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木心考索》读后感锦集

《木心考索》读后感锦集

《木心考索》是一本由夏春锦著著作,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心考索》读后感(一):锦书

锦书

金小明(南京)

喜得快递之“锦书”,乃浙省嘉兴桐乡夏君春锦雅贻之新著书——《木心考索》也。

夏君乃闽人,而移居邻省,致力地方文化和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民刊《梧桐影》有年,近又与周音莹女史合组策划编刊“蠹鱼文丛”,影响如日中天。前年在沪上,我因参加拙编“周越然系列作品”首发活动,夏君亦参加上海书展“蠹鱼文丛”首辑首发,始以识荆。后夏君亦曾赐刊拙稿于《梧桐影》,今年又曾在海宁宁文画展期间见面。

夏君的这册新书,读书界已有好评,于木心生平、志业、著述、遗踪、回响等,一一爬梳,订误补阙,嘉惠士林,自是功徳无量。大陆对木心“出土”推介最有力者,二陈也(子善、丹青),夏君是书亦有涉及。木心的“出土”,热闹了一阵,然木心是不好热闹的,何况身后。陇菲在夏书序中称,“读木心文字不易,识木心其人尤难”。热闹之中,也有极冷静者,如我昨日刚读止庵《远书》,中有致谢其章函,即对木心之作、木心之热,不甚以为然。还是子善老师说得好:“对一位作家及其作品,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自古而然……”,而对这样一位“文学的鲁滨逊”,读者自会有所选择,夏君的研究,对今人从容地了解其人其作,还是很有用处的。

限于素养不够,我个人确实不太喜欢木心的诗风,但对他的部分散文创作,尤其是《上海赋》这样的佳作,非常叹服,认为是可以比肩民国大家的,入得了大学、中学的语文课本。而《文学回忆录》中的有些论说,有些玄虚、武断,却也自成一说,仍是不错的文学修养参考资料。有时也想,民国遗民木心文学的“重新发现”和被追捧,打个不巧当的比方,有点像当年我们在对旧上海周璇吴莺音李香兰白光姚莉之流歌风阻断太久后,乍听邓丽君歌曲,一时感动,惊为天籁。孰不知,其实渊源有自,“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木心文学,养料当然是多元的,尤其有“坐东向西”的因子,但很大程度上还是五四新文学的一脉独特的遗绪,在新时期仍有其值得珍视的价值的。

《木心考索》读后感(二):幸哉!木心!

幸哉!木心!

康健(北京)

木心著和关于木心的著作,我很有几本。

《木心诗选》是我从书店买的,陈丹青整理的《文学回忆录》是我请同事网购的,《木心谈木心》是夏春锦请陈丹青题款签名后给我寄赠的。这两本,是春锦前段时间快递的。

在《爱木心》的扉页,春锦写了这样一句话:“此系第三回寄,盼能顺利到达。”

何出此言?这是因为,第一次寄出,我没收到。春锦知道后,又寄了一次,并把单号发了过来。网上查寻,已到燕郊,兴冲冲地骑车去取。分管的人从柜子顶上拿过一个破损的纸袋说:“我们收到的就这个空壳,我给您一个电话,您可追讨,也可投诉。"

为一本书追讨他人,我做不到。遂罢。

春锦得知,便回信说:“以后有机会再寄吧!"意味深长。

春锦的《木心考索》出来了,《爱木心》终于来到眼前。

翻览二书,发现作序者都是陇菲。名字中有“陇",揣测与我们甘肃有关,上网一查,生于兰州,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音乐专业。原来以为是一女性,仔细一读,才知是1945年出生的一位男性老者。

读序言落款,知《爱木心/序》二〇一五年作于燕郊,《木心考索/序》二〇一七年作于燕郊,由此断定陇菲就生活在我们燕郊。

陇菲是知名学者,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心慕神追油然而生。经春锦推介,取得联系,这才知道,他已于两年前迁往异地。

失之交臂,徒叹可惜。

木心说过许多深刻至极的话,但我领悟最深的就是这一句:“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是写给别人的日记。”

我浸淫日记三十多年,读过的各种名人谈日记的话何止千百。然而,坦率地说,没有一句能比这句话更让我眼睛一亮。

也许,这与他在监狱里偷偷地写了几年的日记有关吧。

人,总爱用生命的长度来看一个人的生与死,往往忽略了生命的厚度。如果一个人既有生命的长度,又有生命的厚度,那他就是上帝的宠儿。在上帝的并不太多的宠儿里,木心算是其中的一个!

幸哉!木心!

