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赫索格》的读后感大全

《赫索格》的读后感大全

《赫索格》是一本由[美] 索尔·贝娄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元,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赫索格》读后感(一):《赫索格》读后感

一本偏向于意识流和心理描写的书。情节简单,反转不多,全书内容可用几句话概括完,但语言细腻,观察细微。当然我不信只有语言的运用让作者拿到了诺奖,题材和人物刻画让各年龄段的读者都感受到一丝真实。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赫索格》讲的就像是一位中年男子的的中年危机。他受教育水平高,为人高尚,有稳定的收入社会地位也高,但他却非事事顺意,他不懂他妻子(玛德琳)也是个爱情小白。天性中的那份妒忌让他无法忍受被好友绿的事实并准备冲动了事,可是中年男人心中那份温柔(也就是他女儿)被最终唤醒,让他停止了这一切,并坦然接受生活…

本来想给四星的,因为对情节上的期待本来更高。但想到赫索格写的一封封未寄出的信,突然觉得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吗?只不过我们写在备忘录里,时常记录自己的心情感受,时常是想对某某某说的话,它们都被我们藏在心里,成为每一个赫索格

《赫索格》读后感(二):我们都是赫索格

有的时候读一本书确是休闲,有时候也是一种折磨人的事。初读《赫索格》比较困难,而渐渐我就被代入了这一复杂人物的复杂心里。

贝娄是洞悉人内心的大师,对赫索格内心的描写堪称完美,现实与想象交织的情景,回忆中穿插着现在,就像我们缥缈的跳跃的闪动的思维,能跟随人物的思想在书中畅游是最动人的事。

贝娄又是一个博学的人文主义者,我读完不禁一次次惊叹!他实在太博学了!

赫索格是一个矛盾的知识分子,对理想浪漫有着执念,对现实与那些大师有着批判,他的迷茫体现了我们,尽管我们思想还未成熟,但这点我们有着共鸣,我指的是对社会,人类,人性,自我的思考,有时激进有时又十分悲观。在这点上,我们都是赫索格。面对着理想与现实的割裂,我们又不得不妥协,不得不经历痛苦与寂寞。短暂地沉醉于欢愉无法抽取深层的悲剧,人不经允许就被带到这世上不也正是悲剧的开始?我们时而激愤地辩论,批判不也是我们对自己内心悲剧的掩饰?

赫索格总是在写信,我们则在心中写信。但我们终将回归,我也不是悲观主义者。

多年后,当我回看赫索格时,我还会有如此的感受吗?

《赫索格》读后感(三):赫索格

索尔贝娄写中产阶级日常尴尬真是到位。《赫索格》里的主角就叫赫索格,是一位大学哲学教授。

第一次婚姻有个儿子,当他遇到了第二位妻子时,就跟第一位妻子离婚了,用父亲的遗产在乡下买了一套房子,第二位妻子生下个女儿。第二个妻子先是提议搬到城里,一切安顿好后,提出跟他离婚,这时候,他才发现妻子跟他最好的朋友搞在一起。

他有点火大,几乎什么也不做,成天到处咨询,看如何能要到小女儿的抚养权。

他甚至想拿枪解决,有一天,他跑回父亲的老房子,拿到了父亲的枪。他带着枪去偷看了一下小女儿与那两该死的。但他没有勇气。第二天他带着小女儿出去玩时,出车祸了,那把枪让警察看到了,他为此付了300美金的保释金。

哥哥强迫他去看医生,一根肋骨断了,他不愿意去哥哥家,就一个人跑到了想到了乡下的房子里。

就在他一个人觉着房子挺好,挺清静时,哥哥又来看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女人也跑来看他,他拼命的告自己:不要婚姻,不要把自己交到别人手上。但他分明又在走向婚姻,又把自己交出去了……

懂黑格尔,懂海德格尔都不管用……他一个大学教授经常就过的惨兮兮的样子,儿子,女儿都不属于他。

《赫索格》读后感(四):《赫索格》摘录

第一章

他的脸一望而知是个受尽打击的人。但他还是自己讨的打,是授人以柄的结果。这使得他进一步去考虑一番自己的性格。这究竟是属于哪一种性格呢?喔,用时髦话说:这是一种自我陶醉狂,一种色情受虐狂,一种背时的性格。

我的生命并非痼疾,而是一种长期的康复过程。是自由主义中产阶级的修正本。是改良的幻影,是希望的毒药。

第二章

你那位漂亮能干的女儿不是带着瓦伦丁上你家来过吗?她要你带着小外孙女去逛动物园,而她自己却和情夫在你的床上胡搞。上面是他火红的头发,下面是她湛蓝的眼睛。现在我该怎么办?上你那儿陪你坐坐,谈谈戏剧和餐馆?

哦,是的,赫索格想。她的境况比我还糟糕。五十五岁时离婚,还要炫耀自己的大腿,一点也没意识到这双大腿已是昨日黄花了。既有糖尿病,又绝了经,还受女儿欺凌。要是为了自卫,丹妮变得有点邪气、虚伪、狡猾,这你能怪她吗?

