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聪明养育读后感100字

聪明养育读后感100字

《聪明养育》是一本由周洲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聪明养育》读后感(一):什么才是聪明的养育?

什么才是聪明的养育?以此为题,是因为有一本新的育儿书叫《聪明养育》,它重新给了我关于养育的新答案。

本书作者周洲,前央视主持人、制作人。看书封面的时候就觉得美女很熟悉,原来就是我们熟悉的央视少儿频道的主持人,脱去“主持人”的外衣,才发现今天的她是全球家庭教育理念践行者、家庭教育品牌“有养”创始人兼CEO。她提出“给孩子更好的父母”的全新理念,致力于1~12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输出及传播,围绕家庭教育的核心,打造了有养短视频、KOL专家库、知识付费为核心的内容矩阵、网综等现象级产品。

跟她一样的前央视主持人还有张泉灵,她是少年得到公司董事长,少年得到是一款为7-15岁少年提供定制化学习服务的App。

从央视主持人到走上育儿道路,她们的背后也有很多故事,但是回归自己的内心,她们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多的回归家庭,有事业,也能更好地当好父母。

什么才是聪明的养育?在缓解父母焦虑的同时提高认知、优化教育思维,并分享多种有效解决问题的实操技巧与方法,让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少走弯路,实现聪明养育。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教育观 如何定位父母角色

如何定位我们作为父母的这个角色?我们是父母,也更是我们自己。所以在育儿中,我们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做一个觉醒的父母、做一个成熟的父母,甚至可以做孩子眼中的英雄。

觉醒教养方式,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扔掉我们的自负感,作者推荐的方法就是“不表态”,无论孩子做什么,都不表达我们的态度。比如孩子说将来想当模特,我们不要去说她的缺点,比如孩子想当赛车手,也不用去说赛车是危险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放手,不管孩子做什么,有没有成绩,我们都只是他们成长的见证者。孩子只有摆脱他人的期望,才能以已为荣,才能和父母与他人之间建立起健康、独立的人际关系。

我们都想做天底下最好的父母,但是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所以也要扔掉“完美父母”这样的头衔,活在当下,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育儿过程中,我们还特别需要摆脱情绪的困扰。如何摆脱情绪的困扰,这些在书里都给出了答案。当情绪来的时候,我们首先可以停下来做一次深呼吸,其次,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为什么会受刺激呢?第二,我为什么对孩子那么不满意?第三,孩子是不是触碰到了我的哪桩心事?”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换一种说法就是,你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你可能回忆出你小时候受欺负的一次经历,你可能会因此找到伤痛的源头。

再次,跟过去道个别,回归平静。

最后,待情绪平复后,跟孩子好好沟通,就事论事,摒弃个人情绪。

在养育过程中,我们难免自身就存在各种问题,但这并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不能觉醒,一旦觉醒,我们一样可以成为好的父母,实现聪明养育。

第二部分 方法论 如何给孩子更好的爱

第二部分是方法论,在育儿中要实现聪明养育,必然要有好的方法。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人的一生,首先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其次就是结婚后重新组成的家庭。我们不能左右我们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现在的家庭。

另外作为父母,我们再忙也要学会高质量地陪孩子。在我们育儿中,我们可以有钱给孩子买很多东西给孩子,但是我们不能用其他东西来代替我们的陪伴。养育孩子就是要有切切实实地陪伴,高质量的陪伴。

另外作者还给出了建立安全型依恋的模式以及如何用语言去滋润孩子的大脑。当然任何一个养育方式都不能复制的,我们要运用更符合自己孩子的个性化教育方式。

在人的一生,父母的语言最容易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本书分享一个3T原则:共情关注、充分交流、轮流谈话,我们可以学习后,充分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与孩子建立亲密而稳固的亲子方式。

本书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是实操法和工具箱,教我们如何实现轻松高效养育和如何提升父母的胜任力。在这本书中关于育儿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特别有说服力,方法也较为实用。

而且相比其他育儿书,这本书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每一章节背后,附带一张思维导图,看完一章节后,再回顾一下思维导图,思路会更清晰。当然还有“聪明养育小贴士”“聪明养育小练习”,我们在读完一章节也可以看看这些小贴士、小练习,多问自己一些为什么,意识到什么,才能真正改变我们自己的养育方式。

育儿书很多,育儿方法也很多,在书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家的育儿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聪明养育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作为父母,我们共勉吧!

