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十三年行半步》读后感100字

《三十三年行半步》读后感100字

《三十三年行半步》是一本由张承志著作,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18-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十三年行半步》精选点评:

●对比张承志《心灵史》中所极力渲染的民族仇杀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倾向,本书中张承志的态度开始软化,趋向温和理性。难道张承志不明白,他早年所投身的运动和他后来极端迷恋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其实本质上是同一种狂热之物?这种狂热,放在文学中是极为动人的,若置于现实政治中,则是令人忧虑的。

●太过震憾,以致无法评论。

●一如既往的美文,以及给予人心的巨大鼓舞。亲笔签名的书签。

●博杂而深刻,张承志在当代中国是唯一的。比较惹人关注的一点是,他一直在不断得修正着自己,然而又有一以贯之的信仰,比如正义、美等等。有人评论说他偏颇(或偏激),其实都是没有进入到他的文学中去。如果进入,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他文学和思想的魅力之一。你完全可以判别出这些东西,但还是热爱并且尊重。

●张承志就像一把斑斓凛冽的墨剑,在暗夜里发着幽光。

●觉得很惭愧,像我这样的人,民族意识还是少了很多,比起张承志的精神世界,像我这样带着浓厚小布尔乔亚气味的现代人显得十分唐突。P. S. 感觉比两年前读《清洁的精神》时感觉好很多。

●从汉字、蒙文、日文、西文,从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从中国、日本、欧洲,这本散文集内容丰富,从宗教、文化、人文、历史、地理、诗歌,但很多都看不懂,是没经历过的无奈,人过40竟然有如此多没有体验的生活!真的应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感受生活!

●是张承志,永远不会老的张承志。

●人字不过两笔,要把每一笔都写得丰满。

●古稀手笔,情感和思想的分量愈来愈重了

《三十三年行半步》读后感(一):与书无关与作者有关

诸多篇目读过,书还在路上,不禁想起大二在手头只有800块钱的时候,犹豫再三痛花三百多买了张承志先生文集。那种抱着一箱书,恨不得跑回宿舍一口气读完的豪情壮志,至今让人激动!东碰西撞最终选择元史及民族边疆作为主攻方向,不能说完全受张先生影响,但若无其感召,我定是不会走上此等不中不西,且对研究者语言及天分要求极高的学术路途的(每愧于此)。本科毕业之际,有幸在学院以《敬重与惜别》作最终演讲,唯我心知其义取自先生文集题名,深感时空契合。9月赴宁前夜,重读《北方的河》,不唯应景,更时有与主人公融为一体之慨。路途既定,在努力跋涉中深感民族边疆学界对先生敬重仰望者非我一人,仅以见诸笔墨诸师言之:姚大力说自从写下“让他们去跳舞,我要去上坟”以后,张承志一直是我最敬重的少数当代作家之一;张帆2016年的论文还引用其早期仅有的数篇学术论文之一《关于早期蒙古汗国的盟誓》;刘迎胜写回回语的论文直接把他的小说当材料用;沈卫荣在文字中也毫不掩饰对张先生的敬重之意。钟晗用“始于伯希和,终于张承志”来勾勒边疆民族研究的历史轨迹。其他诸如特木勒、屈文军等老师,在不经意的谈话间,也诉说着对张承志先生的崇敬。欣闻种种,每有惊喜,信吾道不孤矣!如张先生般在远离学术研究数十年之后,还能始终保持“不在场的在场”姿态,影响数代学人者,或本身是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

《三十三年行半步》读后感(二):墨剑的幽光

张承志就像一把斑斓凛冽的墨剑,在暗夜里发着幽光。

半生跋涉,岂止三十三年,张承志以笔为旗,他的血液依然沸腾而年轻,涌动着是浪人与志士般的思想。

他为社会底层诉说,与大义和清洁的精神为伍。有时会觉得他有些愤激,有些“革命的幼稚病”,仿佛世界已经变了,而他仍在固执地谈什么国际主义,谈什么英特那雄纳尔一定要实现。

《心灵史》是贫民宗教的心史,后来改了,像是国际主义的宣言。让人联想到三岛由纪夫。张承志在《敬重与惜别》里,就对于东亚思想的正义与毒素,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

依附于一种宗教,而能有一种持平的见解,似乎有一种无法顾及两全的悖论。很多时候,偏见来自于误解,来自于无知,来自于傲慢。而更重要的,更缺少的,是一种平等宽容的对话与交流。

张承志的行迹所托,是广漠无垠的黄土高原,驰骋着黑骏马的蒙古草原,是一望苍茫的北方的河。他的游学之路,遍及日本、西班牙、摩洛哥、拉美,其行走的求知与探寻的秘境,似乎都远离了英美文明的精英之路。

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有的人拥抱,有的人唾弃,掘墓人也好,同路人也罢。世界总还在向前发展着。贫的,未必是好的,富的,也未必是坏的。是非与好恶,并不是白纸上的黑字,看得那么清楚。

村上春树对于资本主义的反讽,是一直踩着鼓点跳舞,跳到心悦诚服而后已。

张承志的文字,有抒情,有理想,也有深刻的思想与信仰的力量。

敢为半步,轻掷一生。即便是失败的英雄,也让人心生敬意。

《三十三年行半步》读后感(三):瞎说几句

张承志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也是我最爱的男人。这本书,像《敬重与惜别》一样,让我再次确认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一个非常非常有魅力的男人。不过他是否伟大,是否超越陈忠实,还看未来。他七十多岁了,我觉得他还年轻,他七十岁出的书里,还是旺盛的体力,鲜浓的爱恨,一句赶着一句,迫不及待,不是说出,而是喷出。

他和陈忠实是牧民和农民的区别。即使他就停在这一步,他也是我最爱的男人。

疑惑为什么没人讨论他的外貌。肯定他本人是反感的,但是这一点很重要。你要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然你爱他会爱得很苦,你会没完没了的否定自己、责备自己,直到认为自己没资格爱他、甚至没资格读书。我觉得张承志的读者,除了伪读者,首先要保护自己,不被他白日照积雪的强光刺伤。

他是一个天地为之久低昂的美男子,是一个能驾驭烈马、从沼泽死神中跳出来、能用受伤的手把流氓首领揪到求饶的强悍男子,是一个热情开朗、口语天赋超好、能立刻获得陌生人好感的人。天选之子。而我们的生活都是卑微的,我们受不了那种让他陶醉的极致苦难,也没他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本领。

我的意思是,他看到的世界,他身边的人民,可能和我们不一样。

我也不确定我想的是对的。就当我是废话吧。反正我坚持认为,一个从来没有被打倒过的人的文学,总是差那么一点。当然我还是一样的爱他。

美人扑向极致的苦难,就像秃鹫扑向新鲜的死亡。但是,真相在“泥泞”中,不要舍弃曾经的人群。

曾经我以为他会顺着九十年代的幽蔽一路走去,但他用《敬重与惜别》让我惊喜了。即使他没有抛弃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异教的隔膜和仇恨,我也会一直爱他。那是我低估了他。希望我现在还在低估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