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第一本经济学读后感100字

第一本经济学读后感100字

《第一本经济学》是一本由罗伯特·墨菲著作,52出版的36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一本经济学》读后感(一):为什么这么多本通俗经济学,只推荐这本

当下火的通俗经济学其实非常多(尤其是薛老师的,薛老师那本《经济学讲义》在罗辑思维的运作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来薛老师又进入了《奇葩说》更是为这书制造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加上好像这书举办的活动在短短半年里就超过了1000场,曝光率灰常灰常高),包括《第一本经济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课经济学》《小岛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魔鬼经济学》《卧底经济学》等等等等。

不过,还是最推荐《第一本经济学》,需要的“通俗”,这本书有,而这本书的“系统”却是其他书所缺乏的。其他书的写作思路均是属于案例导向+话题型,同时将经济学概念融入其中;而这本,在体系上则是“个人— 国家”的思路(其实我们的经济学教材——新古典微宏观正是这个思路,只可惜我们的大学完全被新古典的错误垄断,由此看来,高校最需要这书),将话题融入其中,前面更是不缺一整章的对经济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阐述,因此,这在结构上完全承袭米塞斯的巨作《人的行动》,因为方法论是走进经济学,认识经济学概念,解释社会现象的最基础的一步;否则一定会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而且以逻辑思维为线条融入实例加话题,应该才是学习经济学(思维)的正道。

至于“准确性”,这本就和《一课经济学》一般准确。薛老师的准确性,也是有很多有待商榷的——也许以后有机会再说。

另外,如何在通俗中不失深度这本书也做到了,这本书完全可以让你思考更多更深更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理论、历史与现实,真心不矛盾!),它是让你开眼和开脑的窗口。

海南社的新版里加了很多东西,除了完整的社会主义章节,还有很多国外视频(经济学家们的讲座、脱口秀、动画什么的)和在线课程,在线课程的老师以前讲过张维迎的《经济学原理》,当然也讲完了张五常的《经济解释》。还有,这本书的编辑错误也很少。

《第一本经济学》读后感(二):入门经济学的好书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基础、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

我认为书本最精华的部分在于第一部分,它是面向理科生,类似欧式几何的推理方式来帮助入门经济学的。书本身没有预设任何经济学的概念。所有的概念是以初始的定义和前提,通过假设和逻辑推导,来证明为真。即:

人拥有独立意识、并试图达到自己的目的 -> 1. 存在实施者这一行动的某个人 2. 目的展示了这个人的偏好 -> 偏好于个人不可分,偏好是主观的

通过每个人的偏好排序,交换使每个人带来偏好收益 -> 通过每个人的偏好表,推出稳定价格

直接交易难以提升每个交易人的偏好 -> 间接交易物物交易可以暂时忍受交易后带来偏好的降低,带来更多的交易可能 -> 自发使用货币,这种媒介,来进行间接交易

至此,经济学最基础的价格和货币,都通过论述和推导得出,这过程中,假设极少,基本上都是来自于 “人拥有独立意识、并试图达到自己的目的”,令人信服。

第二部分,即围绕供需和供需定律讲解市场经济的常见元素,大概是初高中课本上“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这部分的延申阅读。比较让人遗憾的是没有仔细讨论股票、债券相关概念的由来。

三四部分

这应该是偏奥派的思想,大致的中心思想是计划经济是垃圾,一人没有激励,个人回报不与自己的表现挂钩。二就算人人同心,无私奉献,一样是垃圾,缺乏价格和盈亏计算,无法得知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那么混合经济呢?也不行。限价?不行。销售税、所得税、关税,不好。禁毒、通货膨胀,不好。这部分的内容我认为主要理解奥派的想法和相关经济学概念。其中的假设是可疑或者值得讨论的,符合某些批评奥派的绝不能简单的奉为圭臬。比如在禁毒的讨论中,作者大量讨论了供端在禁毒的高压下提高价格,交易得不到保障,产品质量无法保障,获客利润高导致暴力等坏处。但没有讲需求端曲线左移,很多人会畏惧而不再购买或者尝试毒品。另外既然专门讲一篇计划经济-历史篇来做粗略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控制变量对比,为啥不做禁毒相关的对比呢?

《第一本经济学》读后感(三):适合每个人都读的经济学科普读物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经济学?

