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善恶之源》读后感摘抄

《善恶之源》读后感摘抄

《善恶之源》是一本由[美] 保罗•布卢姆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页数:2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善恶之源》读后感(一):有科学、有思辨、有故事、有实验、有理论,最重要的是还有情怀。

书写得非常好,有科学、有思辨、有故事、有实验、有理论,最重要的是还有情怀。

保罗是那种会讲,也会写,但又不修边幅的老师,还有点冷幽默。

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他不断的发展自己,从研究快感是如何起作用的,到儿童的认知,再到道德心理学,我发现很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在聚焦道德心理学。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进步,道德伦理再次成为我们必须要跨国的门槛。

这本书很系统,虽然引用了很多哲学家的论断,但是很好读,保罗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最棒的是里面有关婴儿的实验,实在是精彩之极,有的极其震撼,可以结合《宝宝也是哲学家》以及《正义之心》来阅读

《善恶之源》读后感(二):实验有助于减少理论和胡说八道

对比一下各种学科,发现自然科学与技术在单个问题上的理论最少,对于人类已知的问题往往一个理论就解释了,接下来是社会科学,在接下来是人文艺术。离人越近的问题,越是人产生的问题,人们越容易随意解释乃至胡说八道,产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尝试用更加客观的研究方法得到越来越客观的结论。心理学和经济学在这方面无疑走在前列。这样的研究虽然不能再让许多人说三道四、冒充专家,但是却增强了学科的实践价值,对现代社会的参与和指导会越来越强。

从本书的心理学实验,以及部分了解的经济学实验情况来看,目前社会科学领域的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相比不够严谨,实验中存在的变量还是较多,导致最终的结论有许多主观分析,理论的精确度不够。但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显著增强,部分理论可以用统计学解释乃至得到很精确的数字,实践者只需照着做就行。社会科学理论的客观化或许如同过去自然科学发展一样,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将个人发展和人类组织的效率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善恶之源》读后感(三):关于选择权的问题

之前看过bbC一个纪录片,讲的也是道德与善恶。纪录片通过脑结构图,基因和环境三方面来讲,最终的答案是基因决定了脑结构,脑结构决定了我们有没有成为心理变态者的潜质,而环境决定了我们会不会成为心理变态者,而这一切,我们却没有任何选择。看完纪录片后感到很绝望,直到看到了这本书。

这是本比较商业的心理学读物,没有那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写作方式。反而以幽默和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很快就能看完。看完后是对很多东西的恍然大悟。

从婴儿开始,人之初,性本善,到后来的选择。其实书中并没有严格的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正如里面抛出几次的两难决定一样。只是将为什么告诉你。从最初的婴儿阶段,我们的善恶观,到成人后面对事物的选择。在这本书中很高兴的看到,选择权还是在我们手中的。我们不是简单的被基因塑造,被环境引导的人,而是有着自我感情,自我判断的人。虽然和基因,环境依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个人如何选择。

正如博弈一样,每走一步都是一个赌注。是自私,还是无私。每走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与其他的事情无关。

终于看到本和精神分析、早期经历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书了。

善恶始终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选择权也随时都在手中。我们并非是无助的被迫进行选择,而是可以自由的去选择。

《善恶之源》读后感(四):从婴儿看人来道德的起源

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当我们看一部电视剧时,经常渴望男女主角有个圆满的结局,对于电影的反派有时恨之入骨。这种体验在阅读小说、观看电影甚至在听人们讲故事时都有类似的体验。事实证明,我们渴望美好、善良,憎恶自私、邪恶和残暴。一面为善,一面为恶,善恶往往一念之间。

