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安之夜》读后感100字

《不安之夜》读后感100字

《不安之夜》是一本由[荷兰] 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3.00元,页数:2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安之夜》读后感(一):真实的幻想 残酷的天真

情节:雅斯在圣诞前许愿宁可哥哥马蒂斯死掉,也不让自己的兔子死掉。结果马蒂斯溺水而亡,雅斯心中有深重的负罪感,她不断思考死亡,接近死亡,模拟死亡,最后走向死亡。 走向死亡那一刻,不安终结,宁静宛如天赐。 风格:情节性不强,不注重刻画人物性格。注重丰盛的感官、细腻的心理描写、意识的流动。 基督徒的赎罪意识贯穿全文。经文的引用。宗教不成体系,无法自洽,可又强势地占领农产家庭每个人的思维。妹妹把哥哥不幸归因于自己不虔诚,把他者的不幸归因于自己。于是一个悲剧发生了,接二连三的悲剧也发生。母亲,父亲,因为哥哥的去世而自虐,下坠。

多子家庭里教育和关爱的匮乏 青春期兄妹之间对性的好奇和探索。

《不安之夜》读后感(二):十岁女孩的独白

不同国家的作品都读一点,就会免不了把相似的作者拿来比较。《不安之夜》的作者是90后作家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她凭借本书成为国际布克奖最年轻得主,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荷兰作家。这些头衔不禁让我想起英国图书奖、科斯塔图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九零后爱尔兰女作家萨莉•鲁尼。 2019年我读了鲁尼的《聊天记录》,愤怒地到豆瓣给了它两星,然后写了一篇书评吐槽(见图三)。相较起来,莱纳菲尔德的《不安之夜》就有深度得多。 《不安之夜》以未成年人(开篇只有十岁)的视角,呈现了一个压抑、痛苦的家庭场景,塑造了一个别扭、敏感、恐惧的主人公。整个故事其实并没有多少起承转合、冲突或悬念,全部以主人公的独白来推进情节。全书先让你笼罩在一股非常黑色甚至诡异的压迫氛围中,然后时不时用富有想象力的隐喻和简单粗暴的白描冲击你的神经。

《不安之夜》读后感(三):一个家庭就好像一艘逆水而行的巨轮,任何一点变故都可能会变成击穿它的冰山。

作者用孩子的视角,用孩子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内心活动,描述了一个曾经幸福的家庭,因为接二连三的灾难发生的变化。优秀的长子意外死亡,使整个家庭出现了裂痕,他们是虔诚的教徒,教义却无法让人从悲伤和压抑中走出来,父母之间无法沟通,无法与对方和自己和解,尤其是母亲,丧子之痛给她的心包裹了一个坚硬的外壳,让她看不见其他人的痛苦和挣扎,让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一点点的枯萎,父亲在工作中麻木自己求得慰藉,三个敏感的孩子在爱的缺失中犹如搁浅的鱼一样,拼命寻找着出路,用体会疼痛,体会死亡的方式,来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试图寻求一点爱和温暖,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改变家里的现状,引起父母的关注。 书里对另一边的描写,如同一种暗喻,主人公雅思和妹妹安娜,不停的寻找着去另一边的方法,另一边代表着自由和解脱,代表着摆脱困境,摆脱压抑灰暗的家庭。全书从头到尾也没有解释另一边具体是哪里。也许另一边就在人的心里。

作者文笔细腻,流畅,他把孩子内心的改变,透过孩子的视角,看到的家庭其他成员的因为变故产生的改变,描写的引人入胜,整个小说犹如冻在冰柜里的圣诞蛋糕,外表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漂亮诱人,吃起来确是带着冰碴的刺骨的寒冷。

《不安之夜》读后感(四):动物隐喻与家庭危机

穆尔德家的长子马蒂斯在滑冰时不幸去世,引发了整个家庭土崩瓦解般的连环反应。爸爸逐渐崩溃、妈妈愈发厌食、奥贝的暴躁情绪、雅斯的肛肠问题、汉娜的逃离情结。《不安之夜》以第一人称口吻——“我”(雅斯)——展开叙事,呈现了一个陷入危机之中的家庭的不安图景。

以儿童视角看待成人世界,一切残忍都会被蒙上一层天真的色彩,而童话的纯真美好更加衬显出现实生活的凌乱不堪。发生在乡村的故事,正好提供了大量的动物隐喻,以此作为死亡、宗教、生理欲望、家庭危机的镜像,折射出人物的深层逻辑与心理活动。

这本书的风格沉稳低沉,气质冷静沉思,然后却生猛有力,后劲十足,犹如一次延迟的悸动,冲击着你的情绪,侵蚀着你的心理。我承认,这是我读过最“恐怖”的小说之一,那种字里行间所传达的微妙情感,夹带着无所不在的孤独与不适。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却如此深刻而难忘。

国际布克奖评委会评论此书说:“在非常的背景下,《不安之夜》正是我们着力寻找的超越乌托邦并拥有永恒历史意义的作品。”作为玛丽克·卢卡斯·莱纳菲尔德的长篇处女作,《不安之夜》充分展现了作者出类拔萃的才华。更加让人惊叹的是,一部如此老道成熟的作品竟然出于一位90后作家。或许,一个耀眼璀璨的文学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不安之夜》读后感(五):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跌落情绪的谷底…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跌落情绪的谷底… 不安之夜是自己最近看到有读书的博主推荐然后阅读的,自己其实对于这种阴暗的描写类作品比较喜欢,也许是以毒攻毒,也许是向死而生,无论如何这样的文字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十二岁的小女孩,家庭因为兄长的意外离世分崩离析,大家都活着,但是看起来就像是死掉了,大家都在活着,却又仅此而已,母亲陷入了自我愧疚的情绪泥潭,她怀念自己的儿子,她拷问自己的神明,她安之若素自己的境况和遭遇,甚至不再看到自己其余的孩子而一直想着消磨自己的生机… 看起来是家里顶梁柱的父亲除了种田养牛以外其实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心和关注从来都不得要领,而因为农作物和奶牛的疫病让父亲也逐渐没有了生气… 活着的兄长成长为了恶魔一样的存在,自己的妹妹对于自己从来都不了解,但是父母就算是远去的孤岛,兄弟姐妹之间却又有一种莫名的联系… 但是除此之外,小女孩是孤独的,她对于人生有太多不了解却又有着自己的见解,有些事情的深刻程度甚至会让成年人大吃一惊,她希望父母可以关心自己,希望自己可以看懂这个世界更多的秘密,但是她又对于一切不屑一顾,直到她真正的成长吧… 总的来说,用儿童的视角去见证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和风雨飘摇,在这其中,父母的作用和职责已经缺席,子女之间的成长都犹如迷雾中的前行,可能行差踏错也可能曲曲折折,不可否认的是作者使用的描写文字会让人毛骨悚然,有一种虫子在僵硬的身体上爬来爬去悠然散步的感觉,但是正是这种感觉才能反映出小女孩的真实感受吧,心里承受能力不高的,建议不要阅读了,个人评分9.2分,推荐指数五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