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单身男子》读后感精选

《单身男子》读后感精选

《单身男子》是一本由[美]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1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身男子》读后感(一):“我们去游泳吧”

《单身男子》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单身男子》读后感(二):出版社的半把剪刀

在成书里,译者在原稿中的部分译注被精准地消除了。这种编辑中带导向性的删减被田晓菲称为“半把剪刀的锋利”。

可以体谅,近年冷风这么吹,尤其是对性少数题材,出版社也有压力。但这些译注背后有作者的思考。伊舍伍德在小说中提及的作者、作品,除了文学性,往往还考虑到背后在性别平权运动中的政治性。对于缺少这部分背景知识的异国读者来说,这些言外之意只能通过注释才能显现。

现将这些被掩盖的四条注释按页码罗列如下,望读者能体察作者的用心,也作为对出版小剪刀的小抵抗。

1、P11,哈特·克兰(1899-1932):美国著名现代诗人,其诗作广泛使用象征和隐喻,以晦涩难懂而著称。代表作是长诗《桥》(bridge)。困扰于自身的同性情欲,于32岁时在墨西哥湾投海自尽。

2、P36,A Season in Hell, 法国诗人亚瑟·兰波Arthur Rimbaud 1873年出版的散文诗,是兰波本人唯一发表的作品。兰波是天才诗人,超现实主义诗歌鼻祖,曾与象征主义诗人保罗·魏尔伦成为巴黎诗坛著名的同性情侣,并一同私奔至伦敦。

3、P36,Seven Pillars of Wisdom,英国作家T.E.Lawrence 1926年出版的自传,其中讲述了自己作为联络官参加阿拉伯起义的冒险经历。书的序言“致s.a.”被认为是写给作者的同性爱人塞利姆·艾哈迈德 selim Ahmed。

4、P40,《索多玛一百二十天》,法国萨德侯爵的作品,故事讲述四个富有的男性,为了体验狂欢性爱,绑架46名年轻男性和女性,并对其进行性虐待、酷刑和屠杀。

《单身男子》读后感(三):单身

另一个世界

喜欢游泳的人会很沉迷于水下的世界。在水中,世界是静音的,在水中,世界是赤裸的,时间跟随着身体被无限的放大,拉长,而那些爱的人,拥抱,环绕。

以上就是电影版的《单身男子》的开头,也是书中的两位主角。

书中从醒来开始,从“在”和“现在”开始,意识慢慢的滑入人类世界的规则,告诉自己的名字也告诉了读者,我是“乔治”。在通过窄窄的楼梯时,身边熟悉的触感已经消失,我的“吉姆”死掉了。然后就是一阵绞痛袭来,他吃着水波蛋、是个被终身监禁的囚徒,开始了一天:开车,上课,见朋友,约会,死去。

分手演习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写这本书的时候恰逢和自己的男友遭遇感情危机,内心敏感的人往往会提前设想一遍分手后的日子以至于真正来临的那天不会难以承受,他完整的设想了一遍没有了男友的一天他会如何度过,平淡而又忧郁,重读带给我的震撼远远大于了第一遍,于是和乔治一起痉挛。他无法给别人透露吉姆死亡的讯息,只比作一次远行,而他的世界,被带走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开始自言自语,浮想联翩。

临近死亡的超脱感

“我们所见的所有的生物都将一直挣扎直至死亡,这并非出于勇敢,只是没有其他选择罢了。”

“假如会是没有时间伤感的世界,我也不想活在这个世界。”

乔治和吉姆的爱情,就好比他们躺在沙发的两端,看着各自的书,不做言语,灵魂就已经开始在交流了。而眼下,内心随着世界混乱不堪,即使不纠结于这些无聊的标签化行为,而人又是为了什么而活?

灵魂离开了躯壳,而躯壳又会像垃圾一样被处理掉。只剩下无尽的黑暗。写到这里,想到聂鲁达的诗:

“有时我起的很早,我的灵魂还是湿的。”

没有恋爱的人内心是坚强的,而恋爱中的人们一旦失去了心中所爱就会变得无比脆弱,藏匿于字里行间的自然之中,书中的乔治死掉了,现实中的伊舍伍德活了下来,和他的爱人一直恩爱直至死亡,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感觉他已经“死”过一次了。

《单身男子》读后感(四):少数群体

在刚过去的5月17日(国际不再恐同日),一个公众号推送了几封听众来信,写信的人是性少数群体,他们和本书的乔治一样不被理解,无人倾诉,感到困惑,迷茫甚至痛苦,比起其他人,他们似乎被更大的孤独感裹挟着。虽然那几位听众还未曾像乔治一样遇到挚爱,一起生活了十六年后又面对挚爱意外死亡的痛苦,但是他们也和乔治一样,正在和自己,和生活,和社会挣扎。

本书写的是乔治失去了挚爱后一天的生活。我看到了这一天乔治看到的事,遇到的人,听到的声音,他的心理活动,他对吉姆的回忆。我感受到乔治的悲伤和孤独,这个中年男人,有一份稳定但并不能给他任何慰藉的工作;完全不了解他,只视他为一个会工作的头脑的同事;无法理解老师要表达什么只盼着到点就下课的学生;偷偷张望乔治的生活并觉得这个男人一个人生活奇怪而可怜的邻居...

