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卡路里与束身衣》读后感锦集

《卡路里与束身衣》读后感锦集

《卡路里与束身衣》是一本由[英]路易丝·福克斯克罗夫特 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015-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路里与束身衣》读后感(一):一种新颖的写作思路

对于我们做医学史研究的人给出了一种论文写作新思路,论文还可以这样写。虽然读完全书感觉比较松散,但是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启示。不过读后后面确实是有点无聊......

对于瘦身,象我这样一个胖胖,看完之后的想法是,减肥还是算了吧,骨架就在这儿摆着呢,何苦为难自己!连老妈都说了,你瘦能瘦哪去?!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圣斗士还能嫁的出去吗?

《卡路里与束身衣》读后感(二):得到听书解读:对肥瘦有了一个系统理解

喜欢作者/解读人的思维,逻辑方式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生活得更好,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理性看待生活中现象,追求瘦当然是其中一个。我一直想着能否通过解读历史的方式,得出追求胖一些其实是更理性,更好的选择。不过通过本书的解读,我却发现生殖崇拜和物质崇拜在当今时代确实不算是好理由。作为男女平等的提倡者,生殖崇拜绝非我所提倡,女性的价值不应体现在生殖。至于物质崇拜,也并非一个足够的理由。相比之下,科学饮食追求身材比例合理,也就是偏瘦一些,好像确实是比较科学的。

以及无论何种作死和骇人听闻的减肥方式,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懒,都是因为想在减肥这件事情上走捷径,这一原因抓得可谓是精准。

《卡路里与束身衣》读后感(三):《卡路里与束身衣》——路易丝·福克斯克罗夫特

卡路里是热量单位,而束身衣指要把腰勒廋的衣服,由此可见现代人对肥胖的态度——要不断地瘦身。现在满大街都是充斥着减肥广告,而人们在这条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本书作者就是追溯了人类的减肥历史并提出了健康减肥法的建议。

1.肥瘦与美的态度变化:在人类历史上,中世纪之前,人们是以肥为美的,因为当时的肥胖代表着易生育和丰衣足食;而在中世纪之后,人们是以廋为美的,因为物质条件不断提高,而宗教提倡苦修,肥胖则代表着旧贵族而被诟病。

2.到底该如何减肥呢?历史上出现过各种极端减肥法,包括:节食而换上厌食症、穿束身衣而束缚身体、催吐法和抽脂法而伤害身体。为此,作者总结了三条健康可行的路径:(1)科学饮食:采用地中海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海鲜鱼类;(2)改善新陈代谢:适当锻炼+减少摄入淀粉和糖;(3)加强心理建设:对目标和生活充满希望。

《卡路里与束身衣》读后感(四):减肥

读书笔记249:卡路里与束身衣

减肥有着悠久的历史,方法无外乎这几种节食,运动,药物,当然还有外部物理的手段束身衣。

欧洲妇女穿束身衣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很多文艺作品里的姑娘都有类似的描写,我记得乱世佳人开头就有。

运动,节食,药物对于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一旦停止就意味着剧烈的反弹,而且会比减肥前更肥,数据表明三分之二的减肥人群比没减肥前更肥了,这是个悲伤的故事。然而减肥产业依然如火如荼,大师们都宣称他们有独门秘方,而胖子们显然对自己估计过高。

事实上,只有那些意志力极其顽强的家伙才能减肥成功,两千多年来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初期的药物要么是降低你的食欲,要么让你不断上厕所,现代的药物更为先进,对身体的危害更大,但是为了美,很多人还是愿意尝试的,肥胖意味着更多的疾病更短的寿命,更差的生活体验,既能拥抱美食,又能保持体型估计是所有人的梦想。

《卡路里与束身衣》读后感(五):“我们心目中的事实其实是变化无常的”

这本书应该算是一个讲述西方节食史的时间轴,一个在节食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产物的list。但关于为何出现细腰的审美、为何胖与无能联系在一起等更深层的问题,书中叙述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直接略过——不过要拓展这些内容,就会波及到宗教、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很多方面了吧。

而且要想在书里找到某一年代的节食史细节也有点困难,因为这本书并没有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写;除了最后一章有一点作者本人的思考,其它部分就基本上等同于写论文时的原始资料集——出处和年代倒是十分地确切齐全。 (唔......这本书该不会真的是作者的博士论文之类的吧?) 但是书中依旧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讲到茜茜公主的健身方式、诗人雪莱把肿脚暴君写成脑满肠肥的恶人、由William Banting在19世纪发表并流行的“班廷减肥法”的影响持续到了今天的瑞典语中,等等。 看完之后发现,从古至今生而为女就是十分艰难的事,“胖”几乎是一种原罪;如果成了一个“胖女人”,基本上就出于鄙视链的底端了。女人作为被审视、被物化的对象,既不能“过胖”,也不能“过瘦”。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大多歧视胖子,所谓“丰满”与“肥硕”、“骨瘦如柴”与“纤弱娇美”的区别也只在于一时的流行风尚或者观者的立场——更直白地说:形容和判断其实全在于男人们的偏好。 关于怎样的体形才美,或者推及所有不应存在标准答案的领域,人们确实需要打破偏见、尊重多元。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心目中的事实,就像体形,其实是变化无常的。” 7th November, 2020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