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由钱穆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1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一):读之深服,腆脸妄评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今人的制度创新,不过是前人种种制度探索成果的拼凑。

(至于举例,以我过目即忘的本事,我是暂时做不到了dbq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史学大家的著作没想到这么短小精悍,汉唐宋明清五朝的政治制度及所得所失就清楚明白的展现出来。不读史不知人的认知局限性,史料繁密而庞杂,通常抽丝剥茧后却总难做到简明扼要或是直入人心,本书却不然。本书颠覆了大众对中国历史政治制度的认知,比如中国历史上自古有法治,从汉代盐铁论起在上层政治中法治就胜过了儒治。再比如,历史进程中为何无法进行后见之明,历朝历代都有其制度的局限性所在,且除清代外君权从来都和相权相制约,而非总能为所欲为。如此诸事,也解释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其历史叙事和沿革,无法就西方的政治制度拿来照搬,历史上很多案例也证明了直接拿来的失败。因此,在中国这片土地滋养的人民所产生的政治制度也只能就其民族性吸收外来养分滋养本土,而无法完全的推到重来。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三):要素过多

我对一条评论印象很深,说好像高中历史课有很多内容取材于此。不好意思,我高中真的学渣,一个不适合学文的文科生,根本不喜欢高中的课堂历史,所以我也没能发现高中有什么内容和书撞上了——假如真让我觉得撞上了,可能我也不会喜欢这本书了。

鉴于我读过的历史书还不够多,所以先不妄评内容。单用审美来讲,这本书,比历史教材更适合做历史教材,读下来对没建立历史观的人就是一种最好的基础,对已建立历史观的人来说就是一种灵魂洗涤。以至于可以借由此书,发现诸多历史剧中的bug。如此一来,大多历史剧反而更不如架空剧设计合理了。

内容部分等我二刷的时候再盘,留空先。读书少,所以读的慢,监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四):粗略留一印象

断断续续一个月,有时不想拿起,偶尔不想放下,总之对我来说是一本不太容易看进去的书。可能是第一次读这类书籍,理论性很强,加之我的历史积淀太过匮乏,有一种每个字都认识,但看过就不太记得甚至看的时候都很机械的感觉。

就大致的感受来讲,是不错的,能读出深刻和丰富,此第一次阅读,待日后再读,再读的愿望和信心是坚定的。虽不太懂,读的很累,也粗略有了一些印象,想必再读能有更深的收获。只是最近先缓缓…

封面的质感和纸张、排版都是非常喜欢的,这也让我多了些动力,去努力阅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五):《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刚看完,最深的感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多了一份敬意。以前只知道对传统文化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但这句话过于空泛。今天看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政治哲学,有其“非如此不可”的存在依据。秦、汉、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其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制度、税赋制度都有其渊源。仅一小例,秦以前国家军事制度是“全民皆兵”,因国家小,全民皆兵调动起来也能很快到达作战地。待秦统一中国,疆域辽阔,全民皆兵反成流弊,最终引发暴乱。到唐,国富力强,盛行“府兵制”,有钱人家子弟自带干粮装备,打仗只为个人和家族争取荣誉,国家也无军事经历压力。再后来,百年盛世,军人无用武之地,荣誉尽失,府兵制反而成为家族拖累。再之后,雇佣兵制,外国人逐渐参与政治,国家覆灭。每一制度在当时来看都很好,时间长了却成为压垮国家政权的稻草。当时人无法预料,后世人纵观历史兴衰,方能窥见一二,真让人感叹。想来读书时对历史人物好恶分明,提到“澶渊之盟”,只想到卖国求荣的宋真宗,罔顾彼时宋国地理位置、政治制度、财力物力;说起科举制,只知道是封建君主忽悠底层民众的手段,不论唐科举制创立之时国家统治者开放政权、广纳英才的开阔胸襟。越去了解事实、发现事实,越觉自身的偏见和孤陋。怀着敬意和诚恳,继续去看、去听、去思考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