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后感100字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后感100字

《汪曾祺的写作课》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后感(一):写作小心得

本书中汪曾祺先生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写作心得。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写作要贴近生活,人物的语言、性格都从生活中来。

文章结构透露出精心准备的随意之感。

写作要一气呵成。

小说最重要的是思想,其次是语言,再来是结构。

思想是作者的思想,也是书中人物的思想,还有读者的思想。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后感(二):可能是找到了一个喜欢的作家

这本书里有大量重复的内容,一开始没什么体会,甚至觉得有点车轱辘话了。读到一半,怀疑这是作者多个场合讲话稿或者讲课稿整理而成,所以内容重复在所难免。直到快结束,才真正明白了其妙用,也不知道是我自己强加解读的,还是作者与编辑刻意为之。

总之,在反反复复强调多个观点后,我是真的记住了,并且有“悟了”的感受,不是单单的“懂了”。所谓“悟了”,是真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什么,他所说的,心里大概知道了是怎么个意思。他的重复,是真心希望读者真切地领悟到一些他的经验和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吧。

本书最后附录了汪曾祺短篇小说《受戒》。看完后感觉,《受戒》和《边城》风格好像呀!《受戒》更明快活泼些,《边城》更淳朴委婉些。我似乎更喜欢《受戒》,读起来更流畅,文字更有简洁明了。

啊,我好像爱上了汪曾祺!我要看他的其他作品!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后感(三):大量阅读,体验生活

这是我读到的第二本作家讲解如何写作的书。另一篇是王小波的“我的师承”。王小波讲解的已经非常清楚了。读后为了学习语言,我特地买了八本厚厚的穆旦译文集,还阅读了王道乾翻译的彩画集,虽然读了好多遍还是不能读懂。王小波说自己的语言就来自这两位优秀的翻译家。

相比于程序员王小波,汪曾祺的语言更感性一些,但也特别清楚。我一看就能明白他在说什么。我小学到高中上了十二年的语文课,没有一个老师能把这个事说明白,尽管我每一天都想把语文学好。

我觉得总结下来八个字,大量阅读,体验生活。

作者提到的阅读经历大致总结:

边城,棋王,树王,孩子王,水浒,领表录易,岭外代答,桐城派,屠格涅夫:猎人笔记,鍥诃夫,阿索林,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梦溪笔谈,容斋随笔,子不语,夜雨秋灯录,绪齐谐,板桥杂记,影梅庵忆语,剑南诗钞,景德镇匋录,汤显祖评西厢记,癸巳类稿,十驾斋养新录,乐府诗记,庄子,文心雕龙,屈原,王维,温飞卿,李商隐,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归有光,鲁迅,沈从文,废名,史记,聊斋,世说新语,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伊利亚特,都德,(我读的是中国文学系,但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翻译小说)A.纪德,萨特,Virginia Woolf,普鲁斯特,论语,

随手搜索了一下多次提到的汤显祖评西厢记,很容易能找到作者说的那个版本。开头的手写文字作者说是欧阳询+ 陈洪绶。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后感(四):《汪曾祺的写作课 》我 恩师沈从文和写作

全文很像是作者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或者受邀采访的各种文章收集整理,于是章节内容存在重叠,但是也是各种想法和写作思考的不断加深的过程。稍加整理分为三个部分 :

恩师沈从文

作者多次赞扬恩师沈从文的淡泊和人文情怀。称赞他说真正的淡泊的作家,这种淡泊不仅是一种人的品德,而且是一种人的境界。回忆老师下放到咸宁干校,看到夏天盛放的荷花,也会开心的写信给黄永玉,说这里的荷花开的真好。全然不提劳改的恶劣环境。

作者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老师沈从文的写作课叫习作课。沈从文教授课程,写的比说的多,常常给学生布置作业,批示都是很长的,各种发散思考,还会推荐中国或外国作家用类似的方法写成的作品,推荐学生看,去学习。对比参考,触类旁通,讲究让学生去实践,去写 自己去体会。

还有一些《边城》人物原型来源,以及对文章内容的一些赏析。

汪曾祺的写作之路

汪曾祺受家庭影响,他的祖父会画画,会各种中国乐器,二胡 箫,笛子,中国画也不错,受此影响,他也很喜欢画画。

高中毕业原想考美专,最后选择了中文系,但是一直热爱画画,四十岁都还想转行画画。因着写小说,读中文系看了很多相关的戏剧,平时自己也热爱唱几句,写了京剧剧本《范进中举》在北京市戏曲会演中得了一个奖。

平时读的书比较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影响,平淡亲切。因为家庭氛围熏陶,把作画的手法融入进了小说,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长大后受屠格涅夫点《猎人笔记》和《沈从文选集》影响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从沈从文。

