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诗如画的中国:南京读后感100字

如诗如画的中国:南京读后感100字

《如诗如画的中国:南京》是一本由段张取艺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202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诗如画的中国:南京》读后感(一):如诗如画的中国:南京,“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诉说千年历史故事

如果有人问“六朝古都”“十代都会”是中国哪一座城市,大家一定首选南京;

如果从战国越王勾践筑城开始,既做过小国都城,后来又成为大一统朝代的都城,大家一定首选南京;

如果将贯穿中华民族两千年历史的脉络分一分,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捋一捋,那一定首选南京。

这套《如诗如画的中国:南京》乃是中信出版,段张取艺著绘,强强联手,必属精品。

那么,书中有哪些特色?

一个是,翻开这本书,将穿越时空,亲历南京城的历史变迁,重大事件,见证政治、经济、战争等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比如,1937年7月7日,奉行军国主义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遭到日日军惨无人道的践踏,城市经历最黑暗的时刻,“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至今让我们铭记历史,昭示未来。

第二个是,快点配有应景古诗词,让我们从感性角度来理解历史,也在历史背景中升华对诗词的领悟。

比如,清朝钱秉镫描写钟鼓楼的诗句“钟楼自吼南朝寺,佛塔还燃半夜灯。”

当时钟鼓楼是古代南京的报时中心,也是明朝京师迎王、接诏书等重要活动地点,是明朝南京的重要建筑和象征。

和方正规矩的传统城墙相比,南京明城墙依山而建,以水为河,融山水城林为“墙”所用,灵动自然,独具特色。

第三个是,绘本画风清新淡雅,细节满满,通过看图读图来了解古代人的生活风貌。

194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保留南京为陪都。从此政治功能减弱,商业体系开始发达起来。

清朝,南京改名江宁府,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和大观园,就是结合他幼年时居住在江宁织造创造出来的。

图中可以看到,金陵制造局,曾国藩,南京云锦等人事物,让读者亲眼看见所绘图景,给人一种亲切、自然和新奇之感,便于记忆和阅读。

综上,历经磨难、饱经风霜的南京,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京重振雄风,作为东部地区的中心,逐步成为长三角及华东地区的特大城市。

他故去后,陵墓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称中山陵园。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将其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具体描写,读者可参照语文教科书《巍巍中山陵》一文。

关于诗句,我们再重温北宋王安石的名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据说,钟山像龙一样盘踞在南京东北部,被认为有强大的帝王之气。

因此,“六朝古都”“十代都会”皆源于此。

马克吐温曾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前后呼应。

今天,历史的长河经流于此,还在不断演绎着人类的历史,南京这座城市记录着一切。

祝福南京!祝福祖国!祝福世界!

《如诗如画的中国:南京》读后感(二):王朝江山美如画,千古名城今如故

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仅在今日全国便有691座城市。城市是人类的聚居地,除了满足城市职能外,还构成了具有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地理基础。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反映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正是这些城市搭建起了整个民族古今的纽带。

《如诗如画的中国》系列便是以中国的历史名城为主题,沿着历史的进程逐步分析城市的变化,让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过往,一个民族的根。本系列介绍北京、南京、西安、杭州四座古城的历史,基本上涵盖了历史的每个时期,从地域分布上南北均匀,能够客观地展现出中国每个历史时期独有的人文景观。

本系列图书精彩之处在于,以绘本的形式描绘历史场景,展现出城市变迁与生活日常,适合孩子们阅读,也适合历史爱好者。能够在深沉的历史背景下,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了解城市的过去,更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北京篇: 北京作为首都是自元明清三朝开始,但是在更早之前,北京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丝毫不逊于都城的意义。在战国时期,燕京(北京)便是燕国的国度,随着秦灭六国,将燕京划入北境长城防线上,此时北京便开始展现其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直到明成祖朱棣登基即位,“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展现出北京在战略和政治上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北京已经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无论是人口还是面积,亦或者交通经济等等,北京已经成为兼具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全能古都。时至今日提起北京城,除了国之重都以外,还有那影响颇深的历史传承。

南京篇: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的美名,这座古城有过辉煌,也有过难以磨灭的伤痕。早在战国时期,南京便已经初步建成,在三国、东晋、南北朝宋、齐、梁、陈分别成为当时的国都,而在明朝初期也一度为都城,后改为陪都。古城南京拥有着繁荣的商业区,是当时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在明朝更是重要的贸易入口,在历史上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南朝四百八十寺,紫金山下故事传,经历过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之后,南京迎来了自己的全新的面貌。如今的南京城已经成为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教育基地和战略要地,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城展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西安篇: 西安拥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让绝大多数城市望尘莫及。早在西周西安便已经是国都(时名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西安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发展,也奠定了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的历史地位。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这座城市承托了太多的历史记忆,直至今日,西安在风俗饮食上仍然继承了曾经的历史影响,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在新的时代里,西安有着全新的面貌和新的目标,这座“超长待机”的古城至今仍在发挥它的能量,带给世人更多的震撼。

