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智性与激情读后感精选

智性与激情读后感精选

《智性与激情》是一本由[法] 贝阿特丽丝 ·穆斯利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页数:7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智性与激情》读后感(一):智性与激情

桑塔格这个女子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榜样的存在。真是智性与激情共存的女神。读她的日记,很治愈。你很难想象,像她这样的风云人物会经常痛苦。当自己痛苦时,就会想:都难免的,桑塔格也遭遇这样的事。

这本传记的作者好用心呀,他通读了桑塔格的日记,信件,影像,作品后。整理出了这么一本大部头。不过,桑塔格要活着,应该是很反感这样子的,虽然作者是从热爱敬佩她的角度写的。但依然没有把她独特的智性表达出来,她的聪明很罕见,而且自信如她,是不会满意把她用普通人的方式来衡量的。

她从小博览群书,对于世界的认识跟同龄人一点也不一样,以至于她一直疏离普通人,包括家人。看她的朋友名单,会吓一跳,全球的各界大佬。她得癌症后,大佬们为她集资医疗费。

她是第一个提出美国是靠种族灭绝建立国家的美国人。她也是女权主义者,上学自己申请奖学金,离婚不要对方抚养费……她不仅是女权主义者,也是平权主义者,跑遍全球自己去看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的《论摄影》一针见血,指出了摄影这个貌似现实真相的事物,其实是文字之后再一次异化了我们的生活。更具有欺骗性。包括拍的好多“灾难”照片,人类更多的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人类越来越“陶醉”在摄影构造的虚假世界里。越来越远离真实.....

她的作品每每都会有一哄而上的批评声。但她是真的不在乎,她唯一在乎的是“生计”。她参加各种有酬劳的活动,有了钱就换个地方生活,全球她都不愁朋友。

最让她痛苦的是感情的事情,她总把握不好,她离婚后跟女人相恋的时候多。

她拍电影,评电影,当记者,写评论,她的各种评论特好看,永远是出乎意料的角度。

这本传记简直就是一本桑塔格书单录和恋爱史。

《智性与激情》读后感(二):加引号的“力量”

力量这个词当然足以形容桑塔格。

她思想启蒙相当早,十岁就决定以后要过一种精神化的生活。头脑与胃口随时处于饥饿状态,日常不是在找东西吃,就是在找书看。

她热切渴望成长,渴望沉浸在刺激性的求知气氛中,于是快马加鞭地完成自己:15岁念大学,17岁结婚,19岁生孩子……她冲向打字机,用最快的速度敲下字句,狂怒地将文字染黑了一页又一页。

如此迅捷,甚至连死亡也想赶超。当癌症降临时,她的应对之策是更加快速完成自己的工作,与死亡赛跑。她想赶在死亡前面,然后转过身,面对着它。有一次她进行完痛苦的治疗,从医院出来后,竟然直接去了剧院。所有人都敬畏不已。不过齐奥朗表示,这对桑塔格来说是常规操作。

大多数人将疾病当作一种惩罚,因此病人会感到羞耻和内疚。但是桑塔格得了癌症后,正视病症以至于写下一本关于疾病的专著。她还让安妮随时给病中的自己拍照。她说,人们的羞愧令我抓狂,我必须上马战斗了。

骑上快马,通宵达旦,云游四海,与所有领域顶尖的人物交往。也与所有心动的人交往,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她需要点燃自己,需要有同样力气的人来陪她冒险。不断更新,这是她的思想方式,也是她的生活方式。对此,常人大概只能保持距离,持有一点怀疑,但更多的,是无限的仰慕。

最初的仰慕会源于外表。她那种极具代表性的出镜风格昭示着自由,同时也让对话者和评论者将前一半的精力放在她的形象上。她对此有强烈自省,一边享受众星捧月、一呼百应,一边指出女性的身份如同身在戏院,需要恰如其分的服装、装饰、灯光和风格化的姿态。

在这些灯光下,她的“人设”是:博学多才,相貌标志,下笔如飞,颇有几分刻毒;文坛天后,礼仪小姐,优雅的文学仲裁者;兴趣广泛、成功、强势;全性恋魅力。这些形容架构出一个貌似全知全能的神。

力量这个词当然足以形容桑塔格。但是,作者却为它加了引号——“力量”。

私下里的她,几乎完全相反:随时愿意为爱牺牲一切,为对方的利益放弃自我。这种极端的态度会让人害怕,想要逃走。

她患有间歇性抑郁。其源头大多是感情生活上的不安全感,严重的时候,恐慌到了随便问一个朋友能不能给他生个孩子的地步。还有一部分抑郁是写作带来的。

人生有两种痛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一种是太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她在写作上就是太知道了,因此永远不满足。写作有时是一种洗浴池,但如若知道自己永远也无法完成写作理想,它将成为熔炉。对桑塔格来说,阅读是为了培植小说灵感,评论和随笔只是为了生计,小说才是最终的雄心。

