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脑的情绪生活读后感摘抄

大脑的情绪生活读后感摘抄

《大脑的情绪生活》是一本由沙伦·贝格利 / 理查德·戴维森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2019-6-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脑的情绪生活》精选点评:

●近年来对大脑的研究不仅表明了大脑是可以再塑的,而且证明了高度进化的前额皮质对情绪有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在理性和情绪之间的构筑的壁垒是毫无根据的,情绪并非出于大脑的边缘地带。任何年龄有意识的主动努力 ,通过对特定心灵品质或者习惯的刻意培养 ,都可以让情绪风格(情绪调整、生活态度、社交直觉、自我察觉、情境敏感和专注力)发生改变。

●首先封面就很喜欢。学术主题但一点不枯燥,中间几章的实验设计严谨、说服力强、叙述生动、条理清晰,逻辑、思路时而和我神同步,对于更好地了解及完善自己帮助很大。

●【是否妨碍我们享受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正是情绪风格是否可取的试金石。】

●嗯嗯,好书,中年危机的良药,科学配方鸡汤自治法

●这是一本基于神经科学来讨论情绪的科普书。这个领域,曾今介于神经医学与心理学之间,少有人关注。在以往的科学研究中,大家往往认定了情绪是由基因(DNA)决定,且不可改变的。作者通过长期大量的实验证明,每个人的情绪,除了基因影响之外,环境因素直接决定了情绪表达。同时,情绪也可以通过环境触发而发生改变。这好比,基因就像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但只有在特定场景下,基因才会有针对性的表达。书中还为大家提供了改变自己情绪的一些具体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愉快地应对生活。

《大脑的情绪生活》读后感(一):焕心记

今早起来不当心把手磕肿了,加上最近不很遂意的生活境况,消极情绪瞬间再度被点燃:动作不利索甚至无法完成感觉自己全然变成废人;一直以来心门紧闭要是残疾了独自可怎么过活;像个男人一样负重支撑苦熬像一辆燃油耗尽的汽车始终不放弃自己,可缺乏爱与理解的心真的好累。

然而不知是不是看了此书,潜意识里开始注意自己情绪的缘故,抹去泪水后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手很疼可依然凭借左手和其他手指完成了刷牙等一系列工作觉得自己好棒——原来解决富挑战性的任务意味着更大的成就感与信心;剥蛋拿筷未怎么受影响看来是我小题大作了;痛感与红迹随时间褪散,阳光照耀,又是新的一天。

无病呻吟——情感、理智。理智、情感。浪涛、机遇——却坚定前行。

我在通往罗马的条条大路探索适当且明智的选择;我的轨迹自由我掌舵。

《大脑的情绪生活》读后感(二):性格可以重塑,推荐阅读本书

《大脑的情绪生活》是李筱懿写《情绪自控》的参考书目之一。读完之后,受益颇多,深深感到遗憾没有早一点读到这本书。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大脑是可以重塑的,换言之,情绪风格是可以改变的。我每个人都会痛恨自己的性格缺陷,想改善情绪方面失当的地方。而这本书正是提供了解决方案和理论依据。虽然书中涉及大量的医学名词和临床试验,但作者的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普罗大众也可以理解吸收书中内容,并实践书中方法。

同时,书中涉及到的临床试验并不让我感到枯燥,而是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实验目的,使结论更有说服力。为了论证某一猜想,作者和他的团队设计了实验,其中包含的设备和产生的大脑活动现象让人觉得精巧和奇妙,扩充了我的知识库。如果不耐烦看实验段落,直接阅读结论也行。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禅修,而且这一部分是书中的重要内容。作者作为科学家不仅不排斥宗教和神秘学相关的领域,反而积极与僧侣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并找到改变人类情绪风格的方法,这点令人佩服。通过实验表明,禅修确实能帮助改变情绪风格。现代人都开始注重起冥想、瑜伽等修行方法,这些方法确有帮助。明白背后的原理,可以使修行更有裨益。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极力推荐想要改变自己、改善性格缺陷、掌控自我情绪的人群阅读本书。

