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洋之星》读后感锦集

《海洋之星》读后感锦集

《海洋之星》是一本由[爱尔兰]约瑟夫•奥康纳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洋之星》读后感(一):《海洋之星》的短评

(前面“短评”写不下了,被迫转移到这里,成为一篇“书评”)

了解了1847年爱尔兰大饥荒的历史断面,也借此一窥过去和现在英国跟爱尔兰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以及美国对待爱尔兰裔族群向来并不友善态度的原因。

展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深重恢宏的历史,尤其是惨烈的灾难史,这对任何一个小说家似乎都有着极大的诱惑,当然也是极大的挑战。

以一艘航行在大西洋上的“海洋之星”号这样一个封闭隔绝的空间作为所有故事和矛盾的交汇点、爆发点和完结点,这样的构思出现在一部现实主义大作不只是在侦探推理小说中——这是作者约瑟夫·奥康纳的成功;

以一个家族在大时代中的兴衰和数个人物在大动荡下的沉浮纠葛、爱恨情仇来展现历史的横断面,这是很多小说家面对同样题材时的选择——作者约瑟夫·奥康纳完成得只能说中规中矩;

至于那“将正统小说故事、航海日志、报刊、历史档案、书信、圣诗等诸多材料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宛如电影蒙太奇一般的多线叙事手法,到底是小说讲述的必须还是语言乏力后选择的讨巧?抑或只是为了有别于传统讲述方式的炫技?这种看似精巧的设计却最终给人以故弄玄虚之感,至少我个人认为——这是作者约瑟夫·奥康纳的失败!

《海洋之星》读后感(二):就让冬天走进你

非常漂亮的封面和名字,以至于和厚重的书脊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互斥。原本是想拿起来看了一眼序就放下,潜意识的被漂亮的封面吸引又潜意识的觉得这种清冽的蓝色里装不下什么厚重的文字。但是一翻开掉出了一张小本子,译者说自己从事翻译这么多年,可能就等着这一本书,语气里带着诚恳和笃定。我喜欢这种命定的感觉。 一翻开就是英国作家阴沉的天气和一个如果凄风苦雨的人,一个常见的钩子,落魄的贵族或者是一个英雄,我起初想,但是逐渐的也失去了兴致。但是梅瑞迪斯出现以后事情好像有所不同,奇怪的妻子和病症,有简爱的味道,也有纸牌屋的感觉。那场灾难在多个人的眼中展开,拼图一样,描绘出了这场陌生的、异乡的灾难的图景,同一个背景,贵族或是平民,抑或是完全相同的兄弟二人走向了不同的、但又同样悲惨的结局,不同的注视者以不同的口吻写下它,很多视点,隐藏着高尚或自私的爱。 前四分之三都是工整的,悬疑限制于叙述之内,最后的翻转很喜欢,也是这种多视角叙事趣味所在。我揪心的玛丽杜安也没有走向19世纪的小说的圆满与幸福,很现代的结局,我有点难受。 也有些命定,在迪克森或者是作者真真假假的叙述里,迎面撞上自己喜欢的作家,迎面撞上喜欢的、哈利劳埃德的祖祖祖祖父狄更斯,像是在迷宫里撞见熟人,那自己在剧情里的兜兜转转和迷路也算是一种奇异的浪漫。

冬天读它,宜用暖光,雨天里,在床上。无需读得太分明,让它绕。

《海洋之星》读后感(三):以沉痛的事实痛击人类已然麻痹冷漠的灵魂,呼吁人类团结平等、友爱善良。

作者以悬疑推理小说为底,采用航海日记、报导书信等实验性沉浸式手法,真实描绘出爱尔兰土豆饥荒的残酷与悲苦,使其达到文学作品的高度,以沉痛的事实痛击人类已然麻痹冷漠的灵魂,呼吁人类团结平等、友爱善良。

爱尔兰土豆饥荒夺去了几十万人的性命,直接改变了爱尔兰的命运,甚至影响了美国的南北战争。那万万千千无名的落难者,他们的死亡不是因为他们懒惰或贪婪、不是因为他们痴傻或愚蠢、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幸运,而是因为上层阶级的压榨剥削、因为富商巨贾的坐地起价、因为普罗大众的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卑微贫穷。

