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看见思维的成长》读后感精选

《看见思维的成长》读后感精选

《看见思维的成长》是一本由[美] 苏珊·恩格尔著作,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见思维的成长》读后感(一):儿童为什么会格外好奇“死亡”和虫子

最近一段时间,我闺蜜处于天天抓狂中,因为他儿子忽然对虫子着迷了,不仅户外活动必捉虫、逛夜市要在卖虫子的摊位前停下很久,而且这小子还格外钟情那种蠕动的的虫子。如今我闺蜜家已经拥有超过10条虫子,每天晚上睡觉前,她儿子都会满眼期待妈妈和虫子互道晚安。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一段诡异的日子,幸好我女儿没有着迷虫子,但是她着迷的各种泥,让我毛骨悚然的黏糊糊。

事实上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忽然会对一些“令人难受的”、“大人认为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或行为产生浓厚的兴趣。孩子们还会提出一些家长们认为“超龄”的问题,比如说有关“死亡”的问题。

为什么呢?

美国发展心理学博士苏珊·恩格尔在刚刚出版的著作《看见思维的成长》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家长:孩子的一些匪夷所思的爱好和问题,正是他们的“思考力”在成长;而家长却往往认为,孩子年龄增长、生活经验丰富后,会自然而然地获得思考的能力。

《看见思维的成长》

专家们认为”家长想当然了“。

孩子的思考是从出生开始的。3岁就会有意识地追求感兴趣的事情。4岁时日常生活中只有出现异常或者“消失”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并且他们会产生很“独特”的兴趣,比如我闺蜜那个喜欢蠕动虫子的儿子。而从5岁开始,孩子就开始追问“为什么”……

但为什么成年以后总有一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拥有更优秀的思考能力呢?这就和家长和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在小学里学习轻松的孩子,是那些小时候听到更多词语、有机会进行更多对话、有机会谈论一些非日常生活话题的孩子。显而易见,只有家长能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条件。

其实早就有专家认为孩子思维的成长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获得。

那么,作为成年人,你知道孩子在4、5岁的时候会思考哪些大事呢?

在《看见思维的成长中》这本书里提到,孩子会主动对“死亡”问题的进行探索。

孩子在2、3岁时,若见到生物的死亡(不限于人类),他们就会向父母询问“死亡的感受”、“死后是否会复活”、“自己会不会死去”这样的问题,此时父母只要告诉孩子“死亡不可逆”、“每个人都会死亡”就够了。

而当孩子7岁左右,他们对死亡的思考将更深一步。他们相信死亡是不可逆的,但他们也相信和他们关系亲密的小动物或者亲人死去后,会在其他某个地方注视他们。此时他们需要父母和他们探讨的死亡话题,一个是生物性的,而另一个是精神层面甚至是宗教层面的。

遗憾的是,我们作为父母,往往忽略孩子对这类问题的思考,要么认为这些问题超龄有些敏感,要么认为这些问题匪夷所思。因此对解答孩子问题的态度,也经常是敷衍了事,或者是严厉呵斥的。

或许,深谙科学育儿方法的家长们,在凭着自己的阅历,成为孩子在思考能力成长之路上的绊脚石?

作为家长,我认为读完收获很大。

《看见思维的成长》读后感(二):引导孩子打开思维,解决问题,创作新知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不应只是让孩子理解和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拓展思维能力,引导孩子去思考,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创作新知。

孩子的思维能力需要被引导,需要被锻炼。任何灵光乍现其实都是知识积累的思考的结果。

每一个家长去阅读,去思考,去实践,不妨从《看见思维的成长》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问题解决是孩子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对帮助孩子开放潜能、培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年龄大点的孩子,会迅速解决问题,但是有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似乎太简单了,好像他们根本没有进行任何发明,只是对显而易见的问题使用了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而已。

而年龄小的孩子,则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虽有有些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他们的最迟失败和最后在指导下成功之间所做的事情具有启发性的意见。

在解决问题的早期研究中,人们倾向于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试误或顿悟的过程。

认为问题解决首先要经历一系列的盲目操作和不断尝试过程,才能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即形成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然后不断重复巩固这种联结,直到能立即解决问题。

那么,影响孩子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呢?

有关的知识经验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因为知识经验的不足常常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

只有根据知识经验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

而且有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专门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孩子自身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很重要的因素。智力水平高的孩子,可以比较轻易地解决问题;智力水平较低的孩子,问题解决则容易失败。

因为智力中的理解力、记忆力、推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孩子的动机

思维源于问题,但只有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孩子才可能以进取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对问题持漠然态度的孩子,既不能发现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

而且如果孩子的动机过于强烈,使人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时,也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指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积极鼓励,也要淡定从容。

家长不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让孩子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的规律;允许孩子大胆猜测,鼓励实践验证。

孩子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想象思维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形式。而且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

教会孩子思考,在智力发展关键期塑造孩子的思考力,对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看见思维的成长》读后感(三):有混沌的地方,思想才会成长。

本书评不包含此书的一些具体案例和各种细节,主要描述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综合概括、评价和较为简短的教育建议,供对此书有兴趣的豆友做参考,欢迎交流!