写作思考与技巧

倡导横向借鉴与竖向继承。

中国新文学一开始就没有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建议多读一点古典文学。学习对仗和平仄,学习遣词造句的能力,语言凝练。古文大家很多行文布局很好,值得学习借鉴。

写小说的可以从戏曲里学到很多东西。戏要夸张要强调,小说要含蓄淡远。不读一点民歌和民间故事是不能成为一个好小说家的。总结为:尊重热爱祖国的文学艺术传统,兼收并蓄兴趣和知识面都要广泛点。

作家要感受到方言的妙处,幽默要清清淡淡,使人忍俊不禁

人物描写:体态描写,抓住人物特点,讲究神似不必形似

故事发展:文似看山不喜平 结尾分为戛然而止和余韵悠长留有无限遐想

故事立意:要有社会责任感,写美的东西,作家的使命感社会责任,人文关怀

故事行文:要做到胸有成竹,下笔一气呵成。然后再反复打磨修改。普通话和方言特色要兼顾,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

初学者一开始写长文是不吸引人的,要先学会车零件,写人物环境要气氛及人物

要允许主题相对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的未完成性,读者和作者一起思考。倡导横向借鉴和竖向继承。

《汪曾祺的写作课》读后感(五):一些摘录

汪曾祺的语言和沈从文相比,更加平易、简淡,沈从文的文字是诗化的田园,汪曾祺的文字是诗化的日常,前者遣词造句还是更精致一点,后者则更潇洒快意一点。

【汪曾祺的自评与文学观】

语言简练朴素而有情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我的作品对人的灵魂起一点滋润的作用。我的小说有一些优美的东西,可以使人得到安慰,得到温暖,但是我的小说没有什么深刻的东西。我们当然是需要有战斗性的,深刻而尖锐地揭示社会病痛以引起疗救注意的作品。悲剧总要比喜剧更高一点,我的作品不是,也不会成为主流。

文艺的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并不冲突。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到生活是美的,有诗意的,可以欣赏的,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也可以生活得更好一点,更高尚一点,更优美一点,更有诗意一点。我相信,一个真正能欣赏齐白石和柴可夫斯基的人,是不会成为一个打砸抢分子的。

我曾自称为“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我大概是一个文体家,对语言充满兴趣,对语言很敏感。但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文体家。

我没有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我并不反对荒谬感、失落感和孤独感,但我觉得我们这样的社会,不具备产生这样多的感的条件。如果为了赢得读者,故意去表现本来没有的,或者有也不多的荒谬感、失落感和孤独感,我以为不仅是不负责任,而且是不道德的。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

我把作画的手法融入了小说,有的评论家说我的小说有“画意”,这不是偶然的。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对画、对文学,都是如此。

【怎样写作】

1、开头要峭拔。结尾有两种,“煞尾”如“骏马收缰,寸步不移”,“度尾”如“画舫笙歌,从远出来,过近处,又向远处去”。

2、小说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是一个作家对生活独特的观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考、独特的感悟。我们接触到生活中一个片段,有所触动,这只是创作最初的动因,还需要对这个生活片段进行思索和理解,理解不会一次完成,可能需要数十年。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阅历很多生活经验很丰富,但没有成为一个作家,因为没有思索。一个作家和普通人之所以不同,就是看得更深一点,想得更多一点。

3、(1)不赞同将语言和思想割裂开来(语言是形式、思想是内容),认为语言也是内容,语言本身也是目的,语言和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好的语言必然有着好的思想,语言的粗俗即是思想的粗俗。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现实。(2)一个作家的语言表现了作家的全部文化素养,作家应该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的作家为什么语言不好,就是作品后面的文化积淀太少,几乎就是普通的大白话。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越高,他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就越多。(3)小说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平庸的语言一句话只是一句话,艺术的语言一句话说了好多句话,“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小说的语言要少写,要计白当黑,要留有余地,让读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补充。冰山一角,话到嘴边留半句。少了,即是多了,短了,即是长了。小说不宜点题。小说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这也意味着,作家要有充足的生活经验和材料的积累,才有可以舍弃的本钱,不能手里只有五百块钱却要去买六百块钱的东西,你起码要有一千块钱,这样去买五百块钱的东西才会比较从容。读者感觉这个作品比较饱满,那个作品比较单薄,就是作家的生活底子不同,反映的作品的分量也不同。生活只有那么一点,又要拉长,结果只能瞎编。(4)语言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准确。一个作家要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观察生活,观察后要表达,锻炼清晰的逻辑、明确的语言,用语言来固定印象、形成记忆,写作时就不觉吃力。“所谓想象,不过就是记忆的重现与复合。”(5)语言的诗意,小说的散文化,写小说语言不必讲究像诗一样精致,但好的小说里总要有一点散文诗。(6)要多读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古典诗词等,培养语感,锻炼遣词造句的讲究、简练、美感、诗意、音律和意境。(7)语言平淡好,但是平淡不易,平淡不是寡淡,“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平淡当自组丽中来”。幽默也要清清淡淡,不能存心使人发笑。——汪曾祺对语言的追求到了极致。

