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麦罗斯》读后感1000字

《奥麦罗斯》读后感1000字

《奥麦罗斯》是一本由[圣卢西亚] 德里克·沃尔科特著作,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80元,页数:5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麦罗斯》精选点评:

●令杨老师翻身之译作。

●很喜欢了。推进方式和掌控能力是真的好,看下来很流畅不觉得厌倦(前提是不处于上头状态emmm)。还是那个熟悉的沃尔科特,语言沉静而带有大海的光泽与气味,打车、毛德之死和游客的段落都有很真实的生活气息。“她能用鱼线钓住星星,让海豚疲于奔命”也让人想到刚果一条小溪那个比喻。翻译的质量目测不错。

●史诗

●徒劳地寻找城市;他们才是被找到的,注定与胜利无缘;他们才是被注定的;没有夷平过前方寸土,他们才是平地。他将成为一个耐心之人,如一匹老马,一只蹄子重重地踩踏草场,抖动鬓毛,挥舞尾巴,驱赶围着伤口乱飞的苍蝇;如果马能忍受如此痛苦,人也可以。 被那力量和美刺伤,即承担了相应的使命。 我怎能面对那屠杀,平静超然?我怎能背向非洲而活着?

●翻译恕我接受不能

●已购。三星半,近五百页长度的叙事长诗,这样的篇幅我现在还是接受不了,读完只是更想再读一遍《伊利亚特》了。。。

●“我的光清澈明晰。它勾勒一只海星 堕落的派系,在沙地上印了个星号, 向奥麦罗斯,我的去魅之人,致敬。”除了第五书为了容纳巨大的历史经验而有些没把持住以外,整部作品的控制力,丰富性让人惊叹。

●加勒比的沃尔科特对荷马和但丁的一次现代性的拜访和互文。

●最近的事儿就是 玩儿游戏 蹭别人书 到处溜达 写计划书

●年度,读完后只想买原版

《奥麦罗斯》读后感(一):沃尔科特诺奖获奖作品,我们这个时代的史诗

《奥麦罗斯》是一部现代人的史诗巨构,对沃尔科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歌之一”。全诗共七卷八千余行,以圣卢西亚黑人渔民赫克托和阿喀琉争夺美丽的女仆海伦为主要线索,通过一群生活在圣卢西亚的当代人物以及众多来自现实、梦中、历史、经典 的人物,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奥德修斯漫游记。诗人以加勒比海为轴,纵贯美洲、非洲和欧洲,以当代为坐标,上下五百年,在空间和历史中自由穿梭,把殖民历史、个人记忆、希腊神话、现实政治、加勒比海地区的生活经验交织为一体,用多元声音和多重线索的后现代手法,在魔幻色彩、厚重历史和后殖民语境之间形成了广阔的诗意空间,是一个蒙太奇一般眩目的文本。《奥麦罗斯》涉及真实的历史,也是内在流亡者的痛苦所塑造的心灵史诗,它更让我们认识到,所有这一切都关乎我们自身。

《奥麦罗斯》读后感(二):文学的最小单位

对沃尔科特而言,文学的最小单位是“词语”而非“情节”。

诗人总是以词语去精准地油画动态的场景,利用词语自身的意象去拉动中心词的潜能,简洁有力。在“暴力连接”这一技法上面,无疑其的运用熟练度高于所有的同代诗人(包括特朗斯特罗姆)。

其方法为:对眼前视觉现实的细致把握,以巴洛克式的手法在短句子里厚涂,并故意造成视线重叠,以形成新的风景,但不让它们转瞬即逝(借用布罗茨基一句话)他赋予它们生命。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诗人反思自己对圣卢西亚的爱建立在“他们的贫穷”之上是否符合他职业的伦理学,也即——一种为了艺术而牺牲人民可能拥有美好生活的艺术观是否有必要存在。“旅馆里的爱”,对独木舟和铁皮屋顶的爱,是否是真正的爱?

诗人走在理发店外,看父亲摆手回绝理发师剃头的邀请,不断地与年纪两倍大的儿子进行诗人之间的对话:“给那些脚步一个声音” “做自己的国王” “只从事心手一体的劳作:把你的生活缩减成为唯一的象征” 。

诗人对遗憾失败的婚姻的留恋:“把孤独留给他人。”

全诗唯有一部分让我觉得冗赘——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那部分——似乎过多出现了。

但赫克托怒关车门是因为他仍感受到大海对他的赤裸胸膛的召唤,玛·吉尔曼终于穿越蚂蚁队列找到给菲洛治疗脚镣留下的伤口的药方,阿喀琉从未离开海洋,“鱼肝油”七个海洋。奥麦罗斯究竟是谁?他坐在哪里?非洲?

圣卢西亚、西印度群岛,你的命运何去何从,如何背着烂摊子往前走?

第一遍囫囵吞枣地读完了,第二遍读的很慢,终于搞清了其所有的故事,但显然不够,仍需要很多遍。

《奥麦罗斯》读后感(三):名家评论

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动人的,技术上无懈可击的作品……不久后,这部诗集会成为衡量其他诗歌作品的准绳。它们是美丽的诗行、美丽的诗歌。

——[美]安妮·史蒂文森(T.S.艾略特奖评委会主席、诗人)

在目光的敏锐方面,这位诗人很像约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除了让目光停留在一株“用它自己的露珠链在一起”的植物上,或停留在一个物体上之外,他完成了任何博物学家都未做到的事情——他赋予它们以生命。诚然,这个国度需要它,决不亚于为了生存在那里的诗人。

——[俄]布罗茨基(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通过清除戏剧性、主题和任何完结性的花饰,沃尔科特把详端细察的全部重量都压在了诗行之上。这样的诗艺没有任何东西在其后隐藏--没有机巧的把戏,没有声东击西的假象。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冒险,而它成功了。

——〔美〕斯文·伯克兹

沃尔科特的诗歌已超越了自我置疑、自我探索、自我诊治的阶段而变成了一种公共的资源。他不是鼓动家。他所能鼓动起来的是宽宏大量和勇气。我相信他会赞同霍普金斯的观点:感情,尤其是爱,是诗歌的伟大的动力和源泉。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认为沃尔科特是汉语语境没有被充分关注的一个诗人,实际上他对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部分中国诗人有明确影响,他有一种复合性的诗意,把很多杂多的、复杂的文化经验与神话层面的东西结合。同时他也是一种高强度书写,他的写作对一般读者来说有难度,以繁复著称,是一种地毯式的编织,缠绕出当代巴洛克风格。这种地毯式编织叙述对中国是有主题启发的,就是如何处理在文化交接地带的泥沙俱下的世俗生活景观。

——胡续冬(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b ���3m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