《大脑的情绪生活》读后感(三):获得幸福的奥秘——认知你自己

获得幸福的奥秘,古人早有洞察。苏格拉底将其简括成一句话,“know thyself”(认知你自己);老聃则称之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许多贤哲也提供了精妙的阐述,诸如东方的孔子、庄子、陶潜、王维、苏东坡和王阳明……然而怎样认知自我,对任何人恐怕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功课,仍然得靠自己的求索,甚至时不时地需要挣扎。

如何认知自己,过去的人老在打转,像是围着堡垒,无从得窥其堂奥。随着科学的探索,我们认识到了,心(heart)、灵(soul)、意识(consciousness)、良知(conscience),无不是基于脑(brain)的产物。但是,大脑和心智(mind)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从对环境的感知和对人际互动的认知来认识自我的?百年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以及脑神经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取得的突进,给予我们实据,来更真切地了解自己。科学实验、神经影像学和分析工具的突破,为人脑功能的定量解析及其反馈调节提供了可信的证据,并为进一步认知人的行为和社会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撰述是为了让大众了解人的思想、感知、幸福感,剖析它们的决定机制和改变机制。与市面上众多同类书刊相比,它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告诉我们,人脑的活动机制固然有与生俱来的成分——科学的研究分析表明,人脑的行为模式大约在25%—75%之间取决于基因构造——但是这个“前定”的构造是可以被改变的,是可以被自己积极干预而定向改造的。

《大脑的情绪生活》读后感(四):如何从脑神经科学角度,持久改变自我性格缺陷

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老婆大人一听见钥匙开门声,就会从客厅跑过来拉开玄关门,眼睛亮晶晶地责问我为啥回来那么晚?我心里享受着这份嗔怪的甜蜜,逗她说怎么跟“欢迎主人的小狗一样”,同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小时候我和弟弟之间的陈年往事。

老家在农村,弟弟比我小七岁。记得当时我正上初中,放寒假时我就跟奶奶住在老屋,而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则住在新屋,两者之间的距离也就五六百米远。每天早上我一睁开眼睛,就会发现弟弟正笑嘻嘻地瞪着亮晶晶的眼睛,趴在炕头上瞅着我。当时弟弟才四五岁,他每天早上都兴奋地从新屋跑过来找我玩,但几乎每次我都不知为何把他打哭了,还威胁他不准哭,不准给父母去告状。现在回想起来,我脑海中还能清晰浮现出弟弟小小的人儿,撇着嘴非常委屈又不敢哭的可怜样。我实在感觉自己彼时怎么会那么坏、那么神经质就像我妈一样,动不动就爱打人。

事实上,小时候我没少打弟弟,就因为他脾气倔、不听话,动不动好像为了一点口角或琐事就惹我生气,我打他、甚至狠狠扇过他耳光,我妈也打他,弟弟因为性子倔小时候可没少受委屈,而相比跟他同是双胞胎的妹妹,则脾气温和,几乎没挨过家人打。

如今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和弟弟都成家立业、都变成成年人了。前一段时间弟弟和弟媳妇领着孩子来家里做客,我感觉弟弟这么些年经过社会历练,现在的个性温和大方、豁达开朗,再也没有小时候的倔脾气了。而我的个性似乎也改变了许多,我感觉自己再也不像小时候那么神经质、那么暴躁坏脾气了。

俗话说,三岁看老,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一辈子的性格脾气几乎一出生就被遗传基因决定大半了,后天最多是在教育和生活环境磨砺下,给原本一成不变的性格底色穿上温良恭俭让的“文化外衣”而已。这种说法对吗?翻开著名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理查德·戴维森的《大脑的情绪生活》一书,就会发现,作者是反对这种说法的。

