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法还原的象》经典读后感有感

《无法还原的象》经典读后感有感

《无法还原的象》是一本由陈嘉映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法还原的象》读后感(一):《读后感》

22年已读25 陈嘉映写的杂集,非常不错。最喜欢“初识哲学”、“日常语言与哲学”、“无法还原的象”这三篇,对我来说具有哲学上的启发意义。 “初识哲学”陈嘉映年轻时所经历的年代,是生活中秩序最混乱、政治最压抑的年代。时代的兵荒马乱,并没有影响到年轻时陈嘉映的读书向学之心,在哥哥的带领下,白天去地里干活,晚上回到家跟着哥哥一块阅读各种哲学经典著作和小说、历史。哲学上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到康德、黑格尔等等一系列都在那个年代读完。虽然,并没有完全能够理解哲学家著作中苦涩的理论,但对知识的渴望,一直激励着陈嘉映。与哥哥边读边辩论,哲学上的理解也更为加深。两人都对当时的混乱,表示不满,也认为,人不应该去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而应该志在更远的地方。 时局的混乱结束后,哥哥便结了婚,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而嘉映考上了北大,开始了哲学生涯。“每个人都追随着他命运的星辰,以他独特的方式领受神恩。” “日常语言与哲学”。日常语言与哲学的区别:人们在生活中,是借助日常语言的自然概念进行言说和思考的,比如太阳是从东边出来。比如,我们经常说什么什么东西是美的。而哲学语言是对自然概念本身进行思考的,他会问概念本身是什么,例如“美”是什么?“正义”是什么?“善”是什么?“国家”是什么?“政治”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也就是对事情的本质进行思考。 “无法还原的象”。人在语言中成象,即是人们所看到世界,是理论构建起来的世界。倘若,换一个种类,就换有不一样的世界。猫看到的世界,跟人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于,人会通过语言来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只有在同一成象水平上才谈得上真相。但这并不会排斥猫也看到了世界的真相,虽然,猫看到的世界,和人所看到的世界大小并不一样而已。 不同层次之间,例如物理学和哲学。也是可以互相沟通的,但这样一种沟通,需要建立在同一成象水平上,才能进行沟通。否则,二者都是在自说自话,无法判断真与假。

《无法还原的象》读后感(二):看《十三邀》访谈陈嘉映完整版,以及《无法还原的象》

周末看了两天陈嘉映,希望能得到一些关于人生意义的提示。年少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已实现大半,而读书行路毕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余生漫漫几十年又该如何自处?而且这个问题没法随便跟人聊,毕竟世俗生存无碍,追问徒显矫情。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在临近 30 岁的这一年审视自己,读书结构是有问题的。读的大多是诗歌小说,沉迷于所谓人性幽微,沉迷于“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式的悲天悯人。认知一旦停滞在感受的层次,再深的人性洞察都拯救不了荒谬现实中千千万万的包法利夫人。

陈嘉映说,文学强调“事”,强调感知;哲学强调“理”,强调思辨。这样看来,我在“理”上尚未入门,遑论掌握什么思考工具了。读了不少书但缺乏思辨,走了很多大山大水但浅尝辄止(第二次到敦煌时,多了谙熟历史的师兄在旁讲解,我才发现第一次去敦煌相当于没去)——年近 30 才意识到自己“读书行路”的浅薄与无用功,简直痛心疾首。

而浅薄的又岂止思想呢。陈嘉映说,“求真”是中国人普遍缺乏的品质,而中国人又是最理性的。这细想并不矛盾,我正是这样:现世安稳,求善求美,但就是不求真。也不求卓越——小时候背诗,觉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是全天下最惨的诗句,惨到没法细想,万万不能接受“一将功成万骨枯”。自我定位就是一个努力进步的普通人吧,至多挠头想想如何能让更多人也进步起来。

虽然价值观暂无转变迹象,但陈嘉映的书以及今年读的其他哲学书,却像是开启了我的启蒙时期。过程相当痛苦,但又奇怪地感受到,这种痛苦,胜过所有粗浅的快乐。或者说,我开始能够区分低级的快乐与高级的快乐。追求“高级的快乐”,这便是我的功效主义吧,接下来几年要继续自我建设, 让自己拥有更深刻的灵魂。

至于深刻好不好?从我曾触摸到的吉光片羽来看,一定是好的。等积攒了更多年龄与阅历,再回来进行关于意义的对话吧。

《无法还原的象》读后感(三):还原自己的象

纯哲学书籍,看之前没想到这一本比《何为良好生活》更加理论,对普通读者不是特别友好。但是这本书记录了陈嘉映从小走上哲学道路的足迹,这故事本身有一些借鉴意义,让人感到作为普通人的自己也可以一步步获得哲学的精神乐趣。整本读完发现有两篇极精彩,甚至解决了我一些困惑,修正了一点偏见。

其中一篇是关于生物社会学的内容,我近期正陷入这个命题,认为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我感觉更好,奉献和牺牲也是一样。陈嘉映提醒到,人和草履虫是有不同的(并不是说人比草履虫更好),在思考趋利避害的时候不应把人的精神和心灵忽略掉,只谈动物性。城市由一座座房子组成,但城市不是一座座房子这么简单,有分工和文化等等超越房子的内容,同样精神和心灵也是这样,完全从生物的角度分析人是不恰当的。既然人跟动物相比,人懂得高尚与卑鄙、真实和虚伪、自私跟无私,那么在思考人的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把这种懂得考虑进去。

另一篇是无法还原的象,成象这个角度的思考让我耳目一新,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在不同的生物、不同的人眼中是不能放在一起讨论的。成象有不同,也有清晰与影影绰绰的区别,但不存在正确与错误,高级与低级之分,西施走过来,你看到的是一个绝世美女还是一堆粒子都没有问题。但是从人类的视角,蝙蝠眼中的世界是影影绰绰的(当然蝙蝠无需更清晰的视力就能生活得很好),从柏拉图的视角,普通人眼中的世界是影影绰绰的,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希望能有更高的感受力,希望看到更清晰的世界,感受到西施作为西施的美好,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去思考和研究哲学的原因。

承认区别,用尊重和包容的态度看待别人眼中的世界,并不断通过阅读、经历和思考,锻炼自己的“视力”,尽力去还原更加真实清晰的“象”,我想这应该是陈嘉映老师在践行的事,也是我想要去努力的方向。

《无法还原的象》读后感(四):阅读笔记

五组文章。第一组两篇带点儿回忆性质;第二组是论文性的(主体);第三组是评论和访谈;第四组是零星的小议论;第五组谈论艺术。截取一些片段,是为记。

第一组

p5

p7

p9 绝对必然性之结论

p13 论理与论证

p29

p32关于语言学习

p34

p37政治与治学

p39

p41 思考与孤独

p42 止尽

p50 唱与思索

第二组

p52 词项

p54 定冠词

p56

p62 容器语句

p63 物体、事件与事实

p67 造词的权限

p70 —73语言学对哲学有益处吗?

p74

哲学之普遍性

基于此,陈嘉映指出,一门科学的形式化程度越低(即弥散性越高),它就越能与哲学互通有无。科学结论有助于哲学探讨,但它们由于高度形式化缺乏弥散性,因而具有严重的限制。(“诗化”与直接应用是不同的)语言学是更富哲学性的。

p77

第三组

p274

第四组

p277

p28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