《聪明养育》读后感(二):超越原生家庭,培养更好的下一代

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是否在每次父母不理解、打骂你的时候,都会想,以后我有孩子了,一定不会这样,我要更好的倾听,我要更好的交流,而当我们成为父母时,孩子不听话、拖拉,大脑里是否就出现了,以前父母如何管教我们的画面,我们就直接照做了,根本没想过当时我们说的改变。我们也打骂孩子,直接复制了父母的行为,我们没有改变,但当我们打骂完孩子后,又会懊悔,为什么我会成为父母那样呢?

这就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如果没抓住改变,只会无限的复制,做了原生家庭的延续。想要超越原生家庭,培养更好的下一代,我要给你介绍这本书——《聪明养育,给孩子更好的父母》。

《聪明养育,给孩子更好的父母》这本书,是我们童年熟悉的《大风车》主持人——周洲编著的,她是全球家庭教育理念践行者,家庭教育品牌“有养”创始人兼CEO,还是主持人、节目出品人、制片人、儿童剧制作人,提出“给孩子更好的父母”的全新理念。致力于儿童教育、父母教育多年,吸纳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在大量科学跟踪研究和儿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可供参考的高效教育模型,进而推出了《聪明养育,给孩子更好的父母》这本书。

《聪明养育,给孩子更好的父母》这本书分别从教育观、方法论、实操法、工具箱四个方面切入,分别探讨如何定位父母角色、如何给孩子更好的爱、如何实现轻松高效养育、如何提升父母胜任力。在缓解父母焦虑的同时提高认知、优化教育思维,在下意识的改变中完成聪明养育和自我成长,书中分享多种有效解决问题的实操技巧与方法,让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少走弯路,实现聪明养育、轻松养育。

本书由心理学家、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儿科专家、【国民奶奶】张思莱作序推荐,由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凯叔讲故事创始人——王凯、倪萍姐姐、虎妈——刘璇倾情推荐,是切合当下养育需求,每一个家长都需要好好研读的一本育儿宝典。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书籍,跟着周洲老师一起学习如何实现超越原生家庭,培养更好的下一代吧。

管教的第一步,永远都是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去情绪化管教是一种关系导向的教养方式:从亲自关系出发,鼓励父母与孩子合作,通过爱与欢声笑语,借助爱和理性获得更好的管教效果。

去情绪化管教

书中介绍了几个建立情感联结的策略:

1、关掉脑中对事情消极的预设——“鲨鱼音乐”。

我们在与孩子相处时,需要注意脑中的预设。当你的孩子与比他小几岁的孩子在隔壁房间玩具汽车,突然,小一点的孩子开始大哭,你走进房间发现玩具汽车在你孩子手里,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盯着你的孩子质问道:“你为什么不给他玩?”如果那个哭着的小孩解释说:“不是的,阿姨,我是刚才摔倒了,疼哭的。”此时,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意识到,你的预设是错误的。

在我们去管教孩子的时候,请先暂停几秒,听听自己脑中想的是什么预设。放下消极预设,指导我们感觉自己已经放下了恐惧、期待和过分敏感时,再去给予反馈。

2、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有效管教的基石。当你心怀好奇时,就不会被当下的情况困住,也不会觉得被挑战,更不会感到很愤怒。

这里父母需要主动去探求为什么,多在脑中问“为什么”,让自己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好奇,去思考孩子的内心需求是什么。

3、聚焦怎么说

父母对孩子说了什么自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么说。

不同的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是这个“怎么说”,决定了孩子对自己和父母的感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此时的反映,还决定了双方是否能获得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从长远来看,这也决定了孩子能从中习得什么样的待人之道。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呢?

