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1848》的读后感大全

《1848》的读后感大全

《1848》是一本由[美]迈克·拉波特(Mike Rapport)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2.00元,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848》读后感(一):一场革命风暴

众所周知,1978年法国民众的暴乱和路易十六的死亡推翻了法国的君主制度,为革命埋下火种。这一次的法国革命不仅对此后法国的政体有着深远影响,同时还波及到整个欧洲,对欧洲的旧制度产生了强烈冲击。直到1984年,欧洲掀起了整个范围内的革命,自由和革命在这片大陆上燃烧起来,最早的唤醒了民众的诉求。

不同国家大大小小的战争性质不一而足,但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战争多伴随着贫穷。1848年的欧洲正经历着经济危机,由于政府的无能,这场经济危机给各个国家带来的压力多由民众承担,与民众的赤贫和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贵族的骄奢。当这种矛盾日益突出时,势必会导致革命的爆发。

伴随着旧政府的垮台和新秩序的产生,革命所追求的民族团结和自由发展却由于各个国内不同阶级和势力的矛盾又面临着新的考验,欧洲各国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民族问题。“公民”类型的民族主义认为特定国家法律下的所有公民享有平等权利,个人有民族选择的自由;“种族”民族主义则拥有来自同一祖先的民族血缘,通常会表现出民族身份的优越性。各国的内部冲突也催生了多种民族,但无论哪种民族主义,都包含着侵略性和排他性,如果不妥善处理,还会导致新的冲突。德意志强烈的的“种族”民族主义和专制制度,就为20世纪第三帝国埋下了种子。

这一革命虽然有广泛的地域性,但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各国革命的发生也不尽相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短暂几十年里经历了多次变革的法国。法国由于1978年大革命暴力推翻了君主制王朝,在1948年的革命中,法兰西共和国的民族主义者就能够迅速掌握公民的冲动行为,给予所有公民以平等权利。但法国内部根深蒂固的分歧又使得法兰西的议会民主制又经历了漫长而激烈的艰难过程。

虽然整体上这场革命以失败告终,但在过程中废除了农奴制,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使得农民和其他阶层适用同样的法律。另一方面,革命为工人和农民争取到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使数百万的欧洲人体会到了政治,自由主义迅速繁荣起来。

《1848》读后感(二):1848年革命的全面透视 ——评《1848革命之年》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术性强,思想性强,正如函套的封底介绍的那样,作者学术功底深厚,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革命史,曾参与“革命的多米诺骨牌”项目,探讨1848年革命对现代世界的影响。既然是专业人写专业书,那么读者是要具备对1848年乃至整个19世纪那段历史的人,地,事等史实有基本的了解。因为这本书理论性强,内容严肃,推理严谨,所以面对这样一本数学书式的历史书,读者的耐心,定力,兴趣是读完全书的充要条件。

这本书从梅特涅的“刺刀森林”体系开始讲起到革命结束。目录各章节以春夏秋冬四季来命名,暗示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一.1848年革命者如何构建自由秩序,建立宪政体制。二.革命中的立宪和民主的关系,包括政治团结和民族地位问题。三.革命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比如如何解决贫困等民生难题。这种带着问题来剖析历史的方法,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在谋篇布局上有主线和内容上有针对性,而且涉及政治和历史交叉的跨学科内容,读起来很有知识广度上的获得感。比如第三章“民族之春”。分析了在德意志,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等地,因为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最终导致革命者的分裂,给反革命提供了契机,挑拨革命阵营内部相互对抗。更复杂的是,当民族分裂和社会阶层的对立相互缠绕在一起的时候,给革命制造了巨大的阻碍。

总之,这本书思想性和学术性俱佳,内容上既能扫除知识的一些盲区而且这些知识碎片通过问题导向的主线串起来,形成对历史的认知方面上台阶。最重要的是翻译也很给力,通顺流畅,语句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难得的少有短板的历史作品。更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选题,分析方法,观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今,我们也在面对相似的问题:如何深化改革,完成脱贫攻坚。做好民族团结等等。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些紧迫问题,与书中提到的民族问题,社会问题,体制构建等等很相似。历史就是一面镜子,照见过去,照见现在,也照见未来。

《1848》读后感(三):这么复杂的历史竟然没有地图

找了几张地图仅供参考

读起来十分吃力的一本,1848这段历史本身就很复杂,多个地区同时爆发革命,数不清的人物和地名,让人头昏眼花,雪上加霜的是这本书竟然没有地图,更不用说人名目录了(如果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样加上人物注释应该会好读很多)。不过本书的脉络清晰,将革命的各个阶段拆分开来,爆发于法国的第二共和国,终结于第二帝国。其间多米诺骨牌般影响了奥地利帝国,普鲁士,意大利各王国,匈牙利及周边。梅特涅下台,维也纳体系崩溃,但最终革命团体内部立场的不一致和诸多的民族主义矛盾给了保守派可乘之机,革命被逐个击破,保守派重新掌权。但历来革命即使失败,其带来的思想,观念以及经验是无法抹去的,就像1789一样,1848是“历史的苗圃”,给今后的革命者带来启迪,革命不仅在空间里相互影响,还总是在时间这个维度里不断呼应。

