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库1700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库1700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库1700》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10出版的35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700》读后感(一):《读库》201700

2017年的00号,刚接触《读库》,《读库》创刊于2005年,每年推出5、6册,其中00号“不公开发行,内部流通之用”,这年的00号主要是背后故事及编辑手记,张立宪将创刊十余年的出书理念做了总结介绍。其实我想,不用他说,看一册《读库》,个人喜欢与否,即刻自有答案。介绍到读库2013年推出《日课》、《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辑录自清末民初教科书。《日课》偏低幼年级,所举例课,确已感受到母语之美。初小第七册第四课《平等》也很有意思:“自古专制国,恒设特别阶级,或以种族,或以门第,或以宗教而享特别之权利。甚者以他级人民为奴隶,生杀予夺,惟意所欲。不平孰甚焉。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不论何人,权利义务,无不从同。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此所以无不平之患也。”

《读库1700》读后感(二):读书的乐趣

最早与《读库》结识,其实是在15年,记得那年我抱着好奇心,买了一套14年全年套装,书寄来,是一小盒《读库》,外加几本独立出版的书,书给我的印象就是精致而文艺。然而,读书列表里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了,个人管理的、专业的、商业的,读库这种文学类的书,因为「读起来没什么实际用途」,自然被我归到最低的优先级。从15年到16年,那一小箱《读库》我竟是拆都没有拆过,伴着我搬了两次家,然后就送人了。

过年期间,刚好看到池建强老师的微信公众号里在推荐读库,索性又订了一套全年的。记得订完以后,还曾略微有点后悔,害怕买来以后又放在那里吃灰,240块钱又打水漂。过完年回来,收到了第一份读库,是1701和1702两册读库外加一本小书,也许是因为只有两册没什么心理压力,便随手拿了一册在手边读。

一读就不可罢休。

读库确实是一本「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书,里面大部分内容跟赚钱、个人成长、工作能力都没有关系,然而,我却能跟着一篇篇文章,读出各种情绪,有快乐,有悲伤,有惺惺相惜,有好奇。

我竟然在这辈子第一次发现了「阅读的乐趣」。我以为那是一个从小时候就已经被应试教育杀死的东西,我跟它素未蒙面,多年前也曾经在一本本名著当中找寻她的存在,结果在一个个长长的外国名字前却步。

在学校里不读书的我,工作以后却开始读书了,但都是有目的性地读,要么是为了学习时间管理、要么是为了学习编程、要么是追随热点读畅销书增加一些谈资。我真的没有找到「阅读的乐趣」,背负着任务而读书,我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的。

记一下在1700里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瞬间:

宁夏做辣酱的苏阿姨的故事,双侧股骨头坏死、近乎双目失明,做出美味的辣酱无私地赠与陌生人。细心了解之后,苏阿姨背后竟有一个坎坷而波折的身世。父亲是早稻田大学经济学毕业,母亲是卢作孚的学生,曾在合肥四姐妹家里做家教,并保持了长期的联系。1956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宁夏,苏阿姨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因为出身问题,没有被学校录取,最后嫁给一个运输公司的司机。后来父母平反后,到中学当教师,不想又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丈夫也提出了离婚。再后来,独自一人带着几个孩子,又患上尿毒症,为了照顾几个孩子苦苦支撑。在外人看来那么悲苦的一生,苏阿姨竟然没有抱怨。

读这一篇的时候,就像在读一个人的一生,让人唏嘘和沉默

姚仁喜(台湾建筑师)作品展闭幕演讲

以前对建筑并不了解,但看到姚仁喜设计建筑的照片和其传达的思想,感觉美极了。最为令人我震撼的其实是他的设计理念,有生命的艺术并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让思想发散,妙手偶得之,万不能给自己设限

朱利安诺讲自己画绘本的故事

看到这篇以前,我没有想到一个绘本当中个,每一幅画的设计都要那么讲究,这一副画哪个场景、从哪个角度来画、场景中的角色要怎么设计,每一个细节都能透露出作者的心思和功力,让我想到最近说的很多以至于有些俗的一个词——匠心

一个朋友说:“先挣钱吧

等生存问题解决了

再去读书,去写诗,去享受生活。”

