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江户艺术论》读后感锦集

《江户艺术论》读后感锦集

《江户艺术论》是一本由[日]永井荷风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4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户艺术论》读后感(一):听永井荷风讲浮世绘,好像看陈丹青的《局部》

提到浮世绘,第一印象,是葛饰北斋的神奈川激浪、歌川广重的雨雪山水,要不然就是各种美人画、歌舞伎役者绘。然而,我居然还被多川歌磨的花鸟图迷倒了。其实包括葛饰北斋在内的很多浮世绘画家都受到中国画的强烈影响。

作为一种民间绘画,浮世绘的作用挺多的,不仅是艺术大作,也是挂在家里的工艺品,还是绘本、漫画等,可阳春白雪的,也可下里巴人。喜欢广重凄清的夜景,也喜欢江户街道上的那股烟火气,荞麦面店、煎饼店什么的。

不得不叹服,永井荷风不愧是大文豪,文笔绝佳,视角独特,眼光毒辣。说起歌川广重的名作《名所江户百景》,他说,好是好,只是过于浓烈的红绿二色,让人大失所望,然后感叹果然世风日下,工艺一年不如一年……

·

他讲浮世绘,就好像陈丹青在《局部》里讲艺术,不是教科书式的给你分门派,顺年代,列名作,他把自己对浮世绘、狂歌、戏剧、西方艺术的理解,揉碎了,抻直了,从个人的经验透视,讲重点,摆观点。浮世绘的美,经由他这么一讲,可真是让人开了眼。

之前一直知道浮世绘虽然多是版画,但也有手绘的画(肉笔画),原以为只是创作方式的不同。荷风分析了版画更有名的原因:更能体现色彩的谐调,使画面生发出空灵的感情。肉笔画颜色则冲突生硬,显得太过杂乱了。

浮世绘“通常印刷在奉书纸或者西之内纸上,俨然褪去一层色彩,浅淡而无有光泽”,透着一股悲苦的色调。

我之前买过好几本讲浮世绘和江户艺术的书,看到这里,才突然理解到之前喜欢不上、这本又突然喜欢上的原因。以前大家多爱用铜版纸,或者其他有涂层的纸,因为印彩图,要清晰、漂亮,就得用这种纸啊。然而问题就在于,对于浮世绘来说,这却是阿喀琉斯之踵,让它失了古朴和悲苦,多了油腻和俗气。

这本《江户艺术论》却反其道行之,不仅为荷风的文字配上了合适的图,而且的确是呈现了荷风笔下的浮世绘和江户时代。既让人感叹编辑的用心,也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差距。喜欢看书的时候拿铅笔划线。荷风的文字很美,美得让人心折。笔尖落纸,哇,好丝滑啊!同时又让人产生了亵渎一般的心痛,好像花被摘了,白纸被折了,金阁寺被烧了,笔笔都划在了自己的心上。

·

“凄寂的河岸夜景、雨夜啼月的子规、淅沥秋雨的落叶、落花时节穿梭在风中的钟声、日暮途中山路的积雪……”荷风的文字、李振声老师的译笔、编辑的选图和选纸,跨越百年的隔空合奏。

与这本书读过的每一个夜晚,都太美好了。

《江户艺术论》读后感(二):永井荷风的唯美派江户艺术论

-

浮世绘的论著,我搜罗得挺多的了,之前写过几个笔记。

《江户艺术论》@铸刻文化 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作者:永井荷风(1879~1959)。

-

永井荷风以唯美派文名著称,果然了,这部艺术著作也带着私人化的文学品赏的气息。

摘录几段:

-

①江户木版画悲哀之色彩,全然不为时间所悬隔,深深浸入吾辈心胸,时常作亲密嗫嚅,想必不是出于偶然。

-

②日本的气候、天象与草木,只要黑潮浸润的火山质的岛屿依然存在,初夏晚秋的夕阳便想必会永远绯然猩红,中秋月夜的山水想必会永远湛蓝如青靛,而落在山茶花和红梅上的春雪,则想必会永远绚丽斑斓如友禅染一般。