书中介绍了四个建立情感联结的的步骤,这四个步骤的循环构成了情感联结:

步骤1:安慰

最有利的安慰方式是用肢体接触。无论是用手指轻捏,还是大大的拥抱都具有神奇的力量,能迅速缓和紧张的局面。

为什么亲密温暖的肢体接触是最有利的安慰方式呢?因为安慰会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就是“我对你不会构成威胁”。

最快的传达安全感和无威胁感的办法,是低于孩子的实现,摆出放松的姿态。同时,将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相结合,向孩子表明:“我就在这里陪伴你。我会安慰你、帮助你。”这样孩子会很快就冷静下来。更神奇的是,在你摆出放松的、不惧威胁的姿势后,也能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比任何一种让自己快速冷静的办法都管用。

步骤2、3:认同和倾听

关于认同和倾听,这二者的核心是,想孩子的主观感受靠拢,去理解和接纳他的感受。

步骤4:反射

反射这个步骤要求,不光听懂孩子的话,还得让他知道你真的听懂了,这个听懂的反馈很重要。

反射的方式——既要把孩子的感受反射给他,又不能强化他错误的认知。

我们还可以创造性地处理问题:

比如幽默和耍宝。

在孩子年龄比较小时,幽默和耍宝能彻底改变亲子间互动的方式。比如:用傻傻的语调跟他说话,诙谐地摔个跟投,或者用点搞笑的小手段。

总之,让事情变得有趣起来是戳破孩子情绪泡沫的绝佳办法。

平时多想点创意,保持幽默,多做做这方面的练习:试着来点幽默,试着犯一次傻。集市你并不喜欢这样,也请努力表现得更有创意一些。避开那些冲突,否则它们会吞噬你的生活,夺走你们亲子关系中的那些乐趣。

每一个孩子,每一次管教,都不可能一模一样。所以,不要期待能有一种万金油式的工具帮你解决所有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精进,不断总结改变,不再像原生家庭那样单纯地对孩子进行管,而是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与他们保持友好的合作,理性地向孩子传递爱,这样才能超越原生家庭,培养出更好的下一代。

《聪明养育》读后感(三):6个教育原则,4个步骤,让孩子无“童年焦虑”