《木心考索》读后感(三):2019年7月是木心月

2019年7月是木心月

罗小寒

2019年7月是个大喜的月份,尤其对木心先生的读者,真的是喜讯连连。先是于7月上旬,木心的学生,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回忆木心的新书《张岪与木心》在香港由香港文学馆出版。又下旬,青年作家、木心研究学者夏春锦所著的研究木心的专著《木心考索》也在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两个人,看似一前一后,实则是天衣无缝的衔接。前者是生前的绵绵回忆,后者是史海的不懈钩沉,前者芳香如美酒,后者快颐如佳肴,令喜爱木心先生的读者惊喜微醺过瘾。

丹青的事迹我们就不必说了,单说《木心考索》的作者夏春锦先生。

首先我们看他的“身份”——夏春锦,福建寿宁人,现居浙江桐乡,梧桐阅社社长、读书民刊《梧桐影》主编,杭州师范大学木心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浙江省作协会员,著有《悦读散记》《桐荫话书》《书日子》等,曾主编《爱木心》。

春锦是异地外来新桐乡人,史料索记类的东西向来不好写,是什么动机让他花费精力去严谨地写木心?是艺术!木心艺术的熏陶让他欣喜沉醉和走近。他日常居住的桐乡市,离木心的故居乌镇很近,也让他有近水楼台之便。欣喜于《爱木心》一书的出版得到各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再加上与木心的学生陈丹青的交往,也让他受益颇多,这些都促使他有决心和动力来编写好一部完整的木心的编年事辑及收集和整理一部木心先生的生前印记。

由于木心先生仙逝,而木心又“散步”国外多年,早年踪迹鲜有记载和难寻,也让他编写此书甚有难度。为了准确搞清木心“运动轨迹”,春锦前后用了4年时间,足迹遍及木心的“散步”地,“询”“察”拜访,终于集成。

书成,陈丹青先生欣然为本书题名,著名作家、学者陈子善,陇菲题序。陈子善在序中一语中的:“《木心考索》的问世,填补了木心研究的一个空白。”是的,在此我说,对于解开木心的身世之谜,夏春锦功不可没。

陈丹青曾说过一句话:“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于广大读者朋友来说,很难想像如今没有木心的中国现代文学会是什么样?作为“一个文学的鲁滨逊”,探讨和研究他的步子才刚刚迈出,木心艺术的瑰宝还有待人们去发掘。

高明的艺术会用时间去证明。

综上所述,2019年的7月是木心月。

《木心考索》读后感(四):一位苏州读者

《木心考索》夏春锦著

古城巷子的深处,有家亮着明亮黄灯的小书房,每天晚上都会用他力所能及的光芒,映照匆匆过往的路人。

书房和往常一样,每周定期举办文学沙龙,尽管空间虽小,但总会请来一些作家分享,读者和嘉宾围着桌子而坐,缓缓而谈,没有丝毫距离感。

这次书房邀请的作家叫夏春锦,他的新作《木心考索》,于我来说这是个陌生的名字,而书名却是我所喜欢的先生,于是就慕名而来。

坐在繁华静处的慢书房里,听春锦老师讲木心先生的过往。他说,喜欢先生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见钟情,另一种是日久生情,而他则是属于后者。

从书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他对先生的喜欢不是简单停留在感性的喜欢上,而是更加贴近事实的去求索和证实关于先生的人生轨迹。

《木心求索》是一本探索木心生平和文学历程的书。里面补充许多从未看到的关于先生的信息,其中纠正了许多以前的误解。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传记,虽不是特别详细,但各个重点部分几乎都有所涉及的书。

人的一生总有那么几个转折点,或者说是决定性瞬间,这些往往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地方。

从书中可以看出木心先生有七个重要的人生轨迹。

1.幼时启蒙:在家人和家庭教师的指导下,木心先生系统地阅读传统经典,同时从茅盾的藏书中读到不少外国作品集。打开了先生的心灵世界,将他的目光引领到更为广阔的文学视野。

2.远走他乡:木心先生为了报考,于是前往杭州艺专,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背井离乡。因其迟迟未迁回,而报考了上海美专。从此先生跨进他的艺术之门,告别了门外汉的阶段。

3.牢狱之灾:木心先生前后共2次蒙冤入狱,反复处在:在厂隔离审查,劳改,隔离。

4.出国深造:56岁的木心先生几经周折后决定以绘画留学生的身份赴美。

5.知音鼓励:陈英德夫妇的鼓动促发了木心重拾文学创作的信心,他们对木心的推介,对其恢复写作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6.成名时期:痖弦敏敏锐地察觉到木心文学的非凡意义,并在《联合文学》杂志上为其开创了发表文学作品的主要园地。

7.落叶归根:木心先生回乌镇定居,安享晚年。

无论是炮火连天的战争时期,还是被迫害入狱时候,他始终坚持着创作。先生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常常对文章进行反复修改,字斟句酌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

木心先生从不向命运低头,岁月不饶人,他也未曾饶过岁月。

品读先生就是一段发现之旅,更是一段惊喜之旅。

《木心考索》读后感(五):死后的魔术——读《木心考索》有感

死后的魔术

——读《木心考索》有感

董茜(北京)

