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精选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精选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由[日]向后千春 主编 / [日]奈奈十惠理 绘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在读笔记190214

1.对于要喜欢现在的自己这点不认同。无来由地去喜欢自己的全部包括优点和缺点是任性的。应该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现状并支持自己去成长更多。对我来说去变得更好要比喜欢自己所有的小毛病这种鸡汤式任性要好。 2.人总是要和别人产生关联才能生存,所以无法从什么事情中逃走,不去伤害人或者受伤害都是没有办法生存的。这点上我对此半信半疑,无法证实或者证伪。 3.想要变得更好等同于觉得现在自己不好吗?阿德勒认为这是全等的,但我觉得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不好和我还不够好不等同吧。一种是否定自己另一种是肯定自己并希望更加肯定自己。 4.客观的不足感(也就是阿德勒式自卑)使我们想要变得更好(目标)。这个过程是一个平衡自卑感的过程。阿德勒认为没有一个人能忍受长期(或者说永久)的自卑。 5.自卑情结是将客观不足当成自己不可改变的一部分而拒绝为目标改变的行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这篇书评我写了两遍,忍不住想给豆瓣打两星,但阿德勒告诉我:不可以

在日本没有什么知识是看漫画学不会的。

我曾经看过日本人创作的《漫画解读荣格》、《漫画解读克苏鲁》、《漫画解读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这本书的内容很像哈佛幸福课,不像(或许我记忆有偏差)我理解的《自卑与超越》。

作者观点很简单,他认为因为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初,就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是群体,所以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离群而居。

通常人会和环境形成一个共生体,完成这个融合=幸福,完不成融合=自卑。

人想实现超越,就必须通过实现某个目标来完成融合。

这个目标由个体自己确定,但它可能并不符合个体所在群体的共生趋向。所以很多人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伤。

如果他的心智足够成熟,就会适时调整已经确立的目标,根据调整方向的不同可以将人分为四种:

同时,一些心理不够成熟的人,也可能因为受伤而患病,这就是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心理疾病的表现形式也有三种:

1.恐惧逃避

2.暴力伤害

3.自我欺骗

举个具体点的例子,假设你在系红领巾带小黄帽的年纪,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都会遇到一只狂吠不止的恶犬。

这时你有三种方法对付它:

1.绕路,哪怕多走一小时也不要从这里经过

2.搬起石头,揍他丫的

3.告诉自己没有狗在叫,塞着耳朵,落荒而逃

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恭喜你,此刻你的心理已经出现问题。

其实这三种做法都是不对的,它们恰好就是心理疾病的三种表现。你如果真的想解决问题,就要去了解与自己格格不入的环境,也就是例子里的那条狗,你会发现,它可能只是只二哈。

而你会有这样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你给自己制定的目标与环境发生了错位。这让你在看待事物时带上了有色眼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作者接下来就要告诉你竖立目标的正确方法。

他认为生存的核心任务是:爱、交友、工作。以这三大任务竖立目标,才能与环境友好共生,实现人生良性循环:

归属—贡献—自我接纳—信赖—归属

只有这样你才能远离心理疾病,幸福的活下去。科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还行

作为故事体窜起阿德勒心理学的几个基本观点,本书做的应该不错。不过由于我个人之前并未接触过阿德勒的观点,所以并不清楚书中选取的几个点是否是阿德勒的核心。

全书阅览后,给人的感觉其实不太像心理学科普读物,更像是心灵鸡汤,搭配着文宣上写着的“告别迷茫必备的心理学读本”也算是互相映衬了。漫画的内容也是很浅层的遇到问题——分析、处理问题,没有深层次的展现,不过作为普及读物都正常。阅读的体验很流畅和轻松,唯一的纠结发生在开始的第0课和第1课提及的“目标论”和“因果论”的问题,详见后。

书中首先就提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五个观点:①目标论——人要确立目标,并向之努力;②整体论——人的行为是整体做出的;③社会统一论——人是融合社会的,不能独立于世;④假象论——人会用自己期望的角度看自身、别人及周围;⑤个人主体性——人可以决定自己人生。不过, 根据后面漫画内容,应该还可以补充两点:⑥个人实现的三个课题——事业有成、友情稳固、爱情甜蜜;⑦共同体感觉——可以被分为归属、贡献、自我接纳、信赖。 其后的漫画基本上就是根据上述观点依次展开。

从整部漫画来看,让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两句话。分别是第2课里的“幸福只有一个,即用大家接受的标准来认同自己,不同的是每个人为了追求那种幸福而认定的应该做什么事。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地想要获得周围环境的认同”和第3课里的“人的行动是通过“可用性”来确定的,性格是在“某些行动对自己的实际生活能起到作用”的积累过程中形成”。

“一个幸福”的观点粗看跟世下主流的观点很不一样,尤其是后者“用大家接受的标准来认同自己”,但细究事实到底如何呢?我们说出来做自己不受别人的影响,实际上内心又如何想的?是否也曾为了获得环境的认同而挣扎努力过。我们嘴里的事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家都希望发生的事实,一种是实际真正发生的。 “性格是某些行动对自己实际生活起作用时逐渐积累的”更靠近性格后天说,也给人很强的动力通过坚持改变小的行为去影响性格。虽然,同样也有是否这就是事实这个问题。

而有些语句则像是久未谋面却三观一致的老友那样,再见是那么的令人亲切。第1课,为了抵挡内心不安而做出的努力(挣扎);第2课,“无论什么样的人,不管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呈现的都是追求幸福而努力着的样子” 第3课,“人不是依据“事实”,而是受在事实基础上的思考(赋予意义)的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就可以得出无论是谁都有着对自身和对人生问题的“考量”(人生的线)——《自卑与超越》”(这话我知道的最早的出处是来自叔本华——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情看法的影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