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欲望与尊严》读后感锦集

《欲望与尊严》读后感锦集

《欲望与尊严》是一本由肖索未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欲望与尊严》精选点评:

●有勇气的好研究。文首导论及文尾讨论对伦理等关键概念的讨论很有意思,文字质感非常好,起了球的棉被,缺了木条的床,抹掉眼泪的动作,氛围感一下子就起来了。田野用心与否,一读便知。

●如果一不留神就会以为在看报摊文学,可能作者在正常体系内驻扎太久,对所谓“非主流”“边缘”“地下”生活抱有天生的排斥和费解,所以让书看起来比较纠结。总体来说,是2000年初的一个社会的侧面,今天读起来,还是能感知到作者的诚意,因此多加了一星。

●任教于北师大的青年女学者肖索未关于“二奶”研究的博士论文。作为本硕博均为一流名校的“乖乖女”,要想对“二奶”群体进行有效深入的田野调查,难度极大。难得的是,肖完成得相当出色。全书也深受美国中国研究特点的影响,重视叙事和可读性,以第一手素材带出理论分析,而非以论带述。以欲望和尊严,作为解读“二奶”群体生命状态的两个关键词,颇有新意。导论、后记和附录中,关于此项研究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的记录,实在让人深受触动,慨叹不已。

●视角非常独特,但是结尾略显仓促,就像定了题目的作文强行点题。

●及格的社会学研究,但是也仅仅做到及格而已。内容层次非常浅白,适合高中生和大一新生看。

●這本有別於一般博士論文掉書袋般的「講故事」視角與「田野調查」的親身體驗方式,讓我覺得這不僅是一本好書,更是一個好故事。雖然誠如作者自己所言,還有很多群體沒法調研,比如高官富商的二奶以及大學生援交情況,而遺漏的這部分恰恰更重要。但是作者的人文視角讓這些原本只是調查對象的工具成為鮮活的人。看了附錄和後記更加佩服作者,因為如果是我的話根本沒法完成這第一步。

●核心观点还是在说包养关系中钱色交易只占一部分,这是一种不同于交易性性关系的亲密关系。 受访者几乎都避开了“二奶”这个称呼,通过强调自己进入包养关系的情感性与“真心”来完成“去污名化”的过程。 在包养方男性这边,对待婚外情,“这是正常的”几乎是所有男人的第一反应,把婚外亲密关系视作“正常的”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自我辩解。 作者提出最好的一点应该是包养双方,其实都是为了追求一种尊严,可能是群体承认,可能是自我价值感,通过“虚伪”的“夫妻”关系达成尊严的保障。 但缺点也很明显,样本太单一且少,比如女包男就没有,而差不多十五年前的访谈已经有较大时差了,在当今消费主义大肆虐的时代,钱色交易在包养关系中的比重想必也有巨大变化。

●婚外包养关系的研究,大多章节从女性角度讲述被包养的实例,也分出一章节从男性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他们会出现包养的行为 比较冷静客观,没有添加太多个人评判在其中,从性、爱、欲望、尊严、群体等角度分析,可以窥见本世纪初三角洲地区尤其潮汕地区的家庭观念及伦理取向 浅显易读,每段包养关系都化为一篇篇小故事。正如作者所说,访谈的过程中她也忍不住会问“之后呢?”如能就当事人出一个十年后,或二十年后的访谈,我想更有趣。但也明知不可能,一方面狭隘地暗想她们多年后会主动或被动地脱离包养关系,那时可能不愿再提起这段往事;另一方面,也下意识地认为即使没脱离包养关系,也未必过得如意 看到孙中兴算是小惊喜

●路菜

●博士论文写得行云流水,可读性很强,值得一读。

《欲望与尊严》读后感(一):香港导演个个都系社会学家

后记中,肖索未讲原来打算写过香港卡车司机在深圳包二奶的故事,可惜没能如愿。

刚刚看电影《过春天》,发现剧情背景就是个卡车司机包二奶的故事。女主佩佩她爸(廖启智)是个老实巴交的香港卡车司机,就这样还在深圳包养了(倪虹洁)。女主在香港上学,晚上回深圳睡觉,成天除了打牌啥事不干。

书中另一要素“男性气质”,也可以从许鞍华的《天水围的夜与雾》中一窥端倪。穷酸装修工李森(任达华)嫖了北姑晓玲(张静初),因爱生情,与她结婚。李森跑到晓玲老家四川一看,发现她家穷得叮当响,于是帮她家修房子。自己也从装修工摇身一变成了工程师,男性虚荣心~啊,男性气质得到极大满足。之后经济不好,李森失业,成天靠虐待晓玲获取“男性气质”,以至于最后杀了老婆孩子。

《欲望与尊严》读后感(二):浅尝辄止

简单的说,这是一本关于“小三”的研究。作者竭力的想去证明婚外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钱色交易,但是由于样本的稀少,以及后面薄弱的论证,确实没有让我有更新的收获。书中所涉及的样本大多还是男性想以婚外情来展示自己的财力和权力、以及对于女性的掌控,来显示自己的男性气概。改革开放后家庭关系对于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冲击,也是对男性气概的冲击。与自己学历、经济实力旗鼓相当的妻子,导致男性的自尊心受挫,使男性需要通过婚外情-一个言听计从的女性,来证明自己的男性气概。而这些被社会所认为是“小三”的女性,也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包括钱和情感支撑。这种复杂的婚外关系,其实和亘古不变的爱情话题是一样的,他们没有头绪,剪不断,理还乱。