乔治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说,“...少数群体是那些可能跟我们长得不同、行为举止不同、想法不同的人们,有我们所没有的缺点。我们可能不喜欢他们的外表和行为方式,我们可能厌恶他们的缺点。与其把真实感受和伪自由派的多愁善感搅和在一起,还不如承认就是不喜欢,就是仇视。如果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我们就有了安全阀;有了这个安全阀,我们对少数群体进行迫害的可能性反而会降低...但我知道这个理论现在并不流行。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相信,如果对一个东西忽视得够久,它就会消失不见——”在乔治的这一天中,他有过几次像这样直白激烈的表达,但是这些表达并没有得到期待的反馈,就好像你费力朝海面投掷一块大石头的时候,你以为接下来肯定能从海面看到被石头激起的浪花,结果什么都没有,你甚至发现,这个海是假的,它是静止的一幅画,所以不管怎样你都无法得到任何回应。这大概就是现实给乔治的感觉,冷漠,无止境的冷漠。这种冷漠感加强了他的孤独感,理解自己的人永远离开了,在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人理解自己吗?一个人的一生又能找到几个知己?

人作为群居动物,好像只有和他人之间产生了联系才是完整的人。你是你,但你又不仅是你,你除了是你,还有其他角色,子女,父母,学生以及其他工作带来的角色,而这些角色中,除了“你”这个角色,其他都是社交带来的头衔,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没有社交的人似乎无法拥有完整的生活。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少数群体不被理解时会感到无助和痛苦,也许你会觉得,何必去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当这种不被理解扩散,你会发现,你根本逃不掉这种不被理解带给你的困扰,因为你无法做到不社交。我记得之前看到的一个短视频,是一位父亲说自己有一次带女儿去超市,结账的时候,排在他们前面的是一位黑人,女儿当时就问,“爸爸,为什么他的皮肤是黑色的?”黑人听到了就回头看着这对父女,这个时候,父亲问女儿,“如果让你在房间里挂几幅画,你愿意只挂一模一样的画,还是不同的画呢?”女儿回答,“当然是不同的画。”于是父亲说,“对了,这就是为什么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会选择不同肤色,因为这样世界才更丰富多彩。”

性少数群体的现状会等到改变的那一天吗?我觉得会,只是这可能会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但是等到那一天,这个世界上就会少很多孤独的乔治。

《单身男子》读后感(五):绕不开躲不掉的孤独啊,幸好有爱

这个故事要概括起来很简单,一个痛失至爱的同性恋中年男子乔治,如何度过了生命最后的24小时。因为电影的印象和书名的导向,从“单身男子”的角度去开始阅读,过程中迟迟不见肝肠寸断、百转千回的爱情回忆。胃部痉挛、晨间塞车、邻居不咸不淡的问候,孩子不讲道理的吵闹,课堂,网球场,健身房,酒吧……嗯?就这?我一边纳闷,一边好奇,并且不自觉开始解构书名,剥离种种标签,去掉层层预设,看到最后,如译后记所说,a single man,正是独自一人。没有比这更精准的解释了,与其说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不如说是关于孤独,从非常具体的关于乔治的孤独,泛化至普遍的人人皆有的孤独。于是这本书就比想象中好看更多。

上世纪6、70年代的美国,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并不像现在这样开放,人们保守、利己、伪善,乔治和吉姆是少数派,在吉姆的家人眼里,乔治只是普通室友,在乔治的邻居眼里,消失的吉姆只是回了家,具体原委不可言说。这是乔治的身份孤独。

关于他们爱情的细节,在原著里零散提及,且多是一种氛围,无处不在,又细微平淡。24小时里的乔治,人物形象已勾勒分明,有些些神经质,不喜欢小孩子,心理活动丰富,随机切换社交面具,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些嫌弃,对大学教授的身份感到幸运,对夏莉有牵挂,对英国有乡愁。而吉姆形象模糊,像是一个象征,一个专属于乔治的隐秘爱人。这是乔治的情感孤独。

书中多次体现,在课堂内外,在与同事的闲谈中,在和肯尼的独处中,乔治都十分渴望精神交流。他授课时思绪飞扬、直抒胸臆,可是学生们并不感兴趣,他们更关心作业和成绩。在与肯尼海滩嬉戏时,他觉得自己逃脱了万家灯火间那种世俗的无趣,拥有了短暂的生机。他觉得自己像一本书,一本没法自己读给他人听的书,自己都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他需要别人来读,他渴望别人读懂。可是没有人好奇,没有人深究。即便是他看好的学生,接近他似乎也只是为了浅尝辄止的调情。这是乔治的精神孤独。

乔治的最后一日悲惨吗?其实我并不觉得。他有喜欢的工作,稳定的社会地位,有相亲相伴的友人,有青春洋溢的学生,有残花败柳一般的昔日情敌,甚至还有激情四射的暧昧瞬间。他失去过珍贵的东西,懂得如何最低限度维持活着的体面,他冷眼旁观,克制隐忍,他并非深陷绝望,他只是不自知,他已经开始找寻下一个吉姆。可是他还是毫无征兆地离去了,在深夜,在睡梦中,无声无息。这像极了一个暗讽,你看,无论如何,死亡这种终极孤独,永远是逃不掉的。

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48岁的作者伊舍伍德在海滩上遇见了还不满18岁的唐·巴查迪。他们出双入对,从不掩饰和讳言伴侣关系,相伴30余年,直至1986年伊舍伍德病逝。两人中间一度分手,而后伊舍伍德开始创作《单身男子》,幸运的是,当1964年小说出版时,两人重又复合。乔治的心路历程正是伊舍伍德自身心境的写照。伊舍伍德用这本书和自己的经历,为同性恋正名,为少数派发声,爱是跨越性别、年龄、经历、阶层等等因素的勇敢者的游戏,爱生于孤独,也是抗拒孤独的最佳方式。

乔治的故事已经结束,伊舍伍德的故事仍被传颂,而我们的故事就是现在。愿有爱之人也能好好被爱,愿抵抗孤独的路上不再孤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