然而不,怎么能呢

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了恋爱

我喝酒,我打架

我为了一个女人跑了两千里

为了一首诗,我几小时蹲在大门外

今天是今天的,让明天自己来找我

妻子说:“先围着孩子转吧

等孩子长大了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然而不,怎么能呢

孩子会自己长大的

如果我等他长大,我就老了,我就死了

我就什么也做不了了

对不起,孩子并不比我更重要

正如我不比我父亲更重要

我们各人都是自己的

相互区别,相互爱着

这是海桑的一首诗,当然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这个诗人,为什么印象深,是因为这首诗讲了一种我自己原本就有的情感,有一种把我想说的东西用诗表达出来的感觉,这在我读诗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最后,我真的很喜欢读库的这种装帧。小,一只手也可以撑得住,纸质轻盈,摸起来很舒服,跟在国外书店摸到的书的感觉一模一样。

《读库1700》读后感(三):【书摘】阅读是应该自然而然,随随便便,平平常常的事

只要用户产生了和客服沟通的行为就意味着产品功能的不尽完善,只有全程静默而无须求助于人的状态才是程序美学的最好表彰。 ——亚马逊 一个小孩刚生下来的时候给他一块钱,月息百分之六,然后累积,当他到八十岁的时候,会得到多少钱?八十年一共九百六十个月,算起来是1.06的九百六十次方,是将近二十亿亿亿元。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放在时间尺度内的,只是我们原来不自知。 现在的网络生态更容易让那些表层的东西流传,也更容易引人注目,而一个愿意认真说话的人最后会选择沉默,因为他不愿意和其他那些人吵架,引发一些非常不值得的攻击和反对。我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老年人的成见,我感觉现在的网络世界,没有当年我们混江湖时候的那种善意了,现在恶意更多一些,暴戾更多一些。 网络和出版这两样东西,网络打破了空间,出版打破了时间。出版让你能够和几千年前的人去对话,去体验几百年前的人所构建的文字世界,你能够有那种感觉——一个人虽然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却和你的生命息息相关,甚至已经进入了你的灵魂。这两样真是非常好,把我们原来非常乏味,选择余地非常小的一种被禁锢的生活给打开了。

阅读是应该自然而然,随随便便,平平常常的事。

让我们所抱的成见越少越好,自由散漫地去阅读,能够有用,有所启发很好,没有也没有关系,生命中确实就应该有很多没那么多用处的东西。

读书的最终目的不是读书,而是以后不再以读书人自居,用健康的、拥抱万物的态度,接受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与之好好相处,并认真活好自己。

关于写作中词不达意和意不胜辞两个问题,怎么调整呢?就是让自己拥有足够强大、足够丰富的文字训练,写作训练,有足够多的办法和技巧来表达,但是又不忘记要表达的东西,不去炫耀自己的写作技巧、词汇量和阅读量。

高远疏落。是我对文字风格的一些体会。 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疏”字。我们写作的时代都太体贴人了,生怕对方理解不了我们的意思,生怕自己说的不够周到,所以把话说得太满,没有给对方留出余地。此时,“疏”就变得特别重要。 写作中怎么做到疏落?我认为就是着重叙事,着重描述场景就行了。感受,评价,结果,道理,把这些东西留给读者。

白描和写实,是我个人特别推崇的。我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写实主义的好处是买一奉十。”你把这件事写出来,读者的感受千姿百态,这比你把自以为是的一个结局和评价灌输给读者要丰富得多,这就是写一奉十的好处。 我希望好的文章就是平白如话。用大家都认识的、不用查字典就能读出来的字,架构出一个非常美妙的空间和意境,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了不起,是真正的大师。

什么时候能够让阅读这件事儿自然而然发生,就像它本来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一本书天然镶嵌在生活中,不着痕迹地划过指尖掠过心头,就像不需要再强调自己拥有空气阳光和水一样。

以时间换空间,把一本书认真打磨好,不管用多少年,多长时间,最后就可以卖更长的时间。用已经做好的书,来养手头正在做的书,让正在做的书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不要有那种倒计时的项目。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把一本书打磨到最好,它就是我们日后的摇钱树和铁饭碗,是我们做下一本书的支撑。

——张立宪

教育,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更重要的是启发青年,独立思考,立志把社会推向更进步的时代。

——林汉达

不懂悲剧的人做不了喜剧,对人生五味体验不全的人也做不了喜剧。喜剧是含泪的笑,喜剧是鼓舞的笑,它对时代的进步有会心的理解与配合。

——英达评《我爱我家》

建筑,是要做久远的东西。

中国人有两个字很有趣,那就是“胆识”。胆子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突破某个点,而“胆”就是让你去做你原本不敢做的事。