-

③垂柳依依的井栏边,彼此相对,默然无语,一并窥向深不可测的井底的少男少女,在他们心间,正待相互诉说和梦想着什么吧。

-

这样的句子,俯拾皆是,美意流淌。这些句子不是刻意的金句,贴合画作本身的意境,传递审美思想,很有个人的主见,很见个人的学识。

-

他批评日本绘画了无生气的形骸、裹缠的衣饰的孱弱的线条、人造纸花般僵硬板滞的植物类装饰画面。

他为葛饰北斋浩瀚无边的绘画题材大感惊愕,他说北斋的画风以坚实的写生作为根柢,圆熟的写生笔力不期然超越了日本的传统法式而切近于西洋美术的意趣。

他评价喜多川歌麿的纤巧细腻、肌理分明,引述了龚古尔的《歌麿传》对弱色调的赞美。

他评价宫川长春,说贡斯当将其看作“鸟居派的豪健中糅杂以春信的柔和与纤细”。

-

他痛惜“因个性缺失、单调而让人觉得疲乏、困顿的江户的文学美术”,向往“有强烈的主张的西洋艺术,宛如高山在望”,但他反对浅薄的西化,欣喜于浮世绘与欧洲的接触所带动的交流,探幽入微,念兹在兹,尽管不依托于严谨的学理,自有其审美的一番佳趣。

-

永井荷风游学欧美,深受法国文艺熏陶,厌恶明治社会的庸俗丑恶和浅薄,讴歌美的陶醉和身体的享乐,把对现代的反抗和不满转化为对古代世界的向往,转化为怀古。他的艺术论著在哀愁和达观中穿插了对江户民俗风情的怀恋,带着丰富的诗情和清雅的郊野趣味,兼具世界主义的倾向。

-

这本书的配图多且精美,具有观赏价值。

-

延伸书单:《印象派遇见浮世绘》、《重寻巨浪:不为人知的葛饰北斋》、潘力的《浮世绘》《浮世绘的故事》、《江户时代的人气浮世绘画师》、《大名道中:广重、丰国名画百种》。

《江户艺术论》读后感(三):浮世滋味

1、

想起张爱玲曾说,“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人类一切的建设与结晶到最后终归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似乎也就不必徒劳,杞人忧天。然而,对一个心思细腻,面对四时风物极易感怀神伤的艺术家,面对文明日益浮华沦落,想必终究很难做到如此洒脱,而难免感觉心意难平。

像荷风一样,面对当今艺术的没落,也只好拨开过去的璀璨余烬,试图寻找一缕温热以慰藉内心。也许是一个并不妥帖的比喻,但某个时候,荷风确实让我感觉,他就像红楼梦中那个手持风月宝鉴的人,是如此贪恋于镜中的旖旎风光。当今艺术让人心灰意冷,不如去梦中寻找往日辉煌。

浮世绘在它出现的最初,并不是一种高居庙堂之上的高雅艺术,或许对很多彼时社会上有附庸风雅之癖的达官显贵来说,也并不能代表一种时髦入流令人称羡的审美情趣。可是它的价值与光彩,是随时代变迁而逐渐得以发挥出来,并且日益夺目显著。浮世绘因为不曾得到官方的认可与推崇,所以这种民间艺术,能以一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在平民阶层中自由生根,并获得蓬勃野生的空间,给人带来亲切而熨帖的温度。而得到官方推崇的艺术,往往却并不能真正为一个民族美学的光荣带来多少有价值有意义的贡献。

浓盛热烈的生活气息,在各派浮世绘艺术家极为细腻写实的笔触之下一览无余。以至于在凝视一幅浮世绘的时候,眼前所见仿佛随之变成一帧栩栩如生关于世俗生活的纪录片在放映,背后伴随嘶嘶拉片的声音。方寸之间看见世界。

