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猫城记》读后感100字

《猫城记》读后感100字

《猫城记》是一本由老舍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0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猫城记》读后感(一):国魂须由国人凝聚

主要内容是以魔幻的手法来叙述,讲述地球人我因为冒险飞机失事掉落在火星的猫城上。“我”从猫城的小城镇一步步向这里的国都走去,也渐渐看着这个国家毁灭。 最开始我登陆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不就之后就来了一群猫人。这里“我”的反应和猫人之间的行为,其实也是反映出了人性。”猫人围攻我的时候,我在思考是要拿出手枪打他们,还是等着看他们如何行动。最后做出的行为由我的心理活动看出,为什么我应当先掏枪呢,一点善意每每使人勇敢。”然而这样的善意最终变成了被猫人捕捉和看守。“我”在后面和大蝎的交流中知道了实情,“‘请’我是他们的本意,我并没有长着猫脸,他们从没有见过像我这样的外国人。他们害怕的不得了,可是既而一看我是那么老实,他们由请改变为捉了。” 文学又可以称为人学,从这件事看到世人的一角。我们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老实人受到一些强势的人欺负呢。在学校的时候,班上总有那么一个老实巴交的同学。班上那些比较活泼淘气的男孩子就指使他干着干那。好一点就只是做一些跑腿的活,帮忙买一些东西,帮忙抄一下作业。那坏一点呢,轻则言语攻击,重则打骂。在以后的职场中的老实人呢,什么脏活累活的都是他们干,然而那些成果却是被那些会和老板同事打交道圆滑之人夺取。这些人做错了什么,没有。他们只是不够狠,不会一开始就对人有防备之心不会以恶意去揣测他人。 这里面还有一个情节也是让我最不能释怀。猫国就要破灭了,小蝎这个最悲观的猫人在关键时刻不是准备逃跑而是去冒死组织军队抵抗敌军。结果是可想而知,一个丧失人格的国家怎么可以打赢这场仗。小蝎面临的不是敌军的追捕,而是自己军队的追杀。原因只是本来他们可以逃跑,都怪这个小蝎把他们组织起来抵抗。这样的理由让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其实也不必说什么了,一个没有人格的国家注定是要灭亡。当国家的危难来临,所有的人不是想着抵抗而是逃跑,只有一个人领导就算他再有能力又怎么样。 这不是像极了我们国家清末以后一些国人的表现吗?当外国人不断欺压中国的时候,他们做的是不断向他们讨好,不断的欺压本国的同胞。如果当时我们国家所有的人都像猫国人这般,最后世界上也没有中国了,就像没有猫国一样。 老舍用他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猫国的历史,透过这个猫国可以看到一些当时国人的面貌。不至于像猫国这般堕落,但堕落之人也不在少数。

《猫城记》读后感(二):老舍的另类小说,简单而深刻

《猫城记》说的是“我”的飞船坠落在了火星,结果发现火星上有一个猫人的社会,猫人有猫的外观,有尾巴,猫脸,人型的身躯。这个社会落后而腐朽,“我”为了生存万般无奈的只好选择融入这个社会。这个极尽迂腐的社会最后也因为自性的迂腐而被外族灭绝,“我”则幸运的遇到了一只法国的探险飞船,最后得以“生还我的伟大的光明的自由的中国”

这部小说是老舍的尝试之作。我们很难准确的定位这部作品,科幻、魔幻、讽喻、乍读起来甚至感觉不伦不类,文风也有了一些变化,读惯老舍著作的人刚开始可能会很不适应。但细读之下发现老舍还是那个老舍,一个人的气质无论怎么掩饰也大概还在哪里,文章亦然。我觉得这更像是老舍在创作中的一次"小调皮“,特别的换了方式来表达,这更引起了我对这个可爱的老人的喜爱。

老舍自己说这是他最"未入流“的”软“作品,甚至一直犹豫要不要发表,个人感觉老舍说的是很诚恳的,这本书如果按照畅销书的要素来考量,确实缺少了很多的元素,显得不够完整;如果按照纯文学的角度评价,厚度也显得不够,但文章的脉络以及对人性、社会性的批判却极其深刻。如果用画画相比,这部作品就如勾勒出了所有轮廓和细节脉络,却懒得再进行铺陈和层层渲染的作品,尽管不完整,但深刻的气势,准确的神韵,已经足以让懂得人看出壮丽来了。

我特别喜欢老舍的作品,作品如人,老舍的书大都平实亲切,接地气,不失趣味,同时通过对情节的铺陈和人物的刻画进行无声的批判,这样的批判比“振臂呼喊"更来的有力量,更震撼人心。