有美学的设计就是我们需要多花一些精力去坚持,若随便设计,省下的时间要拿来干吗呢?窝在家里玩电视遥控器吗?多无聊。或许有一天,你设计的工业建筑会变成一座美术馆。一百年后,甚至二百年后,也可能变成一座教堂,或是一座风月道场。所以你现在做出的努力,你的投入,都会是有用的。

搞创作的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自由。你创作的时候要完全没有拘束、完全自在自由,那样做出来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才会真实。

做同样的东西,如果有了一种风格,那其实就是一种限制,是创作的监牢。应该让创作自由,主义派别这些都是那些搞评论的、学者教授讲的内容,但那对我们来说就是牢笼,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创作。

——姚仁喜

面对季节变换光阴流转,没人能够挽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时间的洗礼中获得成长,在不断前行中认知自我。而阅读和思考便是通往内心的一条幽静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你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知道得越少。但若一个人能不断向内生长,洞幽烛微,他终会到达一片开阔天地,他的枝叶也终将沐浴到天光和雨露。

——读友连俊超

故乡不仅是空间的存在、地理的界定,也是时间的累积,心理的依归。一定意义上,故乡与童年可以互为指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成人回乡,犹如刻舟求剑,注定是手足无措的。

——《读库1601》

我非常珍视我画的草稿,从不随便扔掉。我的初稿并不是每次都能很成功,但我也不会扔掉那些不满意的画作,因为我的第一灵感都保留在里面,过段时间再看还会发现价值,并能从中再次获得有用的素材。

每一个创新的前期都要有超越现实的想象,无限的想象才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所有的创意都为了激发我们共同想象一切皆有可能。

——朱利安诺

《读库1700》读后感(四):创作的态度

每次读《读库xx00》就会买很多其他书,例如,我之所以读这本《读库1700》,是因为读了1800后补买了17年的全集。所以谁说六叔不会做营销呢,哈哈,好东西,吃到嘴里,谁能不明白。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的下午,南方冬天的下午,交织着回春的温度和湿冷的空气,就好像中国人过年的时候,总觉得有点热闹里掺杂着复杂,百感交集。

所以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耳机里放着崔健,2015年那张专辑《光冻》,水平着实不低。过年真的适合听点崔健,中国人过年,要有点摇滚精神,带点爱谁谁的意思,才能愉快。

不过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耳机里已经换成了The Ink Spots,不用说灵感肯定是来自那篇《辐射》设定集的手记。来自美国黄金时代的爵士乐,像带了滤镜的老照片,唱腔如丝滑,旋律如舞步,纸醉金迷之间的淡淡忧愁,真是太符合春节的节日精神了。

南方冬日的下午,读这本书,从《一无所有》听到《Maybe》,是个治愈的节日阅读体验,谢谢六叔,谢谢姚仁喜老师,谢谢贺友直老师,对了,还要谢谢特别海桑,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原来竟是旧书里早该认识的朋友。

我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是《峰回·路转》,姚仁喜老师的闭幕演讲。

触动我的第一个点,是姚老师讲年轻人问他没有那么好的案子、没有那么好的机会时怎么办,然后姚老师讲了自己的第一个案子:1985年给老板设计电梯间——最后缘分兜兜转转,同一个老板请他设计了元智大学图书馆——每一个大师的Masterpiece都是从第一幅临摹、第一个素描、第一条线开始。

就好像姚老师说的:我那时候做那个案子,和我做水月道场,是一样认真的。这真的很重要,就好像海桑的诗里说的,“今天是今天的,让明天自己来找我”。

因为看到姚老师讲这个故事,我又专门把一席去年请BAM工作室设计师做的那个演讲翻出来看,当时我就在现场,听设计师讲他设计国贸桥这个城市景观项目的过程。他们真的花了很大力气,做了很多调研、考察,投入资金买数据和咨询信息,更别提投入了六年时间,才做出了我们看到的结果——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国贸桥的设计项目是没有甲方的!根本没有人委托他们来做这个项目,纯粹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实在受不了国贸桥的交通情况),他们无偿地投入巨大精力时间金钱,做了一个虚拟的项目。

