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虚无主义》的读后感大全

《虚无主义》的读后感大全

《虚无主义》是一本由[荷兰]诺伦·格尔茨(Nolen Gertz)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页数: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虚无主义》读后感(一):看清生活 热爱生活 找寻意义

罗曼罗兰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人生无意义,人仍然可以成为强者,看清真相,继续战斗。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古往今来,许多理论家都在对人们说“跑到的尽头有一个奖杯”,他们发明各种各样的概念,真理和绝对信仰掩盖了人生本来虚无的真相。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我们面临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也许你会放弃生命的激情,用虚假的奖杯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虚妄的观念之中;又也许你会放弃一切幻觉,在认识了世界和人生本来就是一片虚无时,还能去用生命的激情进行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的英雄。

《虚无主义》读后感(二):维舟:虚无主义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虚无主义其实不是一种“主义”,就像黑色也不是一种颜色,但它最能标示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处境,那是在终极价值缺失之后带来的无意义感,内在于“上帝死了”之后的现代性本身。本书很好地厘清了这一危机的根源和表现,并指明了如何去克服它,因为理解它势必意味着召唤行动。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这看似是危机,但也意味着人的觉醒和解放——在“上帝没死”之前,个人是缺乏能动性的,只能向更大的力量屈服。20世纪以降的思想流派往往以“去”、“非”开头,正表明一种拒斥、反思权威的姿态,由此而来的强烈怀疑,最终使得“对现状的质疑已经成为现状”。也是在这样的进程中,“人”得以摆脱了“神”而获得了自主,由此能创造而非仅仅接受世界现实。在这一意义上,虚无主义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维舟)

《虚无主义》读后感(三):同质化地狱的形成

正好最近看了韩炳哲的妥协社会,谈论的几乎是同样的社会现象,但展开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区别,落脚点差异,但结论却是一致。

我们正在被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塑造成僵尸,落入同质化的地狱不能自拔。

如果你有tinder,尝试开启super boot,然后划200个人,你就会感知到同质化地狱是不分地域、城市、种族和年龄。只是这种僵尸模式在东亚更加明显。

如果你留心观察餐厅、咖啡馆里的年轻情侣或者老年夫妇,他们大概率是在各自玩手机。

如果你尝试和12-18岁的年轻人交谈,会发现大多数人表达能力极差,经常面无表情。

这些日常映射出韩炳哲和诺伦所描述的现代社会人对幸福的追求等同于对痛苦的恐惧,而社会对人的控制正是将人群切碎为个体,将个体幸福的追求统一模式化分发下来,让每个人努力的去通过消费和工作来获得自己被分发下来的模式化的幸福,从而用幸福代替暴力来控制人。

这种控制力通过民主和互联网迅速传播、普及,如同疫情,无人能幸免,读一点文史哲,可能会产生一点抗体。

各界对存在主义支柱的批判是共识了,最近看到的书里都频繁提到萨特和伏波娃,看来自古网红就不被待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