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后的英国人读后感1000字

最后的英国人读后感1000字

《最后的英国人》是一本由[美]黛博拉·贝克(Deborah Baker)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英国人》读后感(一):真的奇怪…这本书读完感觉很不错

但又觉得乏善可陈

读第二遍也是不太有必要

翻回去看自己折起来的页面就觉得

好像就那样…

但是到最后一部分

又意外地精彩起来

让我觉得还好没有读到一半放弃

而且几个人去到最后

确实有种沧桑感

这说明啥呢

每个人物都写得不够透

但是所涉的时代又足够纷繁和复杂?

在那个年代的刻画里

竟然隐约看到了今天的萧索

人真的

扛不住时代掉下来的一粒沙

《最后的英国人》读后感(二):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而是介入其中

这本该是一部描写人类不断攀登喜玛拉雅山试图征服自然的勇气之书;这本该是一部记录印度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抗争大英帝国,谋求民族自治或独立的斗争之书;又或这本该是一部“我爱你,你却爱他”的爱恨情仇的八卦之书;亦或这本该是一部因为弗洛伊德理论影响下席卷欧美的个体自我意识探查的探究之书……以上种种,在书中却如浮光掠影般浅浅呈现,而隐藏其中无所不在的是“战争”,不论是亲历前线或是在后方服务,或是认为事不关己,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被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欧亚两线的残酷中。国家的、民族的、个人的命运,随着世界大战发生了不同的转向。大英帝国的衰落,印度独立,印巴分治,让以苏丁·达塔为代表的从小接受英式文化教育的精英们无所适从,他们是生活在印度“最后的英国人”,也让约翰·奥登这样原本决定服务印度地质勘察再也找不到位置,他们是离开印度的“最后的英国人”。 书中选取的人物,有斐声文坛的作家,有伦敦艺术圈的翘楚,有极地探险攀登珠峰的勇士,有为印度独立苦苦求索的先锋,他们无一例外地被卷入世界的剧变之中。道德标准被打破,生活方式在改变,是视而不见还是介入其中?其实答案显而易见。 这本书虽然只有三大章,作者的铺陈相当大,想写人类征服高山的勇气,想写印度知识分子道路选择的纷争,又想描摹英国精英对即将失去对印度掌控的矛盾失落,同时还想写当时流行欧美对个体的自我探查……每个主题都浅尝辄止,三百多页的正文实是不能完全呈现。

《最后的英国人》读后感(三):just soso

1. 更像散文而非小说nor历史小说。读下来感觉很散,像是社论+人物传记+日记体+时评+历史叙述。把一堆历史人物(政治哲学圈的,作家圈的,etc)攒在一起写了个大舞台剧。读起来经常lost。主人公介绍写了5页,但这是本340页的书,每页有10个主人公吧,所以每个主人公的平均篇幅是七页。实际上,这本书确实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人公。所以,这本书是一本不太好的群像?

2. 怀疑有翻译的问题。明显看得出作者原本的tone非常historical,且带着英语作家的冷幽默,一些冷不丁的调侃之类,但翻译却显得上下文不衔接了…

3. 作者如果是以英国最后的统治为视角,那缺少了一些 top-down的材料。又或者是,这本书需要对照着英国的印度历史来看,这样会比较能get到普通人视角的一些侧写。说是普通人,这些人和英国唐宁街又有很大的联系。

4. 准备留着书,以后熟悉了大英帝国历史再看看。

5. 作者做的很好的是,呈现了那个时期各种复杂的矛盾:印度-犹太,看得出日后印巴分治的影子,罗斯福-丘吉尔,丘吉尔-印度,印度-英国,阶级斗争-民族独立,而且用bottom up 的视角把读者带入那个时代中去。如果描写得更聚焦一些就好了。

《最后的英国人》读后感(四):小刀不荐书丨一本凌乱但沉重的书(兼及文不对题和作者掐线头的本事)

老实说,这本书写得挺乱的。三夜加班,跳着读完,算是交差。它讲了哪些人,我至今没分清谁是谁;这些人干了些啥事,我也是满头含混。大概而言,是说英国的印度殖民事业走向终点的关口,依违于帝国统治和名族独立之间、被历史推些被动向前走的个别英国殖民者和印度本土人的一些共生故事(但二者彼此又并不很交叉,婆婆妈妈各说各的,所以说作者讲故事真的很无语),当然,还有他们的爱情、争论、彷徨和旋起旋落的国族理想和幻灭(只是我的个人感觉,有可能是自作多情厚污古人)。期间,也会讲到甘地尼赫鲁丘吉尔这些大人物,但感觉像陪衬,没事就拉出来说几句,然后习惯性掐断话头,继续絮叨那些小人物的日常。但是,作者显然对印度独立印巴分治造成的民族冲突悲剧和大英帝国就此没落的命运心存悲悯。这股弥漫全书的哀伤气息,是我读完全书唯一的“确定性”。对此上一本《王公之泪》,这本书本该是很可以出彩的,可惜了这个题目。但作者的本心,可能就是要搅乱读者的心,让他在一个“异邦”的悲剧性叙事中似懂非懂、怅然若失。从这个角度说,它是成功的!

《最后的英国人》读后感(五):大时代大人物小人物

每个时代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尤其是到了近代几百年来人心思动,风起云涌,社会潮流波动,生命之歌在火与血中咆哮,大时代之下,带英风雨飘摇之际下的一段故事。

1、人物对象

以约翰奥登的“孟加拉朋友圈”(加尔各答《相识》的聊天者)、“登山探险群”(探险家与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和兄弟“威斯坦奥登”(各位亲属)构成“奥登一代”为主,涉及甘地、尼赫鲁、真纳、丘吉尔、霍普等“大人物”。

2、时间跨度

从一战到二战后印度独立

3、大事件

失败的珠峰探险与英国在印度统治分终结。宏观叙事是二战时期印度混乱的局势,二战时期英国对德国的战争抵抗“空袭”。乱世中风雨飘摇的“爱情”,争名夺利的“登峰准备活动”。

4、线索-山的存在。人类把向上攀登当作能使自己肉体和象征上升往天堂的最简便的隐喻,尤其是男性。

第一部分“像在山上一样生活”,一战时期故事主人公们在“猫铃山”爬山坡,大学时代青春期研究矿物“剑桥大学地质学专业”毕业,加入印度地质调查局,在瑞士学习“摄影测量法”,撰写地质论文,开始涉及“男性气概、国家意志和登顶成功”三者联系在一起的攀登最高峰的运动, 1933年12人珠峰北坡距峰顶1602英尺,1935年珠峰大本营东绒布冰川,1937年在克什米尔的冰山上,…….

5、全书的亮点

我最喜欢角色是南希,她主动享受追求爱情,战争中形影单只跋涉火海救援伤者。作者给予她一段“特写”:“……她精心保存了所有情书,仿佛叠得整整齐齐的地图,描绘着她曾经征服过的领土,如今却都已经与她无关。战争结束后,她开始教艺术课,……时间都花在画一只猫上,……猫被人毒死时,她表现得就像爱人被谋杀了一样……她曾希望在晚年找回平静。可是,她没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