也许艺术家宿命地知道,自己死后将不朽。大能的人,肉身破了,思想的一层才真正显现出来,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书籍,都是储放思想的盒子。手稿、草稿、草图、写作计划、装裱的绘画、暗室、烟斗、拐杖、礼帽、皮鞋一一端正摆放,也唯有死后的这份华严神气,或许才更符合艺术家心中的脱俗境界。其精神的飓风每每刮过与之有宿缘的人,因着这份肉身隐去思想遁达的神秘,启蒙者便多了一份诚敬,因着这份诚敬,因而便多了一份光明。夏锦如春者,夏春锦兄长在册。

早先修道之人,徒弟在师父旁边打杂三年,才指点一两句的秘诀。徒弟的精勤,乃是只为这一两句的密语吗?长期在旁耳濡目染的人格熏习和这一两句的哲学醒透相结合,才是徒弟日日追索的人物启蒙参本。多少宗庙寺观的墙壁上,都刻画着悟道人一生的足迹、参访、转折,好像每一次地点的转移,每一个人物的交游,每一次偶然的点化故事,都暗预了他必然的人生走向。大人物的一生,隐藏着一个人的慧命,生死的奥义玄机。木心在艺术版图上的行脚,本不由得他自己说了算,小镇深巷里的那个身体羸弱绵薄的少爷,因为读了不一样的书,心里存了不一样的志气,纵使以后的每一步都在迈向挫折,却因着艺术的养育转化成了做人的腔调。我起先好奇,早先阅读,其后追踪,再后来模仿,悄悄然悠悠然浩浩然走近木心的世界,入藕花深处,惊人的发现,有一个更大的桃花源。木心之风,席卷了一批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他们有如道友相会,个个文学家、诗人、画家、音乐家、学者,从平凡世界里脱胎出来的艺术胚子,终于见了天日,终于都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出:“我爱艺术。”

索骥,索秘,索合,考问,考寻,考道,木心考索,是以心证心的方式在追,在返,在归。艺术世界里的寻寻觅觅,不安与骚动,于我心有戚戚焉的会意,是永恒的人文风景,也是把生命十字打开的源流。木心念念不忘的欧罗巴故乡,晚年才踏足过一次,早先在无数次的书写中完成对欧洲的想象,或许他宿命地知道,最好的旅行是在梦中完成的,但他一路追踪下来的尼采、纪德、福楼拜、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伍尔夫等人,却真的以血亲的气脉传递着做人的姿态:不辜负艺术的教养。无论岪郁丹青,还是夏锦如春,以心传心的故事,还将野草般地蔓延下去。

“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木心高贵,肉身生活只是人生的一重,他的思考生活,头脑里的现实是更大的风景,也是牵引我们求索的巨大势能,第二重意义、第三重意义之所在——那个面对上帝思想的他,那个在私人曙光里踱步的他,那个在大战前夕冥悟的他。木心之境,木心之思,木心之品,使我们重新找到那一点灵明,唯站在宇宙之维漫步,才超越时代,照亮肉身的版图。乌镇的童年往事,管家伯伯掌事的尘变,遗亲记忆的回想,图书小屋的阔然,上海美专嘉年华,亦为师亦为徒的美学流亡,牢狱之中不动声色的反抗,向世界出发的志气和脾气,晚晴小筑的垂石彝荒,之前种种,之后种种,都伏暗在悲欣交集处。夏君的木心生平追踪,呈现了艺术家木心演生演灭的生命历程,是我们索考木心在物理世界的重大参考,是我们寻求木心胸中丘壑在物理世界的证据,是艺术家肉身生命和思想生命互相发明的佐证。木心真的是要隐藏吗,“是让你们来发现我啊”。

追寻艺术家的足迹,就是追捕自己先天的灵慧,吹笛人身后一个紧跟着又一个善“才”童子。《木心索考》中,作者在访谈木心的外甥女王奕时,无意收获木心在创作转印画时的灵感,因为一次下雨,见鞋底泥巴印上清晰的纹样,回家便找了块玻璃刷上水墨,翻印在纸上再次加工创作,便成了转印画。玻璃上的氤氲,艺术世界里的晕染,偶然中的必然,无意中的有意,一次次转印的过程,难道不是为了复现初来世界时惚兮恍兮的迷梦吗?木铎有心,声声摇曳。木心的铃铛振开了多少含苞欲放的哲学家?夏春锦学兄自称:“致力于木心生平史事,纯粹出于一己的兴趣,能做的也只有下笨功夫。”在时代如饕餮般吞食吞咽吞没的今天,有谁还执着于一份对艺术家的萌动,有谁还在默默地坚守着一种“笨”。我想,在这种“笨”的悄悄咪咪的行进中,木心研究之风将陆续拉开帷幕,诗人、画家、音乐家、思想家的子嗣们,来,出来做哪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