绿叶,杂着灼灼花朵,会使人们感到关中真是山川林谷美,天材之利多。人们过了桃林之野,又会看到华山松涛。华山无尽的松柏使人们望之竟日也是不知道困厌的。到了长安附近,更可以眺望鄠、杜竹林,南山檀柘,顺山西行,还会欣赏到磻溪附近的幽隍邃密,林障秀阻的胜概。就是离去关中时,西登陇山,东望秦川,依然可以望到墟舍桑梓,与云霞一色,引人怀思。到处的森林草地,不仅景色幽美,而且和人们的生活起居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生用笔如电影大师运用长镜头影像,全景展现了关中地区古时的繁荣与壮美,文辞值得称道。先生曾说:“我不仅歌颂祖国现在的河山,还描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河山,歌颂当年美好的祖国河山。”先生用毕生的精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阅读《中国的河山》,就仿佛推开了时空之门,看到我们脚下的这片赖以生存土地的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历史长河中锚定自己的坐标,从而找到心灵的来路与归所。(作者:焦凌 原载《光明日报》2022年7月22日)

《中国的河山(上下)》读后感(四):河山致敬主人翁

当下,很多人都慨叹与历史相遇不可多得,而实际上,历史的印迹从未消失。无论是秦直道还是大运河,无论是三门峡还是函谷关,只要人迹能至便是史痕难遮。历史的浪涛淘过泾渭清浊,漉尽河西碧波,仍余下不尽涟漪,让今时之人有机会不断探索。

翻开史念海先生的《中国的河山》,那些历史更迭、地理变迁便跃然纸面,读者尽可徜徉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泰斗笔下记载的昔日山河秀丽风光之中,一览先人凿饮耕食、航陆交通、戍边安邦的图文记录,从中感受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人与事,体会其背后的坚韧与鲜活。

在《中国的河山》开篇,史念海先生写下这样的句段:“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幅员广大,疆域辽阔。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上陆地面积的十四分之一,亚洲的四分之一,与整个欧洲相仿佛,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可以远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化石的发现,都可以证明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河山历经变迁,愈显得娇妍。”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中国,山河地理的变迁史,就是一部华夏人民的奋斗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从采摘尝辨到栽培植物,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引水造渠到挖掘运河,从伐木造田到惜土护生,几乎所有沧桑巨变背后都是华夏儿女的涓滴付出,每一寸河山的风貌改写,饱蘸的都是人民奋斗留下的血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顽强奋斗、辉煌功绩充分展现了创造智慧和磅礴伟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中华历史的创造者,是祖国山河的塑造师,作为主人翁当之无愧。在这片土地上,愚公移山不只是神话,更代表了人能胜天的改变意愿。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成就,文明在河山大川提供的基础上兴起,又与山河共享命运,在盛衰之中变迁。时过境迁,敦煌碧波难觅,关中森林消逝,雄关要塞也失却过去的威风,昔日秦直道亦不复为世人所知。

为了不让文明的成果就此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史念海先生开秦直道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先河,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由汉甘泉宫遗址附近循子午岭北行,野外考察一个多月,发现子午岭上的直道“旧迹俨然,道路宽广,整齐划一,竟没有变动”。他通过这次实地考察,结合历史资料,撰写了《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后又进一步撰写了《略论秦直道》,绘出了秦直道路线图,这一“古代高速公路”研究成果对于今日的交通运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敢试身手补天裂”是国人特色,中华儿女便是如此,曾经失落,却不曾放弃,虽然过去风光已多不见,但人们始终辛苦经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甚至改造自然环境,使它适于人们的需要”,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不曾改变。先生多处探索过去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变迁的情况,以及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所获得的成就,正是为了今日可以借鉴发展,造就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泱泱华夏,大好河山。欲长守山川明秀,必先护一方水土平安。古今皆言,泾渭分明,人人皆知“水清濯缨”“水浊濯足”,却不知泾渭清浊在数千年间几经转变。史念海先生告诉读者,泾渭两河的清浊问题并非一成不变。它因时而异,有过多次变迁,春秋时期是泾清渭浊,战国后期到西晋初年却成了泾浊渭清,南北朝时期再度成为泾清渭浊,南北朝末年到隋唐时期又复变成泾浊渭清,隋唐以后又成了泾清渭浊。泾渭两河由清变浊,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实际上起着主要作用。

自然河津多如泾渭,人工水道常似鸿沟。古人在自然基础上人工开凿出水渠航道,必然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从灌溉、漕运各方面着手,在生产生活中用智慧与劳动酝酿出璀璨的文明。

史念海先生在《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一文中提到,因为运河的存在,“安史之乱”时人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扬州就是江淮的中心,江淮是继黄河中下游地区之后形成的富庶农业地区,当地上供的漕粮是皇朝都城须臾不可离的。这些漕粮大都集中到扬州后才运至长安,就是从长江以南远逾五岭运往长安的漕粮也都要经过扬州城下,这就又增加了由扬州运出漕粮的数量。扬州周围不仅富产粮食,而且大量产盐,遍于濒海各县。扬州重要的物产还有锦和铜器,扬州的镜最为有名,镜就是以铜制成的。就是这样便利的交通和富饶的物产促成扬州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先生又在《祖国锦绣河山的历史变迁》中提到,“扬州城自兴建之后,以地居要津,曾经遇到多次兵燹,……只是由于运河继续通航,扬州才又恢复了繁荣。清代末年,黄河一再决口,运道受阻,封建统治阶级束手无策,漕粮只好改由海运。运河失于维修,若干段落阻塞不通,扬州就顿时萧条,一蹶不振”。因运河相近而兴起,因运河堵塞而衰微,一城为例,可见“有用于世”方是本色发展之道,也是山河经世存续命脉所在之处!

犹记1985年,史念海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的运河》重印时说:“当时主要思考两方面,一是要实现从沿革地理学向历史地理学的突破,二是我逐渐体会到像历史地理学这样一门学科不仅应该为世所用,而且还应该争取能够应用到更多的方面。”这正是一位史学家的天职,要经世致用,有爱国情怀。

史念海先生爱着这片土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因此把历史地理学看作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和人与地的关系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务不仅是要弄清自然环境本身的演变过程,更要探明自然环境受人的影响而演变的过程,从而找出人、地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为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与历史借鉴。他以花甲之年毅然走出书斋,投身野外实地考察,将文献考证与野外考察结合起来,在科学研究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新中国成立后,先生一系列论文集均以《河山集》命名,“河山”二字,千钧之重,其中情感无法衡量,体现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以之命名需要著者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宏大气魄,更可谓理性与情感的交织与升华。

如今,史念海先生离世已20余年,作为先生历年作品的精选集,这套《中国的河山》秉承先生志向,亦以“河山”命名,在兼顾可读性的前提下,聚焦华夏历史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展现大好河山的富饶与壮阔,引起读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渴望——见此河山多壮丽,何妨长作主人翁!

—— 发于《山东教育》 高教2022年4月刊.2022.4.2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