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再见,妖精》的读后感大全

《再见,妖精》的读后感大全

《再见,妖精》是一本由[日] 米泽穗信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妖精》读后感(一):了不起的又可爱的玛亚

怎么说呢?就像是一位同学邀请你玩个他自己设计的推理游戏。结果,游戏不是非常好玩,但是你却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位同学,因为他给你讲了很多有关南斯拉夫的政治、历史和地理知识,然后你的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就想感谢他!反正我崇拜知识。 这是我读的米泽穗信的第一本书。这本书的风格比较青春明快。主要人物是四位日本高中生,以及一位来自南斯拉夫的神秘女孩——玛亚。这个女孩的出场以及身世都透着神秘。四位高中生中的守屋——也就是本书的第一人称——与朋友船老大遇见她的时候是在一个雨天,在老城区的一条破桥上。女孩声称自己跟随父亲来日本公干,但是跟父亲约定要靠自己在日本生存两个月。家里开旅馆的好心的高中生白河收留了玛亚。从此四位同学经常带玛亚在市内游逛,领略日本风土人情。玛亚十分好学,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相关知识。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政治家。因为自己的国家局势十分动荡,令她忧心忡忡。她说自己已经走遍了很多国家,也要一直走下去。 我非常喜欢玛亚这个人物的设定。虽然只有十七岁,外形也很娇弱,但却是一位胸怀天下的姑娘。一开始被书名误导,我以为玛亚真的是精灵、妖怪之类的存在,至少有着预测未来的能力之类的。而且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确实有意在向着这个方向诱导我们。但其实玛亚只是一位有着不普通的梦想的普通姑娘。 虽然并不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推理小说,但是也给我很多启发。不光在日本,很多中国的高中生,甚至年轻人们,都是不关心政治的。他们沉浸在成绩、游戏、购物、追星中,满足于自己眼前的需求。正如书中的守屋一样,他在遇见玛亚之后才开始关心南斯拉夫及其政治局势,甚至萌生了要跟玛亚回南斯拉夫的念头。而之前守屋可以说是个标准的宅男,就连自己生活的城市也不曾好好逛逛、看看。玛亚打开了高中生们的眼界,让他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正在经历炮火、纷争。 我爱玛亚的政治家梦想,爱她想要为自己的祖国,甚至为这个世界做点事情的愿望,也感谢写出这样的人物和这样的小说的米泽穗信。

《再见,妖精》读后感(二):再见,曾踏足我世界的妖精

米泽惠信的【再见,妖精】这两天抽空读完。这本书很推荐去读一读,因为是投的文库赏的本质轻小说,反而将两边的好处都得了,即作品具有相当的类型文学成就的同时具有高度可阅读性以及米泽一贯的高中生日常主题。

余下的包含剧透,真有心的话读完再看下面这段罢。

这部作品整体上处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程度,尤其是结局,不论是从米泽自己的“苦涩的学生时期“文艺观还是在单卷的容量下将结局收尾的纯粹文艺创作角度,把玛娅刀了都是一个无比合理的选项,意料之外的只有刀的程度和刀的手段。尤其是结局和开篇第一章形成互文,这使得作品在整体结构上,也就是文学性方面做出了很高的水准。

本作值得一说的,或者说出于米泽一贯的创作之外的特质,首先是作品在尾声给予了男主人翁一种决断。故事本身有其收尾,结局绣球花的归宿显然可以视作是作品的尾音。但作品本身的蓄势还没有被完全释放。一般的作品如果主人翁的心路历程被作品的叙事带跑,比方说伊里野的结局,那么对于主人翁过于懦弱妥协的批评(尤其是男主人翁)便有了合理性(实则是作者创作中的妥协)。虚玄的想要去南斯拉夫的意志在这样一个具体语境中有了切实的涵义,米泽作品中的男主人翁少见地选择彻底地跳脱出去。不只是改变,而是将故事的乡土性舞台与人际的集合,即一个生态,整个地逃离出去。(这个意义上来说,冰菓中折棒的姐姐就是那样的人,某种意义上来说折棒姐的不露面同样意味着她在这个环境中的异质性)。

其次,本作中扮演华生一职的女主人翁玛娅,同样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这样一个华生式的角色应当是具有一定异质性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千反田,但是最终她们的根本属性也是困于小城人际关系圈中的痛苦者。但是玛娅不一样,她也有她的困顿,但究其然她是彻底的侵入者、是绝对的异质。这一点在文本中有暗示,开篇叙述者的回忆着重强调了她是个“美人”,这便是所谓行走着的异质性,连带着卷发和皙白的皮肤。反过来说,也恰恰是这样的属性给予了男主人翁跳脱出这样一个狭小地域的根本理由。

