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100字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100字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本由吕思勉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一):了解国家行为的启蒙书

政治是什么?就是国家所做的事情。本书成书于1935年,当时社会学术风气百无禁忌的年代,精英知识分子有深厚国学功底,介绍西方先进文化进中国开宗立派,本书作者将中国政治思想分四期: 第一期 自上古至战国(由部落到分封制政体) 第二期 自秦到唐 由封建到统一,有分封制到郡县制。 第三期 自宋至清中叶,主要解决民族问题 第四期 自清中叶至现代。 值得细读的书,1.对先秦诸子百家的评判。部落到社会,社会到国家的演变。特别对儒法的评判精辟。 2.郡县制后,官僚阶层代替了贵族,国家政治就是调和底层百姓和官僚阶层的矛盾。 3.在物质文明方面,总是随着时代而逐渐进步,但在社会组织方面,则确乎是退步的。 4.中国的政治,是一个能静不能动的政治,清末的废科举裁胥吏,把可能的变法维新改革变成了革命。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二):前年写下的一些感慨

实在是让我惊喜的书,可以说完全改变了我对我国史学书籍的印象。直白、犀利,充满感情,又充满思辨。

过去我总觉得中国历史书表面上是王侯将相的故事集,还不如看小说精彩;往深处看是马基雅维利专供君主的《君主论》,看不懂,也没兴趣。在我眼里,所谓史料丰富的中国其实是缺乏历史研究的。

但吕先生这本科普小书对我来说,不仅是历史研究。

只觉得自己在书里看到了自己,虽然吕先生比我懂得多的太多,但我们都怀着满心的不甘与疑惑,试图从过去找到什么。

他说只有光明善良的人没有光明善良的阶级。

他说中国太大,如果无法被监督的事情,政府就不该去做。

他说秦朝亡于强国而弱社会。

他说魏晋之后的制度变化使汉军渐弱。

他说党争不是政党政治,中国从来没出现过真正意义的政党政治,或许也没有政党政治的土壤。

他说理学家是试图实践的改革者。

他说权威与尊严来源于隔离,越远越权威。

他说中国多的是治官的官,少的是治民之官。

他说他最开始疯狂想了解世界的时候,能找到的书甚至不知道有德国。

吕先生千古。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三):细看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

无论在哪个时代,历史的走向与政治、文化、经济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不过自古以来,很多人可以对文化和经济侃侃而谈,唯独对政治讳忌莫深,其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政治”,顾名思义,就是对社会的治理行为,或者维护统治的行为。若是分开解读,“政”指的是正确的领导,“治”指的是正确的管理,因此政治与思想往往是分不开的。

“大家小书”系列之《中国政治思想史》是“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之一的吕思勉老先生的著作,他说:“中国的政治思想史,是颇为难讲的。”的确,政治思想是源于人的心里,即使去研究也很难弄懂,更何况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思想学说。不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同样也是一个政治发达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依然能发掘出许多政治思想的存在。

凡是思想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想要研究中国的政治思想,就要从当时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事实着手,从而剖析出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在作者看来,中国的政治思想发展史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1.从上古时期到战国的社会变迁;2.自秦朝至唐朝的帝国封建制度的演变;3.从宋朝到清朝中叶前期的政治思想;4.自清朝中叶时期到中国近代的中西方思想碰撞。这些政治思想的改变既是在众多人的推动下完成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上古到战国,人类最初的组织是根据血缘关系或者地域的联结而形成的部落,进化发展成封建时代形成统一的局面,但这种表面安稳的局面下却一直纷争不断,于是就有了因为种种政治主张而逐渐形成的政治思想。到了先秦时期,政治思想逐渐变得成熟,繁衍出了以农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为代表的诸子学说,而这些政治学说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尽管有利有弊,依然被后来人推崇备至,加以利用。直到后来,中国人和西方的多次接触才掀起了一波巨大的思想浪潮,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

清晰的历史脉络,不断变化的政治思想改革,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更清晰的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发展和政治思想走向。整体来说,《中国政治思想史》这本书给人的感觉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性,吕思勉老先生精辟独到的讲解同样让人受益匪浅,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入门指导书!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四):一本小书带你了解中国政治思想史

上一次阅读吕思勉先生的书,应该是那本《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其实书名并非是吕思勉先生的原创,而是出版者在吕思勉先生所著的《白话本国史纲》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升级出版。吕思勉先生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中国通史,为通史的写作开创出一个新的纪元。

