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约翰·克里斯托夫读后感100字

约翰·克里斯托夫读后感100字

《约翰·克里斯托夫》是一本由9787511724779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14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翰·克里斯托夫》读后感(一):冲着翻译来的

看了前面一点点,真的忍不住去查查翻译是谁,许渊冲,这名字好像很熟悉,又不是很熟悉,百度!真的,翻译让这本书锦上添花!!!

美丽生动写实

克里斯托夫感到很快活,但又有一点迷迷糊糊,就像在过节的日子,喝了他父亲的大玻璃杯里一个指头深的莱茵美酒一样……河往前流……景色变了……现在看到的是树枝在水上钓着倒影,锯齿状的树叶像小手一般浸在水里,来回摆动。绿树丛中有个村落,仿佛在河中揽镜自照。

《约翰·克里斯托夫》读后感(二):——读《约翰·克里斯托夫》有感

一直觉得,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最终都会因为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经历形成自己的书架,我期待与每一本书的邂逅的过程。觉得自己是生活的旁观者,逃课去图书馆就看到了《局外人》;在杂志上看到赫塔·米勒获诺奖演讲“你带手帕了吗?”直击心灵,于是读了《呼吸秋千》;高中语文试卷写阅读理解喜欢上安部公房《赤之茧》、丽尼《鹰之歌》、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每一次邂逅都来之不易,因而格外充实,在流淌的时间里,将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联结在一起,所以我不习惯读别人向我推荐的书,也鲜少向别人推荐书。 但这本《约翰·克里斯托夫》,我真的希望有阅读习惯的每个人都能看一看。 上一本给我带来如此大震撼的书还是18年看的《平凡的世界》,只看完了前两卷,看完大哭了一场,当时不知道怎样形容那样的心情,委屈、难过总不断地涌上心头,一句连贯的话也说不出,总觉得路遥就坐在我旁边一边抽烟一边写,接着看了路遥的纪录片、《人生》、《早晨从中午开始》,看《早晨从中午开始》无数次害怕路遥先生无法坚持完成第三卷,很奇怪,明明书就在手边,但依旧不敢翻开,觉得对我来说,总还不是时候,什么时候是“时候”?我不知道。但读这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知道,“时候”到了。 看《约翰·克里斯托夫》之前,我对它的了解仅仅是小学读姐姐的语文基础知识辞典时看到故事梗概,之所以印象深刻也无非是译作“克里斯朵夫”,“朵”字在男名中出现鲜少。一直对“长河小说”不太感冒,又偏爱书名寓意深刻的书,现在看来这样的阅读多少有些功利。读这本书时其实本没有太多的期盼,生活一直觉得困顿,思绪纷杂,已经不想去执着读书能够给人带来什么,生命的意义探索有答案与否、内心的虚无能充实与否…都不指望能得到解答了,说是看开,其实心里明白,有不少消极的意味。就在这样的状态,我开始读这本书。 该怎么描述这种感觉呢,看《约翰·克里斯托夫》时就好像是在跟着文字细细密密地回忆往事,与克里斯托夫内心挣扎、矛盾共鸣就像雪落在地上遍地开花,一开始我还欣喜着划线、作评,表达自己感悟,后来发现这种情感太密集了,我想说的都被说了,再说一个字都是多余,就一直划线,后面连划线也觉得多余,这本书就是全部,我需要做的,只是把它安安静静的读完就好。 路遥说,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这么多年,我无数时刻不在愤懑,我内心世界的暗流涌动无一人过问,又在下一秒突然气馁起来,我这混乱的空想有何值得过问,高山流水,我不是高山,却奢望流水,流水流过或许我只是一滩烂泥。自傲和自卑反反复复,快要将我吞噬,当我执着的是一件连自己都怀疑的事,这本身就无比痛苦。所以我一直在等待,不知道在等待什么,我只能茫然地等待。 而读这本书,我突然发现,原来我的困惑,在几百年前,人类就已经有过这样的困惑并铸成文字与之对抗,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共鸣,而是贯穿着一个人成长地、细节地人生,这样的稀松平常,落木萧萧,饮烟袅袅,一片祥和。这一刻,我终于明白,读书,到底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所思所想圆融自洽,内心怡然自足,又何必再等待什么。我要做的就是跟自己平和地相处,孤独虚无感不必苦苦纠结、愤懑烦躁寻求东西充实消解,这本就是人生它该有的样子,享受就好。 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约翰·克里斯托夫》读后感(三):没有救赎的十九世纪