世界系作品的通行解:对于少年来说,使得他的自我中心的小世界与宏大的大世界相联系的最佳手段是安插一个象征着某些宏大事物的女孩强硬地入侵进男孩的生活世界。这个角度来说,本作可以被当作世界系作品解释。女孩的献身就有了一种悲剧性的意味与某种必然性的存在。女孩永远地离开,但是世界因此发生了变化,一切仿佛都与昨日不同。这样的感触最终成为了某种更进一步的举动的契机。从这个角度而言,本作又与伊里野出奇地像。只不过,现实中不需要幽浮与特种机关,世事变迁便已足够残忍。

以上。

《再见,妖精》读后感(三):再见我的青春

说到“日常推理”,有一个绕不过的名字叫做米泽穗信,在他的笔下,故事并不是那么的惊天动地,诡计也不是那么的天马行空,“真实的日常”却又有着“奇妙的谜题”才是属于米泽穗信的。 《再见,妖精》是米泽穗信大大的日常之谜中的一部,也是“太刀洗万智”系列的第一部,其实这部作品的最初,是属于“古典部系列”的,各种机缘巧合,它成为了另一个系列的开始,一个带着浓浓的异国风情和青春的苦涩与遗憾的开始。 这个故事,从回忆开始,离开后没了音信的少女,牵挂着她的异国友人,在他们的回忆中,我们慢慢地还原了那个异国的少女的样子,笑容开朗明媚有时又带着戒备、充满了对异国的好奇与想象、时刻不忘去吸收知识且带着回到祖国让祖国变得更美更好的愿望、随时会提出“是否有哲学上的意义”这样的怪问题、随时迅速地拿出纸笔记录…… 相识,是在一个雨天,起因是一个拿着伞却并不打伞的男人,于是异国的少女玛亚认识了那几个日后在她的生命中占了重要的一部分的好友们。在他们那相处的并不算长的日子里,她的好奇心和文化的差异,让她提出了一个个“日常的谜题”,而他们则一直陪着她寻找答案。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那些或是快乐或是无奈的日子很快过去,他们带着不舍和遗憾微笑告别,约定会写信联系。可是,就像是远去的少女给他们留下的一道最大的谜题一般,他们再也没了她的音信,而通向解答的道路就隐藏在他们的记忆之中…… 《再见,妖精》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不可错过的米泽穗信的代表作品,它的两大看点都很“米泽穗信”。一是“日常推理”,其实这部作品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的“日常”,因为这部作品的出发点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日本文化”和“南斯拉夫文化”,而中国读者还需要加上“中国文化”,所以我们和书中的“日常”也就有了一些距离,这部分当做对日本文化的补全来看会更合适一些的。第二就是“青春”,少年和少女,友人以上,恋人未满,总是有那么多的遗憾,总是差那么一点勇敢,总是多了那么一点无奈……而当青春遇到了战争,就更多了一些悲凉。 《再见,妖精》于我这并不是初次阅读,但是这本书的最后一个故事《花冠之日》却是第一次读到,书腰上这样写着“收录为纪念出道15年而撰写的短篇”,这个故事记录了少女离开后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让少女玛亚更加立体,却让我那原来就觉得难过的心中更多了几分意难平…… 唯一能够安慰的,是曾经那句刺痛我的“人们往往会忘记被杀害的父亲,却不会忘记被夺走的金钱”,作者借由小女孩莉莉安娜的口给出了否定“我的自行车烧坏了,放花朵的宝箱也摔坏了。但爸爸平安无事,这比什么都令人高兴。” 这句话让这个寒冷的世界,裂开了一道温暖的缝。

《再见,妖精》读后感(四):《再见,妖精》:全能少女与无力男孩碰撞出来的日常推理

提到南斯拉夫,我能想到的只有曾经被轰炸的大使馆和牺牲在那片土地上的中国记者。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毫无概念,在我的印象中,饱受战争摧残似乎就是南斯拉夫唯一的名片了。

所以米泽穗信的《再见,妖精》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青春文学的外衣包裹着反战的内核,米泽穗信以这样一种方法来展示战争的残酷,使得这个故事一直隐隐处于低压状态中,青春越是靓丽,气氛越是压抑,那种不可名状的悲伤总是挥之不去。