老舍在书中对于那么迂腐丑陋的“猫人”社会的描绘已经是1932年的事了,想必是老舍当时对社会人性的观察的反映,但今天读起来,比阿照现在的社会,也仍然生动。可见人性的变化并未随着文明的发展有太多变化,不但是时间上,即便是在空间地域上亦然,这部作品在国内的影响力并不大,但在国外,却一直备受推崇,这说明无论地域种族,人性深层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这部书里的语言很口语化,这是先生的一贯风格,很多地方还通过“我”的视角,加了有趣而幽默的成分,但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莫名的压抑感,一种悲观的情绪一直笼罩着我,也许是斯文如老舍的小调皮,黑幽默惯了,实在不擅长放开了带人笑,还是讽喻的太过深刻而触痛了人心,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觉得这本书读罢获益很多。

《猫城记》读后感(三):众人皆醉我独醒

《奇葩说》中曾经有一期辩题是“愚人井的水要不要喝?”双方都有各自的观点,论证也极为有力,但我仍然坚持自己做出的选择,我要做一个清醒的人,即便我被当做个疯子。 《猫城记》就是讲述这样一个神奇的科幻类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因为飞船故障来到了猫城,他发现猫城人的生存方式极度荒诞。无论是他们的饮食,他们的三观,甚至是他们的教育都是一场闹剧似的存在,于是对猫城充满好奇的他选择留下潜心调研。 主角在猫城第一个遇见的猫人是“大蝎”,大蝎是一个地主似的人物,掌握着猫城人最渴望的一片树林,算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可惜这个军阀连自己的兵都要防范,于是他就留下主角为他看管树林。 猫城人根本没有所谓的道德素养,大家每天浑浑噩噩,唯利是图。大蝎更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典型角色,但大蝎的儿子小蝎确是一个猫城唯一清醒的青年人。小蝎在外国接受的教育,他甚至自己国家的问题,同样他也知道国家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但是在故事的最后,当猫国被他国侵略,小蝎依旧选择捍卫自己的国家,即便他也知道这么做毫无意义。在举国荒诞的投降中,小蝎的反抗显得更加可笑。小蝎最终还是因为难以面对这个残忍的现实选择了自杀。 《猫城记》其实是一本很好的讽刺小说,里面的情景设计的极度荒诞,看似好笑却又符合猫国的国情。因为荒诞的教育造就了一群荒诞的年轻人;因为每个人的自私自利,因为全国的自轻自贱,所以猫国惨遭灭国的境遇。 书中还谈及很多政治与教育的问题,如果仔细阅读总会在现实中寻找出蛛丝马迹。对猫 城人的思考何尝又不是对现实的影射呢? 古话说:“难得糊涂”,就是因为清醒的人反而活的很痛苦。现实不是童话,真相往往残忍,看清楚了真相却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会像毒药一样慢慢的腐蚀一颗心。 小时候的快乐总是很简单,是因为我们梦想着未来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我们坚信自己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可是越长大越发现,我们拼尽全力过着普通的一生,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凡的存在着。 即便痛苦,我依旧选择清醒,因为如果一直活在虚幻里,快乐和悲伤都是假的,努力也显得毫无意义。真相纵然残忍,但那至少证明我活过,我所做的一切都将留下我活过的证据。 就像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猫城记》读后感(四):沧海遗珠,读之未晚

老舍先生的这本《猫城记》出版于1932年,正是一战、二战期间,是政治反讽小说的黄金时代,1920年的《我们》,1932年的《美丽新世界》,1945年的《动物农场》,1949年的《1984》,每一本都是经典的寓言小说,但这些都是西方人探究西方社会的,所谓的畅销或是必读书单也是西方国家的。《猫城记》虽然没有这几本名气大,可探究的是中国社会,比起前面这几本,于我们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猫人国定位在遥远的火星。在今人看来未免幼稚,毕竟现在的我们已经有探测器登录火星,并传来照片了,而那个时代的人们并不了解火星,也还没有航天器。然而故事的地点只是一个设定,并不重要。短小的句子和奇怪的语序也使得通篇的文笔不如《四世同堂》、《茶馆》那般的细腻、丰富,但是瑕不掩瑜,小说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所以此书的最佳阅读方式是一口气读完,前面三四十页尤其要速读。

“我”好像《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刚刚到了陌生的国度就被抓了起来,经过奇妙的遭遇又成为了观察者,观察猫人国的政治社会。开篇关于火星的描写可以略去不看,迅速来到这个以迷叶为生的有着悠久历史的猫国。小说的精彩之处要从“我”随着政客大蝎进入猫城开始,各路人马逐一登场,“我”逐渐了解了猫国的社会、卫生、教育、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可谓是触目惊心!脏乱差只是表面的问题,人格的缺失,制度的崩坏,外国人的觊觎,使得国家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说出了他的思考:

在猫国,人们不吃饭吃迷叶,货币被称为“国魂”,政治团体被称为“哄”,起哄的哄,真是讽刺。皇帝施以小惠便笼络了“哄”,于是皇上成为了“万哄之主”。老奸巨猾的玩弄政治,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迫于生存压力屈服于政治,于是猫国从上烂到下。大鹰这个悲情人物在国之将灭的时候登场,他想以自己的头颅换来士兵的奋勇,岂知这是无用的牺牲,而又领导军队保卫国家的小蝎在看到士兵败下阵来竟然将怒火发泄到自己头上时,失望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后侵略猫国的外国人像极了日本人,而他们的行径竟然和几年后的侵华日军惊人的相似,可见那时的老舍先生已经预见到了。

能够有幸读到再版的《猫城记》,我感到很幸运,此书犹如酷暑中的一阵凉风,让人发热的头脑感到一丝清醒,书中的警示不应被时间所淹没,犹如我们对人类的思考不曾停止。

《猫城记》读后感(五):我的手按在历史上最黑的那几页

1902年,梁启超于《新小说》创刊号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欲兴一国之民,不可不先兴一国之小说”,试图以理论构建虚构文学与民族国家命运之关系,小说不必“小”说,更可“大”说。而经五四新文学发展,新思想、新观念的注入,更因时局危机的加深,小说与民族国家的错综关系愈加紧密——老舍的《猫城记》可以放在这一脉络下考察。

《猫城记》写作于1932年,彼时国共内战愈演愈烈,关外日本的狼子野心已路人皆知。老舍归国不久,撰成这部寓言体小说,借一飞机失事,流落火星的地球人之眼,目睹了猫国的种种末世之怪现状,并最终在强敌入侵下覆灭。不必如何索隐附会,读者自可以轻易发现“猫国”实乃“中国”,作者不过是换一外邦视角,求陌生化的小说效果,其责备之深切,其批判之生猛,有增无减。

论者或以为《猫城记》乃是一部科幻小说,或曰反乌托邦小说,我却以为这一认识殊为不妥,尽管友人曾回忆老舍言及《猫城记》创作乃受赫胥黎《美丽新世界》影响,但遍观小说,这一类型的主要特征,在《猫城记》中并不明显,科幻不过是个由头,猫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体制也谈不上乌托邦,又何来“反乌托邦”。《猫城记》更像是晚清以降所谓“暴露文学”经新文化洗礼后的呈现,是中国文学感时忧国传统的延续。“一个文明的灭亡是比一个人的死亡更不自觉的”,猫国的亡国灭种,不啻为中华文明当时所可能的一种命运。《猫城记》是一部警世之作,虽以寓言为体,实与明言无异。举凡政治腐败、学术沦丧、教育堕落、兵匪一家的乱象,国中之人冥顽不灵,毁灭新知,专好内斗,整个猫国仿佛一个大染缸,等等,无不深刻着老舍对于中国社会的观察,而小说中屡屡呼唤着“人”和“人格”,亦是五四价值的回响,接续着鲁迅等人开启的国民性批判的道路,尤其以对“革命”的悲观而清醒的认知,历历可见《阿Q正传》的影子。

就文学素质而言,《猫城记》并不出挑,比之后来的《骆驼祥子》等作,更显逊色。老舍丰沛的情感和表达欲未能付诸一个有效的形式,导致小说的许多篇章沦为报章论战之文,善则善矣,可毕竟不是小说之道。但即便如此,我仍旧认为,《猫城记》是一部特殊的作品,特殊到可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重墨,不仅在其少见的文体和惊人的预见性,我更在意的是小蝎这个人物形象,出生上层(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反动阶层),无比清醒,却又自甘沉溺;敏于思考,却惰于行动;向往革命,却困惑于革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掩饰地否定愚民,又恐惧着底层的力量,等等。这个带有苏俄小说中“零余者”气质的角色,生动地呈现了那个时代的价值混乱和精神迷惘(尽管还不够充分),这既是对当时风起云涌地所谓“革命文学”的质疑,又是对五四新文学的某种深化。甚至半个多世纪之后,在苏童的《罂粟之家》《我的帝王生涯》等作品中,还能拿看到这样的形象的变体。

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老舍都是革命的局外人,这成就了他,但最终也毁灭了他。《猫城记》后来遭到大批判,想想也不意外。《猫城记》质疑了“革命”和所谓“人民”力量,更要命的是,作品中屡屡提及的“大家夫斯基”之类的“主义”,似乎是隐射苏区的共产主义(这一点我不能肯定,尚有待查证。)条条都让人心惊胆战。

《猫城记》里,老舍写主人公感叹“我的手按在历史上最黑的那几页”,还是天真了,真正的至暗时刻,还未到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