"我们不知道马桶的运作原理没关系,不了解复杂的量子科学也没关系,但如果不了解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政府又通过错误的政策进行市场干预,那么大家都会受苦"—罗伯特 墨菲

经济学家每天进行市场经济运作背后原理的研究并为政府提供咨询支持,可以想象糟糕的经济学家为了制造学术声望的假象会带来多么大的灾难,然而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已理所应当的习惯于市场经济运作所带来的方便,像不了解马桶运作原理和复杂科学一样不了解经济学,事实却是政客为了可以从错误的政策中全身而退需要民众对经济学一无所知,经常看到所谓的专家对于市场相关的说明解释总是晦涩难懂也不足为奇了,我们可以不去研究复杂的经济理论、货币流通的政策,但是房市泡沫化后的情形、股市波动后带来的影响,甚至是某个产品涨价后使我们受到的困扰,都是和经济学密切相关的。

就像书中所强调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真实人的真实行动,即使是我们口中的政府也是那小范围的一群人所产生的行为,市场就是人们产生"交换"行为的总和,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在做选择时的考虑都是遵循经济学定律基础的,所以通过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有助于找到事物背后的"陷阱":

1、个人有偏好且偏好是主观的

偏好是个人的目标或欲望,人们受到欲望的驱使产生行为,所以不要简单的光凭人们所说出来的话甚至是他当前的行为进行判断,而是需要结合各种经验证据对所感官的事物进行更透彻的理解,考虑那个更深层的目的去了解对方的行为,即使一个人的信念可能是错的,但错误的信念依然会激发有目的的行动

2、价值是主观的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价值是主观的,因为交易过程中一定有一方是吃亏的,换句话说价格不一定反映商品的客观价值,即你很难到一个价值完全等于9.99元的商品,就算价钱刚好等于价值又怎样?事实是,如果你认为价值大于价格你就会买,认为不值就不买

3、边际效应对人行为的影响

当你在超市里看到某款平时很贵的面包打5折,此时你会觉得非常划算,主观认为该面包的价值是远超于价格的,你会开始往购物车里放面包,一包,两包,三包…最终一定会停下来,就是因为根据边际效应的概念所带来的,这已经无关你是否认为商品值某个价格,而是在于再继续购买所带来的边际收益为0,即商品的重要性已经下滑,此时你手中的现金变得更重要

4、时间偏好

时间偏好是指当其他情况相同时,人们期望能早点享用商品,而不想等到以后。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急于获得享乐的人们宁愿付出一定的成本【利息】,对当前的货币价值进行折现都要去获得时间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

书中还有非常多的基础理论和逻辑推导都值得我们反复咀嚼消化并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中,真的是我认真读过的"第一本"经济学,作者通俗易懂的语言及讲故事的能力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就像作者所说的,学会像"经济学家"进行思考,这种能力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第一本经济学》读后感(四):经济学没有谎言,只有假设这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尽管名义上是启蒙和科普,但对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批判当真是一针见血,而对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面临的难题,却视而不见、顾左右而言他,不免透露出通过驳斥一堆低级荒谬的批判以显得万事大吉的心思。

真的万事大吉吗?如果假设成立便是。

如果没有垄断或许万事大吉。可哪没有垄断呢?今日的世界,精细的尖端科技完全无法为寻常人所掌握,如显卡等关键电子产品生产商,市场上完全不存在有力的竞争。潜在竞争者即便垂涎其利润又如何?没有积累足够资本的新生产商一旦试图闯进这个领域,面对的将是短期低价政策的轻易扼杀,然后所有人再度面临高额垄断利润的局面。经济学追求的完全市场竞争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不再成立!

如果没有信息不对称或许万事大吉。可哪没有信息不对称呢?小村子里任何一个土生土长的孩子都清楚同村馒头店的产品质量,可交易范围一旦扩大呢?谁知道几千万人的大城市的上百万的供应商状况呢?互联网带领我们进入的信息社会是在解决问题,可信息泛滥也是在制造另一种信息不对称––没人可以在信息海洋中找到准确的碎片。遑论信息平台供应商对信息的掌控了,水军可是在拿钱办事呐––恪尽职守地遵循市场的规则。可结果是什么?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受心理期望的产品效用的引导,而信息不对称,将让这个期望的意义大打折扣。换句话说,市场是在回报欺骗消费者的生产者,比如让他们相信,某种石头无比珍贵,比如我们把它命名为钻石怎么样?当然,还必须是天然的!

如果没有外部性或许万事大吉,可哪没有外部性呢?一条面向旅游者的小吃街,一家店出售的食品粗制滥造,可口碑的下降很大程度上会由一条街的店家承担。一家工厂产生的污染,更是会由整个地区的人分摊。我们认为,生产产品需要投入的资源都是由生产者提供,所以他自负盈亏,可事实上,生产经营活动往往对与其毫不相干的居民产生利弊不等的影响,如医院造成周围地价上涨,建个化工厂试试呢?外卖产生的垃圾,由不参与外卖买卖的人平摊处理成本是否合理呢?