最近电视剧《小舍得》正在热播,其中由蒋欣扮演的田雨岚(子悠妈妈),为了让儿子成绩名列前茅,给子悠报了许多辅导班,每天不停地刷题刷题,导致子悠不堪重负而崩溃。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超限效应”,指的是由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子悠就是在田雨岚的过度“鸡娃”下出现了心里问题。 《小舍得》用七分现实,三分夸张的艺术手法,将现实中的教育热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当代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过度焦虑与矛盾,更是引发全民网友的聚焦和热议。 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曾说过:时代抛弃你时,连声招呼都不打! 是的,日新月异的时代,无数7080的父母们,在现实的残酷暴击下内心焦灼。父母的这种焦灼心理也殃及到下一代身上,“鸡娃”的行为背后,就透露出了父母深层次的焦虑,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过度“鸡娃”就非常容易让孩子“童年焦虑”。如何才能避免呢?读过《聪明养育》你一定会被其中深入浅出的内容所启发。 本书作者是央视前主持人周洲,致力于1-12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输出及传播,倡导新生代父母要升级教育理念和养育方式,做有“胜任力”的父母,提倡“给孩子最好的父母”。同时,围绕家庭教育的核心,于2016年10月创建了家庭教育“有氧”品牌,深受百万父母信赖。 她分别从“教育观——父母角色定位”、“方法论——给孩子更好的爱”、“实操法——高效养育”、“工具箱——提升胜任力”四个方面,用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科学养育方法。在此,分享两点: 一、遵循“6A”原则,建立良好的亲子情感联结。 “每个孩子在降生时都是自带说明书的,有的孩子天生胆小,父母就要为他营造温柔舒适的氛围;有的孩子天生大大咧咧,父母就需要坚定地与其沟通。” 十分认同这段话。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养育方式也各不相同,尊重孩子,这是建立健全人格的关键。 唯有孩子人格健全才能适应未来,创造价值和幸福生活的基础。而人格是否健全,取决于是否成长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是否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鲍恩认为: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关系模式和亲子关系模式,会持续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人会倾向于复制早期原生家庭中建立的关系模式。 因此,父母遵循接纳、赞赏、关爱、时间、责任和权威“6A原则”,才能保证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前4A是帮助建立亲密关系,来支撑后2A。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做到接纳和包容孩子的一切优缺点,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机会,对孩子所遭受的一切能感同身受,这样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才能亲近,情感才能更好的联结。 教育家李玫瑾教授说:“3岁之前有恩与他,3到6岁立威与他,威就是规矩。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而现实中,有太多因情感无法联结,亲子关系糟糕的家庭。给你4个步骤,循环地不断使用它,就能破局,步骤如下:安慰、认同、倾听和反射。 1、安慰。最有力的安慰方式是肢体语言,例如拥抱、爱抚或拉手等动作,以此舒缓紧张的局面。 2、认同和倾听。这是向孩子主观感受靠拢的重要环节,理解和接纳他的感受,也就是做到共情。 3、反射。实质就是父母要对孩子直接表明立场,反馈想法,或是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向他们反馈他们不能理解的事。反射时既要感受反射给他,又不能强化他错误的认知。 如果父母能遵循“6A原则”4个步骤来处理孩子问题,相信一定能实现高效、轻松地解决问题,孩子不抗拒不逆反。 二、借助游戏力量,帮助孩子摆脱童年焦虑。 游戏是孩子快乐童年,形成最初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度,同时其趣味性、生活性、模仿性能极大地促进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再现生活场景、模仿和练习社交能力,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将规则根植于孩子的内心,逐渐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 游戏也是父母清楚地听懂孩子心声,让孩子接收到父母的接纳、信任与支持的重要环节。 很可惜的是如今6-12岁上学的孩子,父母怕游戏时间影响孩子学习,因此游戏时长逐渐被压缩。导致孩子有负面、消极的情绪时得不到释放而集结,就会逐渐演变成孩子成长中隐形障碍,这就是“童年焦虑”。 “童年焦虑”形形色色,如羞于表达自己、不敢尝试新事物、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做选择是迟疑不决、很难接受生活中的小变化、常常为小事发脾气、坏情绪产生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表面顺从而内心不开心等。有类似情形发生,就说明孩子很可能陷入焦虑的状态并且无法摆脱,无法直接表达出来。 通常,孩子在焦虑时情绪会有4种反应:情绪失控、极力逃避、咬紧牙关和直面感受。 无论是哪种反应,通过游戏去释放是最安全、健康的方法,推荐3个游戏。 1、焦虑测量计。即把焦虑变成温度计那样具象的刻度,用1-10表示焦虑的程度,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就可以一起来制定焦虑测量计。 当孩子一旦出现情绪反应,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真实的情绪到达哪个指标,可以试着问:你现在的紧张程度到几了?帮助孩子察觉内心感受,有利于孩子逐渐平复心情,解除安全警报。 2、“停走停”游戏。有孩子对生活中的某件事特别恐惧,如剪指甲、剃头发,父母就可以玩这个游戏,探知孩子情绪反应,同时也给孩子表明态度。 如剃头时,爸爸拿剃子站在孩子3米远,告知孩子游戏规则,只要他喊“停”爸爸就一定会停下,喊两个停之间必须有一个“走”。说“走”时爸爸才能继续走,即便剃子在头上游走,喊“停”即“停”,通过这种走走停停的方式,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面对恐惧,父母的耐心在此时尤为关键,这是让孩子自行掌控可承受的恐惧范围。通过亲子的互动游戏,既放松了心情,又学会直面恐惧。 3、牵绳游戏。拉一根绳子,一头孩子拉着,一头大人拉着后腿,边退边报步数,直到孩子喊“停”。这个游戏对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问题有效。 让孩子拉绳子也能感受到与大人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同时也能让孩子用好奇心战胜焦虑。 除了以上3种游戏,战胜“童年焦虑”的游戏还有千万种,父母要学会举一反三。同时要用一颗平常心接受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平凡,遵循6A原则,4种步骤,理解、倾听、认同、安慰、反馈,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焦虑”。

《聪明养育》读后感(四):6个教育原则,4个步骤,让孩子无“童年焦虑”

