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乡下人读后感精选

乡下人读后感精选

《乡下人》是一本由孙德鹏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元,页数:5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下人》读后感(一):读懂中国那段残酷的历史,从民间的角度,从作家的眼中

沈从文少年离家从军,跟着一位军官开始了读书识字,成了军中一个特别的存在。之后,他远离家乡,开始了“北漂”生涯,在北平一间租来的破旧杂物间里写作,不断地写作,即使是生病,即使是寒冬腊月忍受着北方的朔风。他自觉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始终觉得自己是个乡下人。于是,他将对家乡的映像、思念诉诸笔端,我们在他的文字里可以看到湘西的美景和淳朴的乡下人。他也不断回忆从军时候的往事,他用文字直白地记录了残酷的战争和杀人场面。

读《沈从文与近代中国》,读懂中国的乡下和乡下人,也读懂中国那段残酷的历史,从民间的角度,从作家的眼中。

《乡下人》读后感(二):岁月无情,人世可亲

2021-48! 正如19世纪对于欧洲而言,是“漫长的19世纪”一样,20世纪对于中国也是“漫长的20世纪”。 时代的灰粒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而我们偏偏生活在这样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 在这漫长而宏大的时代,两个乡下人开始了自己的Odyssey之旅: 一个倔强的乡下人,看到了忍气吞声中潜藏的巨大力量,去到乡村鼓与呼,倡导全面的社会革命,动员沉默的大多数改天换地,后来红色的旗帜飘扬在历史的天空。(有论者说,毛的现代化中国改造是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化。) 另一个勇敢的乡下人跑到城市以创作为职业,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呼吁大家重新审视被称为愚昧的乡下人与落后的乡村社会。作家沈从文于乡人的沉默隐忍中看到了清澈与良善,庄严与美好。在那里,作家感受到了历史传统中的温情,千百年生活经验凝聚成秩序中的些许余光,这光与热多少能温暖现代性的冰冷。 一生都是少年的沈从文,在出走与回归的Odyssey之旅上,重拾大时代下被碾压的众生与个人的另一种可能,用岁月无情与人世可亲构建起一个文字共和国,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作家的真诚与 悲悯,也再次相信良知的可为与人性的尊严。整个时代不过是作家的笔下衬景,那个湘西小兵,以乡下人自居的作家在自己的身上克服了这个时代,给了幸存的生活以一种超越个人的意义。然后,这个乡下人又悄然潜隐到时代之下…… 多年以后,我们重新打捞出这位湘西少年,重读他的作品,每本打开的书都是漫漫长夜,面对自身与人性,历史与当下——包裹着重重迷雾的疑问,因此由写作也就生成了一个个“别处”,我们穿行于迷雾,生活在别处。 但愿我们能走出自己的奥德赛,不要辜负,不要迷失。

《乡下人》读后感(三):“乡下人”的世界

“在沈从文看来,乡下人经历的,就是中国经历的;乡下人失去的,也就是中国失去的。”倘若他们中间的联系断了,他们的意义想必也就完全失去了。沈从文的一生,仿佛都在寻找这个迷失的世界,在中国,在“乡下人”中……

坐落在沱江之湾,在一条青绿色的河流上,背靠南华山脉,周围环绕着松树覆盖的山丘,矗立着一座湖南凤凰城寨。除了风景如画之外,它以其最受宠爱的儿子而闻名:沈从文,是中国最著名的现代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描绘了湘黔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状况和社会习俗。《边城》就是这样的代表作之一。

在《边城》的题记中,作者写道:“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个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

他说的是两种背景或人生的两个阶段之间日益明显的反差:纯朴和幸福的时代以及受现代文明和商业的影响,美德的逐渐侵蚀和理想的消失。小说中沈从文运用了各种象征主义,自然的、性的、宗教的、天上的、政治的,来进行对比呈现。

