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者与他者读后感100字

我者与他者读后感100字

《我者与他者》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15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者与他者》读后感(一):"邯郸学步后,匍匐而不能归……"嗟夫

草览"小书",时间之旅,意犹未尽,五味杂陈。吾辈的方向和道路竟是也真是如此盛大和艰难。"融入世界未来的共同文化,使其内涵更丰富,更开阔:这是我们必须努力的宏图大业",这样的预判很有一番道理,是有前瞻性的,有远见的。

然而,如何实践这样一条道路,能够至少不误入歧途,能够有所建树,却是充满了种种考验,需要不断提炼和研习智慧的。

够没没够140个字啊?

我要继续看补跋去了呀!

《我者与他者》读后感(二):渐渐消失的中华文明与逐渐模糊界限的“我者与他者”

许老找了个很特别的角度成书,搭建了一个分析起来很“高档”的论述框架,一举囊括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每一个点点滴滴和日日夜夜。话说,台湾的历史学者总喜欢“立说”,搭建自己的历史框架,然后把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往自己的框架上硬拉,这种做法实在是不敢苟同。

但总觉的近代史之前的对于我者与他者的划分,及两者关系变化,对抗与平衡的描述稍显生硬。让我十分佩服的是近代之后这段历史,可能是作者自己亲历的关系吧,解析的颇为透彻与中立,这时期“我”与“他”是每个人时至今日仍能感觉到的。

许老觉得中国的政经和社会精英空喊“中华民族主义”的口号,而早已抛弃了中国的诗歌子集,这点也不敢认同。反而我觉得精英阶层的历史修养都还可以,他们对文明的继承只是演变为了自己的爱好而已或者说隐藏起来了而已,毕竟整个社会西化的背景下,工作和生活中用到经史子集的地方不多了。反倒是普罗大众才是真的不诵诗书,不通音律了。

《我者与他者》读后感(三):“我自己愿意尽其绵薄,将学术专著的成果传达于一般读者。”

许倬云先生的一本小书,从一次讲演引发,探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中—外”关系模式,即“我者与他者”,而这实际上也是许倬云先生另一本更为出名著作《万古江河》的理论框架,因而本书亦可称为《万古江河》的浓缩版本。

就其中外关系,可进一步细分为六个部分:一、中国与其他国族的互动;二、中国本部与边陲族群的互动;三、中央政权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四、社会上层与下层的互动;五、市场经济网络的运作;六、文化学术层面,主流“正统”与“异端”的挑战者之问的互动。六个层面互相连结,单一部分自身的变动,又势必会引起其他部分的整体性变动,整个系统因此在随时调整,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基本逻辑。“历史的演变未必有任何天定的规律,却仍有若干找寻的轨迹。(许倬云,1992)”这种内外互动系统性框架,也成为了许倬云总结中国文化轨迹的成果。

因此,本作同《万古江河》相似,历史叙述的基本逻辑秉承文化的联系性,不因断代而强行区分——尽管在写作上还是依据断代而划分章节。许倬云先生的部分史观(大致由汉至明清)和钱穆先生颇为相似,因而阅读并无新鲜感,多数观点都已经耳熟能详,尤其是清史,“明代已是君权专制,清代的君主,独擅威柄,天下臣民,都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如此彻底的奴役现象,还不多见,于是士大夫气短,更遑论志节!【112】”“清朝的征服,使大部分的中国人,长久屈服为奴,君臣之伦,降而为主奴!【120】”等等,和钱穆先生一样,都是极为否定满清统治的。

本作真正有价值的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夏商周时期,本身作为许倬云先生的研究专长,从对史料的运用提取都更为深入。尤其是对西周分封结构各地上层周文化礼制,而孕育最后网络崩解的战国结局这一过程分析尤为精彩。二是在近代史的分析上,由于“我者”与“他者”并不局限在民族关系上。因而无论是崖山之役还是满清入关,都显然不能将“中国”这一概念磨灭。但近代以来,独占意识形态解释权,排斥了文化、经济与社会诸种力量的相互平衡。这样的系统已经失去了不断调适的能力。绝对的权力,实则即是绝对的僵化【139】。我者与他者关系不复存在,因此,许倬云先生看似提出一个问句:“原来的中国是否还存在?”,实则其观点已经显而易见。对此不予置评,但从晚清开始这一演变过程的分析值得一读。

总体而言,这本小书仍值得一读。尽管许多读者提到论述不够深入的缺点,但正如许倬云先生在另一本著作《江口望海潮》中提到的那样,“我自己愿意尽其绵薄,将学术专著的成果传达于一般读者。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严肃的专家学者可能不愿意如此做,通俗的作者却又未必能由涉猎专业的机缘。”许倬云先生晚年一系列著作便是为此而作,如此看来吃力不讨好倒是真的,被质疑专业性、甚至提到许倬云远不如黄仁宇颇有观点的评论令人啼笑皆非。这本小书,仅做观点补充长长见识,就挺好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