这个故事中最美好也最让人心碎的人物莫过于南斯拉夫少女玛亚。作为全能少女,她拥有超出年龄的沉稳和远大抱负,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兴奋和好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政治家,玛亚四处游历,开阔眼界,学习各个国家的文化,只为能够让南斯拉夫保持统一,让国家内部的多种文化可以和平相处,这份胸襟和气魄足以令读者对她肃然起敬。正是如此,玛亚的去向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再见,妖精》这种倒叙的方式,让读者在这些青春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感受玛亚魅力的同时,也将米泽穗信“日常之谜”的写作风格展示得淋漓尽致。守屋的日记是寻找玛亚的国家的主要线索。每篇日记中,玛亚都能发现日本文化中的特别之处,而此时守屋和太刀洗所做的解释就像一个小型推理,这些富有深意的生活片段不仅让玛亚的形象更加饱满,让小伙伴们之间的情谊不断加深,对彼此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读者窥见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模式,将玛亚来日本的目的用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呈现出来。

和玛亚对手戏最多的守屋,在整个过程中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无力。过着平静如水生活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热情的日本小镇青年,邂逅了希望找寻万物背后“哲学性意义”的南斯拉夫少女,两人之间这种戏剧性的对比和碰撞给整个故事带来了一种张力。玛亚那种知难而上永不放弃的强大力量曾为守屋的狭小世界打开了窗口。守屋内心的小宇宙开始苏醒,他请求玛亚带他前往南斯拉夫,想要走出自己的世界寻找点燃热情的火种。

但是清醒如玛亚,断然拒绝了守屋的请求。面对战争,无论是玛亚还是守屋什么都做不了,即使怀揣美好的愿望也无力对抗残酷的现实。虽然故事中没有直接提及战争场面,所有信息均来自于新闻,但是这种场景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而两个年轻人在这样的战争背景下,除了悲天悯人,还能做什么?

如果说《再见,妖精》是推理小说,那么最接近推理情节的大概就是锁定玛亚的国家这部分了。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前期的人物塑造、心理刻画、故事背景等等看似啰嗦实则融合得非常完美的结构安排的基础上,无论是气氛的渲染还是伏笔的设置,严丝合缝,细致合理,经得起推敲和回味。

当然,如果先入为主地将本书视为推理小说,可能会让人感觉很失望。换一个角度,反而能看到作者如何使用优秀的文笔和逻辑推演来展示更多 “哲学性的意义”的思考。

《再见,妖精》读后感(五):不当推理看还不错,只是看完难免一声叹息

随着天闻角川不断出版米泽穗信相关的作品,最近也是读了不少米泽老师的书,本书不是米泽老师近期的作品了,而且是其非常早期创作的了,不过简体中文版似乎是首次出版呢。

前不久看过一本米泽老师算是比较另类的推理作品《折断的龙骨》,还沉浸在老师构建的异世界中,而这次期待通过这本《再见,妖精》来重新感受下米泽老师最为擅长的日常推理,同时也是我个人钟爱的推理类型之一。

然而看完本书,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这部作品的确是包含了一些日常推理,但如果是从推理的角度来看的话,那本书着实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前期几个谜题首先谜面就不够有趣,其次在解答过程中又涉及到了许多日本的常识,当然因为作者创作之初显然是面向本国读者,自然无可厚非,但对于其他国家读者来说却显得不够友好了,尤其是最后一个谜题甚至还涉及当时南斯拉夫的知识,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因此,我一开始是抱着看日常推理来看的,也是看着看着难掩失望,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我发现这个故事想表达的远不止这点推理,作者将故事时代设置在南斯拉夫解体前后,整个故事与南斯拉夫的时局密切相关,书中的主角南斯拉夫少女玛亚非常具有个人魅力,并且也是牵动着故事中的每个人还有读者的心,在动荡的时局中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其实在中国战乱时期也不乏这样的有识之士,这样的理想抱负需要足够的胆识和远见来支撑,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是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在那样的环境中可能也是无可奈何,看完不禁感到一股淡淡的忧伤。

最后一则短篇《花冠之日》是新增的,这篇其实是《再见,妖精》故事中的一部分,从玛亚的角度进行叙述,作者没有写明这个短故事的结局,但看过之前那个故事的读者毫无疑问都能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不过知道结局却只能让人在那股忧伤之外又徒增一声叹息。还有男主,你是真的不了解身边船老大的心意嘛!

另外就是这个书名,原本单看这个书名我以为又是一个奇幻故事,不过本书似乎妖精就是指代的玛亚,但我是怎么也不能把玛亚与妖精联系到一起,改成“再见,友人”是不是直白点,不过貌似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当然,这部作品肯定不是米泽老师最好的作品,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仍然让我看到了其不同的一面,也对老师早期的创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书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