是不是很有趣?姚老师绞尽脑汁做了一个让自己高兴得不得了的电梯间项目,只赚了几百块钱。BAM更绝,劳心劳力做了一个让自己很开心很想分享给大家的虚拟项目,倒贴一大笔。他们肯定会很谈得来,其他任何一个真心去做创作,想把事情做好的人,肯定也跟他们谈的来。

就好像好几年前(可能有十年了),九把刀在北大做演讲的时候,说了他写小说一直失败到终于赚钱的故事,然后跟学生们说,你们以为我要讲吃了这么多苦终于把小说卖的很好是写作的意义吗?不是的,写作的意义并不是在于最后卖的好可以交我妈妈的住院费,而是在于一直都很投入去写。(大致意思,真的记不清了太久了)。

每一个创作者,真正投入去创造作品的人,都应该记住,今天是今天的,一个不赚钱的项目、一个没人买的小说、甚至是一个虚拟的点子,只要能激发我的热情,只要能让我觉得充满斗志兴奋又快乐,就都足够重要,足够今天的我想尽所有办法去实现它。

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作者,我们的每一个今天,都是一样值得认真对待,无论明天将会怎样。

触动我的第二个点,是姚老师讲自己经典的那几个作品是怎么来的,可以算是一位设计师的艺术史了。这个过程读起来,非常愉悦,一方面是美学上的享受,这几个作品都非常美,富有感染力和韵律;另一方面就是精神上的享受了,看到一个艺术家在不断地变化、成长、吸取养分、塑造自己,堪称奇妙之旅。

从电梯井,到几何动线的元智大学图书馆,再到汉德大楼;从菜市场里的养慧学院,到佛陀纪念馆,再到水月道场。种种变化,如果硬要攀附虚无缥缈的命运,说成是某种“缘法”也无不可,只是我更想强调背后的一条主线:是一个艺术家,在任何或简单或复杂的案子里,都去细心地、用美学感受去设计,如此才能积累足够的知识、营养、创意,最后突破出来“胆识”和“创意”。

不止于此,姚老师还强调,做创作的人,对于“胆识”和“创意”是永远不满足的,不管觉得自己做的有多好、多久、多累,一旦有一个更好的点子,就要像职业杀手一样“杀人不眨眼”地把原本的东西丢掉。姚老师说这是比“思想”更重要的“自由”,作为读者,我觉得自己读到的是艺术家的饥渴——这种饥渴永远追随在最极限的真与美背后,从不自矜幸苦,从不觉得满足。

这种饥渴令我联想到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板子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板子最薄的地方钻许多孔。人类文明的两翼,人文与科学之间,其实真的有太多共同之处。就好比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从伟大的创作者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格外动人的,是姚老师讲的那个丹下健三的故事。站在真正的伟大的作品面前,不管过五十年还是五百年,都是一样的“大开眼界、心潮澎湃”。这些我们都懂,又怎么能不懂呢?

平凡如我,即使没有能力创作出真正伟大的作品,却不能不心向往之、膜拜之、学习之,并努力将创作者的态度,践行到今生的每一个今天,和生活的每一个此刻中去。

六叔的演讲一如既往有营养。六叔讲的焦虑太低也是一种焦虑的故事、苏阿姨的故事,都很有启发。另外一个演讲,读书并不是为了成为读书人,虽然主要想给小朋友说,大朋友听了也深以为然: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建立思维方式,去用健康而开放的态度拥抱现代社会和文明,好好活出自己。

那一篇怀念贺友直老师的文章,非常动人。中国美术馆做连环画展览的时候去看过贺老师的作品,但是当时并不了解,只单纯觉得好看。被六叔讲了贺老师的故事,再去看画,又是不一样的心情——“梗着脖子,有烟火气,且体面”,六叔“梗着脖子”四字用的甚妙。

另外一篇,写到海桑的,《我们各人都是自己的,相互区别,相互成就》,谢谢六叔感谢海桑(真是绕口)。最重要的是,聂鲁达老师说的“诗不属于诗人,属于需要诗的人”,从诗中获得莫大幸福的我,要谢谢写诗的海桑,也要谢谢把诗集出版带到我面前的六叔。

