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1000字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1000字

《父亲的军装》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著作,68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一):那些年的战争时光

看到,或听到哪些抗日老兵的事迹和经历总是让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澎湃。我们这一代人距离烽火连天的岁月太遥远,想象不出他们的冲锋,怒吼和生死。而当初的英雄们也似乎不愿再提起那段铮铮场面。

还好,徐子建的老父亲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把我们眼前的景象再次拉回到了那场到处是硝烟的战争和浴血奋战的先烈们的影子。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二):我们从历史中来

百年前的湘江边上孕育了无数能人和志士,走出来改变世界创造历史。徐爷爷贵在担当情爱。是珍爱赋予生命宝贵和热情?余生甘心安于当时选择。一路走来无愧于心。

一个人的历史里隐涵着家族成长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百岁老人的存在本身就让人想想自己要怎么活过来这一生,每一步每一天都在生命里沉淀,朴实的道路,朴素简单精彩。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三):祖德卓方成,子振家声远

作者祖籍湖北汉阳,祖辈早年励精图治,经商有道,打下家业,可惜开矿不顺,晚年家道中落,五房妻室中唯有其父参加湖南保安团,清末曾国藩以拙诚待人创立湘军,战斗力强。813淞沪会战爆发,谢晋元带领800壮士(实际人数为420人左右)固守四行仓库,几日之后徐成沄在嘉兴乍浦反登陆首战,抗战末期新师长18岁姨太太几番起意。其不为所动写信劝慰被徐志勖得了。无奈之下去了地方行医,后不谙世事,又重回部队。赵锡田定陶战役,刘邓大军设伏,主人公被俘加入解放军,参加淮海渡江战役。

偌大一个家族百年间的兴衰荣辱、年少的主人公遗世独立,继而学医从戎,抗战烽烟中置之死地而后生,由国军到共军的转折,直至和平时期平然而退,到99高龄以一枚金色的纪念章为其波澜壮阔的跌宕军旅生涯划了一个耀眼的句号,当然还不止于此,还有林林总总的人物关系,不断转换的历史场景,不可或缺的故事情节乃至细节。

堪为一部从人本出发,完成的文本,其难能可贵正在于,时代依旧,背景不变,却能独出心裁的参入大量史料(图片、电文、报告、作战草图、战报、图表等),这些蒙着历史尘烟的实物、充满现场感,和人一样有着生动的气息,书中的所有生命无一被脸谱化,符号化,他们的所谓政治面目、阶级成分、党派归属、社会地位自是各不相同,但又都显现出与生俱来的共有人性,闪现出各自的光彩。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

岁月禁不起太长的等待

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

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

一世的聪明情愿糊涂

一身的遭遇向谁诉

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

繁华过后成一梦啊

海水永不干天也望不穿

红尘一笑和你共徘徊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

岁月禁不起太长的等待

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

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

一世的聪明情愿糊涂

一身的遭遇向谁诉

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

繁华过后成一梦

海水永不干天也望不穿

红尘一笑和你共徘徊

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

繁华过后成一梦啊

海水永不干天也望不穿

红尘一笑和你共徘徊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四):《父亲的军装》家国徐望,徐家的家国情怀!

《父亲的军装》家国徐望,徐家的家国情怀! 《父亲的军装》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晚清到北洋军阀时期,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徐家一位百岁抗战老人的亲身经历,这位亲历者正是著名演员徐静蕾的爷爷,作者徐子建的父亲。晚清时期主人公的父亲勤奋努力,加上做生意机敏,徐家有了较大的家产,当时可是风光一时,最繁华的一条街,半条就属于徐家。可是好景不长,价值时局动荡,生意投资失败,徐家渐渐走上了陌路。徐老爷子老来得子,也就是主人公徐成沄。徐成沄在母亲的指导下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当时时局动荡,徐成沄就进不对当上了军医。抗日战争的爆发他不得不上前线,家里的二叔参军抗日最积极,背着母亲和当时的政策,三丁抽一,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抗日保家卫国的路途。从最开始的淞沪战役、炸毁汪伪列车、临安撤退,唱得会战、再到兵败被俘,成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军医,从千里跃进大别山到新中国成立。淮海战役胜利胸章和渡江战役胜利胸章是对徐成沄最好的见证。 作为一个军医,虽说没有《血战钢锯岭》中美国大兵的的壮烈的美式伟大,可他作为一个医生也是不分敌我的医治,可能是由于家仇国恨吧,促使他比一般人更加勇敢,从来没有怕过,怯过战争,他只是在尽一个中国人的本能指责和一个医生的职责。 守土抗战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二叔徐成澎,侄子徐旨乾,军医徐成沄……这是徐家对抗战做出的贡献,其中二叔徐成澎还是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官员,淞沪会战是右翼总司令张发奎的下属,后战败,逃亡台湾。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五):家国历史中的个人叙事