但从他的作品充斥着当地的方言、笑话和湘西日常生活的迷人图景,高耸入云的雪山,繁忙的水道,两岸的高跷村落,摆渡人愤怒地咒骂着在一段折磨人的水域上划船等等看来,可以看出沈从文似乎对政治写作并没什么兴趣,不像他的大多数知识分子朋友一样,也许他早已看到了意识形态是多么容易在政治层面消散成暴力。

文学要影响社会变迁,他想成为先锋文学的一员,就将要创作一部充满他对凤凰、方言、故事、故乡动植物记忆的地域文学。为此他致力于“乡下人”的输出,也或许正是因为他已看到了新旧的利弊。例如他的许多故事都讲述了被传统农村生活的单调和愚蠢,或者地方城市的快速生活和新文化教育的诱惑所误导的年轻农妇。最后,通过这些这个地区或将可成为一个“道德共同体”,可以对现代中国进行批判性评价。

虽说沈从文以其家乡湘西地区的“乡土”故事而闻名。然而,就影响力和灵感而言,沈从文将他对这些问题的文学探索从地理前沿推向人类心灵的前沿,将心理上复杂的主角赋予农村人物和社会下层人物亦或说“乡下人”,实际上使他的写作更具颠覆性。

他颠覆了传统的对乡下人的偏见,将乡下人的社会责任转化为健康、个人尊严、自主、活力等道德美德。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城里人都很浪漫,但他们需要大自然来治愈他们,因为他们的心理发展走向了“不健康”的方向。然而,大自然赋予了乡村居民生活、休息、活力,以及城市居民所缺乏的那种感官的发挥。最重要的是,自然创造了一种适应它的积极的,有活力的弹性的人。乡村居民的适应是利用生命中固有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通过与外部力量的斗争而发展起来的——而对沈从文来说,最重要的或许就是这“对人类精神的崇拜”,对“乡下人”的崇拜。

乡下人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感到高兴和自豪,也对自己的梦想感到高兴。在云中寻找形状的翠翠,生活在她的梦想和幻想中。这些梦呈现了沈从文对乡村居民自己内心世界的看法,一个更接近基本元素生命力的世界,“乡下人”的世界。

《乡下人》读后感(四):沈从文与乡下人

“乡下人”一词在一般人眼中或许不是一个非常友好的词语,但是它对于某些人来说却具有不同的意义,如同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先生一般,“乡下人”一词跟随着沈从文的成长记忆贯穿了他人生的始终。

很多人在面对“乡下人”这种身份时会巧妙地选择避而不谈,而沈从文却将自己是乡下人挂在嘴边,他的作品将写实、纪梦、象征融于一体,语言格调淳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他将单纯、敦厚的乡村人特有的风采刻入自己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与都市的现代文明相碰撞,让我们在其作品中一窥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的过程及乡村人民在不同文化下所展现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和历史命运。

由孙德鹏所著作的《乡下人:沈从文与近代中国》以“乡下人”的视角回顾沈从文的前半生,从他的作品中探索其湘西叙事风格下的近代中国风貌。孙德鹏,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兰卡斯特大学访问学者,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法律史,著有《疲劳的颜色》《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

孙德鹏在本书收录了沈从文先生多部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几乎囊括了沈从文先生所有值得一读的优秀作品,如《三三》《山鬼》《厨子》《小砦》《黔小景》《巧秀与冬生》《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等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湘西的地方真实性以及湘西人的淳朴与真性情。

沈从文的一生从出生起便与乡下人紧密相连,即使后来步入城市亦常自称为乡下人,他的小说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乡下的人视角来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在他不同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下的湘西人始终保持着民风淳朴、人与自然契合的精神风貌,它与其都市题材下所表现出的人性的扭曲恰恰相反,而沈从文的小说中往往是利用乡下人的生活与城市人的生活与文化差距作为探讨近代中国进步与落后间的对照,来展现近代中国的一些独特面向。

