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生智慧箴言》读后感摘抄

《人生智慧箴言》读后感摘抄

《人生智慧箴言》是一本由[德]叔本华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智慧箴言》读后感(一):人生道路不可缺少的一本书

非常好的一本书,是自己年底买的,之前觉得是不是噱头,买了看了之后才觉得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样的书应该再提早几年问世,提早几年看到就好了,也是通过这本书才去找李连江老师的课程,其实建议大家如果看过书之后,可以去网上找找李老师讲的这本书的讲座,李老师讲座讲到他自己对叔本华的一些看法也非常的有趣。

《人生智慧箴言》读后感(二):就像叔本华会说中文一样原汁原味

《人生智慧箴言》有六个好

作者好: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创始者,德国著名哲学家,对人生有深刻认识;

译者好:李连江教授的译文准确流畅、优美典雅,就像叔本华在讲中文;

主题好:讨论幸福生活;

内容好:叔本华阅历丰富、思想深邃、见解精到;

设计好:封面端庄大方、沉稳内敛,有风范。

版式好:疏朗有致、清新悦目。

《人生智慧箴言》读后感(三):德国哲学诗人终于成功转世

有个关于翻译的神评论:不比较,无伤害。趁寒假有空,我翻了翻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的三个译本,觉得比较阅读是精明购书的好办法。如果把叔本华的原作比作优质大米,韦启昌的译本(《人生的智慧》)像高粱米,粗糙难咽,但大体干净,基本保存了营养。让我遗憾的是一些令人生疑的译法,比如:“饥饿才是最好的调味品”(原文的意思是:饥饿是最好的厨师。调味品“sauce”是英文译本的用词),还有“他们也就是德语里的Philistine——‘菲利斯坦人’”(Philistine是英语词,德语原文是Philister,然而韦先生声明是译自德文)。2016年出版的韦政希、陈利红译本,书名也是《人生的智慧》,读起来十分怪异。这个译本保全了叔本华部分稻米,译文有时还相当古奥,但同时掺杂着许多米糠、砂砾,甚至蟑螂。译文错误百出,准确度远远不及韦启昌译本。此外还有神翻译,诸如“颜回之乐”,“赛不过一个诸葛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商务这个新译本,讲述的道理与韦启昌译本基本相同,但没有反复读也看不懂的句子,更胜在文字地道优雅,十分符合叔本华“哲学诗人”的名声。

《人生智慧箴言》读后感(四):书感

叔本华说人无休闲娱乐,就像试穿衣服没有镜子一样,本人在小的时候就有一种极深的不安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对一些小事情也会感到惊恐。强调生命的悲剧性,哲学旨在解脱人生的痛苦,但在生活上又极为喜欢美好的尘世事物,且珍惜自己的生命超过常人。有一次去洗澡走在路上,看着低洼的地方,旁边的红砖墙,听着鞋与石子杂声,深呼吸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气味,想想着周围一切与自己无关,假设着自己即将失去一切与感觉,那种留恋与不舍,像一股清流,滋养着那个脆弱的“心”。“从我们内心得来的快乐,远超过自外界得来的快乐。”大部分的人尽一切力量与贫穷斗争,那是很难获得幸福的。人类的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贫穷和困乏带来痛苦;太得意时,人又生厌。所以,当社会底层无休止地与困乏也就是痛苦做斗争时,上层社会却和“厌倦”打着持久战。在内在或主观的状态中,对立的起因,是人的受容力与心灵能力成正比,而个人对痛苦的受容度,又与厌倦的受容度成反比。知识的迟钝是心灵空虚的主要原因,唯有经常兴致勃勃地注意观察外界的细微事物,方能除去许多人脸上流露的空虚。生而有足够财产可以过活的人,通常有一颗独立的心,他们不习惯于同流合污;也不会奴颜媚骨,哀怜乞食;他们甚至还想追求一点才性。读书也是验证自己,慢慢接受自己,思考反思自己的自己路程,也让我看到价值观不同的难以想象和莫名其妙,避免无知与快乐那个是我们的目的,现在还是没有想明白,两者也可能会并存。也不要把自己献给虚荣或者训练成书虫,做到自己。

《人生智慧箴言》读后感(五):叔本华的幸福学

Every life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suffering.每个生命的历史都是受难史。

人生就像这钟摆,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便无聊。而叔本华的这本箴言录中给出了一个办法,那便是人生只要不痛苦,就是幸福的。而追求幸福,则是痛苦的。叔本华在书中的扉页引用了尚福的一句话——幸福谈何容易?身内难得一见,身外无处寻觅。为什么会引用这句话呢?看完这本书以及看到叔本华对于幸福的理解,就不难知道为什么他会选用这段诗句了。

这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基本分类、论人之所是、论人之所有、论人之形象、忠告与格言以及论人生的不同时期。

虽说叔本华对于生命的理解是“life has no instrinstic worth but is kept in motion merely by want and illusion.”(生命没有本质的意义,它仅依赖欲望和幻想得以运转。)

但还是在第一部分给出了一个较为古老,却也是叔本华赞同的分类:人之所是、人之所有以及人之形象。

正是基于这个分类,叔本华引用伊壁鸠鲁的大弟子梅德鲁斯的一本书中写道的话——幸福之根深深扎在我们自己身内,远远超过依赖外物。

一般人把身外之物当作人生的幸福来源,希望从财产、社会地位、妻室儿女、朋友或是社会那里得到幸福,所以当他失去这些东西或是发现这些令他失望的时候,他的幸福基础就崩塌了。换句话说,这个人的人生重心随着每一次心血来潮而不停改变,完全不在他自身。倘若他是一个富有的人,就可能是今天在乡下别墅消磨时光,明天在买马,或宴请朋友,或旅行——总之,他过着奢侈的生活是因为他只能从追求外在乐趣中获取满足,就像失去健康的病人,期望在各种汤药中重获力量,却不试着去发展他自身的生命力,而恰恰这才是他幸福的真正来源。

各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都将不被打扰的闲暇视作最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堪比一个人本身的价值。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中。" 第欧根尼·拉尔修 则宣告:"苏格拉底称赞闲暇是最美好的财产。"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总结说,"献身于哲学研究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人生";或者如他在《政治学》中所说,"任何力量,且不论这种力量是什么,只要能得到自由发挥,就是幸福的。" 这一点跟歌德在《威廉·迈斯特》中所说的一致:"天赋异禀的人注定要使用他的天赋,并从中获得至高的快乐。"

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十分玄妙,而这本《人生智慧箴言》是我们最能够接近叔本华的一本书。而他的幸福学归于一句话,他自己的话——Pleasure is only the negation of pain, and that pain is the positive element in life.(快乐仅仅只是痛苦的消极面,然而痛苦是生命的积极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