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锦集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锦集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伍德著作,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一):一本用具有文学性的日常语言理解文学本身以及与文学有关的事物的小书

这本小书总共只有四章(101页),我试着用不精确的提炼方法概括一下每一章的主题:

“第一章 为什么?”:小说与死亡

“第二章 严肃的观察”:普通人与故事、细节&作家与故事、细节

“第三章 物尽其用”:文学与评价

“第四章 世俗的无家可归”:思乡、无家可归、离家不归

读这本书的总体感受就是:你想过的东西、你正在想的东西,一定有人会写、在写、写过了。

从阅读难度上来说,前两章挺好读的,后两章读起来不那么容易(或许是因为私人化更强烈),这也就使我决定之后再读一遍,我觉着,如果你想要保持生活的敏锐度,想要了解文学的部分内涵,起码可以品一品前两章。

另外,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起码种了另外四本书的草,可见作者的引用与分析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无形安利,最为致命。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二):小说来自于历史的陷落

他的小说《蓝花》想要拯救那些历史从未能记录下来的私密时刻,甚至是家庭自身也可能没有记录下的私密时刻。 22如果“意外”的意思是“在本意之外”,那么严格来讲,小说里并没有意外的死亡。甚至在历史小说里也是如此,因为从理论上看,小说家有能力改变历史,因为小说家选择这个角色的原因,既在于他会死去,也在于他活着时的特性。23

所谓的意外也只是作者人为制造的意外 作者的意图性呈现。

一个聪明的文学评论家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三):生活来源于小说,小说也来源于生活

为什么? 三个字后加个问号 开头便已经是让读者有些好奇 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它是放大生命体验 把我们与同伴的接触延展到我们个人际遇以外的一种模式 有了慢慢住下读的欲望 严肃的观察 观察与解剖自我 观察表面,解剖内在 生活是细碎 这一切的日常 本是大家都可观察到 可因为了生存而忙着 也就忽略了 物尽其用 不论思考力多么有用 多么不可缺少 单纯的思考力是人类心灵中最低下的能力 并且也是最不可靠的 但是大多数人却除了思考力外什么也不依靠

世俗的无家可归 开头就说明了“音乐的魅力” 说明了作者是个浪漫且懂得生活的人 当自己漂泊惯了 突然哪天就被触碰到了内心的思乡 落叶归根 是大多数人的执着 作者也不例外

每个地方都有名字

那个地方的所有人和所有事物都有名字

你永远不会身处无名之地

因为到处都是某样东西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四):文学带来的对各种最接近生活的事物的思考

看似薄薄的一本小册子读起来却并不如想象的那般轻松快速,作者不愧是哈佛文学教授兼知名的文学批评家,对文学作品与其自身阅读的感悟和其他评论家作家的一些见解完美结合,写出的文字引人深思,也让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有了更深层次的视角。

文学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书中给了我一个很棒的答案“严肃的观察”,其实这不仅是作为一名出色的作家所必备的,使其作品熠熠生辉的地方,其实也适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增加多一些细致的观察总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多一分艺术情趣“平日生活里,我们不会长时间盯着某样东西、自然界或是人们看,但是作家们会。说普通老百姓只是看见,而艺术家则是观察”,细微的观察让生活更有趣味性,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思考。

对于写作也富有启迪性“一个故事的生命富余在于它的细节,因为细节代表了故事里超越、取消和逃脱形式的那些时刻。在我看来,细节无异于从形式的饰带上伸出来的生活片段,恳请我们去触摸它。”

因为平时有喜欢写读书笔记和评论的习惯,也喜欢看别的名家或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见解,所以读到书中的第三章时,对作者的一些见解也颇为感同身受

“审美的等级制时流动无常、带有个人色彩且怪异的,它随时可以修正,也很有可能会略微不和逻辑。看上去,文也评论——决定你是否喜欢一本书,它是好是差,理由何在——不能与人生通常的混乱局面分割开来。”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也激发了对几部小说的阅读兴趣,甚至有两本已在购书收藏之列却还为付诸阅读的实践,还有一两本陌生的名字,也准备在以后找来看看,这也是我不断发现好书的途径之一吧。

让我们都来靠近这些”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吧!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读后感(五):小说之生活历程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阅读?生活会生产日常经验,阅读却生产“虚构”经验;人可能会出于某种要求脱离生活而进入虚构,在虚构里实现经验,但在虚构与生活之间的阅读,可能同时与两者有着隐晦关系,因某种生活去虚构,因虚构而完成某种生活。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里描绘了最开始阅读小说和虚构对世界的脱离是如何从原罪世俗下解脱,从而得到自由的愉悦,在小说里,没有任何约束,承认任何叙事,从而自由而非现实的生活。但是,存在并非仅为了自由,而在阅读小说里,还包括了人间接的实现与逃离。实现自是一类有着无比细节化的生活描写,“像真的一样”;而逃离成为本书的主题,或许也是生存的主题;生活间或被分为很多片段与一个个事件,事件与事件之间,不同事件产生不同意义,意义的程度又不一,事件的意义便不一,生活的某段时段便比别的更为重要,而一个个事件后面不一定又不断的事件发生,当一事真告一段落后,生活便变为了“空”,空是无聊与难以忍受的(此不论自然文学),人为了脱离无聊,便开始了放逐,它意味着奇遇、新生、新事件,把自己投入到让生活不是那么难受东西里面去,来克服生活的虚弱。克服一直在发生,但生活还是不一定能克服。

人可以去生活,可以去爱,但一个常常生活与爱的人,却因人的理解依赖于思维的理解程度,有经验的人不一定能说出理解爱与生活,世界是何与世界如何便开始如失散的母子分离,至此重回“故乡”却又无法回去成为生活的疼痛,想要重回生活却又无法融入成为小说的疼痛。人便开始了无尽的放逐,到他乡,去旅游,到虚构,去阅读,都是一种平淡如水般评论里的生活再发现,“一直像今天这样,持续了十年”。会让人恐惧生活希望毁灭的必然,为此我们寻求克服死亡的事物。

在阅读小说时,对文学的评论却奇妙写进生活里,文学小说里有着最为迷人的色彩,这类虚构的色彩可以违背一切,自我成为共谋,将我们从习惯的隐瞒中拉离出来,“在书本里,谎话与小说被用来保护有意义的真相。”,让我们脱离日常而富有意义,于是我们去“生活”,去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