人的性格(或者说叫情绪风格)本质上是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基因提供了性格的物质基础条件(基因对人的性格特质有20%至60%的影响,因人而异),而环境因素则决定了这些基因是否有机会得到表达或展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能够强有力地打开或关闭个体基因表达上的“开关”,让它能够在实际性格层面得到展现,或者干脆彻底关闭其基因表达的机会和功能。

正如《大脑的情绪生活》一书中所言,“受到基因影响的性格特质之所以可以改变,是因为基因本身并不足以令某一性格特质显现出来,即便基因已经制定了该性格特质的遗传密码。基因还需要被开启。在人和实验室动物身上的研究都表明,生活经验可以让基因开启或者关闭。借用老掉牙的所谓先天后天之争的术语,后天环境能够对先天因素产生影响。”

科学家曾用小老鼠做实验,发现充满耐心与爱心的鼠妈妈养育的小鼠后代往往性情稳定放松、健康活泼、对陌生环境有着强烈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而焦虑不安、缺乏耐心与爱心的鼠妈妈则会养育出焦虑不安、胆怯拘谨、在陌生环境下动辄发抖的小鼠后代,这似乎证明了遗传基因塑造后代性格的强大力量。

后来,科学家巧妙地把爱心鼠妈妈和焦虑鼠妈妈的宝宝进行了调换,接下来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在爱心鼠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拥有焦虑遗传基因的“养子”小鼠,顺利长成了性情稳定、对外界好奇探索的健康小鼠,并且把这种良好性情遗传给了自己的下一代。而焦虑鼠妈妈养育的拥有温良好奇基因的“养子”小鼠,则长成了一个焦虑不安、在陌生环境下动辄吓得发抖的成年老鼠,并把这种不良性情,通过与养母类似的恶劣养育方式,“遗传”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不仅老鼠如此,人也是一样的道理。科学家研究发现,那些体内拥有潜在暴力基因的儿童,长大后并不一定必然成为暴力犯罪分子。如果他们是在温暖善良、关怀照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那么潜在暴力基因的开关将会被关闭或没有机会得到表达,孩子会顺利成为善良温暖的成年人。而如果其童年是在暴力漠视、冷冰无情的环境中熬过来的,那么其体内的暴力基因开关就可能会被激活,表现在外在性格层面,就是其会有暴虐性情和暴力犯罪行为等。

《大脑的情绪生活》一书中指出,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可以由一系列的情绪风格来刻画,换句话说,情绪风格就相当于构成人类性格的基本原子或要件。书中详细列举了构成性格组件的六种情绪风格,即分别是情绪调整能力(你从逆境中恢复得快还是慢?)、生活态度(你的积极情绪可以持续多久?)、社交直觉(你是否善于获取别人的社交信号?)、自我觉察能力(你对身体的感受是否敏感,从而易于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情境敏感性(你是否善于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与专注力(你的注意力是比较容易集中,还是容易分散?)。

研究发现,人的六种情绪风格都是由特定的大脑回路控制的,并且可以用客观的实验室方法进行度量,换句话说,人的性格脾气是有着坚实的大脑神经生物基础作为支撑的,因此不是说变就能变的,除非改变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连接,否则外在性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

比如,对于人的性格的一个侧面“情绪调整能力”来说,科学家发现,当健康的成年人经历积极情绪时,大脑的左前额皮质会变得活跃,而经历消极情绪时,右前额皮质会变得活跃;在婴儿身上,也观察到同样的大脑活动模式。也就是说,人的大脑天生就是由左脑前额叶皮质来控制积极情绪、由右脑前额叶皮质来控制消极情绪的;如果一个人的左脑前额叶皮质发达,那么他的情绪调整能力就会比较强。

