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偶读后感锦集

人偶读后感锦集

《人偶》是一本由杨时旸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02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偶》读后感(一):年轻人不要太急躁

现在的年轻作者还是太急躁了,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没有见识过大千世界,也没积攒多少墨水,成天呆在办公室里看看综艺啦、写写实时热评啦,就以为有点墨水了啊!他这样的文化水平就没有打好基础,能和保证在23年或者24年把写作提高到高中生作文的水平吗?实用主义点,我劝这位作者,先弄明白自己的遣词造句,写作的这个理念先搞懂。写作培训班挺好的,他不去报名干嘛?他在报纸上发个狗屁不通的评论,倒是告诉我怎么解释?脸都不要了嘛。

说回小说本身啊,核心全是对他人作品的拙劣模仿;文字又显得笨拙稚嫩;标榜自己是科幻小说,自己原创的部分,想象力又匮乏到了可怜的地步。建议作者先别着急出书,沉下心来,多学多看,没事儿满世界转转,把文笔提高点,把阅历丰富下,实在不行报个写作培训班也可以嘛。

《人偶》读后感(二):《人偶》读后

最大的问题是用力太平均。八个主角,四对恋人,每个篇章的小标题都是各个角色的名字,作者给自己新建了一个小说模板。每个角色都是以第一人称叙事,在不同的“我”之间来回切换。故事也在这循环往复中缓慢展开。 与其说作者像导演在不停切换镜头,不如说他是在游戏里玩RPG多操,在Player1的场景里读档,完成剧情任务,存档,然后切换到Player2,如此类推,循环了20次,直到所有角色都通关,游戏结束。结果就是每个角色都像工具人,都是在事件的驱动下做出行为,做着符合自己身份的动作:记者在调查,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医生在治疗不孕不育,偶尔还兼职研究录像;警察总是慢半拍,案件的破解全是靠局外人的助攻。所以读完,我只记住了几个名字和身份,可能还对不上号,至于具体的个人,感觉面目模糊,像书里的天气一样,总是灰蒙蒙一片。 这本书讲了个人造婴儿杀人的故事,配上书的封面和标题,感觉像部恐怖小说。但其实从头看到尾,并没有多少恐怖的感觉。因为作者一开始就设立了一个所谓“生育大停滞”的背景,全社会都笼罩着极权主义的恐怖氛围,在这种环境下似乎出现什么怪事都不奇怪了。也可能我和作者一样美剧看多了,对情节的走向有大致的预判,所以就见怪不怪了。 在案件的外壳下,隐藏了作者想要探讨的严肃主题,包括繁衍的意义,亲密关系,女权,极权主义等等,本书前半部都是写孕妇坠楼案对这八个人的影响,包括心理和现实层面的。主要在铺垫,剧情推进缓慢。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基本都在这半部里了。后半部为了推进剧情篇幅骤增,像从散文切换到小说,叙事的节奏加快了很多。第一人称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出来:这八个人都不是犯罪者或者现场目击者,真相是从第三人称或者影像的角度陈述出来,缺少了临场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后劲不足。 另外故事设定在二十一世纪末,除了AI婴儿,其他地方几乎和现在的生活水平无异,比如股市还有涨停,避孕套还有冈本003,甚至还有地方出现了纸币交易。简直可以说是“科技大停滞”,实在看的我出戏。 作者的小说语言和他的评论一样,用词精准,简练,直陈本质,但在小说上显的过于严肃,让人读多了略感沉闷。好在篇幅不长,只是一部中篇小说的体量(我按读完需要的时间分的)。 在生育率不断下滑的今天,作者的想象可能就在不远,尤其在中国这种地方。这本书可以说是预言般的警示,也可以说是一剂聊胜于无的心理疫苗:未来不会比这更糟了吧。

《人偶》读后感(三):异世界中的黑与灰,光和亮

文/杨时旸

在这个轻巧、戏谑、去中心、碎片化的世界之中,“反乌托邦”故事显得滞重又严肃,而“软科幻”又被一些读者认为至多只能算是科幻的亚型、山寨、不会写科幻的退而求其次甚至叛徒,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们兴味盎然。

我们熟悉的一切都在变化,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媒介的,这世界的奇妙与乖谬时常让我们感觉犹如生活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世界变得不太真实,颓败而斑斓,璀璨又溃烂,它有时展现出某种接近于放浪的自由,有时又让我们感受到某种难以描摹的封闭。

我固执地认定,所有对”反乌托邦“和“软科幻”类型感兴趣的作家,他们下笔之初的动机都不是为了写几个角色和一个故事,而是为了展现那个故事背后更庞大的世界图景,故事是第二位的,只是为了在推进叙事的同时,得以有机会向人们一步步揭示那个被创建出来的庞大新世界中的异象。至少,我在构思《人偶》之初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此,那些细节慢慢滋长、翻滚,直到有一天,我知道,我必须去寻找一个适配的故事。