最近电视剧《小舍得》正在热播,其中由蒋欣扮演的田雨岚(子悠妈妈),为了让儿子成绩名列前茅,给子悠报了许多辅导班,每天不停地刷题刷题,导致子悠不堪重负而崩溃。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超限效应”,指的是由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人们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子悠就是在田雨岚的过度“鸡娃”下出现了心里问题。 《小舍得》用七分现实,三分夸张的艺术手法,将现实中的教育热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当代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过度焦虑与矛盾,更是引发全民网友的聚焦和热议。 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曾说过:时代抛弃你时,连声招呼都不打! 是的,日新月异的时代,无数7080的父母们,在现实的残酷暴击下内心焦灼。父母的这种焦灼心理也殃及到下一代身上,“鸡娃”的行为背后,就透露出了父母深层次的焦虑,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过度“鸡娃”就非常容易让孩子“童年焦虑”。如何才能避免呢?读过《聪明养育》你一定会被其中深入浅出的内容所启发。 本书作者是央视前主持人周洲,致力于1-12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输出及传播,倡导新生代父母要升级教育理念和养育方式,做有“胜任力”的父母,提倡“给孩子最好的父母”。同时,围绕家庭教育的核心,于2016年10月创建了家庭教育“有氧”品牌,深受百万父母信赖。 她分别从“教育观——父母角色定位”、“方法论——给孩子更好的爱”、“实操法——高效养育”、“工具箱——提升胜任力”四个方面,用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科学养育方法。在此,分享两点: 一、遵循“6A”原则,建立良好的亲子情感联结。 “每个孩子在降生时都是自带说明书的,有的孩子天生胆小,父母就要为他营造温柔舒适的氛围;有的孩子天生大大咧咧,父母就需要坚定地与其沟通。” 十分认同这段话。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养育方式也各不相同,尊重孩子,这是建立健全人格的关键。 唯有孩子人格健全才能适应未来,创造价值和幸福生活的基础。而人格是否健全,取决于是否成长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是否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鲍恩认为: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关系模式和亲子关系模式,会持续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人会倾向于复制早期原生家庭中建立的关系模式。 因此,父母遵循接纳、赞赏、关爱、时间、责任和权威“6A原则”,才能保证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前4A是帮助建立亲密关系,来支撑后2A。也就是说,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做到接纳和包容孩子的一切优缺点,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机会,对孩子所遭受的一切能感同身受,这样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才能亲近,情感才能更好的联结。 教育家李玫瑾教授说:“3岁之前有恩与他,3到6岁立威与他,威就是规矩。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而现实中,有太多因情感无法联结,亲子关系糟糕的家庭。给你4个步骤,循环地不断使用它,就能破局,步骤如下:安慰、认同、倾听和反射。 1、安慰。最有力的安慰方式是肢体语言,例如拥抱、爱抚或拉手等动作,以此舒缓紧张的局面。 2、认同和倾听。这是向孩子主观感受靠拢的重要环节,理解和接纳他的感受,也就是做到共情。 3、反射。实质就是父母要对孩子直接表明立场,反馈想法,或是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向他们反馈他们不能理解的事。反射时既要感受反射给他,又不能强化他错误的认知。 如果父母能遵循“6A原则”4个步骤来处理孩子问题,相信一定能实现高效、轻松地解决问题,孩子不抗拒不逆反。 二、借助游戏力量,帮助孩子摆脱童年焦虑。 游戏是孩子快乐童年,形成最初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度,同时其趣味性、生活性、模仿性能极大地促进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再现生活场景、模仿和练习社交能力,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将规则根植于孩子的内心,逐渐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 游戏也是父母清楚地听懂孩子心声,让孩子接收到父母的接纳、信任与支持的重要环节。 很可惜的是如今6-12岁上学的孩子,父母怕游戏时间影响孩子学习,因此游戏时长逐渐被压缩。导致孩子有负面、消极的情绪时得不到释放而集结,就会逐渐演变成孩子成长中隐形障碍,这就是“童年焦虑”。 “童年焦虑”形形色色,如羞于表达自己、不敢尝试新事物、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做选择是迟疑不决、很难接受生活中的小变化、常常为小事发脾气、坏情绪产生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表面顺从而内心不开心等。有类似情形发生,就说明孩子很可能陷入焦虑的状态并且无法摆脱,无法直接表达出来。 通常,孩子在焦虑时情绪会有4种反应:情绪失控、极力逃避、咬紧牙关和直面感受。 无论是哪种反应,通过游戏去释放是最安全、健康的方法,推荐3个游戏。 1、焦虑测量计。即把焦虑变成温度计那样具象的刻度,用1-10表示焦虑的程度,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就可以一起来制定焦虑测量计。 当孩子一旦出现情绪反应,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真实的情绪到达哪个指标,可以试着问:你现在的紧张程度到几了?帮助孩子察觉内心感受,有利于孩子逐渐平复心情,解除安全警报。 2、“停走停”游戏。有孩子对生活中的某件事特别恐惧,如剪指甲、剃头发,父母就可以玩这个游戏,探知孩子情绪反应,同时也给孩子表明态度。 如剃头时,爸爸拿剃子站在孩子3米远,告知孩子游戏规则,只要他喊“停”爸爸就一定会停下,喊两个停之间必须有一个“走”。说“走”时爸爸才能继续走,即便剃子在头上游走,喊“停”即“停”,通过这种走走停停的方式,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面对恐惧,父母的耐心在此时尤为关键,这是让孩子自行掌控可承受的恐惧范围。通过亲子的互动游戏,既放松了心情,又学会直面恐惧。 3、牵绳游戏。拉一根绳子,一头孩子拉着,一头大人拉着后腿,边退边报步数,直到孩子喊“停”。这个游戏对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问题有效。 让孩子拉绳子也能感受到与大人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同时也能让孩子用好奇心战胜焦虑。 除了以上3种游戏,战胜“童年焦虑”的游戏还有千万种,父母要学会举一反三。同时要用一颗平常心接受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平凡,遵循6A原则,4种步骤,理解、倾听、认同、安慰、反馈,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焦虑”。