《1848》读后感(四):昨天的声音,今天的回响

《1848:革命之年》是美国学者迈克•拉波特(Mike Rapport)的一部历史著作。本书以1848年这一时间点为中心,探讨了1848年在欧洲爆发的革命以及革命对后来社会和历史的影响。作者重点突出地研究了这一年发生的民族革命、社会革命,生动形象且又极富有历史气息,是一本了解1848年欧洲全景历史画卷的优秀读物。

本书的后勒口上说,“拉波特对历史和生活充满热情,喜爱在城市中漫步”,也许正是因为拉波特对历史和生活的独特热情和体验,使得他把这段动乱之年的历史故事描绘地如此引人入胜。一方面,作为历史著作来讲,毫无疑问,本书是一本厚重之书,将1848年整个欧洲多个国家涉及的革命详细呈现;另一方面,本书作者对所选事件的叙述均来自亲历者的目击实录、回忆及大量二手资料,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读者在看到书中有些情节时感到画面感很强的原因。作为一位学术研究者,作者无意于将这一年的历史的沉重赋予读者,作者写作此书最重要的开拓是,1848这一年的动荡对世界以及未来的影响和启发。

本书由六章结构全篇,第一章“刺刀森林”介绍了1848年革命的背景;第二章“烽烟四起”主要介绍了几个主要欧洲国家涉及的革命;第三章“民族之春”主要探讨的是革命中的民族问题;第四章“血色夏日”主要探讨的是革命中的社会问题;第五章“反革命之秋”主要讲述了革命进行到后期各国家的革命情况;第六章“1849:大势已去”为我们呈现了革命的余音。六章内容结构严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可以帮助读者循序渐进地了解1848年欧洲革命。

读拉波特的《1848:革命之年》,有两点给我欣喜。第一,本书呈现的全景画卷上描绘了很多传奇人物,可以说19世纪的重要人物都先后登场,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马克思、赫尔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他们在这幅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珍贵记录,很多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能从更具体的历史中去了解他们;第二,本书叙述文字生动形象,文学性很强,而且这么错综复杂波澜壮阔涉及很多国家很多矛盾很多问题且影响了未来历史的1848年,具体叙述起来很难,可是拉波特用其深入的考据,细腻的描绘,为读者呈现了欧洲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呈现了一个有历史“温度”的1848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翻译很棒,面对这么复杂的一本历史书,译者用流畅的文字语言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会不自觉想起房龙的《宽容》。是的,人们不会遗忘历史,历史也从未被遗忘,所有历史都会通过承担各个角色的人们在摸索中不断前进,而这些摸索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以及未来的历史都是有启发和影响的。就像书中涉及的民族问题、社会问题以及种种的矛盾冲突,在今天看来,依然很具有启示性,抛开本书的故事性来说,这些问题依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848》读后感(五):那段鲜活的历史

在通过《1848革命之年》回顾1848年这段历史前,我觉得有必要先看看1848年欧洲革命时的地图,这样这段历史才能活跃在纸上,并在你的脑海里尽情演绎。

《1848革命之年》的作者带着我们站在革命者的角度来一起面对这三个问题: 1,如何构建自由秩序,如何建立立宪政体。2,怎么在立宪和民主这两个政体中做出抉择。3,为了生存的社会问题,是大多数普通革命民众发动起义的初衷。那最终生存问题又如何解决。

《1848革命之年》给我们讲述了欧洲革命的共性: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旧专制的王权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中产阶级渴望在既得利益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例如选举权等。而王权拥有者,又想在现有统治下一直稳定下去。然而旧王朝的腐败,加上1847年又刚经历经济危机,许多贫苦大众迫于生计想要改变现状,出来游行抗争。已是末途的王朝统治者是不允许这不安定性因素存在的。于是出动国民卫队镇压。最后因为一个莫名的枪响划破夜空,紧张的军士条件性反射的进行反击。这就是法国革命的伊始,一声神秘的枪响点燃了干柴烈火。随之而来的是欧洲各地烽烟四起:德意志、匈牙利、捷克等。所有激进的思潮早已在学生及激进的民众间埋下种子,亟待爆发。王权的镇压只会令反抗更激烈。

然而不幸的是,在动乱的局势下,大多数人们还是渴望平稳。例如1848年4月23日的法国大选,大多数选票倾向于温和派和保守派,最终法国民主社会主义者失利。为了争取权利,工人阶级再次发起革命这就是法国六月起义的导火索。

迫于生计人们出来抗争,但是动荡的社会局势,使富人们离开城市,这样又加剧了人们的贫困。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发生在比较有代表性的维也纳。这也是革命者们要面对的我们前面所说的第三个问题——为了生存的社会问题。

最终,1848年革命失败。失败在所有的革命并没有撼动原有的旧的体制。在新的秩序下,革命者要向立法机构负责,但仍需君主任命。这样的情形下君主仍旧掌握有实权。最终的失败可想而知。

《1848革命之年》这本书,以平民视角、革命者的视角来审视这场革命。每一个场景就像故事一样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都带着那革命者和保守维护者——国民卫队或王朝军队的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息。通过对特定事例的描述,又带动事件的发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么一个场景:“游行队伍停了下来,向着士兵推挤。军队长官很明显只是想让人群后退一些,他命令军士’抽出军刀!’军士伊令行事后,一声神秘的枪声划破了夜空。紧张的士兵条件性发射地做出回击,造成50人伤亡。”

拿起这本书,游走于1848年的欧洲,代入感很强。合上书,心中还是被革命的紧张激烈气氛填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