即便后来西风东渐日盛,但西洋艺术的手法似乎并不适用于表现日本民族那种细腻隐约的心绪与情感。明亮而“包含太多意味与主张”的西方油画,并不能像一幅多情而感性的浮世绘,向观看它的人如踽踽密语一样分享其幽婉绰约的内在。浮世绘,在荷风看来,那种如灯影一样影影绰绰黯淡朦胧的色彩,正是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难以言喻的魅力所在。其“悲哀而孤苦的色调”,恰到好处与彼时社会环境下的风俗人情与审美情趣相应合。其中所蕴含体现的情感与心声,则完美寄托了江户时代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想到中国卷轴古画似乎一直不能媲美日本的浮世绘,能在世界享有同等关注与声誉。关于浮世绘与浮世绘艺术家的文字著作与影视纪录比比兼是,甚至一些我尤为欣赏的欧美艺术家也更热衷于日本艺术,并深受日本艺术的影响,譬如梵高,尤瑟纳,塔可夫斯基。而相比中国古代艺术,以各种形式推崇并致力于其普及者却寥寥无几。这个问题让我一度很难内心平衡。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艺术瀚海之中,大家更是层出不穷,原本应有更深厚丰沛的底气。不过后来我想,两者即便同属于绘画范畴,风格与内容却仍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没有做比的意义。

古老中国的文化精髓有禅宗与道家哲学,许多文人艺术家经历一生颠沛流离,最终将自我隐去,寄于山水。走向精神的超脱。最顶流的中国古画,其中寄托的是一种隐逸超脱的观念与心境,意蕴越发高远深邃。无尽留白,无声胜有声。欣赏的人若不具备同等阅历心境,很难真正抵达如此深邃渺远的艺术之境,而只能在其门外徘徊兴叹不得真味。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日本浮世绘的不同是,它或许并没有这样一种形而上的追求,而只满足于即时反映明朗热烈之现世当下。即便引车卖浆者流面对一幅浮世绘,也能一目了然它记录的是什么。因此,浮世绘总给我一种如电影导演在拍电影之前所绘制的分镜头脚本的感觉,一幅画面只要展开在眼前,很快一切景象就会栩栩如生跃动起来,顷刻之间市声弥漫,或是商人小贩的沿街叫卖,或是游女发出的吟吟浅笑,有时是幽寂铮淙的三味线,有时镜头则推移到远处,圆月之下恍惚之中传来翻腾起伏的海潮声。

兴盛繁华的背后,指向世事无常的主旨。“浮世绘借助其所描绘的美女的姿态与掉了色的色彩,各种勉力演奏着这无常的旋律。”

凝视一幅浮世绘,总给我一种眼前景象也许很快就会消失不见的感觉,如无常的牵牛花朝开夕落,又如张爱玲所说,“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越是热闹越是能看到热闹之后的冷清。所以要充分抓住最后一刻珍惜眼前盛景,享受当下。而事实确实如此,经历江户时代短短两百多年的辉煌,如火花刹那一闪,浮世绘的光辉很快就消隐在历史幽寂的长夜中,徒剩哀伤绰约的黯影。

2、

曾经以为最喜欢的浮世绘作品,是那幅大名鼎鼎的神奈川冲浪里。而膜拜的浮世绘艺术家亦非北斋莫属。

读过荷风对各派浮世绘名家及其作品的比对分析,才得以确认,更喜欢的浮世绘作品是来自歌川广重。藉由特别的色调,构图,远近景的巧妙安排,两相比对映衬之下,人不过是如微尘般的存在,是浮世图景中的微渺点缀。看广重的作品,人很少会是视线聚焦的主要对象,目光会不知不觉从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喧嚣市集中,徐徐上移,停留在如眼睛一样清冷观照人间烟火的一枚硕大圆月。热闹非凡的街衢之上,感怀神伤的视线转移到天空或地平线更远处。在广重的作品中,人是世界微尘一般的存在,仿佛在说,变动无常的世界,热闹只是刹那一时,只有天空中的月亮永恒,四季轮转永恒。