拨开历史的迷雾,很难说能够给后人留下多少真实。一家四代人的百年历史,想要秉笔直录,更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于后辈而言,现如今的快节奏生活,则常常让未来拖着走,很少驻足,很少倾听,关于父辈的记忆与言说,便常常在不经意间,云淡风清,随风而逝了。

想要记录下家国历史中的个人叙事,非常人所能轻易驾驭,很需要一种固执的努力与坚持,于是徐静蕾的父亲徐子建先生,便克服了岁月对记忆的侵蚀,苦心孤诣要记录这样一部百年历史的家族大书。

“家园徐望”三部曲现已付梓了第一卷,名之曰《父亲的军装》。第二卷写徐子建先生建国后的经历。第三卷写教育子女的故事,亦盼其早日出版,以成完璧。

这样的家族史是值得纪念的,抗战期间,徐氏亲属中十一人投身战场,父亲徐成沄从松沪会战到三年内战,由国军军医到人民解放军军医,上两辈人所经历的1949年建国之前的生活,就凝聚成了这本沉甸甸的《父亲的军装》。

徐家祖籍是汉阳的徐湾,家谱排序为“祖德卓方成,子振家声远”。祖父徐方兴于湘潭创业,曾任英商怡和船运公司的买办,后来建造了徐贤志堂。寓意徐家人丁兴旺,崇尚贤能,儿孙们都有志向。到了父亲徐成沄这一辈,则参加了松沪会战,经历了中日战争中最为惨烈的大会战。

拨开历史的迷雾,对于这场战役,国军是消极抗战还是主动作为,或有不同的评价,但这一中华民族可歌可泣之抗争之举,则永载史册。徐成沄老先生从松沪会战到挺进大别山,到建国后接收重庆,穿了十八年的军装。一生救治了无数人,正如作者徐子建所感叹的,一百零三岁的长寿,应该是上天对他的回报。

到了子孙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身兼演员、导演、才女于一身的徐静蕾,徐静蕾的书法功底于演艺明星中也是较为少见的,可见其家学之渊源。知父莫若女,徐静蕾的书前序言《爸爸的书》也写得很有感情,直言在两代人之中,固执的毛病,是绝对的遗传,而努力之方面,则自己遗传得绝对不充分。

近年来关于个人的、家族的回忆录,出版了许多,如齐邦媛女史的《巨流河》,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四部曲》,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宗璞先生的多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则把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与中国现代的民族抗战历史融铸成一体,南渡、东藏、西征、北归,将个人的家族史升华为民族的大历史。父辈的往事,常常只能由下一代来记录,然而更多的时候,是下一代已不复记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似容易却艰辛。为了写作“家园徐望”这部家族史,徐子建先生固执地实地探寻走访了那些故地故人故事,书中所录入的历史档案照片亦增加了历史的份量。书写这样一部真实非虚构的历史,既是对读者应负的责任,也是徐先生对自己人生的要求。

要将家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一一记录,是需要如椽巨笔方能成就的。徐子建先生上两辈人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深重灾难与艰辛历程,他历经多年踏遍海峡两岸寻寻觅觅的这段难得的家族史,即为徐氏家族光辉业绩的永恒纪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