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锦集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锦集

《我站在奥登一边》是一本由桑克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一):后记

《我站在奥登一边》是我的第一本随笔集。里面的文章,是我从许多文章里挑选出来的。

这个挑选过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的是文章多,挑选谁不挑选谁,都需斟酌再三;易的是心如明镜,知书知己。一旦想法确立,事情也就好办了。读当代中国诗的文章大都没选,既有体量限制之因,也有趣味筛选之虑。不遗憾,又不是出了这一本,就不再出书了。

把全书分成四辑自有考虑,第一部分是对我的写作有影响的书十五篇,第二部分是外国书十四篇,第三部分是杂书十三篇,第四部分是中国书十三篇。所谓杂书只是相对而言,不是复杂的杂,也不是杂七杂八的杂。

书里的文章全都写于这三十年间。最早的是《中国孩子和于连·索黑尔》,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被收入东方出版社的一本中外散文选,里面除了我都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大家,当时我还挺骄傲的。最晚的是《用继续对抗沉默》,是去年路易丝·格丽克获诺奖时,应《北京日报》之邀而写的,里面引用的格诗大多是我随手翻译的,只有参考价值。这本书里的文章大多保留最初的标题,只对个别标题做了修订。内容方面,也是只修订了个别处。

书里的文章全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在这里,我尤其要感谢《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黑龙江日报》以及《世界文学》《人物》等报刊的编辑先生和编辑女士,恕我在此不能一一称名道谢,如果没有你们热心而细致的工作,这些文章压根儿就不会出生。再则因我记性衰减,刊登文章的其他报刊也不能一一称名道谢,在此也请一并恕罪,你们的好我全都记在心里了。

书里的文章写得怎样,任由读者诸君评说。不过,我能保证的好处,不仅包括提到的书名,也包括我的部分见解。至少能对您有点儿参考价值吧,无论是正面的价值,还是侧面的或者反面的价值。都说开卷有益,这个卷里也应该包括我的文章吧?就这样。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二):楼河:为什么是奥登而不是卡瓦菲斯——《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

在我看来,著名诗人桑克的读书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是本“大家小书”。“大”是指它的内容与思想水平,而“小”是指它阅读体验的便利性与亲近感。这本读书随笔所列的书单多数已是文学经典,但其中的线索可谓众多——爱书的读者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索引。尽管经典让人严肃,但它的语言表达却可以说是趣味横生,书籍的设计装帧同样小巧精致、易于携带,这使得它很容易成为当代爱书者的一本“三上”读物(床上、厕上、地铁上)。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交代的,这本书所分成的四个部分分别是对作者写作有影响的书、外国书、杂书和中国书,但我认为这四个部分更准确的分类是:诗歌、外国文学、文学以外的书和中国当代非经典文学。换句话说,这本读书随笔集所涉及的作品虽然杂多,但仍然体现了一个文学家尤其是诗人的偏好。所以,尽管我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感受到作者的多重身份:诗人、读书人、知识分子、媒体人甚至文化人,但其中的关键身份依然是“诗人”。这是一本诗人的读书笔记,虽然它不时表现出一个“读书人”对书籍的普遍敬意,“知识分子”的价值态度、“媒体人”的八卦兴趣,以及“文化人”的品味和姿态,但始终被诗歌所牵绕着。因此,作为同样写诗的笔者,我难免不将桑克的这些文章和他的诗歌做一次心理上的对照,我认为它们之间表面上(内容及主题)差异很大,但情绪和趣味却很一致。它们都有点饶舌,表现在诗歌上是内心戏很足,而表现在文章中则是知识点很多,你经常能看到他在写作中是怎么“扯远了”的。这种旁征博引对读者来说实在是个福利。它们也都还有点幽默,但这种幽默有设计感,很克制,是那种让你嘴角微微上扬,但很难被逗得哈哈大笑的幽默。如果你足够敏感,如果你再读一点作者的诗,或许会有和笔者更加近似的感觉:这幽默是一种活泼俏皮中的抑郁,胜友如云中的孤独。“小抑郁”或者“小孤独”,情绪如果加上这样的形容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品位。桑克的诗,尤其文章表现出了这种品位感,但我认为是因为无法表现的内容实在太多而导致的。也就是说,在“小情绪”的背后实际上是有大感情的,读者如果愿意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或许会同意这个认识:作者对书的喜爱隐含着对人的超越,它力求破除人在现实世界的诸种歧见——身份的或者文化的。所以,作者的文章有着世界性,而他的诗歌则内在着解放。

总而言之,假如我们相信这本小书有种教导以及自我教导,那么我们或许可以说它是本观念之书,而不是情感之书;是本思想之书,而不是身体之书。因此,我们或许还可以进一步说,这可能也是它把诗人奥登当成自己的名字,而完全没有诗人卡瓦菲斯的位置的原因。

原载2022年7月7日《新民晚报》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三):代序:当谈起读书,我们还能想起什么

当我们谈起读书,还能想起什么?