是这样一种世界观,宇宙观,一种恬淡的心境,没有太强的意味与主张,一种感性随意的品味与心思。在广重的作品中,那种或冷清寂寥,与闲寂随意的隐约黯淡的愁绪,不经意间与观看者的内心相融。

印象深刻且喜欢的一些作品是,春信见立绘中的一组坐铺八景。它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个日本化的艺术变体,画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巧妙喻指原作潇湘八景的主题,如,“用遮蔽日光的扇子喻指山市晴岚,用煮茶水的声音喻指潇湘夜雨,镜台喻指洞庭秋月,琴柱喻指平沙落雁的秩序井然,行灯之光喻指渔村夕照,以手巾喻指远浦归帆,以计时器喻指烟寺晚钟,以涂桶上的棉花喻指江天暮雪。”

其中丰富而委婉的意趣,不仅赋予作品全新的意蕴。又能感觉到一种不同文明彼此间的交融映照,最终呈现出一种玲珑殊异的美感。

而葛饰北斋的隅田川两岸一览三卷组图。“将跨越春夏秋冬四时季候的隅田川两岸的风光通览一过。”看这组图,不由让我想到中国的清明上河图。同样描绘彼时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攒动于街市之盛景,北斋的这组作品,则如同把清明上河图分割成为无数独立的景致,每一处景致的背后,都在讲述彼此各不相同的故事。

浮世绘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个特点,其色调,构图,在极为写实的笔触之下所展现出的丰盛热烈的世俗风情,而这一切的交互配合,又让一幅图绘于方寸之间弥漫出一种动感与乐感。几近趋于一致的人物神色动作,彼此之间似乎没有太过于明显的辨识度以区分,然而正是这种简洁明快反而勾起观者无穷无尽的联想。譬如我喜欢的一种创作形式,柱绘。其独特的尺寸与构图方式,更能凸显游女之窈窕风姿,并未全幅展现身形,而仅只是露出局部,却更能给人带来丰富余味,过目之后反而徒增深浓的未尽之感。

一幅画从物理层面来说,显然已经是一种属于过去式的存在。但在时间无尽的流转推移中,只要与一代又一代后继的观者邂逅,目光交融相会,却能于顷刻之间重生,绽放新的生命。每一位观者基于他们各自的情感与记忆,将开始一轮又一轮新的解读与创作。

3、

曾经也在上海北京两地博物馆专门看过几次浮世绘真迹展。但感觉通过一场展览仍然不能真正潜入浮世绘之魂。也许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的一种粗浅的趣味领略。直到读过荷风的文字描绘,感觉才真正得以初尝这种艺术之真味。荷风并非以一种专业研究者的眼光来分析,相反是以同样作为艺术家,作家的一种细致幽微的感性的审美去贴近,无形之中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惺惺相惜。这种静谧之中藉由艺术为桥梁的心神交汇是难得的。

虽然荷风在书中对江户时代各艺术门类均有论及,如戏剧,狂歌,但从个人审美来说,更感兴趣的唯有浮世绘,所以此文仅只是对浮世绘观赏之余随意记录的些许感想。

尤为难得之处是书中配图,映现于精良纸质,倍显精致细腻。图中纱帐经纬之细腻交织,服饰上的花卉图样纹理,云翳淡影,植物叶片,游女发丝,兼毫发毕现,清晰可辨,几可乱真于原作,观感并不亚于直面一幅真迹。且译文讲究亦有古意,与荷风所展开的艺术之境默契相合。

荷风说,“当时的艺术,不只是对它的时代与风景,而是对所有的事物,一概都怀有称赏、感激之情,并以此作为其感兴的最大源泉。”

生活高于一切。藉由图中所绘,看到彼时人们能以一种积极明朗的韧劲与态度,享受生活给与他们也许并不丰富的一切。世事流变之中,无论个人身处怎样的境遇,对生活始终能够怀抱丰沛的热情。这大概是面对一幅浮世绘最令人感动的地方。

(公众号同步更新:拾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