就像是看过一些看过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的人爱上了趣味读史从此认为历史其实很好看一般,当年吕思勉先生的白话文通史一面世,也让当时的许多读史之人从晦涩难懂的古文历史书籍中解放了出来,同时也让中国历史知识得以更多人学习了解。

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一生勤勉治学著有诸多中国历史类学术著作。不仅仅是著有通史类、断代史类书籍,还根据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思想类别进行过论述。此次大家小书中收录的这本《中国政治思想史》便是吕思勉先生著作中的一本。

提及政治二字我们不由得会觉得其制度与思想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是有些相通的。不过吕思勉先生在此书的开篇就提出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其实是不同的。制度是可以被文字所记载的更为易完整保存的东西,而思想则不同,它存在于人心虽有所流传但是却难免遗失。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不胜枚举,自上古时期就有所流传。吕思勉先生在他的这本书中自上古时期的思想政治开始讲起,历经各个朝代直至近代为止,系统且全面的为读者阐述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

上中学时,虽然爱好历史但是却怎么也学不好政治这门学科,总觉得枯燥无趣难以理解,最后还因为不愿意学习政治而弃文从理。随着年岁渐长,才发觉政治们学科所包含的并非只是课本上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与历史相比较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并不差多少,尤其是政治思想类那更是只是无穷。只是儿时学习政治这门课的阴影还在,加上一些书籍写的太过枯燥无味,难以理解,一看到“政治”二字还是难免让人心生畏难情绪。

不过吕思勉先生既为白话读史的最早推行者,那么他所著的书籍应该还是不算太难懂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此书读起来并不算难且又不会让人有肤浅之感。加上“大家小书”小而精的特点,读起来快捷,理解起来也还不算是太难。这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倒还真的很是适合像我这样对于政治思想知识的初识者的。

《中国政治思想史》读后感(五):读史必读吕思勉先生的作品

第一次读吕思勉大师的书是《中国通史》,读此书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阅读起来还是颇为吃力,要阅读上两三遍后才能读得通,但由于阅读感受实在艰难,便也就匆匆阅读过后就置之高阁了,再读他的书,便是这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是大家小书的系列丛书,其书虽小,但内涵颇丰,每一册都是浓缩精华,要真正读懂读透也还需做许多的功课.

政治思想史如作者所言,政治便是国家所做的事。那何为政治思想?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政治理论思想就是人类为了有意识地理解和解决其群体生活和组织中的各种问题而诞生的一种制度性安排”。看一篇文章我们要找到作者的作者的中心思想,看一副作品我们要看到作者所传达的寓意,而了解一个国家,当然也少不了要了解其政治思想以及其所产生的原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此书乃是吕先生的授课讲义,有时看陈丹青编写木心先生的讲义就会倍感羡慕,在我的读书生涯中,不乏会碰到好老师,可是能碰到博学的老师却是极难的,所以读书的乐趣便是如此吧,无关乎任何一切东西,只关乎你是否热爱,你便可在这个海洋上肆意泛舟。古语有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九年义务教育加之浑噩的大学生涯所学到东西,远不如读一本大师的作品来得通透明白。其精义妙旨,每每读过,都颇受启发,但始终还是年轻难以有十足的耐心和吃苦的精神,总还是会走走停停,寥寥百来页的书,竟是翻阅了数日也依旧停留在了三分之一不到的页数。好书落在我等愚辈手上,若不认真研读,也着实是暴殄了。

此书一共有十讲,在开篇吕先生就提到,中国政治思想史颇为难讲,其原因有二,一为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不同,政治思想总是缺乏正确的文书记载,难以考据,二来中国自古以来政治发达,政治制度易随世事而变迁,就自然影响政治思想。过去我们学习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时,也仅是知晓其主张和思想学说的少部分内容,却未能真正理解其学说由来或其主张的适用性。如其中吕先生说道:“假使先秦诸子,而真见用于世,见用于社会,而真本其所学以行事,其结果,怕会弄得很糟的。”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一直为人所赞颂和向往的社会形态,但是我却不知其思想是源于大禹时期,用一句话俗话来说:共患难容易,同富贵难,人们在灾难和面对困苦环境时更容易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分你我。但是一旦树立了私有财产,人的竞争和优胜劣汰便会显现出来,这个时候谈兼爱,确实难以实现的事情。

���]�[i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