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浮世绘读后感100字

浮世绘读后感100字

《浮世绘》是一本由潘力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页数:4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世绘》读后感(一):奇异的写实风格

我记得自己在上高中左右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日本的浮世绘,当时完全什么也不懂,就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境,一种很古朴的感觉,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心里想,当时的日本人真的长这样吗?好怪异啊,看了大奥之类的日本剧以后,又慢慢的有点理解这类作品了。

过了很多年,有一次在书店里又看到了浮世绘的书籍,立刻就买了,我觉得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好像可以理解了……

《浮世绘》读后感(二):日本美术起源

日本文化和艺术的起源,从绳纹时代原始神道开始, 古代日本人把生命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崇尚自然和生命一体化的宇宙观,以及对性观念的开放。这种原生文明在受到中国和欧洲艺术相继冲击的时候依然深深隐藏在日本人的血脉里,日本民族具有不断吸收外界文化 、融合自身的"绳魂洋才"的能力。浮世绘历经两百多年的兴盛,继承了日本美术古典特征之时也积极舶来宋元明朝代版画、花鸟画和欧洲透视法的精髓,积极发展自身特点,成为了日本美术史上最耀眼的存在。

日本美术和文化的精髓在于物哀、空寂、闲寂六个字。

讲究事物的不对称、不完整和奇数性的残缺,孤寂之美。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朦胧和寂寞最具魅力

《浮世绘》读后感(三):日本这个民族越了解越神奇

午休粗略翻完一本【浮世绘】

愈发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完全全独立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交融。那些我以为是固有文化的内容,可能几千年前也来源于其他种族宗教。疫情让大家从此有了social distance,但精神文化世界的gap其实早就形成了。这个分界线从来都不是国家,是偏见。

《浮世绘》读后感(四):浮世绘中蕴含的艺术史

如果只读一本关于日本浮世绘的书,当属这本。应该是作者在其论文基础之上再版修订的、对于浮世绘的全面介绍。因为要参观本地博物馆的浮世绘特展,特意找来相关书籍来翻阅:西方艺术对来自东方的影响往往一笔带过;日本人写的书,侧重于浮世绘如何走向世界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而我看到的展览的介绍偏重于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而这本书比较客观,全面介绍了浮世绘的起源、发展进而延伸到日本文化的特点,与中国文化、西欧文化的对比,相互间如何融合、交互影响。我之前在欧洲旅行,明显能感受到西欧对东方文化的印象以日本为重,在丹麦著名的设计博物馆,专门一个展厅讲东方文化,却以日本的和式设计包括日本的灯饰、椅子、家居等为代表,中国部分只挂了一幅山水画和一个青花瓷瓶,当时我还有些不平与不解,这本书梳理出了这三者交互融通的路径,这种既融合又独立发展的艺术史,让读者可以开阔之心去理解每一种文化自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风格,恰恰这些多元中所蕴含的独特构成了人类灿烂的文明。

《浮世绘》读后感(五):东方的永恒

“绳魂”是日本文化之灵,浮世绘的描画对象从人以为始至自然达其巅,自然之子的身份隐现在这种作为里。自然之子的身份,让他们在整体的文化上未妄求高于自然,他们无比安享与自然本体之亲近,来如未来,未归如归。 东方绘画中非写实的自然,擎带了画者的敏感情味。在同文化环境观者的眼中,熟悉的文化性自然认识信息被重现,他们可以立刻识别画面中的安宁与深情。在异文化环境观者的眼中,山非山,水非水,海洋的颜色也是未谋面的神秘,陌生化的熟悉景象,带出了无穷的魅力。更有意思的是,葛饰北斋作为外国人眼中最能代表浮世绘的画家,他恰恰破出去日本味道,而是愿意以画为画,这实际更有日本味道。他本人如同他描绘了一生的富士山,成为神岳。这就是活生生的前现代,一种已有风格的成熟文明,夹杂些微的原始蛮荒,这是不可解除、不可祛却的自然神魅。日本文化里似全有稳定的自信,当它被更广阔的世界承认、被他们看到时,它又徐缓的自视他人目光中的“我”影貌,并以此惊感,以此更有珍重自我。 我拿书在手里细玩,想着如果有地震这本也带走好了,列入地震随身带名单。名单的首位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陶庵梦忆》。 今时风雨前夕,总想着可逃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