《聪明养育》读后感(五):聪明养育孩子,成熟的父母都做到了这三点

有位朋友,和老婆都是老牌的大学生,老婆为了孩子读书选择了做自由职业,结果孩子突然和他们说,不想读书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应?

在《聪明养育:给孩子更好的父母》这本书中,作者周洲对这个问题给了她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潜意识里觉得孩子就是错的,他怎么能对自己的人生那么不负责任?他还是一个孩子,不能让他自己来,我要帮他好好捋一捋她的人生。

那你很有可能陷入了教育的误区——来自父母的自负感。

自负感很强的父母往往会打着“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对孩子为所欲为。

我们怎样才能成为成熟的父母,对孩子进行聪明养育呢?

前央视作者周洲在儿童领域深耕了21年后,创办了“有养”平台,致力于1-12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输出和传播。

《聪明养育》一书则是周洲对于儿童教育最深刻的解读,在书里,作者分类汇总了她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很多理念和实践心得。

让家长们能从教育观、方法论、实践法以及工具箱等不同的内容中,深入了解前沿教育理念。

在《小舍得》里,颜子悠因为压力过大,在考场上撕了试卷,田雨岚知道后,买了好酒,带着颜子悠去给老师赔礼道歉。

自始至终,田雨岚都没有关注颜子悠为什么会做出这些疯狂的举动,她甚至不愿意蹲下来,问问颜子悠,孩子,你怎么了?

父母的冷漠,就会让孩子受伤的瘀痕越来越厚,最后成为了一个冰冷坚硬的人。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的内心保持温情和柔软,周洲在书里面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给孩子做情绪消毒。为了说明这个概念,周洲在书里举了一个非常温情的例子。

我们要做的是,打开孩子的内心,让她乐于表达自己,如果可以,最好能在当下,就让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很好的释放。

回到文章开头的老大哥,他和他老婆都是老牌大学生,一个是高级工程师,一个是大学的教授,对于孩子,两人都是有着满满的期许,他们一直希望孩子可以读到博士后,以后进入高校做老师。

谁知道,大学都还没有考,孩子就想着辍学回家了。

老大哥和他老婆听到这个消息后,抱头痛哭。

有一天,老大哥特地休了年假,给孩子找了一份搬砖的工作。

每天9点钟,就把孩子送到工地上班,中午让孩子和工地的工人们一起吃饭,晚上6点钟再接回家,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觉得挺新鲜的。

第二天孩子的手就破皮了,第三天,指甲就被砸伤了……

老大哥装着看不到孩子求助的眼神,直到第四天,孩子对老大哥说,爸,我不去了,我回去读书。

两人又回了家,自此孩子再也没有说过不读书的事情。

老大哥的做法就和邓亚萍当时劝她儿子不玩游戏一样,支持你的选择,给你创造接触不同世界的机会。

做一个成熟的父母,就是要给孩子的足够的成长空间,但是这种信任不代表放任,一味地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身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指一条明路,让孩子好好走下去。

有了孩子后,就会不自觉的选择不同的育儿书,生怕自己没有办法做到一个100分的妈妈。

在这本书里,作者周洲旗帜鲜明地说,我们不是超人妈妈,我们也做不到100分妈妈,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让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聪明教育》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地说教和故事堆砌,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例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也在迷茫,要怎样才能做一个60分的妈妈,《聪明教育》这本书推荐给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