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是茶席》读后感摘抄

《如是茶席》读后感摘抄

《如是茶席》是一本由李韬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2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是茶席》读后感(一):茶席的美,是为喝茶增添的仪式感

一直都想给新家买一方茶席,四平八稳铺在桌子上,不管是在上面喝茶,还是放上电脑工作,都会很有仪式感。

但是搜索了很多茶席,除了花色的不同,也没有分辨个所以然来,朋友为我推荐了《如是茶席》这本书后,才发现,我对茶席的了解实在是太片面了。

在这本书中,资深茶人李韬在《如是茶席》一书中介绍道:“茶席布,材质不一定是布,竹丝、织锦、麻苇、素纸皆可。”

关于茶席布,作者给出了这样三点方式:

1、选择茶席布时,和环境、天气有所对比会更好。比如冬天寒冷,可以选择活泼、鲜艳的茶席布,夏天炙热,可以选择冷清一点的茶席布。

2、茶席布可以两层叠放,上层和下层的颜色可以不同,不会出现浑浊之感即可。

3、茶席布可以华丽,因为上面会放置茶具,所以总归是压得住的,但茶席布上有大面积刺绣、绘画或者装饰品,那就会失去雅气。

看了作者提供的这三个心得,我对于选择茶席布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而且,作者还介绍了,如何在茶席布上,放置插花,还有如何选择香料,让茶香与香气出现层次感,不互相被打扰。

当然了,《如是茶席》这本书中,不仅讲了茶席,对于茶具、茶食均有介绍,而这些,都可以和茶席相得益彰。

对了,作者还会选择用和服的腰带作为茶席布呢,是不是觉得很好玩呢?

其实,中国的茶道中有很多讲究,但却并非只有约束,在这种“规矩”的约束下,更能活动的自由与自在。

“正、静、清、雅”的茶文化,更让人觉得优雅自得,这是来自生活的一种美,更是对生活热爱的一种态度。

《如是茶席》读后感(二):《如是茶席》:晚来天欲晴,能饮一杯否!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收到这本《如是茶席》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句广告语:读这本书就像喝茶一样,或者说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面对面喝茶一样。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这本《如是茶席》,它的氛围感很足,无论是书封面的镂空设计,还是全书复古感十足的淡雅风格,都能让大部分读者感受到品茶的悠然和恬静。

从这本书的书名中就能察觉到这本书的重点,那就是茶席,作者通过茶席,来让大部分人感受到茶道的魅力,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科普茶席中所用到的茶具,而是在开始分享作者在茶道中的个人感悟,以及作为一个茶人所要修炼的心境。 而在他科普茶器的那一章中,里面有很多我认识的茶具,也有很多我没有见过的茶具,所以我感觉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茶道小白来说,算是知识点满满了,当然,我感觉读这本书会让我觉得特别的舒适和放松,于是,这本书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的睡前读物。

虽然说,这本书都在讲茶席,也不完全是在讲茶,对于一个完美的茶席而言,茶具和茶固然重要,周围的氛围烘托也必不可少,其中作者更是拿出插花、香薰、音乐来作为例子,告诉读者茶席中氛围感的重要性。

对于茶席中配备的食物,作者也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并且普及了在茶席中的一些基础布局,以及如何让它变得有禅意。 整本书不仅仅适合想了解茶道的人,当做基础读物,来阅读这本书,了解茶席的组成以及一些基础的茶道知识,更加适合写小说的人,以及创意工作者通过这本书,给自己的作品增加一些灵感,喜欢这本《如是茶席》的小伙伴,建议自己找书来读一读。

《如是茶席》读后感(三):茶人,茶事,茶悟

“如是”通常的两种解释为:像这样,第二种是认可的,许可之意。作者恰恰指的第一种含义,他的茶事活动基本围绕生活差事进行,意即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确实那样操作,而非提炼出来上升到一个锅和多个艺术场景的。 作者不认可“生活需要仪式感” 这句话,生活的确需要一些程序,步骤,仪式轨迹,方便某些事情显得重要,契合心境,如果过分强调仪式感,往往会越行越偏,甚至为了虚幻的仪式感,好好正常的生活,失去本真,反而不可取。 与其说这是一本茶书,不如说是兼有修心养性的一本提升自我的书。如今,我们生产力虽远远超越先人,但是在审美方面,却是自叹弗如,祖先在感知心灵,创造美么方面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翻阅先人的随笔,高僧大德的论述,翻阅凝结古人心血,智慧,审美,达观等看待天地的思维方式的种种记载,与我们当下关注的词汇有很大差距,如今物欲横流,并不能带来心灵滋养。所以,一个真正的茶人,并不一定要具备专精的茶知识,研究泡茶方式和手法。而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境界,更重要的是修心。