我问自己。画面丰富,同时又是一片空白。

它们其实相辅相成,如果丰富是正面,那么空白就是侧面。

读书改变命运或者知识改变命运,可能如此,但是我并不能十分肯定。谁都知道,书是用来解惑的,但是它仍旧能够产生新的疑问。或许这就是创造或者通透的开始。

少年读诗非常容易理解,但是中年读诗就不容易,尤其是读现代诗。它看起来并不规整,内容或许因为隐秘而显得神秘或者晦涩。而我还偏偏写诗。

既然是人生应有之义,那么这些就无须再提。

中年读史似乎已成趋势,电视或者手机里历史的踪迹比比皆是。

我同样是历史书的爱好者,增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去除之前看起来理所当然的想象所营造的不真实,比如魏晋是什么样子的,荀彧究竟是因忧病死于寿春还是因受赠空器饮药而卒——这些其实都是历史。它们与流布之说相互争论或者辩白,何况还有评书或者其他传说对真实历史无意或者有意的搅和,而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希望获得清晰的常识而已。

读书主要还是看兴趣。没兴趣而硬逼着读其实没甚意思。如果他兴趣浓郁,你就是拿鞭子赶,他也不会离开图书馆或者书房的。所以我见过书痴,因书而痴迷的人;也见过书盲,根本看不见书的人。人生本就百态,放在读书之事中同样如此。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书中其实并无黄金屋或者颜如玉之类经世济务的工具,只有情感、道德或者其他修身之类的东西,或者仅仅是一种时间伴侣,如同陪伴咖啡的方糖或者奶精。

我是喜欢读小说的。除了中文系会考小说,任何人都觉得看小说并不实际。

非常对。读小说耗费的时间非常多,况且有的小说并无宏大意义,而仅仅提供生活细节或者单纯快感而已。我从来不劝人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自由选择读物是和人本性相关的。当然读波拉尼奥的人更让人欢喜,或者读莎士比亚与穆旦的人。

但是朋友见面难免相互开书单,不仅书痴如此,喜欢分享的人同样如此。这几天在看商周出版公司出版的《写作风格的意识》。这是一本关于英语写作和语法指南的书。一个朋友强烈推荐,我耳顺就买了,果然爱不释手,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仿佛它是一本畅销小说。

有时细想,人这辈子即使时刻看书也看不了多少本,而有的书却看过多遍甚至十几遍,比如在我看来非常经典的《红楼梦》或者艾略特的《荒原》,或者在我人生某一阶段扮演重要角色的《金蔷薇》或者米歇尔·布托尔的《变》,甚至是古龙或者金庸或者还珠楼主。

除了纸本书,我其实并不歧视手机、平板之类的电子设备,电子书我也同样攒了不少。我常用的Kindle阅读器得自严锋的推荐。而累的时候我还听有声读物,其中既有天马行空的中国哲学,也有佶屈聱牙的《尤利西斯》,而且是英文的。不管听懂听不懂,全当摇篮曲了。

读书改变命运或许略难,但是改变人却极为可能。

不信,在镜子之中看看我的面貌,可能就是一个拙劣的证据——读了一肚子书,虽然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但至少讲礼貌——我突然想到。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四):读不懂现代诗,从诗人的读书笔记中找一些灵感吧!

我也是一位资深的阅读爱好者,但却不是一位好的阅读者。阅读更多是浅尝辄止,更多随心所欲,也更多浮于表面,特别是我基本都没有阅读过诗歌。就像桑克所说的:中年读诗真的不容易,不一定是不能理解现代诗的神秘或晦涩,更是缺少那些心境。 但读诗一定是一个资深阅读者的根本需求,也是阅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我需要去弥补的。怎么弥补呢?正好看到这样一套中国诗人读书笔记系列,既然不能沉下心来读诗,读一下诗人们对于诗或者其他书籍的理解,那也一定会对于我们自己的阅读有所裨益。

我买的这一本是中国当代诗人桑克的《我站在奥登一边》,这就是桑克关于读诗真实的感悟。而这本书也有一句宣传语“一本书带你读懂欧洲现代诗”,这也就为这本书定了一个基本的调子,书中所收录的大多数都是关于欧洲现代诗人的读诗感悟。这不就是我最为缺少的一部分吗?能有机会补足,这本书就是给我最大的收获了。 而本书名中就提到一位诗人“奥登”,那作者对于他的理解是什么呢?

奥登是谁?对于我这样一位诗歌小白来说,只能去百度了。“英裔美国诗人,是继托马斯·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这也才明白这样一本冠以“奥登”的书,为什么他前面是艾略特了,他们都是极为重要的诗人,都是了解欧洲现代诗绕不过去的。 那么奥登的诗呢?这不才是我看这本书最重要的意图吗?桑克给我们介绍了奥登的几首代表作,并通过他的翻译,让我们领略诗歌的魅力。

奥登的这几首诗中,我最喜欢他的《学术涂鸦》:“我的首名,威斯坦,/押韵于特里斯坦。”把自己和古代骑士相联系,想必是很骄傲的。然而奥登笔墨一转:“但是——噢,天啊!——我只希冀/我真的不是这样一个傻子。”也许对于诗歌小白还是喜欢一些直白的诗,可这也很有趣、很有意境啊,能够把我们带进诗歌的世界,就一定是有意义的。 那么其他诗呢?“我天真地思考你们的一切:/没有你们我就不能应付/甚至是我最弱的诗行。”这样的诗,一定是可以把我们带进诗中的,而这也一定是桑克最希望的。