湘西人常说,“治不好的病,就是命运了”。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乡下人对于人生、命运以及所受苦难的一种超然的理解,他们会在本已无解的命运中寻找和解,寻求一个可以得到安慰的立足点,他们的淳朴、忠厚、真性情恰恰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诚如序言中所述:从“乡下人”的角度来观看人世,画之以成风景,沈从文就是站在这个至高点上来“一览众山小”的。他始终远离“进步”的时代吼声,以存“旧俗”的姿态与乡下人共苦乐。

《乡下人》读后感(五):是捍卫原生,也是向舒适区退回

有一个数据是需要知道的,1949年以前,乃至五十年代之前,农民占全中国总人口的80%,农民生活在乡村。尽管历史教科书中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封建政权,事实上,国民迎接的是军阀割据,灾害连连的“新局面”。水深火热,永无宁日。1919年发生五四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或者渴望接受教育的年轻人们来说是极受震撼的,但是五四运动并没有后人想象中那样改变了什么,润物细无声,读书救国,沈从文也是受五四运动之影响才萌生的念头,这也是《乡下人:沈从文与近代中国(1902-1947)》这本书书写的开端。

但也是这样的社会,乡村与农民的生活,才真切涵盖了所谓旧中国的模样,他们的故事丰富了那时代的文艺创作者们创作的库房,时而用来批判封建与不公,时而用来赞美中国人的淳朴与洁净。费孝通在研究乡村的时候,曾提过一个重要的观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是土地,过去中国以农立国,乡民离不开土地,土是他们的命根,城市人藐视的他们身上的“土”,却是他们视之珍贵之处。因为土地,乡民也有安土重迁的观念,“乡下人”几乎是固定的,鲜有流动的,以此为基础,就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熟人关系,这甚至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产生与维护之处,这一点与城市区别开来。“物竞天存”是否符合用于描述那个时代中国“城市人”与“乡下人”,这其中有误解需要解开。“城市人”与“乡下人”有一定的隔阂,“城市人”也不愿到乡下去建设社会,但是乡村才是改变中国命运最重要的地方,从上到下,多次的强制性政策与命令,直至抗战,“城市人”才陆陆续续跑到乡下来。环境与身份认同的不适感,恰恰是“城市人”与“乡下人”共同拥有的,也正是这一点,明明有机会在城市发展的沈从文,却心心念念自己“乡下人”的身份,字里行间透露着属于自己的,将自己与城市区别开来的乡愁。

有了这样的基底,才明白了为何他叫自己生长的地方凤凰县沅水边做“边城”。分明是与城市相对,试图要在文学中与世隔绝的地方。这种执拗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军阀混战与清剿近乎无处不在,尽管当时有着“好汉不当兵”的观念,但生存危机近在眼前,为了混口饭吃,于是乡间游民们又都成了军阀手下,那些沈从文眼中的散漫、毫无军纪的荒唐画面,刷新了他的见识。有了这样的经历,大概也是对五四运动抱着美好的理想,才有了如鲁迅一样“弃医从文”的志向,不过沈从文是弃军。另一种不适,来自于沈从文在城市中认识到的小说家作为事业的意义。大概就是“不入流的行当”。不被认可,如同在边上的小乡城,换来大概率还是“无用”,一种似乎“城市人”对“乡下人”的鄙夷目光。

不管如何,沈从文还是回去了,以一种“乡下人”自称的方式。

孙德鹏的新著《乡下人:沈从文与近代中国(1902-1947)》,将沈从文的一生经历及其作品,还有孙德鹏对此的解读,以一种散文书写的风格,为读者展现了湘西乡下苗人的沈从文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景观,孙德鹏在其中将同时期的文艺创作者、军政人士与知识分子等等融入沈从文的世界,试图以此碰撞出更多可能性,实际上,反而凸显了沈从文其人的与众不同。这或许是一种文人对陌生社会与规则的排斥,转而退回自己熟悉的习惯的环境中,不至于因自身不圆满的际遇而呻吟。

乡下,乡下人,在1949年以前,乃至五十年代之前,是中国的模样,她其实没有后人理所当然想象的那样不堪,恰恰,懂得拥有她,才真的懂得那个时代的中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