她为自己定下的高峰是卡夫卡,雄心壮志就是成为像他一样的内向型作家。她感兴趣的是内在的疯狂,以及让疯狂自由释放。然而谁都能看出来她完全不是卡夫卡的路数。她的小说没有一本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逃避写作的痛苦的方式,就是几乎遇见什么就阅读什么,一如她从小养成的习惯。贪婪的阅读,不再是为了求知和乐趣,而成为一种延宕和借口。阅读成了写作的替代品,造成了新的焦虑。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矛盾就在这里。不断更新,确实能够不断诞生新的力量,但同时也造成了不安全感。感情关系上的以新换旧,阅读写作上的狼吞虎咽,给她带来了兴奋,但也带来了恐惧。

智性与激情,这个标题诚然是桑塔格的高度浓缩,但总还是觉得少了后半句。也许是脆弱,也许是抑郁,但不必用这些词语直接表明。编辑的封面图选得很好。

封面并没有遵循传统视角,选取那种一般印象中的肖像照片——大开大合的身体姿势,气定神闲的面部表情,秀发如瀑,双眼炯炯,仿佛不是我们在看她,而是她穿过了纸页和屏幕,侵略性地逼视所有人的灵魂。

封面图上的她,却是寂静的。左手蜷曲手指拖住下巴,眼神没有穿透纸页,而是低垂、失焦。这种失神的姿态,包含着后半句没说出的所有孤独和不确定。

《智性与激情》读后感(三):苏珊 桑塔格传 永远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激情

桑塔格传 永远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激情

苏珊桑塔格,很显然是一个早慧的人,1933年的1月16日她出生了,可她那皮毛批发商的父母亲,却在他出生后没几个月便离开了他回到了他们的主要商务经营地天津。早慧的孩子会有什么外界的客观条件的影响吗?还是说这些孩子真的拥有某些天赋。我想家庭并没有给桑塔格建造什么好的条件或者做出什么具有影响力的榜样作用,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楚,他从小就养成了那种喜欢思考问题,认真思考问题的本性,因为勤于思考而显得十分自律,玩耍之心,怠惰之心就被自律死死的压住了,也许真的是一种天赋的赐予。将将不到16岁的时候他就完成了全部的高中课程,并且贪婪的阅读者,康德尼,采弗洛伊德和托马斯曼的作品,他尤其的喜欢托马斯曼的作品,不知疲倦的重读了磨山。在她14岁的时候,就已经对托马斯曼的小说写出了解析性的文章。

这些对她的思想的形成,对她的创作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后来几乎成了半隐居状态的托马斯 曼,还真的接见过苏珊桑塔格。

从小就看出来苏珊 桑塔格的气质和风格,是属于一种可以独立思考

的智慧型女性的,智慧的女性可不全都像现在的那些高学历女性那样会成为大龄剩女,苏珊 桑塔格结婚还挺早的。

在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桑塔格师从哲学家A·J·艾尔和小说家艾丽斯·默多克,她的博士论文的选题是价值与伦理方面的,看来及早就奠定了她的智性女性的风格了!

在1964年春天,那是他待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的,随即他被邀新泽西州的罗格斯大学,邀请做了驻校作家。写出了布罗迪小姐的青春而大火成功的缪丽尔 斯帕克,就和她同期在这所学校做驻校作家。苏珊桑塔格也特别想通过写作小说,而能一夜成名,扬名立万。但往往事与愿违,反而是他创作的随笔,令她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下一年她便上了英国的电视台,她的口才和容貌,可以说几乎让整个伦敦都为她倾倒了。这让他也结识了更多名人。期间他还发表了更多的文章和书评,这些后来集结成集就是他的第一部评论集《反对阐释》

苏珊桑塔格的成功也是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而换取来的。他也同样经历过很多的焦虑挫折。他的第一部作品《恩主》发表于1963年,作为一个新手,你说她的作品一下就一鸣惊人吗?那显然不是的。她也同样经历着和许多新作家一样的纠结的心理历程,那些刚出道的大多数作家都梦想着“被发现”,梦想着用不着自我推销,梦想着有个出版商马上接受他们,把他们视为前途光明的候选人。苏珊 桑塔格也经历过这些阶段。不过在寻找赏识自己的边际上,苏珊 桑塔格明显属于主动出击型的,还是那句老话,成功啊,始终属于那些时刻有准备的人的。

《智性与激情》和别的那些讲述作者生平事迹的那些传记有不同,他除了这些内容更多加入了一些苏珊桑塔格生平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往往对人生可能起到一定决定性的一些琐事。也偏注重于一些在苏珊桑塔格人生当中他所遇到的,和他的事业生命产生过交集的一些重要人物的出场。可以看到,其实命运其实对所有人来说相对都是公平的。谁也不能说自己的一生都是幸运的,但是有一条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即使在这个方向的奋斗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学会坚守一些东西,放弃一些东西。得失之间,盈缺互补这也许才是一个真正的协调的人生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