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话》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话》是一本由郑子宁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话》读后感(一):每解释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从语言和文字看文化发展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距离很远的人群为何对同一物件叫法一致;在同一族群中为什么一个东西有不同的叫法;同样一个字为什么古代的发音和现代不同。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需求自发出现的,因此它也最能反映当时人类的现状和需求,只是从远古至今上千年的历史中,各类语言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而又有大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消失,真要钻研起来难度不小。

本书选取了几个方面,用一些字的演变来推测历史进程,还是有些意思的。如果说有问题,应该也只是因为过于着眼于字音,让阅读门槛提高了不少。有一些段落大量细数各种语言中一个字的发音,让人有些懵圈。

不过总体来说,从立意到角度都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毕竟每解释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中国话》读后感(二):了解语言的历史

读完中国话,突然感觉自己对自己使用的语言发展了解甚少,这本书有点严肃,欧欧给我的预设是关于中国语言的,怎么突然扯到中国食物比如米的历史来了,徐徐读来渐入佳境才明了原来这本书本来就是语言发展的历史的。然后作者从我们熟悉的食用植物如稻米之类,然后到动物如猪,再到地理,人际关系里称呼构建了整本书。 读这本书有些让我为难的是作者对语言的涉猎深广,里面很 多提到少数民族如彝族的发音,还有其他国家的语言日语,泰语,之类的其他语言。没有音频,除了极少数标注能看懂拼音的发音,读来一阵懵。这部分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很多困扰,只好跳过。最后部分说以后可能出音频,挺期待的。因为关于语言的真的很需要听才了解讲的啥。 这本书有很多部分也是蛮有趣的,比如唐朝时候,因为皇族和少数民族通婚,在哥哥这个称呼上居然可以同时有“父兄”的意思,不单单是当下的兄长意思。类似的部分对我而言更感兴趣! 整本书读来还是蛮挑战的,里面的不单单有看不懂的语言及发音,还有不少生僻字,除了本身讲述的文字语言发展的部分,还有引用的古文。某方面也提醒我,自己懂的真的太少了!

《中国话》读后感(三):信息的线索

饶有趣味的一本小书,读来有趣,又似乎没什么实际的用处。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最基本的三要素(时空、能量、信息)之一,所以语言实在是“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线索——人群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是人群的标识,人群历史与语言历史间呈现出极其紧密的关系——从语言的演变来理解“历史”与“文化”,还是颇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

感触比较深的是下面这段:

“独龙江所在区域是著名的“三江并流”地区,加上独龙江其实可称为“四江并流”。破碎的地形、复杂的人群迁徙使得这一片的民族语言分布极其芜杂。但是大体而言,这片地区的居民都是说汉藏语的,祖先是从几条大江的河源地区南下的古代氐羌部落。当汉族的先祖向东进入华北平原,藏族的先祖向西迁入青藏高原时,这些古老的部族则沿着诸大江的峡谷南下,进入今天的滇西北地区。”

恰巧最近走丙察察进藏,深入的进入了怒江流域,对那里的地域和文化特征感触颇深。

不仅想到,上古时期同属一脉的部族,有的东进川西,有的西入青藏,有的沿江下滇西北。而未知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水平,却令他们后面前年的发展和境遇天差地别。同为拓荒者,在同样让人敬佩的同时,多少也有些唏嘘。

《中国话》读后感(四):语言是历史的钥匙

很早之前就在亚马逊上看到这本书,最开始是被封面设计吸引,还发给设计师同事作为参考,最近拜读下来才发现内容非常妙趣横生。

初识语言学,是《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对太平洋各岛国族群起源的探索,利用语言的分化判断台湾是大陆向太平洋诸岛扩散的中转站。当时对语言学在历史考古、人文演变等方面的作用就很惊叹。

这本书提及的九大领域,涉及面就更广了,对生活中本习以为常的地方风俗、人口迁移、民族融合、动植物驯化、地理风貌、饮食习惯等都做了探讨,逻辑清晰,资料来源丰富,特适合拍成纪录片,包括书中文字也有纪录片的风味。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感动在于不同族群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语言学家旁征博引的能力和对各类已经细致入微的研究和联想,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了,语言学作为专业科学,即使书中有很多音标标识了某个字的读音,依然没办法体会读音的演变(读不出来)。而且有太多生僻字和其他语言的文字,只能大概地掌握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结论,而不能对演变和推理的过程(各种读音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另外书中缺少语言学的入门基础介绍,比如壮侗语系我在最后才反应过来不属于汉藏语系(事实是曾经属于,后来独立了),所以最开始我对很多语言的分类认知也是错误的。

还有一点,文中引用的国内方言,很多都很生僻,覆盖面很窄,而使用人数更多的粤语、闽南语、吴语等语音的引用却比较少,按照以往的认知,这些语音都保留了比较多古汉语的成分,可能从专业角度来看,不足以作为论证的依据,但还是很希望对这些语言有更多的讨论。

《中国话》读后感(五):拨开历史迷雾的宝贵线程

这本书是很好的语言人类学科普。

正如基因是生物学领域的“考古材料”,是每个生命体自带的史书,语言也是每个文化体自带的史书。

和生物基因疤痕式积累不同,语言进化留下的疤痕很容易灭失,需要用关联的其他语言的疤痕来还原现场。整个证据锁链的追踪体系浩若烟海又丝丝入扣,令人叹为观止。

由衷感谢在这个领域奋斗的专家,他们抢救性的研究为今人徐徐吹散了厚重的历史迷雾,还原出我们从何而来的波澜壮阔又让人唏嘘不已的历史画卷。让读者由衷地认识到每个文明的小颗粒——那些错过文明演化主线的人类生活经验的宝贵。

比如,书中有一节专门探讨亲属称呼。很多人注意到中国很多地方用“爷”来称呼爸爸的爸爸,也可以用于称呼爸爸,甚至兄长。这种“混乱”在极为强调人伦的传统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但奇怪的是,这确实就是发生了。

书里通过梳理突厥等草原语族的亲人称谓、发音流变,找到了混乱的起源。

各种研究推断,这应该和游牧民族的“还子习俗”有关,即长子会把自己的第一个小孩交给自己的父母扶养,这样游牧民族就有了把自己年龄大的父系男性亲属统用一个称呼的现象。

而中国人,由于那个时期发生的不少历史事件,和游牧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从三国到唐朝的几百年间完成了一次亲属称呼的重新组合。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范式,这个学科从单纯的、孤立的语言学中脱胎,把人类语言流变和人类礼俗演化连接起来,从而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打量文明进程演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是本专业的专职研究人员,只是一名爱好者。但就是因为这个身份使得这本书变得很精彩。因为只有“票友”(非民科)才视研究为生命最精彩的一部分,而有些专业学者只是不幸选择了这个行业作为营生而已。

某种程度上,语言人类学是很多地方性领域文史研究的照妖镜,期待科学的光明能驱散更多迷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