杭州篇: 杭州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作为吴越以及南宋的都城,杭州有着优美的景色和繁荣的经济,是南方重要的富庶之地。早在秦朝杭州便已经存在,彼时的杭州城还只是一个名为钱唐的不起眼小山城,直到隋朝开辟的京杭大运河,才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地位。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天然的地域优势,让杭州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贸易和农业中心,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如今,西湖岸边的杭州依旧温婉可人,在新的时代浪潮下,杭州牢牢的把握住了机会。它不仅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还在经济、教育、文化和历史方面拥有着巨大的影响,成为当之无愧的“人间天堂”。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带走了无数风流人物,却也在城市中留下了独有的印记。在城市的记忆中沉淀出而来,是整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读懂城市的历史,就是读懂一个民族的历史。

《如诗如画的中国:南京》读后感(三):诗般画意诉说古都南京的千年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之中,出现了许多有着悠长历史的城市,从古代建城伊始,到经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岁月洗礼,如中华大地不停跳动的脉搏,一直发展成为现今的现代化城市。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了解城市也是了解中国历史。要说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名城,曾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便是其中之一。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见证了中华历史文明的发展。

《如诗如画的中国:南京》是一本画风精美的历史通识绘本,通过精致淡雅、充满细节的图画和简洁通俗的语言,描绘出南京的这个千年古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

书中还配有43首古诗词和历史小百科,让孩子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形象直观地了解古城古人的生活风貌,感受中华文明历史的风华。

我们现在经常会使用“龙盘(蟠)虎踞”这个成语来形容地势险要雄伟,那么你知不知道它特指哪个地方?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龙盘虎踞”这个成语出自汉代刘胜的《文本赋》,但却是诸葛亮最早用来特指南京的。

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出使东吴的途中路过建业,看到钟山与长江天险之间呈现龙盘虎踞之势,认为是帝王之宅。这样一个好地方可不能错过,于是建议孙权迁都建业。

被诸葛亮盖章认证的建业,就是现在的江苏省省会南京。

而要追溯南京的建城历史则远早于三国时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就在南京秦淮河畔筑城。

从此南京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逐渐从一个小国都城发展成为六朝古都、历代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中心,及至现在的中国现代化大都市。城市的名称也从最初的“越城”到“建康”“江宁”,直至现在的“南京”。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描绘出南朝时期的建康,也就是南京城,曾经佛教兴盛、文化繁盛、经济繁华的景象。

这个时候的南京,正是孙权迁都至此并大力建设成为三国吴的都城,而后经历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共三百余年的朝代变迁,成为六朝都城,逐渐变成大城市。

健康城的建设是依照原有地形的天然屏障,采用竹篱笆做城墙,充满了独特的田园自然气息,也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来到这里进行文化交流,并逐步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秦淮河两岸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区域,有着繁华的商业市场,世家大族也聚居在这一带。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中提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指的就是居住在乌衣巷的世家大族王、谢两家。

但是盛极必衰,曾经发展鼎盛的建康城后来经历战乱,城郭被毁,元气大伤,在隋唐年间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城市,从此沉寂了300多年。

直至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都城江宁,这个城市才又逐渐恢复元气。到了北宋灭亡之时,江宁已经发展成为南方的经济中心、世界大都市之一。

随着明朝的建立,江宁被定为国都,改名为南京,也第一次成为统一政权的首都,城市的规模、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见证着明王朝的繁荣强盛。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造了雄伟恢宏、礼制完备的明故宫,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成为北京故宫等中外皇宫的建筑摹本。

此时的大明王朝国力强盛,造船业发达,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跟海外国家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也将明王朝的影响力扩展到世界上。

即使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南京作为陪都不再是一个皇朝的权力中心,仍然蓬勃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及至清末、民国,南京城命运多舛,遭遇劫难。直至新中国成立,才又慢慢恢复元气,重新蓬勃发展起来。

如今的南京,已经成为我国东部经济中心之一的华东特大城市。这里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代化的繁华,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还没有去过南京,看完书后不禁生出许多向往,更加渴望能到南京一游,去见识钟山旁的龙盘虎踞,感受秦淮河畔的桨声灯影……

整本绘本图画精美细腻,图文并茂,将南京的城市发展历史娓娓道来,展现出一个如诗如画的中国千年历史名城。即使是身为大人的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并且一边为好奇的孩子讲解。

看,这就是千年古都南京。

这个系列还有北京、西安、杭州几个千年古城,画风都一样的精美,很值得入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