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碳中和革命读后感100字

碳中和革命读后感100字

《碳中和革命》是一本由曹开虎 / 粟灵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碳中和革命》读后感(一):拜读碳中和革命有感

在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的今天,“碳中和”三字已迫切提上日程,本书是一部可以让刚接触碳中和概念的朋友更加快速的了解碳中和概念,让已有所研究的读者可以更深入的融会贯通的一部书,同时也是极具参考和指导价值的一部书,究竟怎么样更好地、更快地、更科学的实现这些目标,这本书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碳中和革命》读后感(二):总体来说很失望

京东买的预售,昨天拿到书今天看完,总体来说很失望,没什么内容,没有深度,比较简单的介绍十分浅显,几乎就是部分信息汇总,也没有什么深度的分析,有点像一般的行业研报拼凑起来的一本书,然而还没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和预期,特别空泛,感觉有点蹭热度的嫌疑,和其他近几年对于中国经济和政策分析的书比较好的书差距很大

《碳中和革命》读后感(三):《碳中和革命》思维导图

将本书中的大纲及要领拎了一下,以供对“碳中和”主题感兴趣的豆友参考。

主要被书中对于“碳中和”时代2060年的畅想震撼住了。

“在2060年,新疆的天山脚下,连绵数百千米的大阳能光伏板像威武的蓝盔甲覆盖在沙漠与山坡之上,每一块光伏板如向日葵一般随着太阳轨迹变化而转动,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在这些风光互补的大型新能源基地中,数千台巨型白色风机正在迎风飞舞,与光伏板奏出交响曲。不过,基地的“指挥家”却远在百里甚至千里之外。此时大基地已经完全实现了无人化管理,曾经艰辛的运维工作如今都交给机器人来完成。管理人员可能正坐在位于乌售木齐的办公室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面对计算机大屏幕对多个大基地进行远程管理。”

这不是科幻小说,这是可能实现的场景,如科幻电影一般。

《碳中和革命》读后感(四):挑战和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应该是最近几年新闻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实现稳定或开始下降;所谓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达到人为碳排放和碳去除的平衡,即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而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承诺是,“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看起来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词汇,但鉴于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而且是处于经济较快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它们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挑战,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发展速度等,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现实且攸关的问题。

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中国来说是陷阱还是机遇,中国需要在哪些领域进行努力,本书都进行了介绍: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导致地球温度上升,由此带来的危害包括两级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度增加导致海洋物种灭绝、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近年来极端天气、反常天气越来越多,相信每个人都深有体会。故国际社会力图将自工业革命至本世纪末,地球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2°C以内,最好是1.5°C以内。

目前欧洲碳交易的价格已达438元/吨,而中国仅有55元/吨,欧洲和美国基本已实现碳达峰,一旦欧美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中国很多重工业产品将会因出口成本过高而失去市场。

中国目前70%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气都依赖进口,能源安全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一旦出现不利局面,中国将会遇到严重的能源危机,而碳中和将会大幅降低中国对于化石能源的需求,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美国曾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但随着页岩气技术的发展,美国已经实现能源自给,甚至已经成了能源出口大国,美国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中国曾错过蒸汽革命、电气革命,目前我们正在电子技术革命中追赶,而新的能源革命和信息化革命,给了中国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对于碳中和实现技术,书中针对“能源生产清洁化替代”和“能源消费电子化替代”等两方面进行介绍,中国在光伏、风力发电、特高压输电、锂电池等领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开发,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而在氢能、智慧城市、节能减排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和执行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技术实力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国在碳中和的领域任重而道远。

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我们在与时间赛跑。我们是切实感受到气候变化后果的第一代人,也是能够预防其最糟糕后果的最后一代人。”

《碳中和革命》读后感(五):读后总结——碳中和革命

总体来说,可以说是一本较好的碳中和背景和技术的入门书籍。想看的关于碳排量具体是如何计算的本书中没有。

“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能源网就像是‘血液系统’,交通网类似于‘骨骼系统’,信息网则是‘神经系统’,负责实现对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控制。”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已超过2.2万亿吨,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1℃。要实现本世纪末1.5℃温升控制目标,从2020年起全球剩余碳排放空间只能控制在50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内。”

“我国目前的碳排画像,简单概括,就是高碳化的能源结构和重型化的产业结构。”

“能源生产清洁化替代,能源消费电气化替代。”

“大气温室效应:来自太阳的热量以短波辐射的形式直接穿越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地表吸收热量后升温,并向大气释放长波辐射能量,这些长波热量很容易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这就使得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升高。这种增温效应类似栽培植物的玻璃温室,因此得名“温室效应”。”

“珊瑚礁等生态链关键物种和北极生态系统将濒临灭绝”

是感觉这两天在上海,台风经历的挺多的,不知道这是不是多米诺效应?

“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清洁能源’。”不知道这个定义是来自于哪里?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

“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时,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是现在的12倍多,太阳能会是现在的70多倍。”

“原本打算去纳斯达克上市的尚德被纽交所截胡,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这里纳斯达克是纽交所是什么关系?难道说在纳斯达克上市相当于创业板上市?纽交所上市是主板上市?

“在我国,特高压是指±800kV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kV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输电能力可达到500kV超高压输电的2.5-5倍,输电距离可达数千千米”

“所谓三华联网,是指通过交流特高压,构筑华北、华东、华中同步电网。简单而言,直流特高压仅能实现不同区域电网间‘点对点’的异步连接;只有交流特高压才能让原本割裂的区域电网真正融合为一个统一整体。”

“我国特高压目前呈现出‘强直弱交’的格局。交流特高压仅限于同一区域电网内部,跨区域送电则采用直流特高压”

“中国电力系统储能全产业链:上游是储能设备的生产,核心设备是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双向变流器(PCS)等,代表企业有比亚迪、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中游是储能系统集成,需要一定的系统设计能力,核心是定制化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和电网控制策略,代表企业有南都电源、科陆电子等;下游是储能电站的投资运行与维护,代表企业有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等。”

“2019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满足了全国近43%的用电需求。”他们是依靠什么保障电力安全稳定的呢?要去学习一下~

那么前几天发生的汤加海底火山喷发事件,究竟是加速了变暖的过程还是减缓了变暖的过程呢?

也是个具有不确定性、难以预测轨迹的系统性大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