(一)思维成长路径:观察-探索-认知-学者之路(将自己的小思想和与影响他人和自己的大思想联系起来/与世界的相连)。其实这也实质上对应了本书的三个核心关键词:探寻、发明、思考。

(二)行为表现状态:发现差异-寻求解释(提问、阅读、谈话、实验等各种以收集信息用以解释事件为目标的各种方式)-积累知识(猜测-验证-推理-操作-修正-归纳-思考与反思)-构建思想(长期的过程)

(三)背后支撑因素:好奇心-兴趣(指长久的兴趣)-人的生存本能(试图理解他人的意图)-生物基础(大脑偏好熟悉的事物。为什么?一点小补充:我们可以如何锻炼大脑? 【TED演讲】优秀的人是如何训练大脑的 | 学习思维方式!_哔哩哔哩_bilibili )

实际上,这三层不同分类中可以算作”世人皆知“的套路,特别是对于学者来说,这简直就是入门中的入门,从这个角度而言,本书并没有提供太多新颖的思路。但是本书胜在有很多很好的例子去讲述这些道理,不论是关于阿迪从幼年到进入大学学习的整个成长过程的描写,还是其他有很心理学家进行的实验项目的描写,亦或者是9岁的本提出了为什么酸是酸的这个故事,再者是艾丽丝霍普这位艺术家在学校对儿童进行艺术创作指导的案例,这些案例传达出来的重要信息,像寓言一样不断的告诉我:要深入儿童的世界中观察他们,才能感受他们的点点滴滴。这种带着爱的关怀的描写和大量案例,都是让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1.不忽视孩子的问题;记录、深入分析、收集、整理孩子的问题,了解问题背后真正的问题,并通过多个问题找到某一主题。

2.多和你的孩子进行愉快的交流,多邀请他们加入不同群体的对话,像尊重成年人一般尊重你的孩子的求知求智的心理,成人之间的话题也不需要刻意回避。

3.鼓励孩童多社交并进行游戏,并鼓励孩童多多和教育者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游戏感受等。

4.别总是上来就否定,多耐心一点倾听你的孩子想说的话、相信他,为你们良好的亲子关系付出更多的努力。

5.请你深深的思考:你想培养出怎么样的孩子。

1.不断的自我学习,深深的反思并尽可能的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尽可能的打通学科区隔进行综合考虑教学的意识,吸纳优秀的教育内容补充到自己的课堂里,在有限的环境里尽可能的为你的学生真正的成长负责。

2.看到“混沌、无序”的价值。对于一个“很好的教师”而言,他通常都会被要求用清晰、简洁、不会造成一些混淆的方式去教会他的学生什么,但思想生长与混沌之处。请不要放弃“提问”、“留白”的魅力,不能什么都说,也不能什么都不说。

3.希望你能够允许你的学生适度的去挑战“教师的权威”,但是同时希望你能引导你的学生学会“尊重”。这点很重要。

4.希望你能做到引导你的学生看见“思考”的力量,并有意识的培养自己重视“思考”。如果能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愿意“思考”的问题并在具体实践中掌握一定的思考技巧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5.请你深深的思考:你想培养出怎么样的学生。

1.对在机关中做着和教育相关的工作的官员来说,请你用自己最具人性光辉的那一面去反思:教育下一代,我们真正要追求的目标何在?

2.请不要让教师做无效工作,请不要让学生做无效学习,请不要让家长积累更多的负担。

3.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请你自己认真生活,独立思想,好好和你的同伴并肩奋斗。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是能够踩着他们上一辈、上上一辈通过自己认真生活而留下了一些值得依靠、托付的东西作为他们的成长背景板。

4.请爱着自己孩子的同时,也爱护其他人的孩子。

ps:自己文档里面的笔记6000多字,但是整理后的书评也就1500多字。看书很快,做笔记很慢,整理笔记更慢。囧......不过,写书评还是很开心的!希望有人看到这个书评以后可以来找我玩!毕竟原初的文档里还有很多自己的私货没放出来~因为我是一个一线的幼教,所以书里提到的很多东西都能和我产生很多共鸣,相关的问题也有一些,但我也不知道会看这本书的人都有哪些,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现在这样。嘛~所以好希望有人来找我玩噢!一起交流一下和教育、儿童有关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