大家都说00系列是卖广告的,那最后就说下看完1700特别想要买的书吧:1600目录里提到的《大自然:一天·一年·一条河》、《巴黎烧了吗?》、《万神殿堂》、《绘画当为奇迹》、《我爱你》,都已经摆在我的书架上,其中尤其喜欢《绘画当为奇迹》,给卡拉瓦乔大大打CALL。目录里的《佛说阿弥陀经》、《农禅寺:水月》、《为人文教育辩护》都很感兴趣,找机会要买下来。读库1601-1606的卷首画,王溥绘制的“保家仙”系列实在精彩漂亮,不知道有没有单独出画册?此外还有六叔笔记里提到的《青衣张火丁》、《鉴·战国铜镜纹饰》,属于工作需要的资料书,可以采购。假期如果有空,可以重温下《2001太空漫游》,以配合大刘的《流浪地球》。

农历年底,新年伊始,读完这本书,感觉安心。

新年快乐哟。

《读库1700》读后感(五):读库1700

<一>

决定做件事,决心走条路,却因为这事、这路和大多数人走的并不相同,被质疑、被反对、被否定甚至被鄙视。内心时而强大,时而脆弱。有时觉得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和支持,只要自己明白要什么就够,也能够享受那种孤独;有时也会质疑自己是不是错了,是不是真的大多数人的路才是真正的归途。

我们深受所属群体的文化影响,这影响在没有冲突时可能也意识不到。

《读库1700》书中《我们的孩子将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一文中,写到关于文化的五个维度,也可以对应到个体上。

第一个维度,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

第二个维度,权利距离,就是对权利分配不公的接受程度。

第三个维度,规避不确定性。是否愿意接受生活中的风险和意外?

第四个维度,追求成就还是注重培育。所谓成就,就是物质和权利方面的功成名就;所谓培育,就是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

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还是短期取向。

你是服从群体还是听从自己?你是接受命运,还是去挑战命运?你是愿意去冒险,还是过更稳定的生活?你是享受生活,还是追求成就?你是为现在活还是为未来活?

一个包容的、多元的群体应该尊重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态度,因为这不同本来就不分高下或对错,只是不同。每一个个体也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二>

四月部门分享会,我做了一期关于电影的分享。其中提到中国电影,不由的感慨了几句。当时领导问我,你觉得中国电影最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面对如此要命的问题,长期作为吃瓜群众的我,当时隔靴搔痒的谈了一点感受,自己也不甚满意,这问题始终在脑里盘旋。近日读书见人谈及中国的建筑行业,触发了一点思考。

先将《个人已破产,靠还没倒闭的行业活着》文中描述摘录如下:

“这些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空前繁荣。建筑师这个行业,应该是机会大大的,挣钱多多的,心里美美的吧。

一位建筑界得老师却对我说,高歌猛进的房地产行业,还有那些地标式的公共建筑,不仅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公众审美形成摧残,还把一代建筑师给毁了。

我吃惊的问为什么。他的要点是:因为活太多,素质不高的设计师也可以有干不完的单子;因为钱太好挣,许多建筑师没有了自我提高的主动与自觉;因为工程太赶,缺乏原创、智慧含量和时间成本越少的设计成为首选,行业的水准线便越来越低。”

中国电影行业与房地产行业何其相似,一样的空前繁荣、高歌猛进。

2014年全国电影总票房296亿,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全年票房过亿影片共计66部,其中国产影片36部;全年城市影院观众人次达到8.3亿,同比增长34.52%。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40亿,2016年457.12亿,2017年只用了126天,全国电影票房已突破200亿。

中国的电影市场何其庞大,至今也没有达到饱和,市场大就需要更多的商品流通,于是“活太多”,快速膨胀的行业急需人力资源的扩张,于是有了长期泡在横店的“河南帮”,“灯光村”,电影作为一种工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度在市场需求的冲击下不断降低。

充满诱惑、深不见底的票房市场,使得电影制作变成一件投资回报非常高的事情,拉到投资变成一部电影诞生最主要的因素,而不是好剧本、好剧组,只要有了投资,搞定发行,迅速完成一部电影、尽快排进院线,就有钱财滚滚来。“因为工程太赶,缺乏原创、智慧含量和时间成本越少的设计成为首选,行业的水准线便越来越低。”优秀的从业人员,面对着低门槛(制片方对作品要求低)和低收入(低素质人员拉低了行业报酬)的双重打击。我见过一分钟的成片从拍摄、剪辑共花费三个月,光是配背景音乐就要花将近三周,可市场是否等得起这样精心打磨的作品?可是,换个角度看,一部认真讲故事的好作品,放在喧闹的院线,又有多少寻求放松和刺激的观众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呢?