3、不要刻意追求结构,“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一篇小说的结构应该是这篇小说所表现的生活决定的,生活的样式就是小说的样式。什么样的小说用意识流、平铺直叙或时空交错,是由故事特点、生活本身决定的。

4、风格即人。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也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对自己口味的书。主张抓到什么就读什么,读得下去就一连气读一阵,读不下去就抛到一边。作家所偏爱的作品会影响他的气质,成为他个性的一部分(相互作用),契诃夫说:“告诉我你读得是什么书,我就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作家读书,其实是读另外一个自己写的作品。一个作家在谈论别的作家时,谈的常常是他自己。如果你想学习一个作家,最好不要学习他本人,还是学习他所师承的前辈。一个作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要经过三个阶段:摹仿,摆脱,自成一家。

5、作品是风筝,主题就是脑线,没有脑线,风筝放不上去,有了脑线,风筝就不会乱飞。但主题不大容易说得清楚。主题可有它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但是有一点,读者必须有自己的理解。

6、议论不宜多发,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因为字里行间都是倾向性,一旦下笔就带有倾向性。我不反对文学作品中的哲学,但文学作品主要是写生活,只能由生活到哲学,不能由哲学到生活。

7、小说要贴着人物写。站在人物的身份、立场、角度来写,写的是人物所说、所见、所想、所感。将自己与人物融为一体。不能用知识分子的语言去写农民。写景即是写人。完全客观的人物是不存在的,人物都是浸透了作家的思想的。戏剧可以大篇大论,讲一点哲理,小说不行。戏剧是强化的艺术(观众花几个小时坐在剧场里是有一定的心理和情感期待的,另外,戏剧表演在舞台,要使观众都看见,必须对语言、动作、表情、感情进行一定的夸大),小说是入微的艺术,戏剧一般是靠大动作刻画人物的,不太注重细节的描写。

8、写景、写人物都不宜多用成语,成语是高度概括的、模糊的、似是而非的。叙述语言可以用成语,节省笔墨。

9、文学和其他文化现象是相通的,作家应该读一点画,懂得书法。

【读杂书的好处】

第一,这是很好的休息,泡一杯茶懒懒地靠在沙发里,看杂书一册,这比打扑克要舒服得多;第二,可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第三,可以学习语言,杂书的文字比较随便,比较自然,不刻意为文,但自有情致,而且接近口语,可以融入自己的笔下。

【为什么读书】

读书是为了写作。朱光潜先生曾说,为了写作而读书,比平常地读书的理解、记忆要深刻。即使是写写随笔、笔记,也比空过了强。毛泽东言,不动笔墨不读书。

认识自己是为了超越自己、开拓自己、突破自己。我应该还能搞出一点新东西,不能就是这样,磨道里的驴,老围着一个圈子转。认识自己,是为了寻找还没有认识的自己。

【散文化的小说】

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像山,而散文化的小说像水。很多严酷的现实,经过散文化的处理,就会失去原有的硬度。散文化的小说不大能容纳过于严肃、宏大、严峻的思想。这一类的作者多是性情温和的人,是抒情诗人。散文化的小说是抒情诗,不是史诗。

散文化小说的人物不具有雕塑性,特别不具有米开朗琪罗那样把精神扩及到肌肉的力度。它也不是伦勃朗的油画,它只是一些sketch,最多是列宾的钢笔淡彩。

散文化的小说不是心理小说,不做深入的挖掘,其结构多松散,没有什么情节。

散文化的小说可称为“安静的艺术”,其语言多雅致、精确、平易,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于字里行间自然地流出。

【关于中西方】

非洲人搞那些奇怪的雕塑,在他们看来一点也不奇怪,他们认为雕塑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只能是这样,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他们并没有先对世界形成一个理智的、现实的认识,然后再去变形、扭曲、夸大、压扁、拉长……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对事物的表现是一次性完成的。——中西方的绘画传统不一样,是不是也是本身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就不一样?

【一些精妙的描写】

老许坐于校门内侧,手里做着事,择菜或清除洋铁壶的水碱,一面拿眼睛向地摊上瞟着。

万全堂的廊下常年摆着一个书摊,两张板凳支三块门板,“书”就一本一本地平放在上面。为了怕风吹跑,用几根削方了的木棍横压着。摊主用一个小板凳坐在一边,神情古朴。

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杯子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朱红筷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