不同茶,茶性不同,主泡器,水温,置茶量,时间,还有存茶方法都需要注重。不同的茶节日,选择的茶类,泡茶器等也不同。主泡器的选择上,也有讲究。好的茶器会锦上添花,为茶席增色不少,还有茶席的美化, 也很重要,往往通过茶席布,花篮,花瓶,香炉等来实现,茶器的意义首先是泡茶工具,好的茶器不在于价格,而在于合适,也就是材质和功能要吻合。 品茗需要的是综合修养,艺术总是相通的,艺术造诣如何,都会对泡茶技术产生微妙的影响,愿我们最终在茶文化中更好地发现生活,懂生活。

《如是茶席》读后感(四):一茶席,一人生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前七个字是生活的必修课,后七个字是生活的选修课。李韬在《如是茶席》中说:“生活,不是为了表现茶的美而去喝茶,而是在喝茶的时候体会茶席的真谛”。诚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喝茶对于平常人而说,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相比于茶具、茶叶的价格,时间和心情才是饮茶的关键因素。

茶、咖啡、可可作为全球三大饮品,茶是唯一与东方文明发生紧密联系的。饮茶的过程,其实是为了调养心情,从茶之正、静、清、雅中看见自己在世间的模样。如果是单纯地为了解渴,我们不如喝矿泉水,如果为了展示学识见解,我们不如喝红酒。

阅读《如是茶席》,是有一定门槛的。一方面部分页面采取了竖排字体的方式,与我们司空见惯的横排字体产生了冲突。从我们祖辈的生活习惯来看,竖排字体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而我们只是在近二三百年来,视觉就进化得“忘本”;另一方面涉及了一些术语,需要读者百度它们的真实含义,而不是望文生义。术语的存在,反衬了李韬的清新脱俗,换作门外之人,可能为了表达同等的心情,需要更多的文字堆砌与章法营造。

《如是茶席》直指读者的内心,我们可以以茶器、茶水、茶食来营造茶席,可以以插花、焚香、抚琴来美化茶席,这些都是体现生活仪式感的内容,可是生活不能仅仅只有仪式感,还应有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李韬在茶席中致敬岁月,特别是在四季变化、节日来临时,忙里偷闲,辟开一方空间,通过节日之意、茶席主题、主器物与主泡茶的组合,引发我们对动与静、存与亡、功与过、是与非的思考与辩证,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如是茶席》读后感(五):且将新火试新茶

小时候偷尝爸爸茶杯里的苦涩,到如今总是被茶香所吸引且沉浸其中,我想茶如人生一样,也是一种岁月和阅历的沉浸。

喝茶也是一种极其有仪式感的活动,或独处品一品人生浮尘,或相处聊一聊生活甘苦。

越被“茶”的色、香、味、形、意所吸引,越想去了解与学习其传承下来的茶席文化,翻阅了几本和“茶”相关的书籍,私以为,每一本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如果是初接触者,来读一读这一本书,将是一种绝佳的体验——“始于颜值,敬于其文,久于其义,终于茶席”。

茶香茶色的书~

《如是茶席》是一本如其内容一样,茶香茶色的一本书,一书一盏,一茶一席,风雅自在其间。与脱离了生活的附庸风雅不同,此书的茶席均是生活的案例,读此书时,茶席跃然纸上,也会忍不住的放下书,参考书里的茶席主题去摆弄一下自己的茶席,再去捡起书对比,模仿中也加上自己的体验,也是别有一番阅读风趣。

从茶事之悟起笔,逐步延伸到茶器、茶水、茶食、茶席,再到不同的茶席案例,本书的内容上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其中引用的一些历史与茶器均极其考究,不同的茶席有不同的主题,亦蕴含不同的创新与韵味,如“飞花入梦”、“陌上花开”,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心境,摆弄茶席一番,心下自是一番不同的境况与怡然。

四方茶席,不过心境尔。

马上就要到元旦,打算参考本书,摆一席“蒲草文心”,今年的行业寒冬,工作压力无以言表,唯给自己一盏“不知春”,做一场自我的年终总结,也积蓄些欢心准备一个新春天情愫~~

蒲草文心茶席

且将新火试新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