而对于临床上的抑郁症患者来说,科学家发现他们的左脑前额皮质往往活动不足,或者右脑前额皮质活动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你所知,人的左脑额叶是控制积极情绪的,而右脑额叶则是控制消极情绪的,于是抑郁症患者相比正常人,尽管两者的情绪体验功能基本相同,但前者维持积极情绪的能力较差。正常人听到一件喜事,可能会开心好半天,而抑郁症患者开心一下之后又会跌入消极抑郁的不良心境中(源于左脑额叶皮质活动不足,或者右脑额叶皮质的过度活跃)。另外他们的情绪调整能力相比正常人也比较差,遭遇意外事件打击或生活挫折时,需要更多时间才能重新恢复到情绪的基准线;也就是说他们遭遇喜事开心情绪不长久、遭遇坏事恶劣情绪又会绵延不退,两相叠加,内在情绪感受自然更加痛苦抑郁;同时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也缺乏明确的目标感和实现目标的内在动力,从而导致长久沉溺在消极抑郁心境中无法自拔。

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我不是抑郁症患者或者没有临床抑郁倾向,但我觉得自己的“情绪调整能力”也比较差。之前在工作上因为跟同事有些小摩擦、小矛盾之类,在别人看来可能根本不叫事,但对我来说,我感觉自己心里就会难受好长时间。我也一再提醒自己其实就是一件小事,根本没必要挂在心上,但脑子里还是不由自主地思维反刍,仿佛停不下来一样不停地分析来琢磨去,不停地自我辩护、自我宽慰、自我复盘各种可能的情况,以便能够缓解内心痛苦的同时,以后彻底避免遭遇跟同事的类似冲突(一定的强迫思维倾向在作怪)。

往往工作上的一件人际冲突小事,给我造成的情绪痛苦要持续好几天、甚至好几周;慢慢的随着时间推移,我才能逐渐恢复情绪平衡,生活工作重回正轨。由此可见我平时的“情绪调整能力”有多么惊人的差。另外我的生活态度还算积极上进,社交直觉、自我觉察能力、情景敏感性与专注力等情绪风格维度,还算差强人意吧。

那么我们如何立足于实际生活工作,改变及优化自我性格的这六个维度呢?《大脑的情绪生活》一书中介绍了包括正念冥想在内的一系列方式方法。所有方法其原理或原则都是相通的,那就是通过外在积极行动来间接改变、优化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连接,从而从根本上一点一滴改变自我性格缺陷的大脑物质基础。

比如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练习正念呼吸、正念专注冥想、正念无所缘冥想等,在尝试观察、觉察、洞察自我思维模式的缺陷、认知风格的缺陷等基础上,从而有的放矢采取新行动,比如多多学习新知、多多敞开心扉跟人互动交流、多多旅行接触新鲜事物、多多尝试新鲜的工作领域、多多锤炼开拓新鲜的工作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新行动不仅会使我们收获诸多情绪新体验、生活新感受、工作新成绩等,更重要的是会在无形中持续优化、改善大脑内部神经网络联结方式,从而改变我们性格缺陷的大脑神经生物基础;推动我们的性情禀赋发生潜移默化、同时持久更新的根本性转变。

《大脑的情绪生活》读后感(五):你还可以改变

人们对于各种生活际遇会有怎样不同的情绪反应?这些差异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其实这两个问题我也好奇了很久,然后看了一些书,得到了基本的观点就是基因+后天经验形成的。 但是后天是怎么影响着人的想法,作者通过个人的工作经验以及实验,证明了后天经验也会影响着大脑,从而改变人。 我后来发现这书提到的高僧也写过一本我之前相关的书《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神经的可塑性保护两层含义:一个就是原来的功能可以加强,现在很流行的“刻意练习”正是利用这一点。第二个就是大脑功能可以改变。就比如对于盲人来说,之前负责处理视觉的部分会改成处理听觉(所以盲人的听力比正常人强是有科学依据的)