当看到那些统仓的客人,背井离乡、倾家荡产,只为了兑换一张通往自由的船票;看到他们省吃俭用、辛勤工作只为了能给家人赚取多一口粮食;看到他们在向往的美国之途怀着不甘,背负着痛苦逝去,尸身沉入浩瀚海洋;看到他们像牲口一样在海关被检疫挑选,无助的等待着接受自己的命运。我们才真切的明白悲剧的本原不是单一作物,不是农业疾病,而是生命无价,却阶级有别。当贵族阶级啜饮红酒、大啖烤鸡、高谈艺术,穷苦之人却无法为自己的困境发声,他们没有选举权,无法保证温饱,被上层阶级嘲笑歧视,甚至连自己也变得奴颜婢膝,为了生存被迫妥协于阶级的剥削与压迫,工作辛勤劳苦,却得不到平等的权利,更无自由可言,活得如同鼠蚁。

他们本有机会活下来,如果人们的同情不只是报纸上激昂的批判与谴责,不只是以劳动力换取口粮的以救济为名的变相剥削,不只是站在道德制高点风凉的伪善,而是能够众志成城互相帮扶,能够为改善救济法去奔走呼吁,能够脚踏实地的付出与分享。可他们却永远的逝去了。

悲痛沉重的历史使我们警醒反思,审视自身。一愿历史再不重演,二愿生命平等自由,三愿世间良善永存。

摘抄:

对那些不配感到耻辱的穷苦人家来说,屈辱甚至比生命更长久。

人类结成的团体:任何家庭、任何党派、任何部落、任何国家,它们的结合归根结底不是基于共同享有的事物,而是基于它所畏惧的事物,后者的影响总是大得多。或许它是为了吓唬外人以保护自己的伪装,害怕某些东西会对自己做出什么,这是令他们不至于崩溃的约束。

“无所谓是一段出了问题的婚姻里的致命毒药。婚姻里任何事情都可以忍受,唯独无所谓不能。”

是人类而不是全能的上帝对宇宙制定秩序。只有人类才会看着一个偶然事件,并说那是以他自己为中心的创世。

《海洋之星》读后感(四):《海洋之星》:这本书还能写得更好

注:下文含大量剧透!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约瑟夫奥康纳的作品,但或是因为译者陈超先生在书本开头动情地告白,(“我认为我的一生所学都是为了遇到这部作品”)我从一开始就对《海洋之星》充满了期待。而《海洋之星》的开头也并没有让我失望——爱尔兰的文学总是自带一股挥之不去的悲伤气质,同时具有令人敬佩的民族自我反省特质,这两点都在《海洋之星》上得到体现,且贯彻全文,毫不变味。同时,细腻的场景描写,精巧的结构主义以及紧紧依附于时代(十九世纪爱尔兰大饥荒)的故事背景更是迅速地挑动起了我的神经。

《海洋之星》精妙的结构运用是本书的最大亮点,没有之一。小说并非按照传统线性叙事阐述,而是像警察将一桩谋杀案的种种线索和证据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归类在一起时一样堆积出了整个故事的血肉。章节中充斥着大量信件、日记、回忆和祈祷,构建成了《海洋之星》的内容,也试图重现那个满目疮痍的时代上那艘移民者大船的生死纠缠。这种写法在一开始就赋予了作品一股挥之不去的悬疑色彩,虽然从书本开头就告诫了读者凶手是谁,但得益于这种“线索式”的结构运用,“海洋之星”这艘破败的移民者之船从始至终都笼罩在凶杀案的阴霾之下。同时,也由于作者出色的结构运用,巧妙地制造了大量情感共鸣和内容留白。在善良的船长日记中,他详尽地描写了自己认识“瘸子”穆尔维的过程,并记下了自己对这位悲惨陌生人的深切同情。但早已知晓“瘸子”身世和卑劣为人的读者却在此处对其同情不起来,船长笔触中对这个可怜人的同情描写得越深厚,读者就越发认为“瘸子”卑鄙狡猾,善于伪装。这种巧妙利用结构制造差异和留白的手段在全书中并不少见,能带来十分令人愉快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种非常现代的愉快体验,作者不再像领着小孩逛街一样指出这里该悲伤,那里该愤怒,而是把更多的思考和判断留给了读者,是一种非常具有才华和风格的写法。这也是结构主义带给本书的第二个亮点。