说起善恶,便想起自古以来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便一直是中外哲学家不断追问的命题。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亚里士多德说,人人性是邪恶的;洛克则说,人出生便是一张白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家对善恶争论不休时,作者保罗·布卢姆通过《善恶之源》这本书,从研究幼儿对善恶的态度来表达自己断人性善恶的看法。真如书上所说:“快速成长的婴儿显示出人类在生命之处就具备一种根本的道德感。通过精心设计的试验,我们甚至在婴儿生命的头一年就看到道德之光在闪烁,也能观察到德道判断和道德感觉。对是非的判断似乎在每个人的骨头里,与生俱来”可见,作者似乎有着自己的看法。不得不说,本文中的很对试验都很精巧,结合婴儿特征,设计不同类型的试验,对婴儿道德判读、同情等心理特征进行测试。其实,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出色的除了精巧的试验,更对的是从人类进化的角度去阐述同情、利他、种族偏见、同性恋、协作团结等产生的原因。在作者看来,作者书中同情、利他等涉及人类道德情感及道德判断的内容,都是由于人类基因的传承以及集体潜意识传递。虽然作者并未在书本中讲到集体潜意识这次词,但通过作者对人类进化的理解,可想而知。在作者看来,人类社会初期,大家集体协作,以部落为单位,集体内部实行平均主义,集体外面则相互攻击,集体内容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发展。这些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个烙印,不但的刻印在新生着的内心深处。这便是,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善良的、团结的,美满的。讨厌,不完美、不公平、不协作。

总之,这本书很有趣,观点新颖,设计精巧,值得一看。

《善恶之源》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善恶之源》的作者保罗·布卢姆是美国著名的进化发展心理学家,也是人气超高的耶鲁心理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道德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在他看来,想搞清楚人性到底是善是恶,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研究婴儿的道德行为。 根据注视时间原理,布卢姆设计了许多针对婴儿的实验,他发现在婴儿的天性中,既存在道德本能,也存在恶劣行为。 第一,人性中有哪些道德本能? 1.分辨善恶的道德感。即便是才3个月大的婴儿,在实验中也明显表现出了对帮助者的喜欢,和对阻碍者的厌恶。 2.共情与同情。共情指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同情是说去关心别人。这两种感情关系很密切,我们常常是因为能够理解别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才会去关心别人。这两种感情在婴儿身上也很早就出现了,才出生的婴儿能感受到其他婴儿的负面情绪,会哭得更厉害。大一点的孩子,则会主动安慰和帮助别人。 3.分配资源时的平等意识。这种意识在所有年龄的孩子身上都有体现,他们都更喜欢那些平等分配资源的人,在给别人做分配时,他们也倾向于平等分配。 4.正义感。正义感在现代社会中的常见形式是第三方惩罚,就算别人没有直接伤害我们,只是伤害了其他人,也会激起我们的正义感,希望他得到惩罚。而对小孩子来说,他们的第三方惩罚就是打小报告,把同伴们的违规行为告诉大人。 第二,人性中有哪些狭隘与偏执? 1.群体偏见。我们会下意识地根据性别、种族或语言,把遇见的人分成“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两类,并对前者有好感,对后者有敌意。这会让我们仅仅因为群体不同,就对陌生人抱有敌意,认为只要和我不是一伙的,那肯定就是坏人。 2.厌恶感。这是人们生理上对某个东西的反感。厌恶感的最早起源,是为了防止我们吃下不干净的东西生病。但是当厌恶感的对象变成人时,就会引发道德问题。厌恶感会让我们反感他人,认为他们缺乏人性,于是就更容易鄙视甚至攻击他们。 第三,哪些因素能帮我们做个好人? 1.习俗。当一个好人并不需要深刻的道德动机,只要父母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耳濡目染各种好人好事,他自然就会模仿做好事,最终成为一个好人。 2.不断扩张的道德圈。这里的道德圈,是指我们关心的人的范围。通过个人接触和听故事,能激发我们的共情,让我们平等地看待他人,关心他人。 3.宗教信仰。许多宗教典籍中,都有各种道德戒律和劝人向善的故事,这些内容的传播,既创造了人人向善的习俗环境,又扩大了人们的道德圈。 4.理性。就算没人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们也可以通过理性思考,来得出结论。尤其是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鲜事物,理性更是推动道德的重要力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