这本《我站在奥登一边》还有着其他大量诗歌作品的解读,就是立志于把我们带进诗的内涵,让我们能够懂诗、读诗、喜欢诗。 当然诗人也不会只读诗,桑克也会阅读大量其他文学,他也喜欢历史。而关于这些的心得体会,也充斥于这本书中。这就是一本读书笔记的总结,对于我们这样的阅读者,一定能够在其中找到另一位阅读者灵魂的共鸣。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五):闫语:在书籍的旷野上漫步——读桑克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

当谈起读书,我们还能想起什么?这句话出自诗人桑克的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很村上春树。然而,桑克在书中并没有提及村上,这个先入为主的浅陋之识实在令人汗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的书名的确让我想起了村上那段非常著名的话,二者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暗暗契合着这个时代的良心与表情。

接下来,同样的错误又犯了一次,那篇《国王的全班人马》,我以为他论述的是罗伯特·佩恩·沃伦的长篇小说《国王的人马》,结果却是三国时期曹氏与夏侯氏的史考。由此可见,对一本书的阅读,只有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见解与判断,才能从中获得些许教益,如奥登所言:“作家的兴趣与读者的兴趣从来不尽相同,如果偶尔一致,那是一种意外的幸运。”

《我站在奥登一边》是桑克三十年间阅读的结果,真正做到了有读无类,诗歌,小说,人文,历史,哲学著作,甚至武侠小说,无一不在其中。他在代序中写道:“书是用来解惑的,但是它仍旧能够产生新的疑问。或许这就是创造或者通透的开始。”这里,请允许我再次引用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话,我曾经不止一次引用过:“阅读是创作过程的同谋。”

诗人写作散文,在布罗茨基看来,这是诗歌的延续,是某种减速或变速,是解释一切、表白自我的动机和企图。那么,诗人随笔呢?也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诗歌,也许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思想结晶。读到过一个比喻:随笔即散步。多么绝妙!在书籍的旷野上漫步,以散步者的悠闲心态面对人生,在身内身外的时空里自由自在地冥思和遐想,可能更切近生活和文学的本质。这本书里的小石子,或者那本书里的树枝和鲜花,并非散步后的回念,而是某种被记下来述的启示与警觉。

由于自身是诗人的缘故,桑克在写那些他所景仰的的诗人们时也是着墨最多:庞德、奥登、里尔克、艾略特、拉金、米沃什、曼杰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特朗斯特罗姆……一个个星辰般闪亮的名字接踵而来,仿佛纪录片般轮番播映,依次照耀着精神的暗夜。诗人写诗人,怎么看,都是一种灵魂的召唤与应答。

这本书可以从许多个角度去读。就像一件事情,由于视野与角度的不同,这个人看到的是生命冲动,那个人看到的则是人类的复杂性。更多的时候是这样:“从山脚望向山峰,许多细节是看不见的,但是从峰巅望向山脚,一切都一览无余。”(《古龙的理解力》)

现在,让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去读:“如果这些诗确是写给孩子的,那么无非就是在教孩子如何阅世,如何历尽沧桑。”(《艾略特的猫诗或生活手册》)从批评的角度:“其实之所以既不存在一个彻底的解读,也不存在一个权威的解读,是因为从来就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真理,只有‘接近’或者‘合理’这样更为真实的界限。”(《艾略特和他的诗》)从学习的角度:“写作仅仅是让读者稍微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或者忍受生活的痛楚。”(《奥登的晚年诗》),从经验的角度:“我只能用自己的生活,用阅读而得的生活或者旅行,来理解曼杰施塔姆的一切。这里的差异是有的,但是更多的却是惊人的相似,不仅是环境的,更多的是对环境的反应,还有诗歌与友人的力量。”(《曼杰施塔姆大街》)或者, 更宽泛一些,从纯粹的文学角度:“好书、烂书、自己想读的书、消遣的书、被迫读的书,一本又一本,中文的、英文的……各种阅读体验、痛苦、悲伤、喜悦、惊奇、厌烦、不知所措……”(《马尔克斯先生的冰块》)

这些复调的文字世界构成了桑克的阅读简史(整体的,或局部的)——不是所有的书籍都可以成为公共读物,然而,阅读却一定是极端个人化的。一本书,读着读着,读出一份美妙的乐趣,读到极致,读出心得,直至读成自我的一部分,读成思想的库存私货,不啻为读书的最高境界。

一本书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总是与现实、与梦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那现实可能是抽象的,那梦幻可能是真实的。诗人桑克的读书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就是这样一本书,尽管,它可能不会告诉你现实与梦幻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但却值得你拥有,因为用文字世界的眼光去打量非文字世界,所有发生过的现象都将得到印证。

一本书永远都在寻找属于它自己的读者。

原载《四川日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