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是一本由张剑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02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读后感(一):别开户牗,力辟新径的佳作,包含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对近代日记文献研究有指导意义

这本书是作者研究近代人物日记的几篇论文,呈现了很多日记的细节。 张剑老师多年以来寝馈近代日记文献,整理了《翁心存日记》《绍英日记》等重要日记,近年又与徐雁平等老师合作,主编“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规模很大,影响力很大。影响力大,一方面是整理了很多稀见的文献,披露的很多珍贵的资料,为同仁研究提供了便利,另一个方面,在于这套丛书的整理者大多是刚刚迈入学术研究的青年人,这种鼓励和奖掖对学术新青年来说,是特别难能可贵的。 言归正传,本书这些论文都很有新意,为我们展现了一批不一样的近代人物。比如书中两篇关于翁心存的日记,就揭示了近代翁氏家族崛起的重要人物翁心存的日记文献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翁氏一门的家族文化。以前我们关注翁氏家族,多集中于与戊戌变法的关联者翁同龢身上,现在我们就可以拓展眼界,把翁心存、翁同爵、翁同龢父子联系起来看。 日记的特点就是细节特别丰富,所以日记文献的细节理所应当是大家首先关注的要点,这本书中写季芝昌、薛时雨、徐敦仁的几篇文章,就是从细节入手的,讲述的疾病话题、文章代笔、薪酬烦恼等,都是特别有趣的话题,感觉特别生活化,很接地气。作者的另一本《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也是这方面的佳作。细节入手,做微观研究,这种研究在唐宋时代是很难展开的,因为文献不具备。个人特别喜欢看徐敦仁这篇,幕客生涯,工作、学习、养家,还有那难以言说的抱负,给人的感觉就是生活其实很狼狈。 当然作者在讲这些趣事的时候,也并没有忘记揭示一些重要的学理性问题,比如讲薛时雨文章多为别人代笔时提醒我们:“在搜罗前人佚文时,特别是面对实用应酬类文体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凡未经本人或亲近之人认定者,虽可辑佚,但宜注明出处,并在引用时持审慎态度为佳。”这一点对明清文献整理特别重要。作者在讲高心夔与湖湘诗派关系的时候提到:“近百年来,我们研治近代文学,不免借助陈衍、王国垣等前辈的经验,他们的确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和便利的观察窗口,但有时也会使我们丧失开辟新窗口的勇气和动力,形成一种惰性和遮蔽。”前贤声音之“遮蔽”,我想这一定也是本书作者想改变的。 日记虽然处处充满了细节,但并不代表日记对宏大的历史叙述的背离,实际上日记也包蕴着宏大的历史叙述,《翁心存日记》里就包含了晚清官僚的吏治问题。作者还从《绍英日记》与溥仪《我的前半生》的勘对中澄清了若干重要历史关节的来龙去脉,使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学书写中的感受性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参差差别。祥麟是晚清重要疆臣,却没能在《国史传》和《清史稿》中留下传记,那么日记就是我们应该特别倚重的资料。其实,即使那些在《清史稿》中留下传记的人物,如果日记留存,日记仍然比这些史书的传记更重要。 作者以《中国近代日记文献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作为代前言,这篇文章可以用“高屋建瓴”来形容,该文介绍了当前近代日记类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与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问题,并提供了建议,这些建议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是作者多年从事近代日记文献研究的经验之谈。 张剑老师虽然整理了多部近代重要文献,但围绕这些日记,他写的文章并不多,一般就一两篇,但是我们读完了还想了解更多,所以不免觉得他在面上没有更丰富的展开,这让我觉得有些可惜,其实他应该多些几篇,毕竟整理者对自己整理的日记是最熟的,应该多揭示一些东西。我这不是批评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近代文献的量特别大,做到熟悉既已十分不易,适当集中深入挖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他总是毫不吝惜的转移阵地,发掘新天地。所以,读完本书,我的感觉是,作者勇猛精进,力开户牖,力辟新径,火力很猛,力道很足。

《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读后感(二):关于中国近代日记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

简要言之,张剑的《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有助于读者了解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日记文献的整体现况,掌握对其的利用方法,适合近代中国历史与文学研究入门者阅读。

这本基础(对研究者而言)小书,其实是一本张剑研究近代日记文献的论文集,收录文章共十篇,涉及历史人物有翁心存、季芝昌、薛时雨、高心夔、徐敦仁、祥麟、溥仪与绍英,从他们的日记中能“看”出什么信息,如何“看”,书中的文章都有详细的解析。书中还提到,对于近现代日记的研究,从关注其“有什么”已经逐渐转向关注其“是什么”,为研究时人日记者提供了研究走向的基本信息。

代前言《中国近代日记文献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则主要交代了近代中国日记(1840-1919)目前整理与使用情况,梳理与之相关的既存研究,指出目前研究界仍存在的问题,并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日记文献叙录、整理与研究”持续推进的基础上,强调其学术价值与意义,提出其未来研究方向的可能性。虽然这篇文章早于2018年发表在《国学学刊》上,但书中这篇跟进了学术进度,增补了2019与2020年的信息,值得一阅。