大学时候读过的小说。那会儿电视台正上映同名的电视剧,法国的还是德国的,记不清了,十九世纪的色彩,那会儿还没有什么美剧的流行。炎炎夏日,暑假在家里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四卷本,厚厚的一沓。那会儿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傅雷。也不知道傅聪。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那书很贵,而且,青春期,爱情故事,青春期的冲动,伴随着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只记得约翰,克里斯多夫小时候有多倔强。还有他当初追了一个有夫之妇。那种细腻的情感描写,晚上在犹豫的过程中,后来已经关上了门,当然,小说里面写的会更好一些。电视剧的演员,记不清了。应该是个德国人,长得也不是很帅,和今天的小鲜肉来比比的话,完全没有什么可看之处。这么多年过去,甚至记不清主要的故事情节,里面的美女也不多。只有一种早熟的味道。和一种大胆的对人生的追求。这倒是和当年的气氛有点相似。

想一想。整个九十年代刚从八十年代的盲从中挣脱出,全社会都忙着挣钱,苏联也完蛋了,整个欧洲的沉沦就是从苏联解体开始,从这一点来讲,福山倒是说得有道理,历史要终结了。不仅是中国,估计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再愿意花点时间去读什么十九世纪的经典,因为我们马上就要上二十世纪最后一班车,没有多少功夫为谁停留?为谁思考?要赶车呢!

信仰的大厦崩塌了,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笑话,一切都是商业,流行的就是编辑部的故事,流行的就是渴望,渴望什么呢?渴望不知道渴望什么,钱或者是信仰,都有。流行的是王朔班痞子一样的文学,当然王朔还算是有文化,至少还能写点儿做。莫言那会儿也正忙着写小说,用圆珠笔一天一万字,他的小说基本上可以归结为,黄土地,黄色土色,也接地气,当然也比较累,写的比较累,赚钱吗辛苦,路遥就是这么累死,类似的还有2月河,还有现在出名黄色小说白鹿原的作者。后来出现的一些人,所谓小四老师,所谓的韩寒,文化是谈不上的,而当前流行的所谓网红,基本上就不是文化,是某种程度的液体,或者气体。是典型的二十世纪大潮退潮过后的一种碎片。比较像房事之后留在床单上的那种痕迹,那种液体。

是谁抛弃了二十世纪?是谁又抛弃的十九世纪?十九世纪时,相信进步的,黑格尔的时代,是相信明天比今天会更好的,生机勃勃的时代,是约翰,克里斯多夫不断奋斗,不断流浪的时代。而今天我们是正经的,义无反顾的,扎进十九世纪。尤其在神州大地。这种情绪和精神,这种迫不及待,倒是非常的接近。吃相一样的着急。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不存在了,或者还没有被发现,但是会存在很多很多,小说中的人物。十九世纪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汲取着法国的文化,和德国的精神,而今天我们的十九世纪,汲取的是是哪国的文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前不见祖宗后不见文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几乎是一种六神无主的十九世纪,十九世纪被机器追赶的压迫,今天是被机器人代替。比较有意思。尤其重新看罗曼罗兰的小说的时候,肯定比较隔膜。罗曼罗兰开始了一个故事,而著名的作家,著名的翻译家傅雷,结束了这个故事。这部小说就像一个预言一样。

今天再去看这部小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尤其在互联网阅读,140个字的容量的时候。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奢侈。是一种量子力学一般的时空穿越。法国的精神,德国的意志,英国的贵族气质,这是十九世纪的救赎。今天的十九世纪,基本上还看不到有什么解药。这部小说,是治不了心病的,尤其治不了,十九世纪边远地区的心病,在盛产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时代,在胡雪岩盛宣怀的国土上,能有多少心灵的呼应呢?今天的戏码,无非变成了成功学,变成了湖畔大学,变成了什么国民岳父之类的。想起来曾经认识一个学法语的女孩,还去法国留学,当初还和他兴致勃勃地讨论法国文学,后来他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代购。可以做得很大规模。这倒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比较有特色的人生逆袭。

今天又回到这个小说,看到上面的几句名言。已经被人抄去当了心灵鸡汤,这倒也算是某种利用吧,比如什么是什么什么,很多人二十岁就死了,只不过75岁才埋葬之类的话。倒是挺励志,意思就是说,还没挣着钱还没买到房,还没坐到游艇,还没有纸醉金迷。就是白活。如果用罗曼罗兰来看,这大概压根儿就不算活着吧?

回到这本小说。出版社的版本越来越多,越来越皮,越来越丰富,读者寥寥,读者很少,甚至没有评论,这也是正常的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