永远搞不清楚女人要的是什么。她们到底要什么?她们吃碧绿的生菜,喝鲜红的人血。

第三章

如果他的灵魂能投射出如此明亮、如此美妙的倒影,他会要求上帝给他一个这般效力的机会。然而,这种想法太简单了,太孩子气了。实际的天体并非如此清晰明亮,而是骚乱狂暴的。芸芸的人间世事千变万化,死亡的严重威胁虎视眈眈。因此,要是你得到一点欢乐,务必藏之心底,在你心满意足的时候,千万不要声张。

其实,从分析的观点看,个性只不过是一种固执的幼稚的自大狂;而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所谓个性,是小资产阶级的一种劣根性,你得牺牲它以适应历史的必然,也为了符合真理的需要。可是,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因为它可以使人类在这面镜子面前看到自己多么可耻,多么消沉。因此,如果真理不显现罪恶,那就不是真理,仅是一种幻象而已。

第六章

但是,当他独自一个人坐上格格作响的出租车汽车,他重又变成那个无法逃避的摩西·埃尔凯纳·赫索格了。啊,我是个什么东西——是个什么东西!出租车司机在公园大街上驱车迅速赶过红灯,而赫索格这时正在寻思事情的真相:我倒在人生的荆棘上,淌着血。后来呢?我倒在人生的荆棘上,淌着血。后来又怎么样呢?我和一个女人睡了一宿,我度过了一个假日,但是过后不一会,我重又倒在那同样的荆棘上,带着痛苦中的喜悦,或者是欢乐中的悲伤——谁知道这种混合物是什么名堂!在我身上有什么善良,有什么持久的善良吗?我除了能从这种反常的行径中得到一点东西外,难道在生与死之间就没有别的什么了?没有自由?只有冲动?那么我内心所有的一切善良又如何呢——难道它没有任何意义?难道它只是个笑话?难道只是个使人感到幻想是有价值的虚假的希望?他就这样继续在内心苦苦争斗着。

第七章

“让我们抓住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吧。我真正相信,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情,会使得一个人富有人性。假如我欠上帝一条人命,这就是我陨落的地方。……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被别人役使以及我们是否役使别人。不存在这种真正的役使,你就绝不会恐惧死亡,而只会培养死亡。”

《赫索格》读后感(五):迷惘与归途

《赫索格》正是本书主人公的的名字,顾名思义本书讲述了赫索格的人生,一位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分子,从成功到崩溃到迷惘,最后终于摆脱精神的束缚,坦然面对,回归自然。

作者索尔•贝娄,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的发言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从1938年到2005年的60年余间,他出版过11部长篇小说以及其他中短篇小说、散文集等等。《赫索格》是他第一部畅销书,同时也是他写作生涯的一座里程碑。

美国的六十年代处于物质欲望凌驾于精神之上,知识分子可以选择融入社会的现实中,感受物质带来的一切享乐,或者选择抛开世俗,独自守护着“微薄”的精神境界。而贝娄选择了后者,在黑暗的精神危机中独行,他创作了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如《赫索格》、《洪堡的礼物》、《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等等,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着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以及内心的迷惘。本书中的赫索格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之一,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最后才回归心灵的平静。

作为大学教授的赫索格,本应该有平凡幸福的家庭,却因为他的背板毁掉了第一次的婚姻,而他第二次婚姻的失败让他彻底崩溃,同时也把故事推向了最高潮,赫索格在无奈、焦虑、仇恨中痛苦地生活着,也因为爱情、亲情、友情的陪伴释放了内心,回归自然。

在赫索格的人生中,三个女人不同时期的出现作为他的人生转折。戴西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传统的犹太妇女,肖夫教子,勤俭持家,婚后安稳的生活也使得赫索格专心学术,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可是平淡如水的生活却使赫索格变得烦躁,加上社会物质的诱惑,他寻找着新的刺激,他背叛了戴西,抛弃了儿子,选择了第二任妻子玛德琳。离开戴西,抛弃家庭,也使得他从成功开始慢慢走向堕落,走向欲望。玛德琳的出现正是他成功走向崩溃的转折点。在某种意义上说,赫索格在第二段婚姻中对玛德琳关心少是造成玛德琳背叛的原因之一,但玛德琳本身也是一个追求名利的女人,她与本分的戴西不同,她在物质、金钱上榨干了赫索格,同时,她与赫索格最好朋友格斯贝奇的结合也把赫索格推向了黑暗的深渊,他的精神处在崩溃的边缘,他一心想报仇,可是当他看到格斯贝奇温柔地对待女儿洗澡时,他释然了。雷蒙娜,一直陪伴他身边的情人。离婚后的赫索格处在思想迷茫中,不能专心学术,生活没有目标。他写了一封又一封并未寄出的信,向不同的人来倾述他的苦闷、哀伤。雷蒙娜的爱情,正是他回归自我,释放内心,展望未来的关键人物之一。另外,友情与亲情也是加速他摆脱困境,重新恢复自信的原因。朋友阿斯福弗特在他极度困难时帮助他,他的表哥威利在他发生事故时陪在他的身边,他可爱的女儿琼妮又唤醒了他麻木的心灵。他“活了”过来,他开始与人交流,关心别人。

从赫索格这个人物来说,是贝娄作品中的经典。在《洪堡的礼物》,30年代的洪堡加上60年代的西特林的综合体其实就是赫索格,洪堡代表了赫索格的前期,而西特林的自我救赎之路又与赫索格的重生相似。赫索格与雷蒙娜在乡下的田园生活,归回自然,与《雨王亨德森》中的情节如出一辙,只是亨德森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返回了现实,而赫索格选择在大自然中重新站起来。

同样身为犹太人的知识分子,让我联想到了埃利亚斯•卡内蒂的《迷惘》,主人公彼得•基恩与赫索格的经历形似,婚姻失败,被妻子榨干了一切,处在崩溃的边缘,可是他们的结局却不同,彼得•基恩最后选择死亡,他走不出疯癫的状态,而赫索格却坦然地面对生活,重新站起来。这也许是《赫索格》传递给我们后人的一种精神,在困境、恐惧、迷茫中,要善于坦然、关爱自己,同时关爱他人,积极面对、乐观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