“吾日三省吾身”,是时人每日坚持书写日记的初衷。他们当时的所见所闻,与他们有关无关的大事小事,都被他们记录在日记里。因此有些日记留存下来特别琐碎,需要研究者用自己的“火眼金睛”,从一堆看似无甚价值的信息中找到历史的关键。日常生活、当时各地的习俗与文化因人而异,在这些日记中,那些与历史主流叙事不产生直接联系的这方面信息,恰好让我们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另一面相。书中《日常生活中的薛时雨》《一位晚清书启师爷的风雅生活》都可作为这方面研究的基本参考。

不同于实录或年谱,日记是较为私密的个人信息载体,它记录的更多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心底话”。今人习惯以史记、实录等官方文献了解传统中国统治阶层的政局之争,但鲜能在其中知晓当事人们真实想法,日记则在这方面起到不小的弥补作用。例如晚清光绪与慈禧先后离世,朝廷重臣、军机章京等人对此事的真实想法,对政局的观察与判断,都在各人日记中有所展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又例如书中《<佩韦室日记>中的肃顺及晚清社会》,就提到高心夔眼中的肃顺,肃顺是咸丰临终任命的顾命八大臣之一,同样是辛酉政变的重要当事人之一,史载肃顺形象比较同一——顽固保守、严苛骄横、不得人心——但在高心夔笔下,肃顺颇不一样。在应对英法联军进京的立场上,肃顺曾有过变化,是战是和实际看当时的形势变化。“其实肃顺本人和群臣都对战事缺乏清醒或稳定的认识,时和时战,犹豫不决”,是这本书对肃顺及其所处的晚清朝廷的最新看法。好闲若渴、仗义疏财、多情善感之词用在肃顺身上似乎不和谐,但在高心夔看来,肃顺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如果不看高的日记,或许我们都无法知晓,肃顺还有这样的一面。

日记虽为个人物品,但在古人观念中,它也是传家之物。时人撰写日记时,在记录每日经历基础上,总结工作或社交方面的经验,形成传世的家风家教,而后在自己身后时留给子孙后代,作为精神传承的重要参照。杜凤治写自己日记颇事无巨细,其意就在此。书中的《廉正传四海》,其实也论证了这一点。

阅读古人日记其实是一件累、痛并快乐着的事。古人多以毛笔草书书写日记,加之时间洗刷记载的纸本,不少留存下来的日记原稿模糊难辨,仅整理、叙录就十分消耗精神与体力。但在古人记载的信息中,我们又能了解不少教科书以外的精彩“八卦”,读之,又觉得快乐无比。解锁时人日记绝非易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者,看字也只是认字,如此,不如先翻阅《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有了基本认识,再跟随前人脚步,进入精彩的近代中国日记海洋里,自在遨游。

《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读后感(三):1840-1919年中国人所写的近代日记文献研究

随着近几年来国学热的升温,曾经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日记》再次冲上畅销书榜单,经久不衰。曾国藩终其一生都有通过写日记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的习惯,曾国藩也因他的日记内容,被人们奉为道德楷模和人生导师。

通过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晚清的文人士大夫有写日记的习惯的不在少数,日记不仅是他们收集资料,记录日常人生见闻、家训,撰写著作的记录文体形式,还是他们自省,提升自我道德修炼的重要工具。

其实孔子、王安石、申时行、冯玉祥、徐志摩、胡适、雷锋等人,也应该算得上是日记爱好者之一了。

早在20世纪上半中,日记就不仅是文人案头的读物、交流的谈资,而且成为文史研究的重要资料。由此催生的日记体文学,还在新文学运动中,作为文学生力军冲锋陷阵,为新文学的开拓立下汗马功劳。

胡适、鲁迅、周作人、郁达夫、丁玲、阿英、赵景深等人都为日记研究和日记文学的繁荣做出过突出贡献。

进入21世纪,日记研究主要涉及政治史、环境气候、地域文化、阅读史和书籍文化、传记学和个体意识、经济史和生活史、灾难史和疾病史、易代之际的科举和教育、日记与文学、出使日记或域外游记的价值等诸多方面。

今后的日记研究,应当致力于恢复日记的主体性,在重视史料发掘的基础上超越史料学。以中国近代日记文献为核心,遵循由实践到理论,由文献整理到文献、文学、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存思路,多角度、多方位地探讨揭示近代日记文献的丰富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字迹潦草难辨的日记,利用率低,终成为日记研究的一大遗憾。

不过,也有令人惊喜之处,比如晚清著名政治家翁心存日记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我们得以窥探到当时的世风与人情。

翁心存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繁琐的礼仪社交活动,我们得以看到其在官场礼仪和世俗应酬活动中花费掉了人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悲又可笑又无奈,不禁自省我们现代的俗世社交活动之于人生的意义。

另外,从常熟翁氏家族的家信里,我们还能观察到克己知足、廉洁奉公、报国恩、扬祖德是翁氏家族共同遵循和自觉维护、逐代传承的一种精神范式与家族文化。

1960年5月,陶铸在对华南师范学院和暨南大学师生的一次讲演《理想,情操,精神生活》一文中曾指出: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阅读这本书之后,发现与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具有私密性性质的日记比较大不同的是,晚清的文人士大夫主要是通过“自省日记”来强调自我的“修身”实践,这也因此成了我们研究晚清历史、家族志等的珍贵史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