同时,时代背景和人物塑造在本书中也堪称一绝。从十九世纪饥馑的爱尔兰中逃亡的难民们,带着自己在故土所受的耻辱,痛苦和饥饿,同时也有过往的爱恋,亲情和草地上吹拂的微风和低语,踏上了海洋之星这艘吱呀作响的破船,驶向完全陌生的国度和未来。同时,故事的几个主人公看似刻板印象——木讷的女仆,挑剔优雅的贵族和他的妻子,激进正义的美国记者,却都在后文中突破于刻板印象,在读者心中留下更加矛盾也五味杂陈的理解,而更将其看作是个活生生的会犯错的“人”而非一本有趣小说上刻板的人物了。性格软弱,生活淫荡又无能改变的贵族,有着难以言喻过往的女仆,一边满嘴正义一边偷情的美国记者,善良却愚蠢的船长……每个人物都不需要作者“告诉你”他是个怎样的人物,而只留给读者自行判断。本书的人物构造十分出色,角色有血有肉的“人”面随着剧情的后续刻画而慢慢饱满。

而有着如此优秀的结构、人物和时代背景的《海洋之星》却并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水准。唯一的理由就是——故事实在是太糟糕了。在这里我不得不用一个微妙的词语来形容本书的剧情,“狗血”。

狗血的故事几乎完全毁掉了这本书优秀的叙事风格和饱满的人物。毕竟说到底,小说里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到最后都只为剧情服务,一个游戏的美工和技巧再天花乱坠,也挽救不了“它不好玩”这个事实。

首先,让人十分出戏的是故事中忽然浮现的角色回忆。原本由实打实的“线索”,也就是存在的信件、日记和记录所构成书中的悬疑气息顿时荡然无存,读到后文读者会发现这些内容是由文中出现的美国记者艾伯特撰写而成,过于细腻的第一人称回忆刻画显然拉低了这位虚拟创作人的可信度,也拉低了前文刻意试图营造的悬疑氛围。

若说突兀的角色回忆内容尚可忍受,那围绕着几个角色的狗血剧情就几乎毁掉了整本书。他幼年时跟她有过一段关系,要杀他的人正好以前曾经是她的老公,他的妻子又跟他的仇敌有奸情……一个坐落于大时代,精妙结构上的故事,居然充斥着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八卦互娱,而这类狗血的奸情更是将故事主题的饥荒、百姓的苦难和最终主题的宽恕遮盖了过去,读者仿佛用最精致的餐具和餐盘享用了一顿老坛酸菜牛肉面,实在让人不知如何评价。

同时,在最终章中,作者显然想让几位角色最终放下仇恨,互相宽恕,表现出他们肮脏人生中的最后一丝神性。这个结局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在前文细致且高超的描写中,几位角色心中“宽恕”的种子就早已种下了,读者虽然难以接受角色的肮脏行径,但也不得不承认这都是人性使然,在他们心目中依旧存在着悔恨和爱,因此这个结局并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不过可惜的是,作者在最后的结局却采取了侧面描写,也许是自知笔技不足,认为自己无法呈现好这一幕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动人场面,玛丽原谅“瘸子”的场面运用了偷听的“删减版本”体现,而戴维的自愿赴死更是直接略过了他所有的内心思路,直接侧面写出戴维之死。两个情节爆点的有意掠过实在让人感到惋惜,前文苦心埋下的宽恕伏笔也由此白白浪费。

虽然我觉得故事剧情有上文所述诸多不足之处,但《海洋之星》依旧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读到情节中航行的最后一天时我仍会感到紧张,甚至在咖啡厅站起身来走了几圈以冷静砰砰作响的心跳。这都得益于精妙的结构性叙事,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及作者极生动的笔触。偶尔在读书时甚至会恍然觉得自己就坐在“海洋之星”的夹板上,空气中弥漫着醋味、咸味和臭味,头上盘踞了厚厚的乌云,聆听着狂风毫不停歇的咆哮。

总的来说,如果你希望读到一本精妙、有趣又让你有所触动的小说,那《海洋之星》绝对是上乘佳作。但如果你希望读到一本凸显时代、贫苦,人性的绝望、挣扎和宽恕的让你落泪的作品,那《海洋之星》似乎还需要做得更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