我将它设定在2099年的G国,像所有这类故事一样,它必须完全悬空,但我又无法接受自己所创造的角色名叫格里高利、汤姆、杰瑞或者α、β一类,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取了我们更是熟悉的名字作为指代,至少这能让我自己先信任这个故事,也会让读者觉得不太做作和隔膜。

那个世界里,全球生育率堕入冰点,在G国,一切情绪如乌云压境,而此时,一个临产孕妇坠楼身亡。案情向前推进,欲盖弥彰的苫布被层层掀开,逐渐露出那个无人预见的恶果。故事里四对伴侣的命运由此翻覆。

闻以达和米雪,他们在表达不妥协。始终在无言地诉说着一件事:身体是最后的堡垒;梁朗和秦梦,这对夫妻从未将爱字宣之于口,但还有什么比这更深,更坚的爱情?曹望和李冬,他们也整日惶恐,战战兢兢,但他们选择支持彼此而不是相反;詹明远和肖爱,只想过最普通、最正常的生活,但最终却成为了最先坠毁的那一个。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入睡困难。我闭上眼睛,这八个人的影像就浮动在我面前,那景象如同自动播放:窗外冷雨如泼,远处最高的楼顶,普度公司的logo如篝火般彻夜不息,四个家庭中的人们心怀期盼,也心怀恐惧。

我就眼睁睁看着那一切在我眼前滚动,几个小时就那样过去。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只是需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一切才能结束。

直到有一天,曾经浮动在我眼前的那一幕变成了《人偶》中的第一章,我看着文字固定在文档上,终于感觉到了踏实。我开始推进那个故事,有一些东西已经确定,而有一些仍然悬置。过了一阵,我去同学家玩,我抱着他刚刚一岁多的孩子,肉嘟嘟的小脸拱在我怀里,我逗他说,你别长大了好不好,别长大了好不好?突然之间,砰,那个AI婴儿的意象就在我脑中炸开——如果人类制造出了一个真的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会怎样?那是恩宠还是邪祟?他们的精神会长大,却被永久困在一个孩童的身体里。最后会导向怎样的结局?

这个故事中,有人顽强抗争,有人保持坚忍,有人在展示爱的韧性,有人却被黑暗吞噬。我把八个人物变成了八个声部,都以第一人称叙述,自说自话周而复始,每一章都对称,共构成一组复调,我当然可以把它变成更直白的上帝视角,迅速交待起承转合,但我决定还是保留这个结构,我想让每个人都能呈现自己的思忖与低语,保留内心的独白与话外的留白。

如果说是什么影响了这个故事的写作方式,或许答案应该是美剧和电影。作为美剧迷和影迷,《人偶》是我对自己着迷的那些美剧的一次小小的回应:一种世界观设定之下铺展出四个家庭中八个人的命运,以及他们身后世界的如常与失常。我得以写出每个人的人心惶惶,也写出彼此间的心有戚戚。

到了一定年纪,愈发觉得时间紧迫,于是就把时间零存整取地留下来写了一些小说,《人偶》算是这两年我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它是完全虚构的,避免巧合的,躲开现实的,是在假世界里造真景,有点像玩游戏,能沉浸也能抽离,是另一种乐趣,但有时也经常卡在某一关,难。

以往,自己读过很多这类题材的中外小说,大都觉得设定很迷人,语言不讲究,我明白,这怪不得那些作家,这种故事的背景太过玄虚,如果要交代清楚,就难免事无巨细,只有如此才能让读者产生直接观感以至于信任那个世界,对细节穷尽过度的介绍必然折损语言的魅力。我自己写作的时候,一直在努力修正,也不知道能有多少效果,可能依旧不尽如人意,但已经尽力,水平确实有限,大家多多担待。

近些年来,那些热门美剧和电影中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更当代化的议题、更具未来感的设定、类型故事下的严肃内核,我觉得这一切既然那些编剧能够写得出来,我应该也可以试试。我知道自己缺少才华和韧性,终其一生写的也不过都是习作和仿作,但写下一些,多少也算是一点安慰。我喜欢阿特伍德的隐喻、喜欢萨拉马戈的寓言,也热爱悬疑和罪案故事,喜欢美剧《谋杀》和《真探》中的阴郁与诗意,着迷于《迷失》里的庞大野心,对HBO和Netflix中那些高概念设定充满兴趣,所以,我不想分清类型文学和纯文学的边界,也根本没有必要分清,同样也并不觉得某些主题高于另一些,只是莫名其妙地想出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不可能发生的、编造的故事,一个集合了所有个人喜欢的设定的故事。

随着技术与媒介的变化,反乌托邦和软科幻的故事形态都在被刷新,有的变得很商业,有的甚至变成了青春文学的旁支,但它未曾变化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依然是要触及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以及对自由和爱的坚信和追寻。这种故事本质上是一种寓言,一次奇妙的推演实验、一声断喝、一场警报、一次突然降临的试炼。我希望《人偶》能够带你进入那个异世界,感受其中的黑与灰,光和亮。希望能读到这个故事的人穿行过其中的惊悸与恐惧,最终更加笃信自由与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