中国电影过去一直是计划经济体系。从1990年到1993年,电影票房和人次急剧下降,年度总票房分别是:22.2亿元,23.6亿元,19.9亿元,13亿元。年度观众人次分别是:162亿,144亿,105亿,42亿。1994年,为了刺激中国电影的票房市场,总局批准中影公司每年引进10部国际电影,好莱坞大片正式进入中国院线。进口分账片的配额从每年10部逐渐增长到每年34部。这一变化,起初遭到从最初的电影公司、制片厂对引进大片的抵制,是中国电影行业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开始。1994的产业改革文件中,还试图在发行渠道方面做调整,将中影总公司按省市县层级发行,改为各制片厂可以直接对接中影省公司进行影片发行,试图提升发行效率,降低发行成本,但是这一改革效果并不明显。

2002年新《电影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建立院线制发行放映渠道,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模式”取代原有的“单一多层次发行模式”,自上而下改革全国范围内的电影发行放映机制。院线制改变了电影产业的内部环境,民营院线与国有院线并存,形成市场竞争,更先进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均促使了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院线制实施后,院线数、影院数、银幕数大幅增长,截止2015年,全国共48条院线,影院超过6000家,银幕超过3万块。

新《电影管理条例》还提到“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由此,制片业准入门槛大大降低,民营公司以法律形式拥有了独立的摄制和出品权。这一政策改变了中国电影制片的大环境,同样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电影制作成为了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

除了院线制和放开电影投资两个重要政策之外,成立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打破了中影公司一家发行的局面。同时,宽松的合拍片制作发行政策,也促成了越来越多两岸三地及全球影人的协助、交流。

通过20余年电影产业发展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从制片、发行、放映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激活了电影的市场,从年度票房等数字和大型影视制作公司的崛起可以明显看到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前面所说的一系列问题,如滥、烂片越来越多,从业人员专业度下降,过度考量商业回报忽视影片本身的质量等。

有时,看到院线上国产电影各种奇葩片名和海报,看到那些没有走心的烂片,看到一部好片没有大肆宣传默默上映,在排片和票房都无力抵抗那些造噱头、跑宣传的烂片……内心升起恨铁不成钢的不满。可是有时也会想,中国电影在进一步商业化的考验中,还会继续洗牌和进化。现在,观众已经开始更关注电影本身的口碑,比如黄磊、蔡康永近期两部新片的上映均遭受了票房惨败;商业电影在制作流程、专业分工、项目管理方面会越来越规范和成熟;建立不同的渠道、维护不同的观影群体,商业片和艺术片也会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上走出两条路。这里还没有提到视频网络平台对戏院观影的冲击,在视频网站这些用户庞大的平台上,制作/发行/放映更容易、成本更低。从今年戛纳电影节对Netflix的嘘声就能看到,这是全世界电影产业的人都在面临的新挑战,中国电影更不例外。

<三>

2017年1月9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2017中国城市创新力排行榜》,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我大长安也位列其中。

半年来,频繁游走在西安和深圳两座城市。时常感慨作为新晋“一线城市”,西安与深圳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在西安,觉得好的工作机会太少了,经济不够发达,优秀的企业太少;在西安,觉得人们的观念还非常传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不够;但是有时看到深圳人们的生活状态,又觉得西安也很有魅力。比如西安更有生活气息,大家会花很多时间对“美”和“文化”进行关注及消费,生活成本没有那么高,人不焦虑,人与人之间除了工作之外的交际也明显比较多。

我频繁的在两个城市之间切换,有时觉得自己跟大一线城市的人更聊的来,对事物的看法更容易共鸣,有时觉得自己跟小一线城市的人更亲切,更能找到归属感。

在书中《二三线城市与三四线的人》一文中,写到了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与城市中的人。觉得挺有意思,分享如下:

“网络,让我们突破了空间的阻隔;阅读,让我们跨越了时间的障碍。肉体所栖居的土地、城市、群落,可能和你的精神世界并不匹配。”“与其划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不如归类一线人、二线人、三线人。”“所谓的国际化大都市里,会有教养、学识、格局和生命力处于贫瘠状态的末流居民。一个人身居小村镇,也可以得其所哉又怀抱天下,胸襟、见识和气度都宏大浩荡。”

是了,无需纠结自己生活在几线城市,只需培育自己成为一线人。

2017/6/1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