激励的本质在于,一个人应得到和他对社会的贡献相匹配的酬劳。那在市场中,有没有人造成了彻头彻尾的灾难却赚的盆满钵满呢?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想想信息不对称的莆田医院和垄断的搜索引擎的结合,难道要期待所有人不约而同地转向另一个搜索工具,或者明智到足以辨别医学的真伪吗?除此之外,市场又有什么办法呢?

诚然,每一次对市场的干预和计划,都有极大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破坏甚至倒退,但这难道就是我们束手待毙的理由吗?

这意味着,我们面对当前经济机制的问题和漏洞束手无策,再无寸进。

这意味着,一个自然而然(当然也问题重重)的市场就是我们人类不能僭越的上帝,是人类智力无法企及的巅峰,它的错误我们只能顺从地容忍,就如同虔诚地祈祷。为什么?因为“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甚至不需要去顺着大萧条时期倒进河里的牛奶思索剩余价值的归处––完全没有必要搬出马克思那一套,我们也不需要再翻开奴隶贸易的陈年旧账为非洲今日的命运鸣不平––完全没有必要反驳对朝鲜的奚落。(除了互戕一定优于自残的语境令人无法理解)

仅仅这个最底层的逻辑本身––“在一个不完美面前,无法做到更好”,已让人忍无可忍。

《第一本经济学》读后感(五):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也后悔自己读的迟了。

大神一样的人物推荐的书,从11月初开始看,读到现在,确实是时间有点久,不过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一读再读的书,虽然我很少在自己的公众号里这样推荐一本书。

我们去评价一本书的好坏,有很多的标准,在我看来,一本书的好坏,取决于你读完之后有没有产生深入的思考,书中的内容能否引发你的共鸣,或者对你有所启发,这是一本书读完之后的价值所在。正如书中所说的:不是人人都得成为经济学家,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一本经济学》就恰到好处的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具体的、通俗易懂的、日常化的经济学世界,不是那种高屋建瓴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用简单的例子,让读者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经济现象,进而加以理论的输出。读完这本书,会对现在世界经济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在想,如果我早点读到这本书,很多东西就会变得简单了,之前考的经济师的内容就和书中很多内容完美呼应了,比如供给与需求曲线,比如通货膨胀。

作者恰到好处的由浅入深、由过去到现在的把经济学的世界展开来给读者看,在实际的例子和数据下面,每章节还配有总结和专业词汇的解析,读完了前面的讲解,最后再进行一次复盘和思考,真的喜欢死了作者的这个安排。

而能把这样一门严谨、刻板的学科,解释的如此生动、有趣,作者的功力确实很深厚。通过书中的例子,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变得有意思了,比如我要出门去买肉,我带上了钱,为什么我没有带着花生去交换,为什么我带着的是钱而不是金币或者贝壳,比如我流落荒岛,靠自己的力量到底如何活下去,活下去又如何生存的更好,如何有效借助身边的物品来实现自己既有物品的价值,等等。

其实经济学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身份不同,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就会不同,比如一个孩子想要吃棒棒糖,那他的选择就是找妈妈要钱,向妈妈表达自己想要吃糖的想法,征求大人的意见,以此来达到目标。但是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可能会变成这是孩子的需求,而孩子向家长请求并表示要吃可乐味的棒棒糖,这就是偏好,如果大部分的孩子都在这个孩子的带领下,想要去尝试可乐味的棒棒糖,那对于超市的老板来说就是有了市场需求,他们要考虑家长是否有购买力,商人要考虑这个产品是否值得投资,能否有回报,生产商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供给能否满足市场需求,是否会在以后滞销,到底会供大于求还是供过于求,是否会出现替代品和互补品,这就是经济学思维,而我们真的需要这种思维。

《第一本经济学》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真实人的真实行动,它并不假设存在“理性人”或“经济人”,可是在经济师考试的时候,书中的知识点是“经济人假设”,读完这本书,会让人觉得很多事情都可以换个角度去想,跳出既有的思维,把自己凌驾于这个世界之上来观察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如果作为一本基础的入门的经济学类的书来评价的话,这本简直是不能再合适了,读完会让人对经济学有个具体的初步的概念,然后再去接触更深奥的更精确的知识,就不会显得那么的突兀。不过还是有很多地方读起来怪怪的,或许是翻译的问题吧,瑕不掩瑜,整体来看,这本书值得看,可以不同意里面的一些观点,但是不能否认绝大多数知识点的适用性、时代性和正确性。

多说无益,多读几遍就好了。

当然,墨菲还写了其他的书,等我看完了慢慢推荐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