本书以广州和宁波做为田野调查地,深入跟踪采访了几位处于婚外关系中的女性以及少数男性。和最近看的另一本社会学研究一样,这本书也是给我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作者所选取的样本过少,仅限于学历、收入均较低的女性和相对来说成功的男性这种组合,虽然作者确实在调查过程中深入了这些女性的生活,但相比于作者的叙述能力,作者的论述能力要差一些。故事写的很引人入胜,最终的研究结论让人觉得有一些差强人意。

我个人觉得如果扩大样本,比如中产阶级的单身女性,以及学历、经济实力都比较高的女性以及镜像的研究,比如女性包养男性,这些都纳入进来的话,可能会得到一个更加完善的研究成果。

《欲望与尊严》读后感(三):浅尝辄止

简单的说,这是一本关于“小三”的研究。作者竭力的想去证明婚外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钱色交易,但是由于样本的稀少,以及后面薄弱的论证,确实没有让我有更新的收获。书中所涉及的样本大多还是男性想以婚外情来展示自己的财力和权力、以及对于女性的掌控,来显示自己的男性气概。改革开放后家庭关系对于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冲击,也是对男性气概的冲击。与自己学历、经济实力旗鼓相当的妻子,导致男性的自尊心受挫,使男性需要通过婚外情-一个言听计从的女性,来证明自己的男性气概。而这些被社会所认为是“小三”的女性,也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包括钱和情感支撑。这种复杂的婚外关系,其实和亘古不变的爱情话题是一样的,他们没有头绪,剪不断,理还乱。

本书以广州和宁波做为田野调查地,深入跟踪采访了几位处于婚外关系中的女性以及少数男性。和最近看的另一本社会学研究一样,这本书也是给我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作者所选取的样本过少,仅限于学历、收入均较低的女性和相对来说成功的男性这种组合,虽然作者确实在调查过程中深入了这些女性的生活,但相比于作者的叙述能力,作者的论述能力要差一些。故事写的很引人入胜,最终的研究结论让人觉得有一些差强人意。

我个人觉得如果扩大样本,比如中产阶级的单身女性,以及学历、经济实力都比较高的女性以及镜像的研究,比如女性包养男性,这些都纳入进来的话,可能会得到一个更加完善的研究成果。

《欲望与尊严》读后感(四):书评

不管是包养与被包养,大家都在寻找一种平衡的道路。家庭更多的意味着责任,而一个没有婚姻捆绑的异性,是否意味着自由呢?

在我看来,更多的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吧,就像最开始的Lucy,虽然自己无法赚到很多钱,但是又不甘心被自己的小圈子所抛弃,希望在圈子里找到认同感,找到小姐妹对自己的认可。或许对她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时常觉得,消费主义就是一种麻醉剂,只要你沉浸在其中,就要不断换更好的产品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

不应该站在道德高点,去评论任何一个人的人生,只是以此来作为自己的参照物。感谢作者,让我具像化的知道了这样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并在作者对与家庭的讨论之中,发现家庭的责任会让彼此都喘不过气,男性还想要男主外,女主内,但是当女性也要工作,甚至赚的不比男性少的时候,没有谁愿意甘心放弃工作而回归家庭,但是男性对于女性的要求还没有足够的变化,这或许也是时代快速变化,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还没有适应变化的代价吧。

如果家庭是为了生育,如果稳定是靠孩子的出生,那随着现在出生率越来越低,是不是大家又会构建出一种新的模式?随着结婚率低下降,大家会不会更加在乎彼此之间内心的沟通?

当女性不再作为生育机器和永远的“保姆”而存在时,出路又在哪里?

《欲望与尊严》读后感(五):特殊关系群体的生活叙事

婚外包养关系是一种存在于道德边缘的亲密关系,是一种不被主流道德、法律与文化认可的社会关系,却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现实关系。以婚外包养关系为棱镜,可以折射阶层、性别、城乡、地域、市场等社会结构因素对个人生活选择的形塑,透视隐藏在市场转型期中国亲密关系背后的情感逻辑与伦理实践。

该书基于作者在广州和宁波展开的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前提下,分别从男性视角和女性视角出发,以转型时期欲望与尊严话语的建构和亲密关系的变化为主线,细致展示了包养关系对于工薪阶层男性和商人阶层男性的不同意涵,以及城市本地女性和外来务工女性进入这一亲密关系的不同轨迹和身处此种关系的不同经历,探讨了婚外包养与伦理、性别、阶层、城乡、欲望及尊严的关系。作者指出,看似相似的亲密关系,实则蕴含着复杂多样的社会意义,对于不同社会位置的当事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情感逻辑,左右着双方的互动方式、亲密程度、交往策略乃至关系的延续或终结。

该书的一大亮点是其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写作方式。作者本科出身北大中文系,硕、博期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接受了严谨的学术训练,并深受美国著名情感社会学家Arlie Hochschild的学术影响,具有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扎实的学术写作功底。她在不断反思自己身处的田野关系和田野伦理的基础上,放弃了传统的、结构清晰的“论点主导,材料佐证”的扁平化写法,而采取了“讲故事”的写法,将一次次的田野调查呈现为一个个娓娓道来、耐人寻味的生命叙事,将研究对象还原为鲜活的生命个体,使他们真正成为该书的主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