作者用六个维度来刻画人的情绪。

可以把大脑结构想象成三明治结构。最底层是大脑核区(控制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等):包括脑干和小脑,中间是大脑边缘系统(控制情绪):包括杏仁核(负责产生恐惧与愤怒等情绪),最上层是大脑皮质(就是思考,分析等高级功能)。

尽管包括杏仁核与纹状体在内的边缘系统曾长期被视为大脑的情绪中枢,但事实上,皮质同样可以决定我们的情绪状态和心境。假如基因给了你的六个维度一个初始化的值,后天的经验是可以修改这个值的。 背后的科学依据有两点:

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而且生物医学研究水平的进步还会让这个界限随之改变(胆固醇水平“正常值”的下降即是一例)。不过,一般来说,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健康还是病态的依据是:生理指标是否影响到了这个人的日常生活?这同样也可以用在对人的心理健康判断上。这告诉我们,在情绪风格的任何一个维度之上,都不存在一个可以非黑即白地区分常态与病态的神奇的分割点。

情绪调整能力维度上的两种极端情形。“缓慢恢复”的人很难从困境中恢复,他们的前额皮质与杏仁核之间的信号交流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前额皮质本身的活跃水平较低,也可能是因为左前额与杏仁核之间交流不足。能够从困境中“迅速恢复”、因而有很强的情绪调整能力的人,他们在遭遇挫折时左前额皮质会被有力地激活;此外,他们的前额皮质与杏仁核之间的联系纽带也异常强劲。通过抑制杏仁核的活动,前额皮质能够平息与消极情绪相关的脑信号,从而确保大脑有效工作,免受消极情绪的干扰——不妨把这当做情绪调整能力的一个实用定义吧。

海马回更为人知的功能是形成长期记忆,但其实海马回还有调整行为以适应特定情境的作用。“情境迟钝”的人的海马回活跃水平较低,而“情境敏感”的人的海马回活跃水平较高。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海马回体积缩小有关。这是有道理的:体积缩小之后,海马回在对创伤事件的情境形成记忆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困难,从而将危险的阿富汗街道与安全的威州公路相混淆

脑岛接受来自内脏器官的信号,因此内脏神经越活跃,自我觉察能力越强,反之则相反。脑岛位于颞叶与额叶之间,脑岛之中含有身体的内脏“地图”。也就是说,人体的内脏器官,包括心、肝、结肠、性器官、肺、胃、肾等,都各自映射到脑岛中的一个特定的点。所谓“映射”(mapping)指的是,这种对应关系就跟皮肤上的每一个点都能够映射到躯体感觉皮质上一样。 一个人的自我觉察能力越强,他的脑岛激活水平也就越高,反之则相反。在极端情形,超高的脑岛活跃程度似乎意味着对身体信号的过度觉察,后者可在一些惊慌性障碍(panicdisorder)及疑病症(hypochondria,仅举两例)患者身上观察到。具有这些心理疾病的人对他们自己的脉搏、呼吸频率、体温等衡量焦虑的指标极度敏感,他们往往会高估这些指标的水平。因此,比方说,对于心率的略微上升,一般人可能都不会太过在意,只会觉得那不过是我们显意识之外的什么事情触发了我们的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但是,自我觉察能力过高的人可能就会把它看作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

“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的神经元,这一区域对动机与奖赏感的产生非常关键。也许不算是巧合,在这里聚集的神经元能够释放与捕捉两种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即多巴胺(dopamine)与内源性阿片(endogenous opiate)——前者有助于积极情绪、动机与欲望的产生;而跑步之所以能让人兴奋起来,则要拜后者所赐

和前额皮质的一个名为P300信号的激活活跃度有关。

脑成像技术告诉我们,强迫症患者的大脑活动以两个区域的过度活跃为特征:眶额皮质(orbitalfrontal cortex)与纹状体。眶额皮质的主要工作是留意有没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而纹状体负责接收眶额皮质与杏仁核发送的信号。眶额皮质与纹状体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忧虑回路”——强迫症患者的“忧虑回路”异常活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